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緑綉眼
目錄
No. 1
  學名 :zosterops japonica
  中名:緑綉眼、青笛仔、青絲仔、暗緑綉眼鳥 (大陸)。
  英名:japanese white-eye
  分類:動物界/脊椎動物門/鳥編/雀形目/綉眼科/緑綉眼。全世
  界共84種。
  分佈:非洲、亞洲、澳洲。在臺灣分佈為兩個亞種,分佈於蘭
  嶼及緑島的為巴丹緑綉眼。臺灣的緑綉眼棲息在平地至
  低海拔之樹林地帶,為臺灣普遍的留鳥。
  形質:成鳥全長約10至11公分,站立肩高約3至4公分。黑色細
  而尖的嘴隊約1.3公分。眼先為黑色,眼睛圍繞著寬約
  0.1公分的白色眼圈羽。背羽為黃緑色,額、腮、喉下
  及尾下羽鵝黃色 (蘭嶼的緑綉眼其眼前、前額、腮下為
  鮮黃色。) 雄鳥體型較瘦長,年長的上胸至腹污有黃色
  縱塊。
  鳴聲:雄鳥「啾啾」 的鳴唱清亮宛轉。鼓喉張嘴,一口氣可
  大達30音。雌鳥的叫聲則單調平板。
  習性:繁殖期夫妻共同築巢於樹梢。鳥巢如小杯狀。非繁殖期
  過著群體生活,團隊成員以傢族為中心,經呼朋引伴,
  少則七、八衹,多則五十衹以上。流動性頗大。由一雄
  性「老大」帶隊,常聽其以宏亮的鳴聲指揮調度。啄
  果,習慣倒懸輕巧的身軀啄食昆蟲、果子。
  雛鳥的成長:成島交尾中築巢〈5到8天〉→産下2一4枚卵→孵
  卵(以雄鳥為主,10至14天)→孵化後集中育雛
  (10至14天)→雛鳥離巢後,親鳥餵養 (至少一周)→
  腳趾由紅逐漸轉為鉛灰色。白色眼圈羽長齊 (雛鳥
  約20日齡出現白色眼圈羽, 10天後長齊) 。開始
  適應群居生活→9、10月換羽。上列各階段需時之
  長短依環境及卵産量的影響。
英文解釋
  1. n.:  japanese white-eye
  2. lat.:  zosterops japonica
近義詞
青笛仔, 青啼仔, 綉眼鳥科, 青絲仔, 緑綉眼
包含詞
暗緑綉眼暗緑綉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