|
|
1809年,世界貿易興旺發達,長時間生活在船上的海員,因吃不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患病,有的還患了嚴重威脅生命的壞血癥。怎麽辦呢?法國拿破侖政府用12000法郎的巨額奬金,徵求一種長期貯存食品的方法。
很多人為了得奬,都投入了研究活動。其中有個經營蜜餞食品的法國人阿佩爾,曾在酸菜廠、酒廠、糖果店和飯館當過工人,後來成為一名廚師。他在販賣果漿、葡萄酒等食品時,發現有些往往變壞,而有些卻不易變壞。他又偶然發現,密封在玻璃容器裏的食品如果經過適當加熱,便不易變質,他從中受到了很大啓發。於是,阿佩爾響應政府的懸賞,對食品保藏的方法進行專門研究。
他經過十年的艱苦研究,終於在1804年獲得成功。他的方法是:將食品處理好,再裝入廣口瓶內,全部置於沸水鍋中,加熱30~60分鐘後,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綫加固或用蠟封死。這種辦法,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這就是現代罐頭的雛形。
這樣,最早的罐頭出現了。阿貝爾得到了法國政府的奬勵,也受到了海員們的熱烈歡迎。
阿佩爾的玻璃罐頭問世後不久,英國人彼得·杜蘭特製成了馬口鐵罐頭,在英國獲得了專利權。19世紀初,罐頭技術傳到美國,波士頓、紐約等地出現了罐頭工廠。1849年,美國人亨利·埃文斯開了一傢規模空前的罐頭廠。1862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發表論文,闡明食品腐敗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所致。於是,罐頭工廠采用蒸氣殺菌技術,使罐頭食品達到絶對無菌的標準。
我國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應用於民間。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先將傢畜肉切成塊,加入????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這雖然和現代罐頭有所區別,但道理相同。 |
|
近年來,國內消費市場正在起步。來自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調查表明,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遊不斷增加,食品消費觀念和方式正在悄然改變,很多家庭試圖從廚房中解放出來,減少油煙污染,減輕傢務勞動。罐頭食品正以其方便、衛生、易儲存的特點,適應了人們的日常需要,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另外,我國罐頭消費水平還很低,以人均年消費量計算,美國為90公斤,西歐為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我國僅為1公斤。可見,國內市場尚未真正啓動,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罐頭行業已將未來5年的發展重點指嚮了國內市場。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稱,我國罐頭行業已經具備了滿足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生産能力,全國罐頭行業重點生産企業近500傢,年生産能力近300萬噸,品種上千個;農副産品等原料供應充足;形成了一批老字號和竜頭企業;浙江、山東、福建、山西等地的區域優勢日益明顯。
在口味上,目前的罐頭食品已不再是食品供應緊張時的簡單替代品,衆企業力求為消費者提供“傢裏做不出的味道”,使罐頭食品進入一日三餐,包括素菜、水果、肉食、調料等。
在品種上,罐頭企業正在着力開發國人歡迎的中國傳統風味和地方特色風味罐頭,如咖哩雞、走油蹄子、東坡肉、香菇肉醬、藕湯等;開發適合老年人、青少年、幼兒的專用罐頭食品以及有保健功能的各類罐頭;開發全日式、營養型、救災類、旅遊類及寵物類等特殊品種。
在包裝上,過去清一色的馬口鐵、玻璃罐,正在被更方便實用的易拉罐、鋁質二片淺衝罐和可用微波爐加熱的塗塑板材衝製罐頭所取代。
為了提高衛生標準,一些企業已經實現了加工過程一條竜和自動化,引進了先進的封口設備、肉類斬拌設備和殺菌設備,建立了現代化的封閉式低溫車間。一些專門的原料基地,如優質番茄、桔子、青豆基地等也正在培育中。 |
|
罐頭食品每年全世界保持4000萬噸生産量。在我國,罐頭是傳統出口商品。據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梁仲康介紹,目前,我國魚類罐頭的産區以廣東、福建、浙江、遼寧等沿海地區為主;柑橘罐頭以浙江、湖南等為主要産區;肉類罐頭以上海、福建、四川為主産區;桃罐頭以河北為主産區;蘑菇、蘆筍罐頭以福建、山東、雲南為主産區;番茄醬以新疆為主産區;竹筍罐頭以浙江、福建、江西為主産區。罐頭産品分佈的地域化使罐頭行業密切地融入地方産業之中,為拉動地方經濟作出了貢獻。
2007年,山東罐頭産量達到48.33萬噸,同比增長36.16%;罐頭銷售收入達到82.64億元,其中,水産品罐頭銷售收入達到8.54億元,同比增長38.63%,水果、蔬菜罐頭銷售收入達到66.11億元,增長51.69%。據瞭解,山東罐頭生産主要分佈在煙臺、威海、臨沂、菏澤4個地區,形成了曹縣蘆筍罐頭、平邑水果罐頭(主要産地在“中國罐頭第一鎮”——地方鎮)、榮成海珍品罐頭三大主産區,這三大産區罐頭産量占到全省總量的50%以上。其中,曹縣蘆筍罐頭産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銷往國際市場;平邑是國內三大水果罐頭産區之一;榮成以生産高檔海珍品罐頭享譽國際市場。
目前,每年出口國傢和地區有140餘個,遍及五大洲。主要市場為日本、美國、歐盟15國、俄羅斯、東盟國傢和中東地區。 |
|
罐頭食品是中國衆多食品最先打入國際市場,産品質量較早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商品。罐頭行業也一直保持着較快的發展速度。
2006年,全國罐頭行業保持增長的態勢,規模以上罐頭製造企業纍计實現工業總産值35,527,75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60%;纍计實現産品銷售收入33,578,91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9.59%;纍计實現利潤總額1,144,17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5.51%。
2007年1-12月,規模以上罐頭製造企業纍计實現工業總産值46,735,57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4.47%;2008年1-10月,規模以上罐頭製造企業纍计實現工業總産值47,958,3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3.09%。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罐頭行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從其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罐頭行業是中國傳統的出口産業,也是目前食品工業最重要的出口産品。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罐頭生産和出口國之一。近幾年,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拉動下,罐頭行業呈現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
在罐頭行業發展的同時,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罐頭出口産業附加值不高,出口經營單純依靠量大價低;有的企業隨意降低質量標準;違規使用添加劑;産品同質化情況比較嚴重;成本變數較大,罐頭原料和空罐價格明顯上漲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行業出臺了一些措施包括改變增長方式;加強原料管理;堅持品牌戰略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檔次的逐年提高,方便、健康、營養、安全的罐頭食品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罐頭行業有着廣阔的發展空間。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海嘯,也波及到國內的罐頭行業。2008年國內罐頭出口的增長相比去年回落了近20個百分點。如何能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謀求獨善其身呢?國傢出臺關於擴大內需政策給罐頭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由出口轉嚮內銷將會讓國內罐頭行業在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
金融危機下的罐頭行業現狀
罐頭食品是中國衆多食品最先打入國際市場,産品質量較早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商品。近年來,我國罐頭行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國際市場上極富競爭力的一支生力軍。然而,多年來過度依賴國外經銷商的發展模式,使罐頭行業逐步呈現重外銷輕內銷的“瘸腿現象”。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這種發展模式的弊端逐步顯現出來。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勞動力漲價,使得罐頭企業産品廉價的優勢蕩然無存,造成出口量下降,資金鏈緊張,企業終陷入睏境。重歸國內市場能否讓讓“瘸腿”罐頭跑贏金融危機?
一個下降 兩個增長 凸顯國內罐頭行業現狀 受全球性金融海嘯波及,2008年罐頭出口數量277.2萬噸,同比下降0.04%。2007年,全國罐頭出口278萬噸,同比增長超過20%。2008年國內罐頭出口的增長相比2007年回落了近20個百分點。 與出口下降剛好相反,2008年罐頭行業生産總量595萬噸,同比增長17%,銷售總額589億人民幣,增長31個百分點,2009年1-2月,罐頭生産總量增長13.8%,總體呈現增長態勢。 出口量大幅下降、生産總量增加、銷售額增長是目前國內罐頭行業現狀。
一降二增原因何在 出口重,國內輕瘸腿現象嚴重 據瞭解,此前我國的罐頭行業一直處於“出口重,國內輕”的狀態,行業一半以上的生産規模都用於出口。而且國內罐頭行業長期以加工貿易型為主,過多依靠國外進口商。但當前,國際金融動蕩,國外進口商資金短缺,以及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勞動力漲價的壓力,使得我國罐頭出口受到很大影響。發展模式的“瘸腿”是造成生産總量、銷售額增長而出口下降主要原因。 因此,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企業如何能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謀求獨善其身,是罐頭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企業何以自救 拉動內需或成罐頭行業救命草 據統計,美國人均罐頭年消費量在90公斤左右,西歐約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而我國僅為1公斤。“這說明國內市場尚未真正啓動,罐頭食品在我國的發展是極具潛力的。”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樹俠教授表示。 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提振産業發展信心,是振興罐頭的必由之路,拉動內需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事實證明,發展比較快的企業都是因為抓住了國內市場。由此,打開國內市場的消費閘門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救命草能否救命 品牌建設、産品創新、渠道建設或成關鍵 目前情形下,內需不足成為整個罐頭行業的發展瓶頸,企業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對此,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梁仲康表示,必須要加強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在品牌建設、産品創新和渠道建設上有所突破,才能讓企業走的更遠。
一、強調品牌建設。近幾年來罐頭食品被“不新鮮”、“不營養”、“含防腐劑”等種種誤解籠罩而越來越淡出了國內消費者的視綫。特別是多數國內罐頭企業近年來一直熱衷於國際市場,在産品定位和銷售上重外輕內,國內罐頭市場出現了真空,乘虛而入的偽劣産品泛濫,罐頭身價有逐漸走低的跡象。如何在國內偽劣産品泛濫的不利環境中脫因而出,樹立自己的品牌則是目前罐頭企業所要考慮的首要事情。
二、新産品創新。找準市場定位,劃分消費人群,在準確瞭解消費者對罐頭産品潛在需求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産品,占據有利的市場位置。 三、國內市場渠道建設。一直以來,罐頭行業過度依賴國外進口商來推動國外市場,而國內市場渠道建設則成了盲區,企業重歸國內市場,建設自己的國內銷售渠道事在必行。 總之,面對金融危機的睏擾,企業重回國內市場,靠拉動內需帶動發展,儘管未免有“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企業正在為自己的"短視"而買單,但希望罐頭企業能吸取教訓,合理規劃自己品牌策略和市場策略,才能在未來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跑贏金融危機未嘗不可。 |
|
防腐劑、色素、營養流失……種種傳聞讓許多人離罐頭這種方便好吃的食品越來越遠。但你知道嗎?美國人年均消費罐頭達到90公斤―――原來我們對罐頭有着許多誤會!
罐頭的四大恐怖傳聞
恐怖傳聞一:
防腐劑
提到罐頭,人們馬上會聯想到“防腐劑”。罐頭能保存一到兩年,怎麽可能沒有防腐劑呢?化學的、有毒的、緻癌的……你有太多的負面詞語來看待防腐劑。
真相陳述:
罐頭是與防腐劑“絶緣”的食品
其實,防腐劑是人們對罐頭最大的誤解。罐頭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於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與防腐劑毫無關係。
早在150年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就發現細菌、黴菌和酵母微生物在食物中能夠大量繁殖,造成食物腐敗,而煮沸食物可以殺死細菌,再把食物放到封閉的瓶子裏,就可以長時間保存,於是,罐頭食品應運而生。
現在,罐頭的加工廣泛應用了巴氏滅菌法,嚴格進行殺菌,能夠做到真正的無菌。此外,市面上常見的罐頭包裝:馬口鐵、玻璃瓶、各種軟包裝等,都是完全的密封包裝,可以使滅過菌的食品處於真空狀態下,阻隔外界污染進入,防止細菌等的再次滋生,在常溫條件下保存也不會變質。因此,罐頭食品根本無須加入防腐劑!
況且,防腐劑在食品中的作用是抑製有害菌的繁殖,在國傢規定的使用量範圍內都是安全無害的。日常食用的調味品、飲料和一般袋裝食品通常都含有防腐劑,我們大可不必因噎廢食。
恐怖傳聞二:
香精、色素是罐頭食品的誘人騙術
漂亮的橘子,鮮嫩的黃桃……清香的氣味,甜蜜的味道……這些美麗的外表是真是假?你很難相信經過加工的食品還有什麽天然可言,香精、色素這些東西吃多了當然是沒什麽好處的,所以,罐頭?還是算了吧。
真相陳述: 品質有保證的罐頭都是原汁原味的
事實上,罐頭食品的加工從本質上不同於飲料、糕點等食品。罐頭的出現是為了保存新鮮食物,而不僅僅是追求美味。因此,罐頭的核心在於其中的固形物,也就是食物原料,這些固形物如果添加了香精、色素,就會變得很“假”,反而影響賣相。
你腦海中那些鮮豔過頭的水果罐頭,往往是不具備資質的小作坊為了掩蓋原料的不新鮮、加入大量添加劑生産的偽劣産品,正規廠傢生産的罐頭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上都是遵照國傢標準的。因此,衹有裝飾用染色櫻桃罐頭中含有胭脂紅色素,其餘罐頭都是不添加合成色素的,而其他食品添加劑,衹要符合國傢標準,都是安全的。
而且,我國罐頭的銷路絶大部分在於出口。衆所周知,西方國傢在食品添加劑上有極為苛刻的要求,這也養成了我國罐頭廠商的良好習慣,因此,正規廠傢生産的罐頭食品連常見的甜味劑都不用,嚴格保證了罐頭的原汁原味。
恐怖傳聞三:
營養流失是罐頭不可避免的缺陷
很多人指出:罐頭和其他方便食品一樣,衹能充饑,卻沒有營養。更有一些評論認為:罐頭食品經過高溫高壓,維生素大量損失。這些傳聞都直指你的健康要害,因此令你不敢愛上罐頭。
真相陳述:
營養流失,衹是人們對食品的誤解
根據德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比起用新鮮青豆、鬍蘿蔔所做的菜餚,罐頭裏的青豆、鬍蘿蔔所含的各類維生素、葉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等,都沒什麽明顯的不同。
事實就是這樣,營養流失衹是人們對罐頭食品的一種誤解。
在罐頭加工的過程中,確實有一些廠商為了延長保質期限,進行溫度較高、時間較長的殺菌。不過總的來說,應用巴氏滅菌法,一般肉類罐頭和海産魚類罐頭的加工溫度不會超過120℃左右;蔬菜、水果罐頭的加工溫度不會超過100℃;而我們日常的家庭烹飪溫度很容易就會超過200℃,維生素等營養在罐頭加工過程中的流失不會超過它們在煎、炒、炸、煮中的流失。
而且,罐頭食品中的某些營養成分比我們按日常烹飪方式做出的食品還要高:殺菌過程對魚類中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素不但沒有什麽影響,還能夠使魚骨變酥變軟,溶出大量的鈣;同樣,殺菌過程並不損失蔬菜中的維生素K,還能使許多營養成分變得易於被人體吸收,如番茄紅素,在罐頭番茄中要比新鮮番茄高一倍。
恐怖傳聞四:
不新鮮是罐頭食品無法逃避的現實
就算吃罐頭食品沒什麽問題,可市場上這麽多新鮮的肉類、蔬菜、水果,總比罐頭要好吧?罐頭食品,再怎麽安全、有營養,衹要是加工過了,總歸是不新鮮的!
真相陳述:
罐頭食品更保鮮
首先,罐頭食品所用的原料是新鮮的。罐頭的製造,為了追求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口味,都會在最合適的季節選擇最新鮮的原料。而且,正規的罐頭廠商都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在化肥、農藥等方面有嚴格的控製,能夠充分保證原料的品質。
其次,罐頭的加工過程恰恰是為食品“保鮮”的。肉類、魚類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加工就會迅速腐敗,蔬菜、水果在采摘後如果不及時加工也會造成營養不斷流失。有研究表明,植物被采摘後由於不能進行正常的生化合成,很多化學反應都是逆嚮進行的,維生素等營養會不斷消耗。因此,運輸、售賣的時間過長,會讓我們本以為新鮮的食物變得不新鮮。而罐頭食品從田間到工廠、從新鮮原料到成品,衹要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殺菌過程能夠及時叫停食物的化學反應,使食物的營養成分充分保留在新鮮的狀態。 |
|
有營養,更健康:
保留了新鮮原料的營養,而且不含有害添加劑,因此罐頭食品是安全、營養、健康的一個好選擇。
品種多,選擇多:
罐頭食品種類很豐富:肉類、魚類、蔬菜、水果一應俱全,而且口味也很豐富。
美味與快樂兼得:
打開罐頭就是一盤美味,可以幫你省去不少廚房裏的忙碌。
環保與節能的緑色食品:
罐頭的包裝都是可以降解的,對環境沒有污染;而且罐頭不需要低溫冷藏,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可以節約不少電能。
食用罐頭的三大法則
適度食用更健康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罐頭也不例外。雖然罐頭營養又美味,但別忘了你的飲食均衡。在時令蔬菜水果非常豐富的時候,不要放棄這些生鮮的食物;如果不是那麽忙,也一定要經常給自己和傢人烹飪一些飯菜,溫暖你們的腸胃和親情。
不要一味追求大包裝
“超市贏傢”們有個習慣,就是購買大包裝的食品,既省心又划算,這可未必是件好事。罐頭在沒開封的時候可以常溫保存,但一旦開了封,它就和其他食品一樣了,也很容易變質。如果你打開了一個罐頭而沒有吃完,就一定要放到冰箱裏冷藏,而且最好盡快吃掉,千萬不要以為罐頭裏的食品離開了包裝還能保持無菌。所以,選擇一頓能夠吃完的適量包裝纔是明智之舉。
烹飪時間別過長
罐頭的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能夠提供那些不太常見的蔬果或者魚、肉,比如馬蹄、蘆筍、金槍魚、鯪魚等等。這些食物是烹製菜餚的上好原料,有了罐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烹飪這些拿手好菜。不過要註意,罐頭在加工過程中等於已經做熟了,所以在做菜的時候對罐頭食品“點到為止”即可,如果烹飪的時間過長,無疑會損失更多的營養。 |
|
選擇知名品牌:
知名企業生産的罐頭,從原料到加工,程序都非常規範,安全、衛生、營養等各方面都沒有問題。梅林、古竜、鷹金錢、兆寶、銀鷺等大廠名牌都是很好的選擇。相反,那些作坊式的小罐頭廠,為了牟取暴利,使用不合格的原料,並且缺乏罐頭製作的基本知識和工藝,所以纔會違反標準加入防腐劑、色素、甚至其他有害添加劑。
仔細觀察包裝:
對罐頭品牌不熟悉,擔心分辨不出次品?沒關係,觀察罐頭的外包裝是一個很簡便的區分辦法。先看外包裝是否整潔幹淨,字跡印刷是否清晰。另外,正規廠傢生産的罐頭標簽,應該標有品名、廠名、廠址、配料表、淨含量、固形物含量、執行標準代號、質量等級以及保質期限等各項內容。最後,別忘了看看生産日期,選購保質期內的産品。
認真辨別質量:
接下來,還要查看罐頭本身的質量。
魚類、肉類罐頭:這些罐頭多數使用馬口鐵包裝,好的罐頭由於內部是真空,所以罐頂或者罐底應該是平的或者是嚮內凹的。而那些密封泄漏或殺菌不當的罐頭,罐內仍有細菌繁殖,會産生氣體,因此罐頂或罐底會凸起,這樣的罐頭就不能再食用了。
蔬菜、水果罐頭:這些罐頭多數使用玻璃瓶包裝,可以看到內容物。好的罐頭應該是內容物均勻、湯汁清亮透明。而不好的罐頭內容物大小不一,湯汁顔色也會重很多。 |
|
- : canned goods, tinned goods
- n.: cans, closing, tin, tinning, tin cow, end doming, sealed tin in which food or drink is preserved and sold
- v.: can
|
|
- n. boîte de conserve, conserve en boîte
|
|
植物 | 蔬菜 | 食品 | 衛生規範 | 加工 | 食品工具 | 生米 | 生米特産 | 瑞典 | 食物 | 臭 | 發酵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