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緑色壁壘
目錄
No. 1
  指為了保護本國或本地區環境和經濟利益而附加的進出口貿易條件及限製措施,如提高進口産品質量標準或實行高額徵稅等。也叫環境壁壘。
No. 2
  緑色壁壘
  1、緑色貿易壁壘的概念
  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作為國際經濟一體化主要推動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頻繁、關係愈加密切。同時,各國間的貿易競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些國傢為了達到保護本國産業與市場的目的,采取了一係列貿易限製措施,其中緑色貿易壁壘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傢使用最頻繁的一種,也是當今國際貿易領域主要的貿易壁壘之一。
  隨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發展,緑色壁壘(green barriers , gbs)已經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國際文獻中並沒有“緑色壁壘”一詞,緑色壁壘也稱為環境壁壘。“緑色壁壘”可以說是我國自己創造的一個新詞。在國際上並沒有權威的定義。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的緑色壁壘概念,大多是從發展中國傢的經濟利益立場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認為,緑色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製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通常,緑色壁壘應由進出口國為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和公衆健康而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法規標準等,是對進出口貿易産生影響的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①
  2、緑色貿易壁壘的産生背景
  緑色壁壘的産生是環境保護的國際需求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産物。從國際背景來看,下列因素促進了緑色壁壘的産生和發展。
  (1)全球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世界二次大戰後,各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全球環境問題也日益加重。在生態環境的承受力達到極限時,開始對人類進行可怕的報復。全世界每分鐘有28人死於環境污染,每年有1500萬人因此而喪命;有8億人因飲用污染水而患病,每天有2.5萬人因此而死亡。②面對自然環境日益嚴厲的報復,國際社會掀起了強勁的環保浪潮。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必須采取共同的行動。
  (2)貿易與環境問題的産生使緑色壁壘的實施找到了合理藉口。減少污染,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資源已成為新的國際焦點。人們普遍認為,經濟增長的代價之一即是環境惡化,特別是自由貿易,則被看作是加速環境惡化的因素。各國因此而製定了一些相應的環境法規和貿易政策,希望通過政府對貿易進行一定的幹預,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事實上環境保護與貿易自由化二者之間本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甚至衝突,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理的貿易自由化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相反在環保方面,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可以發揮關鍵的作用。同時,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可以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不斷擴大的貿易市場提供必需的生態環境資源。
  (3)gatt和wto中的有關規定為緑色壁壘的實施提供了合法性。在關貿總協定成立之初,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問題尚未成為國際社會關註的焦點。隨着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的日益嚴懲人們的環保意識纔逐漸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設立了一個“環境措施與國際貿易工作組”。進入1990年代後,隨着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的日漸激化。為了爭奪國際市場,保護國內市場,一些國傢用國內環境法規或措施作為保護的手段;另一方面,環境污染的加劇,公衆對環境保護的強烈呼籲,國傢不得不製定涉及生産、加工、運輸、銷售、包括進出口貿易在內的各個環節的環境標準和措施。1994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决定成立一個貿易與環境委員會,協調貿易措施與環境措施之間的相互關係。
  (4)發展中國傢與發達國傢在科技、經濟發展上的差距是緑色壁壘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生産力水平的差異,特別是出於資源保護和經濟利益上的考慮,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在環境和貿易問題上存在着許多矛盾,這些矛盾隨着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競爭的不斷加劇而日趨尖銳化。發達國傢利用這種由於經濟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環境標準,一方面,加緊掠奪發展中國傢的資源初級産品,同時把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傢,使得發展中國傢的環境更加惡化;另一方面,又極力將環境問題與貿易條約機製緊密挂鈎,把環境問題作為新的貿易壁壘,從而抵消發展中國傢資源與廉價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限製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以保持其在國際多邊經濟貿易領域的主導地位。這種以“環境保護”名義在國際貿易中引入所謂“環境條款”,藉以歧視乃至限製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及其産品的市場準入的做法使緑色壁壘迅速發展。
  3、緑色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緑色貿易壁壘主要有以下形式:
  (1)緑色關稅制度。進口國對可能造成環境威脅及破壞的進口産品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2)緑色市場準入制度。進口國以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以及違反有關國際環境公約或國內環境法律、規章而采取的限製國外産品進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國環保署規定,進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質必須低於有關標準,否則禁止進口。③
  (3)“緑色反補貼”、“緑色反傾銷”以及環境貿易製裁。一國懷疑進口産品的低價是由於接受了來自於出口國政府的環境補貼或未將生産過程中的環境成本內在化,對進口商品采取的一種限製措施或給予相應的製裁。
  (4)推行國內ppms標準及其他環保標準。ppms是'processing &product method',的縮寫,是對産品生産和加工過程所製定的特定環境標準。有的國傢生産技術水平較高,隨着人們對生存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這些國傢製定了較為嚴格的ppms標準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環保標準,要求進口商品必須達到。
  (5)強製性緑色標志(簽)、強製要求iso 14000認證等。緑色標志(簽)、認證制度本身是非強製性的,各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申請,但是如果進口國政府把通過認證規定作為進口商品的必要條件或國內企業對外合作的必要條件,對於想要出口到對方國傢的産品來說,就必須選擇通過認證,取得標簽這條路。
  (6)繁瑣的進口檢驗程序和檢驗制度。緑色貿易壁壘有很多是針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而設置的,為了達到限製進口的目的,進口國政府不惜重力研究製定了一整套嚴密的檢驗制度和繁瑣的檢驗程序,利用其先進的檢驗設備和條件對進口貨物實施檢驗,使進口貨物難以通過。
  (7)要求回收利用、政府採購、押金制度等強製性措施。例如荷蘭政府規定啤酒飲料一律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裝容器,實際上為進口的同類産品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4、緑色貿易壁壘的地位和作用
  緑色壁壘除了能超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外,在貿易與環境甚至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現為:
  (1)緑色壁壘是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全球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2)緑色壁壘是促進技術進步、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緑色壁是技術進步的産生,同時通過不斷提高環保技術法規的要求和標準,特別是采取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體係也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産效率,鼓勵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能達到較高標準企業的發展,淘汰低環境標準和不合格産品,促使優勝劣汰,從而有利於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
  (3)緑色壁壘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有效工具。通過運用緑色壁壘,限製甚至有害於人類健康和安全的産品的貿易,從而有利保護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4)緑色壁壘是維護國傢基本安全的重要武器。建立有效的緑色壁壘體係可以幫助一國維護國傢基本安全。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損害人類生存與活動所領帶的自然支持係統,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尤其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對所有國傢的安全都構成現實威脅。因此,環境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問題,環境安全與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經濟安全等相互聯繫,互相作用,構成完整的安全概念。
  (5)緑色壁壘是調節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杠桿。緑色壁壘措施在調節貿易方面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趨增多和復雜的緑色壁壘措施正在對國際貿易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成為各方關註的重點。能過建立緑色壁壘體係來調節貿易進出口,已經迫在眉睫。④
  二、 緑色貿易壁壘的現狀
  1、緑色貿易壁壘在近十年的時間裏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以後的又一重要的貿易措施。在全球4917種産品中,受緑色貿易壁壘影響的3746種産品的貿易額達47320億美元,占1999年世界進口額的88%,其中直接受影響的達6790億美元,占13%,共計有137個進口國采用了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據歐盟環保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僅1998年,歐盟國傢禁止進口的“非緑色産品”價值就達300億美元,其中90%來自於發展中國傢,涉及紡織、成衣、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傢具和傢用電器等幾千種商品。又據中國首屆國際緑色化學高級研討會提供的資料,1997年我國至少有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環保因素而受阻。⑤
  2、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一方面緑色貿易壁壘本身也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不斷調整和補充,出現了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的緑色貿易措施,涉及包括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安全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緑色貿易壁壘所管轄的對象範圍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它不僅對産品 (消費)本身提出緑色環保要求,還對産品的設計開發、原料投入、生産方式、包裝材料、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甚至工廠的廠房、後勤設施、操作人員醫療衛生條件等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提出了緑色環保的要求,如美國實施的haccp計劃,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實施其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更為嚴重的是,目前的緑色貿易壁壘不僅表現為環境技術規定、標準,而且這些規定的執行過程也逐漸成為外國商品進入市場的嚴重障礙,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爭議往往導致曠日持久的調查和取證,導致成本大大增加並延誤了良好的商機。例如中國出口到韓國的活魚,就遭到長達45天的批批檢驗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魚死在碼頭,幾乎無法再出口。⑥
  3、緑色貿易壁壘設置的對象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緑色貿易壁壘往往針對那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傢,因其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利用本國資源及勞動力的優勢大量生産並出口資源或勞動密集性的産品,其出口産品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容易對進口國國內同類産業形成威脅。所以,這類發展中國傢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來自於發達國傢的緑色貿易壁壘阻撓。
  4、緑色貿易壁壘措施具有動態性的特點。隨着形勢發展的需要,各國所確定的緑色貿易壁壘措施必將進行不斷的調整,包括壁壘設置的內容、方式、手段、目標以及設置壁壘的程度等都在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變動;另外緑色貿易壁壘的動態性還表現在緑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往往會産生聯動反應,一國實施立即會引起其他國傢的紛紛效仿,由一個設限國快速擴散到多個設限國,給出口國造成重大的打擊。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緑色貿易壁壘在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廣泛使用,己經嚴重影響到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以及各國經濟的順利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傢、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外嚮型經濟發展中大國來說,緑色貿易壁壘無疑是一把“溫柔”的利刃,“溫情脈脈”地刺嚮發展中國傢的經濟命脈。
  三、 緑色貿易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緑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會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設置緑色壁壘之後,受限産品的國際貿易額減少。但是如果在設置緑色壁壘之前,該類産品的國際貿易額有一定的增長速度下降,而並不必然導致國際貿易額絶對量的減少。
  2、 對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一般來講,農産品貿易受到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工業製成品,勞動密集型産品貿易受到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技術密集型産品,同時發展中國傢對外貿易受到發達國傢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發達國傢本身,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阻礙和損害發展中國傢對外貿易的發展。
  3、 對進口國的影響
  緑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起到限製進口,引起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和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生産的作用。由於有污染的産品被緑色壁壘阻於國門之外,進口國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潔的産品,但由於産品價格上升,進口國的消費者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所需的商品,而有關廠商卻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4、 對出口國的影響
  緑色壁壘對出口國不同的生産廠商的影響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及時改用清潔生産技術、生産緑色産品的生産廠商,其在市場上處於有利的地位,緑色壁壘阻礙了國內許多廠商的出口,競爭對手銳減,出口市場廣阔,而且國際市場上緑色産品價格上升,更使得生産緑色産品的廠商能夠補償由於采用清潔生産技術而增加的成本。對於不能及時改用清潔生産技術,依舊采用舊的有污染的生産技術進行生産的廠商,其境況將嚴重惡化。國內該類産品供給大大多於需求,短期內産品積壓,使得價格下跌,産量減少。消費者將得到價格上的實惠,但同時卻要承受使用有污染産品所帶來的副作用。
  5、 對我國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正面臨越來越多來自於發達國傢甚至發展中國傢的緑色貿易壁壘的挑戰。總體來說,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市場份額、貿易機會、企業和商品信譽等方面都産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國外消費者對我國部分産品尤其是農産品食品信心下降,對我國出口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具體地說,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從産品出口的市場範圍來看,我國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國、東南亞、歐盟、韓國等國傢,對它們的出口份額占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0%,而這些國傢(或地區)多數是環保主義倡導者和擁護者,也是緑色貿易壁壘的發源地。我國出口商品的市場銷路極易受緑色貿易壁壘的影響。從産品的出口增長速度來看,由於我國的出口市場相對單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場銷路受到影響,出口的增長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傢專門針對我國的某些商品設置緑色貿易壁壘的情況下,該商品的出口會立即出現停滯,如不及時采取對策,就會影響到整個産業的發展。從企業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來看,由於緑色貿易壁壘多數是以環境標準和標志的形式出現,要想實現其環境標準、獲取其環境標志,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技術改造,改善環境質量;同時還將增加有關的檢驗、測試、認證和公關等手續以及相關的費用,從而使企業出口産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價格優勢大大削弱,喪失了國際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出口效益日漸下降。從我國的對外貿易關係來看,由於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緑色貿易壁壘,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稍有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雙邊或多邊貿易關係,因此,必須恰當處理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産生的衝擊。⑦
  四、 我國應采取的對策
  1、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製定21世紀議程的發展中國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個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關係中華民族生産和發展的長遠大計”。建議明確提出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⑧
  2、發展緑色産業,提升我國國際形象
  目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己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衹註重提高開放程度,會因貿易條件的惡化,造成資源外流。因此應該提高我國貿易的質量,優化貿易結構,其中使産品符合環境標準是提高出口産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1)重視科技投入,發展緑色産業
  既然緑色貿易壁壘是我國企業無法回避的貿易問題,那麽,利用緑色貿易壁壘帶給我們的啓示,提高我國産業的環保標準,發展緑色産業,實現體現人性化的生産和管理以及服務過程,就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政府應該從宏觀上給予企業相應的引導和支持。
  (2)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工業製成品質量的提高是突破國際市場環境壁壘的關鍵。因此應該在有條件的企業和産品中,推廣環境標志的認證工作,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3)結合is014000標準,促進環境友好産品出口的貿易
  is014000係列環境標準作為一套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標準,其實施已成為國際潮流。但在我國,is014000管理體係的實施還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推進。因此要盡快配置環境管理的硬件設備和完善各種法規,積極推行is014000,使更多的企業生産符合國際環境標準要求,促進其産品進入國際市場。
  3、建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製
  (1)收集、跟蹤國外的環境壁壘動態,建立有關的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及咨詢機構,加強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貿易對象國環境壁壘繁多,對我國出口産品的影響大,應該設置專門的部門負責環境壁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瞭解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法規、技術和標準,同時加強對有關環境問題的公共技術的研究,建立咨詢點,便於為企業服務。
  (2)加快我國相關産品標準和檢驗標準的研究製定工作,並與國際先進標準逐步接軌。應該投入必要的資金以完善檢測的技術條件,使部分有條件的專業檢驗機構通過國際認證以獲取直接頒發國際緑色通行證的授權,並力爭成為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
  (3)為確保國傢安全、保護人民健康和環境,合理有效地保護國內主導産業和幼稚産業,應參考國際規範,建立自己的環境壁壘體係。堅决禁止環境污染嚴重的産品(包括危險廢棄物和國外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的産品、技術和設備等)進口,加強進口商品檢驗和檢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産品進入國內市場。
  (4)建立我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製。國際標準、各國政府及其標準化機構經常對其環保法規和標準進行修訂,如果企業信息不暢,不能及時掌握變化了的標準和相關信息,就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産和經營對策,無法有效地應對緑色貿易壁壘。因此,政府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必須高度重視建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機製的重要性,及時搜集、反饋國外貿易壁壘的變化情況,認真研究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主要出口産品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出口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出口環境。⑨
  4、重視環境法規的完善和對外協調
  (1)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強化環境執法,真正實現環境成本內在化。從環境稅收立法入手逐步完善各項環保法規,使之嚮緑色産業傾斜,鼓勵清潔生産;環境立法應以預防為主,強化監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對經濟活動中的違犯環境法規的行為要依法嚴懲。要建立一套緑色保障制度體係,在推進清潔生産的過程中,要註意處理好清潔生産工藝技術與成本間的關係,達到環境保護與降低生産成本目標的“雙贏”。
  (2)應加強對外的公關協調工作。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傢,我國應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傢,利用各種國際公開場合反對發達國傢過於苛刻的環境壁壘要求,要求給予發展中國傢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在製定新標準時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傢的實際情況,以保護發展中國傢的合法權益。⑩
  5、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廣泛樹立全社會的環境意識
  發達國傢之所以能夠建立起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産業體係,並運用緑色貿易壁壘來阻撓發展中國傢的商品出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漸高漲的公衆環保熱情和環保要求。我們就以全民環境教育為基礎,逐步樹立“誠實、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倫理道德觀,積極倡導緑色消費和緑色生活方式,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需求”,摒棄“奢侈浪費、污染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廣泛提高公衆的環境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緑色貿易壁壘的概念
  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作為國際經濟一體化主要推動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頻繁、關係愈加密切。同時,各國間的貿易競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些國傢為了達到保護本國産業與市場的目的,采取了一係列貿易限製措施,其中緑色貿易壁壘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傢使用最頻繁的一種,也是當今國際貿易領域主要的貿易壁壘之一。
  隨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發展,緑色壁壘(Green Barriers , GBs)已經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國際文獻中並沒有“緑色壁壘”一詞,緑色壁壘也稱為環境壁壘。“緑色壁壘”可以說是我國自己創造的一個新詞。在國際上並沒有權威的定義。我國有些學者提出的緑色壁壘概念,大多是從發展中國傢的經濟利益立場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認為,緑色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製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通常,緑色壁壘應由進出口國為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和公衆健康而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法規標準等,是對進出口貿易産生影響的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
緑色貿易壁壘的産生背景
  緑色壁壘的産生是環境保護的國際需求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産物。從國際背景來看,下列因素促進了緑色壁壘的産生和發展。
  (1)全球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世界二次大戰後,各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全球環境問題也日益加重。在生態環境的承受力達到極限時,開始對人類進行可怕的報復。全世界每分鐘有28人死於環境污染,每年有1500萬人因此而喪命;有8億人因飲用污染水而患病,每天有2.5萬人因此而死亡。②面對自然環境日益嚴厲的報復,國際社會掀起了強勁的環保浪潮。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必須采取共同的行動。
  (2)貿易與環境問題的産生使緑色壁壘的實施找到了合理藉口。減少污染,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資源已成為新的國際焦點。人們普遍認為,經濟增長的代價之一即是環境惡化,特別是自由貿易,則被看作是加速環境惡化的因素。各國因此而製定了一些相應的環境法規和貿易政策,希望通過政府對貿易進行一定的幹預,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事實上環境保護與貿易自由化二者之間本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甚至衝突,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理的貿易自由化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相反在環保方面,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可以發揮關鍵的作用。同時,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可以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不斷擴大的貿易市場提供必需的生態環境資源。
  (3)GATT和WTO中的有關規定為緑色壁壘的實施提供了合法性。在關貿總協定成立之初,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問題尚未成為國際社會關註的焦點。隨着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的日益嚴懲人們的環保意識纔逐漸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設立了一個“環境措施與國際貿易工作組”。進入1990年代後,隨着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的日漸激化。為了爭奪國際市場,保護國內市場,一些國傢用國內環境法規或措施作為保護的手段;另一方面,環境污染的加劇,公衆對環境保護的強烈呼籲,國傢不得不製定涉及生産、加工、運輸、銷售、包括進出口貿易在內的各個環節的環境標準和措施。1994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决定成立一個貿易與環境委員會,協調貿易措施與環境措施之間的相互關係。
  (4)發展中國傢與發達國傢在科技、經濟發展上的差距是緑色壁壘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生産力水平的差異,特別是出於資源保護和經濟利益上的考慮,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在環境和貿易問題上存在着許多矛盾,這些矛盾隨着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競爭的不斷加劇而日趨尖銳化。發達國傢利用這種由於經濟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環境標準,一方面,加緊掠奪發展中國傢的資源初級産品,同時把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傢,使得發展中國傢的環境更加惡化;另一方面,又極力將環境問題與貿易條約機製緊密挂鈎,把環境問題作為新的貿易壁壘,從而抵消發展中國傢資源與廉價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限製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以保持其在國際多邊經濟貿易領域的主導地位。這種以“環境保護”名義在國際貿易中引入所謂“環境條款”,藉以歧視乃至限製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及其産品的市場準入的做法使緑色壁壘迅速發展。
緑色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緑色貿易壁壘主要有以下形式:
  (1)緑色關稅制度。進口國對可能造成環境威脅及破壞的進口産品徵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2)緑色市場準入制度。進口國以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以及違反有關國際環境公約或國內環境法律、規章而采取的限製國外産品進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國環保署規定,進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質必須低於有關標準,否則禁止進口。③
  (3)“緑色反補貼”、“緑色反傾銷”以及環境貿易製裁。一國懷疑進口産品的低價是由於接受了來自於出口國政府的環境補貼或未將生産過程中的環境成本內在化,對進口商品采取的一種限製措施或給予相應的製裁。
  (4)推行國內PPMs標準及其他環保標準。PPMs是'PROCESSING &PRODUCT METHOD',的縮寫,是對産品生産和加工過程所製定的特定環境標準。有的國傢生産技術水平較高,隨着人們對生存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這些國傢製定了較為嚴格的PPMs標準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環保標準,要求進口商品必須達到。
  (5)強製性緑色標志(簽)、強製要求ISO 14000認證等。緑色標志(簽)、認證制度本身是非強製性的,各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申請,但是如果進口國政府把通過認證規定作為進口商品的必要條件或國內企業對外合作的必要條件,對於想要出口到對方國傢的産品來說,就必須選擇通過認證,取得標簽這條路。
  (6)繁瑣的進口檢驗程序和檢驗制度。緑色貿易壁壘有很多是針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而設置的,為了達到限製進口的目的,進口國政府不惜重力研究製定了一整套嚴密的檢驗制度和繁瑣的檢驗程序,利用其先進的檢驗設備和條件對進口貨物實施檢驗,使進口貨物難以通過。
  (7)要求回收利用、政府採購、押金制度等強製性措施。例如荷蘭政府規定啤酒飲料一律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裝容器,實際上為進口的同類産品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緑色貿易壁壘的地位和作用
  緑色壁壘除了能超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外,在貿易與環境甚至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現為:
  (1)緑色壁壘是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保護生態環境,促使全球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2)緑色壁壘是促進技術進步、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緑色壁是技術進步的産生,同時通過不斷提高環保技術法規的要求和標準,特別是采取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體係也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産效率,鼓勵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能達到較高標準企業的發展,淘汰低環境標準和不合格産品,促使優勝劣汰,從而有利於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
  (3)緑色壁壘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有效工具。通過運用緑色壁壘,限製甚至有害於人類健康和安全的産品的貿易,從而有利保護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4)緑色壁壘是維護國傢基本安全的重要武器。建立有效的緑色壁壘體係可以幫助一國維護國傢基本安全。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損害人類生存與活動所領帶的自然支持係統,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尤其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對所有國傢的安全都構成現實威脅。因此,環境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問題,環境安全與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及經濟安全等相互聯繫,互相作用,構成完整的安全概念。
  (5)緑色壁壘是調節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杠桿。緑色壁壘措施在調節貿易方面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趨增多和復雜的緑色壁壘措施正在對國際貿易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成為各方關註的重點。能過建立緑色壁壘體係來調節貿易進出口,已經迫在眉睫。
緑色貿易壁壘的現狀
  1、緑色貿易壁壘在近十年的時間裏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繼反傾銷措施以後的又一重要的貿易措施。在全球4917種産品中,受緑色貿易壁壘影響的3746種産品的貿易額達47320億美元,占1999年世界進口額的88%,其中直接受影響的達6790億美元,占13%,共計有137個進口國采用了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據歐盟環保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僅1998年,歐盟國傢禁止進口的“非緑色産品”價值就達300億美元,其中90%來自於發展中國傢,涉及紡織、成衣、化妝品、日用品、玩具、傢具和傢用電器等幾千種商品。又據中國首屆國際緑色化學高級研討會提供的資料,1997年我國至少有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環保因素而受阻。
  2、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一方面緑色貿易壁壘本身也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不斷調整和補充,出現了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的緑色貿易措施,涉及包括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安全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緑色貿易壁壘所管轄的對象範圍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它不僅對産品 (消費)本身提出緑色環保要求,還對産品的設計開發、原料投入、生産方式、包裝材料、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甚至工廠的廠房、後勤設施、操作人員醫療衛生條件等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提出了緑色環保的要求,如美國實施的HACCP計劃,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實施其緑色貿易壁壘措施。更為嚴重的是,目前的緑色貿易壁壘不僅表現為環境技術規定、標準,而且這些規定的執行過程也逐漸成為外國商品進入市場的嚴重障礙,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爭議往往導致曠日持久的調查和取證,導致成本大大增加並延誤了良好的商機。例如中國出口到韓國的活魚,就遭到長達45天的批批檢驗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魚死在碼頭,幾乎無法再出口。
  3、緑色貿易壁壘設置的對象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緑色貿易壁壘往往針對那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傢,因其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利用本國資源及勞動力的優勢大量生産並出口資源或勞動密集性的産品,其出口産品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容易對進口國國內同類産業形成威脅。所以,這類發展中國傢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來自於發達國傢的緑色貿易壁壘阻撓。
  4、緑色貿易壁壘措施具有動態性的特點。隨着形勢發展的需要,各國所確定的緑色貿易壁壘措施必將進行不斷的調整,包括壁壘設置的內容、方式、手段、目標以及設置壁壘的程度等都在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變動;另外緑色貿易壁壘的動態性還表現在緑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往往會産生聯動反應,一國實施立即會引起其他國傢的紛紛效仿,由一個設限國快速擴散到多個設限國,給出口國造成重大的打擊。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緑色貿易壁壘在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廣泛使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以及各國經濟的順利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傢、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外嚮型經濟發展中大國來說,緑色貿易壁壘無疑是一把“溫柔”的利刃,“溫情脈脈”地刺嚮發展中國傢的經濟命脈。
緑色貿易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緑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會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設置緑色壁壘之後,受限産品的國際貿易額減少。但是如果在設置緑色壁壘之前,該類産品的國際貿易額有一定的增長速度下降,而並不必然導致國際貿易額絶對量的減少。
  2、 對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一般來講,農産品貿易受到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工業製成品,勞動密集型産品貿易受到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技術密集型産品,同時發展中國傢對外貿易受到發達國傢緑色壁壘影響的程度超過發達國傢本身,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阻礙和損害發展中國傢對外貿易的發展。
  3、 對進口國的影響
  緑色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一樣,起到限製進口,引起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上漲和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生産的作用。由於有污染的産品被緑色壁壘阻於國門之外,進口國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潔的産品,但由於産品價格上升,進口國的消費者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所需的商品,而有關廠商卻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4、 對出口國的影響
  緑色壁壘對出口國不同的生産廠商的影響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及時改用清潔生産技術、生産緑色産品的生産廠商,其在市場上處於有利的地位,緑色壁壘阻礙了國內許多廠商的出口,競爭對手銳減,出口市場廣阔,而且國際市場上緑色産品價格上升,更使得生産緑色産品的廠商能夠補償由於采用清潔生産技術而增加的成本。對於不能及時改用清潔生産技術,依舊采用舊的有污染的生産技術進行生産的廠商,其境況將嚴重惡化。國內該類産品供給大大多於需求,短期內産品積壓,使得價格下跌,産量減少。消費者將得到價格上的實惠,但同時卻要承受使用有污染産品所帶來的副作用。
  5、 對我國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正面臨越來越多來自於發達國傢甚至發展中國傢的緑色貿易壁壘的挑戰。總體來說,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市場份額、貿易機會、企業和商品信譽等方面都産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國外消費者對我國部分産品尤其是農産品食品信心下降,對我國出口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具體地說,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從産品出口的市場範圍來看,我國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國、東南亞、歐盟、韓國等國傢,對它們的出口份額占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0%,而這些國傢(或地區)多數是環保主義倡導者和擁護者,也是緑色貿易壁壘的發源地。我國出口商品的市場銷路極易受緑色貿易壁壘的影響。從産品的出口增長速度來看,由於我國的出口市場相對單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場銷路受到影響,出口的增長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傢專門針對我國的某些商品設置緑色貿易壁壘的情況下,該商品的出口會立即出現停滯,如不及時采取對策,就會影響到整個産業的發展。從企業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來看,由於緑色貿易壁壘多數是以環境標準和標志的形式出現,要想實現其環境標準、獲取其環境標志,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技術改造,改善環境質量;同時還將增加有關的檢驗、測試、認證和公關等手續以及相關的費用,從而使企業出口産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價格優勢大大削弱,喪失了國際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出口效益日漸下降。從我國的對外貿易關係來看,由於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緑色貿易壁壘,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稍有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雙邊或多邊貿易關係,因此,必須恰當處理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産生的衝擊。
我國應采取的對策
  1、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製定21世紀議程的發展中國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個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關係中華民族生産和發展的長遠大計”。建議明確提出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導的工業化模式,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發展緑色産業,提升我國國際形象
  目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己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衹註重提高開放程度,會因貿易條件的惡化,造成資源外流。因此應該提高我國貿易的質量,優化貿易結構,其中使産品符合環境標準是提高出口産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1)重視科技投入,發展緑色産業
  既然緑色貿易壁壘是我國企業無法回避的貿易問題,那麽,利用緑色貿易壁壘帶給我們的啓示,提高我國産業的環保標準,發展緑色産業,實現體現人性化的生産和管理以及服務過程,就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政府應該從宏觀上給予企業相應的引導和支持。
  (2)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工業製成品質量的提高是突破國際市場環境壁壘的關鍵。因此應該在有條件的企業和産品中,推廣環境標志的認證工作,以環境標志為引導,提升工業製成品質量。
  (3)結合IS014000標準,促進環境友好産品出口的貿易
  IS014000係列環境標準作為一套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標準,其實施已成為國際潮流。但在我國,IS014000管理體係的實施還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推進。因此要盡快配置環境管理的硬件設備和完善各種法規,積極推行IS014000,使更多的企業生産符合國際環境標準要求,促進其産品進入國際市場。
  3、建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製
  (1)收集、跟蹤國外的環境壁壘動態,建立有關的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及咨詢機構,加強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貿易對象國環境壁壘繁多,對我國出口産品的影響大,應該設置專門的部門負責環境壁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瞭解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法規、技術和標準,同時加強對有關環境問題的公共技術的研究,建立咨詢點,便於為企業服務。
  (2)加快我國相關産品標準和檢驗標準的研究製定工作,並與國際先進標準逐步接軌。應該投入必要的資金以完善檢測的技術條件,使部分有條件的專業檢驗機構通過國際認證以獲取直接頒發國際緑色通行證的授權,並力爭成為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
  (3)為確保國傢安全、保護人民健康和環境,合理有效地保護國內主導産業和幼稚産業,應參考國際規範,建立自己的環境壁壘體係。堅决禁止環境污染嚴重的産品(包括危險廢棄物和國外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的産品、技術和設備等)進口,加強進口商品檢驗和檢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産品進入國內市場。
  (4)建立我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及快速反應機製。國際標準、各國政府及其標準化機構經常對其環保法規和標準進行修訂,如果企業信息不暢,不能及時掌握變化了的標準和相關信息,就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産和經營對策,無法有效地應對緑色貿易壁壘。因此,政府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必須高度重視建立緑色貿易壁壘預警機製的重要性,及時搜集、反饋國外貿易壁壘的變化情況,認真研究緑色貿易壁壘對我國主要出口産品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出口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出口環境。
  4、重視環境法規的完善和對外協調
  (1)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強化環境執法,真正實現環境成本內在化。從環境稅收立法入手逐步完善各項環保法規,使之嚮緑色産業傾斜,鼓勵清潔生産;環境立法應以預防為主,強化監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對經濟活動中的違犯環境法規的行為要依法嚴懲。要建立一套緑色保障制度體係,在推進清潔生産的過程中,要註意處理好清潔生産工藝技術與成本間的關係,達到環境保護與降低生産成本目標的“雙贏”。
  (2)應加強對外的公關協調工作。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傢,我國應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傢,利用各種國際公開場合反對發達國傢過於苛刻的環境壁壘要求,要求給予發展中國傢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在製定新標準時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傢的實際情況,以保護發展中國傢的合法權益。
  5、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廣泛樹立全社會的環境意識
  發達國傢之所以能夠建立起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産業體係,並運用緑色貿易壁壘來阻撓發展中國傢的商品出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漸高漲的公衆環保熱情和環保要求。我們就以全民環境教育為基礎,逐步樹立“誠實、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倫理道德觀,積極倡導緑色消費和緑色生活方式,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需求”,摒棄“奢侈浪費、污染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廣泛提高公衆的環境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經濟百科
  緑色壁壘(Green Barriers)是指一國以保護有限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製定苛刻的環境保護標準,來限製國外産品的進口。緑色壁壘的內容較為廣泛,主要有:
  (一)%26#8220;環境標志%26#8221;形式的緑色壁壘
  (二)緑色環保標準形式的緑色壁壘
  (三)%26#8220;環保包裝%26#8221;形式的緑色壁壘
  (四)緑色衛生檢驗檢疫形式的緑色壁壘
  (五)緑色補貼制度
會計百科
    緑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一些發達國傢憑藉其科技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目的,通過立法,製定繁雜的環保公約、法律、法規和標準、標志等形式對國外商品進行的準入限製。它屬於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形式,已經逐步成為國際貿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提高進口産品質量標準或實行高額徵稅等。緑色壁壘也叫環境壁壘。
相關詞
國際貿易關稅壁壘工具貿易保護
包含詞
絶對緑色壁壘緑色壁壘理論與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