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緣毛鳥足蘭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緣毛鳥足蘭
  拉丁學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屬中文名 :鳥足蘭屬
  種中文名:緣毛鳥足蘭
  種拉丁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
  其它俗名:假天麻、蠟燭花、雞腎草
  海拔下限 :1200
  海拔上限:4000
  花色:花粉紅或紫紅色,清香
  花期:8-10月
  保護級別 :國傢二級
  標準出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
形態特徵
  緣毛鳥足蘭,陸生植物。高14-30cm。塊莖長圓狀橢圓形,長1-5cm。莖直立,具1-2枚葉及1-2枚鞘狀鱗片。葉肥厚,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6-15cm,寬2-5cm,邊緣稍具皺波狀。總狀花序長3-15cm,具多數密集的粉紅色花。花苞片卵狀被針形,外折,較子房長,萼片先端邊緣具細毛,中萼片條狀橢圓形,長5-6mm,寬約1.3mm,側萼片長圓狀匙形,凡與中萼片等長,較寬;花瓣匙狀倒披針形,較萼片短,寬約1.2mm,先端或多或少具不明顯的3裂,唇瓣兜狀,近半圓形,長6mm,先端急尖且具不整齊的齒,距較萼片短或等長,長4-6mm;子房無毛。
分佈情況
  分佈於西藏、雲南、四川,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也有。生於山坡次生雜木林、雲南鬆林、雲杉林、落葉鬆林下,竹灌叢中、箐溝、草坡、火燒地或石上。
緻危因素
  由於緣毛鳥足蘭的藥用效果和保健功能,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其的數量卻越來越稀少。原因是
  一來野生雞腎草植株開花期易被發現其蹤跡,是故雞腎草蒴果尚未成熟時就已被採集,使野生雞腎草之種原日見稀少;
  二來野生雞腎草分佈範圍較窄及本身的特性栽培繁殖不易,以及極度的采掘和環境惡化等原因,已陷於瀕臨消失的境地了
中藥信息
  【藥名】:緣毛鳥足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
  【功效】:益腎
  【科屬分類】:蘭科
  【主治】:入腎、膀胱經。補腎壯陽、止遺,養血安神。用於腎虛腰痛、慢性腎炎、水腫、面足浮腫、頭暈目眩、遺精、陽痿、疝氣痛、小兒遺尿等癥和具有強筋骨抗疲勞的作用。常用量9~15g。
  1.《西藏常用中草藥》:“補腎壯陽。治陽萎、疝氣。”
  2.《荊州中草藥》:“治小兒遺尿。”
  【産地】:生於海拔2 000~3 600m的嚮陽山坡高山櫟林、雲杉林、高山鬆林下或草坡。中國大陸雲南、四川、湖北和西藏。國外:尼泊爾、錫金、不丹。
  【采收和儲藏】:8~9月夏、秋采收,除去須根,洗淨,曬幹。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功效分類】:益腎藥
  【性味】:味甘;性平
  1.《西藏常用中草藥》:“甘淡、平。”
  2.《荊州中草藥》:“甘、溫。”
  【藥物性狀】:
  全草以幹淨,乾燥者為佳。乾燥塊根長圓狀橢圓形,長1~5cm,直徑0.5~1.5cm,表面黃褐色,具縱皺紋,頂端具圓形莖痕,另端圓鈍。質泡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泡鬆,有小凹孔,類白色。氣微,味甘。以個大,飽滿者為佳。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緣毛鳥足蘭的塊莖。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9-15g。
  【出處】:《中華本草》
花木百科
  緣毛鳥足蘭介紹
  緣毛鳥足蘭 (Satyrium ciliatum Lindl.)
  科屬:
  蘭科 鳥足蘭屬
  別名:
  壯精丹
  形態特徵:
  地生蘭,高14-35釐米,具圓錐形或橢圓形塊莖,長1-5釐米。花色花粉紅或紫紅色,清香花期8-10月
  分佈與習性:
  産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東北部;分佈於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四川、貴州、湖南;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也有。海拔下限1200海拔上限4000生於山坡次生雜木林、雲南鬆林、雲杉林、落葉鬆林下,竹灌叢中、箐溝、草坡、火燒地或石上。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國傢二級保護植物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