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 : 中國 >江西 >南昌 >南昌市區 > 繩金塔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繩金塔聯繫方式地址:南昌市繩金塔街。
  郵編:330000繩金塔投訴電話南昌市旅遊投訴電話:0791-8609110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繩金塔門票價格10元繩金塔節慶活動茶館聚會
  南昌人歷史上就有在茶館聚會的習慣。據傳,南昌擺茶鋪,開茶莊也有千年的歷史。江南一帶數南昌茶館最多,規模也最大。以解放前夕的南昌為例,當時人田還不過20多萬,而茶館卻開有200多傢,遍布在全市四面八方,各個角落。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條街上,就開有寶華樓、聚賢樓、陳源發3座大茶樓,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設有400-500個座位。靠鬧市區,有德春園、春園閣大茶樓,靠東、靠北還有福裕樓、萬花樓、四海全、福興潤、杏花園等大茶樓。其中福裕春茶館,就有號稱南昌市半員外之說。每天,熙熙攘攘的人們從早上8時到12時,下午3時到晚上10時,都聚於各傢茶館,他們當中有的來商定婚喪大事,有的來調解民事糾紛,有的來洽談生意,還有的來聯繫勞工等等。為了擴大茶館的生意,茶館老闆還請來了說書、說唱藝人。有的書一說,不是一年便是半載,所以老茶客常年不斷,新茶客逐漸增多。近年來,南昌的茶館已開始逐漸恢復。目前,市區有茶館近20傢。南昌八一公園、人民公園、繩金塔、王傢巷等地段的茶館規模較大,茶客也多。現在,許多已退休的老人,各地來往的旅客,也都願意聚會在茶館,喝上一壺,敘舊、談天、下棋、聽說書、清唱。
  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傢傢有網,戶戶有鈎,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傢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僅有年過花甲老翁,也有着迷的青年人,甚至還有婦女。“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治心遣興也。”現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層次的釣魚協會並且經常辦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
  鄱陽湖風土人情-鄱陽湖
  鄱陽湖區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商周時期,鄱陽湖區就已被勤勞的人們開發利用,至西漢,史書稱之為"飯稻羹雨"的富庶地;唐宋年間,湖區大規模興修水利,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同時發展紡織、造紙、造船等手工業和交通運輸,在宋代年間,湖區人口達20多萬戶;明清期間,湖區經濟達到歷史頂峰,湖區人口達624萬,僅吳城鎮人口就達7萬多人,並日益增多;鴉片戰爭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加上連年戰爭,湖區經濟銳減,人口下降至200萬,吳城鎮人口由7萬減至數千人。新中國誕生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湖區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興建水利、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湖區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經濟實力與農業綜合生産力得到空前發展,人口增至832萬,但同時也對湖區的生態環境産生負面的影響。諸如,圍墾使湖區濕地面積萎縮,上遊水土流失加劇,使湖泊泥沙淤積加劇,水旱災害頻率加快,程度加重,水質污染呈升高趨勢,過度開發草洲導致珍稀鳥類、植物衰退,酷漁濫捕導致水産資源退化等。為了緩解上述各類影響湖區生態環境的不良因素,政府部門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加強鄱陽湖管理,實行"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政策,同時建立國傢級的候鳥自然保護區。鄱陽湖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船衹來來往往,為着各自的利益在忙忙碌碌地運作。漁傢船衹或在碼頭附近停泊,或停靠在圩堤岸邊,或在岸邊垂釣,或撒網鄱陽湖中,或依靠鸕鶿捕漁。大型駁輪載着石油、煤碳等貨物緩緩而行,與湖上快艇形成鮮明對比。繩金塔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節去南昌旅遊是比較適宜的。繩金塔特別提醒南昌是典型的“夏炎鼕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熱,有“火爐”之稱;鼕天又比較寒冷。
  吃當地的小吃也是旅遊南昌的一項重要節目,南昌的街頭巷尾有着石頭街麻花、風味燒烤等民間小吃,孺子路的餐館很集中,你可以空着肚子去那裏逛逛,保準你吃得盡興而歸。繩金塔美食南昌以贛菜為其主流菜係,酥爛脆嫩,鮮香可口,鹹辣適中。滕王閣上王勃欣命“洪都雞”,白居易感懷“思鄉魚”,朱元璋餓吃“流浪雞”,都是贛菜與名人的佳話。
  南昌的特色菜有“四星望月”、匡廬石雞腿、豫章酥雞、蟲草燉麻雀與五元竜鳳湯等,另外煌上煌烤鹵也不可不嘗。配上大麯酒、丁坊酒、李渡高梁酒等南昌本地産的名酒,你可以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不過,現在很多特色菜已經沒有了,目前南昌是新派贛菜一統天下,其中又以民間及獨一處的幾傢連鎖店為代表。
  繩金塔住宿南昌的賓館酒店大多數服務水準及信譽度均較好,不少高檔賓館以一流的管理水平和先進的服務設施以及為遊客提供盡善盡美的多元化優質服務而博得遊客的贊譽,較為有名的有錦峰大酒店、凱萊大酒店等。南昌的中低檔旅館和招待所更是比比皆是,能夠滿足各種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繩金塔購物南昌有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貨源充足,品種齊全。繁華熱鬧的市區購物街仍保留着較多的舊式風格,街道兩旁櫛比鱗次地排列着各類門市部和小店面,店內商品繁多,琳琅滿目;各大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中則有着齊全的商品出售;一些老字號的特色購物街區,如萬壽宮街、花鳥蟲魚市場、夜市、舊貨市場等等。
  南昌的主要購物街道分佈在中山路、勝利路、民德路、象山路和八一大道。主要有各類服飾、眼鏡鐘錶、瓷器、品牌衆多的電器等等。
  此外,南昌還有一條著名的女人街。一提女人街人人都知道,那裏主要經營各式小商品和服裝、鞋帽等。在此經營的業主們有很多都是下崗職工,比較守法,因此來這兒購物一般不會受騙,但仍需討價還價。
  南昌旅遊特色街
  旅遊一條街福州路
  茶藝一條街民德路
  飲食一條街孺子路
  服裝一條街廣場北路
  繩金塔交通南昌市公共交通車5、21、22、30、219路可以到達。繩金塔玩法參觀、學習、旅遊、
  繩金塔位於南昌市繩金塔街,始建於唐天佑年間,是市內最高的古建築。相傳,建塔時在地下挖得“鐵函”一個,內裝金繩四匝、古劍三把、捨利子三百粒,故稱“繩金塔”。清康熙戊子年(1708年)塔圮,癸己年(1713年)重建。塔身八面七層,高58.7米,底周長33.8米,每層飛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門相通,樓梯直通頂層。塔頂為銅胎鎏金鎮火鼎。
  江西的省會城市南昌,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它有着底藴深厚的贛文化背景。然而,雖有着衆多的旅遊、文化景點,南昌卻沒有一個地方像城隍廟、夫子廟那樣,既能集中體現江西飲食文化特色,又能動感展示贛文化的風采。作為一個有深厚文化積澱的城市,這一點讓許多市民感到遺憾。
  廟會,亦稱廟市,是中國的市集形象之一,唐代便已存在。它是中國民間長盛不衰的文化活動,衹是在日新月異的變革和人民觀念的更新中,其宗教活動色彩已日漸退卻,現代廟會凸顯更多的是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南昌人也有了自己的廟會!耍猴玩蛇,吹拉彈唱,槍棍雜耍等等,這些早已成為許多上年紀人的回憶,首屆繩金塔廟會的舉行,重又被南昌人提起、想起、說起。繩金塔廟會,融合了“吃、購、娛、樂”,彙聚了各地民俗風情,吸引了全國各地商賈,一定是格外熱鬧。
  南昌繩金塔廟會,正是欲藉傳統文化形式,融通人流、物流和商流,打造獨特廟會經濟品牌,以此促進南昌經濟發展。
簡介
  繩金塔,坐落在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捨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繩金塔為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淨墻及鑒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飄逸的飛檐,並懸挂銅鈴(按照製作古代編鐘的工藝,重新鑄造風鈴,七層七音)。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墻,古樸無華。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第一層為月亮門;第二、三層為如意門;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三種拱門形式集於一塔,這種做法是不多見的。它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繩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內,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世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塔剎高3米,最大直徑1.75米,內以樟木構架為胎,外釘2—3毫米厚鎦金銅皮。1988年維修拆卸塔剎時發現,該塔剎為同治六年製造,而重修該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鼕完成(見劉坤——《重修繩金塔記》)。由此可見,在施工之前就對塔剎有周密的考慮和設計,塔剎各部位尺寸比例勻稱,綫條柔和流暢,在江南民間的諸多寶塔中,象這樣的格局也是不多見的。塔以須彌座為塔基(基礎僅深60釐米),歷經近三百年未見嚴重沉陷和傾斜,這與我們現代建築基礎處理大相徑庭。繩金塔內旋步梯直通其頂層,直視湖山千裏道,"下窺城郭萬人傢"(明、王直詩),是我市僅存的高層古建築。
  繩金塔層層“飛檐翹角,銅鈴高挂”,“雙樹影回平野暮,百鈴聲徹大江寒”(明、吳國倫吟繩金塔詩)。繩金塔風鈴每層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悅耳動聽。
  地宮為塔基下的一種建築設施,1988年在維修繩金塔的過程中,在其他宮和塔剎內發現一批珍貴文物(現陳於繩金塔千佛寺內)。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歷史
  老照片:上世紀20年代的繩金塔
  繩金塔歷經滄桑,屢興屢毀。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繩金塔多次建築。
  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當時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南昌,繩金塔毀於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後,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第二次重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體長期失修而“全僕於地,無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撫鼕國襄的主持下重建,現在的塔體就是那時所建。
  此後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緒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擊起火,部分本質結構被焚,嗣後又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劫難,整座塔僅存磚砌塔體及葫蘆形塔剎。
  1985年,國傢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繩金塔。自1989年維修後,歷經十餘年,自然損壞較為嚴重,由於當時木材未經防腐處理,木構件被雨水、潮濕等侵蝕而糟爛,有的被蟲蛀、蟻嚙而空朽,鎦金銅皮(塔剎)銹損,油漆斑駁、脫落,磚石風化。
  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繩金塔重煥勃勃生機。
傳說
  繩金塔夜景
  相傳,古時候的南昌是個水鄉澤園。素有“木排之地”之說。常有蛟竜精作怪,鬧風、水、火三災,稱為“三害”。被三害奪去生命的人不計其數。當時豫章郡牧劉太守,為了安撫百姓,開倉賑災。貼榜招賢治理三害。
  卻說進賢門外一老人,姓金名牛根,生性聰明,略通文墨,還懂得一些風水。以搓牛繩為生,獨生兒子喪生於四十年前的火災之中。金老頭立志誓除三害,造福子孫。便一邊搓牛繩,一邊研究天文地理知識。三年的時間跑遍七門九州十八坡,走遍了三街六市和所有的裏巷,考察了三湖九津的地形地勢。繪製了豫章地理圖和治水圖,但仍然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除害方法。
  一天,金牛根夢一高僧,用禪杖在他傢菜地重敲三下,說:“進賢門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濟,坐鎮江城,在此建一塔,便永保平安。”老人立即挖地三尺得鐵函一隻,函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每一劍柄上鏤刻着兩個字:“驅風”,“鎮火”,“降蛟”;金瓶捨利三百個;竹簡一塊,上面刻着二十個字的偈語:“一塔鎮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繩勾地脈,萬載永無憂。”
  繩金塔局部
  次日,金老頭便揭榜獻策,太守便命人破土動工造塔。經過三年的時間,一座十七丈高,方圓十丈另八尺的七層寶塔和塔下寺終於建成。那四根金繩在塔基底下伸嚮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勾鎖地脈;那三把寶劍高懸在法華殿上;那淨重六十兩的金瓶和金老頭捐的四兩黃金一起溶鍍在塔頂上;那三百粒珍珠鑲嵌在佛臺上。因金老頭搓繩獻金,挖地又挖到金瓶、金繩,所以就命名為“繩金塔”。
  正門牌樓上高懸“永鎮江城”燙金牌匾,往裏看,很通透,一眼能見金塔首層大書一幅對聯:“深夜珠光浮捨利,半空金色見如來”寓意此塔黃金澆頂,內藏三百粒佛陀捨利。
旅遊信息
  繩金塔古戲臺
  繩金塔在四十畝左右範圍進行規劃改造形成塔體文物規劃為主軸綫,四大區域組成的繩金塔公園格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從市場經濟的眼光來看,具有巨大的旅遊觀光價值,是一處不可多得旅遊資源。具體來說,形成以歷史文化為主綫,四大區域的格局。歷史文化為主軸綫:包括現有的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劍池、南門石牌樓,把大量蕩氣回腸的動人傳說整理出來。四大區域:第一大區域是藝林園,在近四畝的土地面積上栽種名貴花草樹木,有南昌市名樹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桿蘇鐵、倒槐之類樹木、風雨亭等諸多內容和品種,具有觀賞、休閑功能。第二大區域是民俗村,在7.8畝土地面積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來的民居、按照傳統有着獨特民俗風情建立一個民俗村。裏面陳列擺放着傳統鄉土風情的勞動生産用具,犁、耙、輾、水車等諸多勞動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讓遊客觀賞為之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大區域在4.8畝土地面積上建一座文廟,內在涵意是歷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場所,為祭奠孔子及屬下門生72賢人、12真人的展示場所。此建築物落成後,能滿足善男信女及當代文人雅士朝拜的一種美好願望。第四大區域在園區8.4畝土地面積上興建一座隆興院(戲臺、茶樓)每天演出南昌的地方戲。經常有省京劇團、市採茶戲團、市歌舞團在塔前寺演出數臺地方戲,吸引了很多觀衆,産生了明顯的影響。
  繩金塔入口
  繩金塔景區內的使用功能有:讓遊客登千年古塔,觀洪城景觀,登至古塔頂層,遠眺望西山及梅嶺、撫河古道、觀洪城夜景、銀光閃亮。千佛寺大殿內供奉着有999尊釋加牟尼佛像供遊客觀瞻,還可滿足善男信女的朝拜願望,大殿中央懸挂一7.9噸重吉祥鐘,內在涵意是撞世紀鐘,許美好心願。千佛寺大殿兩邊為文物展廳,第一展廳陳列擺放有繩金塔地宮發掘文物展,古剎文物展。第二展廳陳列擺放有南昌市周邊地區及市內大型建設工地出土文物展。千佛寺右前方利用封藏位置,上面增設了一間展銷部,供遊客購買、觀賞。豐富塔前寺內的內容,滿足遊客需求。
  隨着繩金塔周邊環境改造公園擴建工程正在逐步進行,園區內緑化面積的增多,參觀內容的豐富,整個佈局形成為:一塔一寺(繩金塔、千佛寺)、一園一廟(藝林園、文廟)、一臺一村(戲臺、民俗村)的總體佈局。 打通一條15米寬250米長由前進路直通沿江路的通道,道路兩旁建成仿古小吃一條街,開闢一遊覽停車場。經過一段時期的開發與建設,使繩金塔公園及周邊環境面積上規模,品位上檔次,廣開聲譽,成為一個人們有的看、有的吃、有的玩、有的樂的名勝景區。
  開放時間:8:00~17:30
  交通綫路:乘公共交通車5、21、22、30、219路可到達。
近義詞
繩金塔街道
包含詞
繩金塔廟繩金塔飯繩金塔燒繩金塔廟會
南昌繩金塔繩金塔街道繩金塔社區繩金塔飯莊
繩金塔燒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