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綉球
目錄
No. 1
  花名。一名"粉團"﹑"八仙花"。落葉灌木,葉青色。夏季開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紅,甚美麗,為著名觀賞植物。見《廣群芳譜.花譜十七.雪球》。
No. 2
  用五色絲綢紮成的球狀物。古代宮廷樂隊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裝飾品。
No. 3
  菊花名。
xiù qiú xiù qiú
  用彩絲刺綉紮成的球狀物
No. 5
  ⒈風俗
  ·拋綉球的由來
  姑娘拋出的綉球,代表着姑娘的心. 用彩綉做成的綉球,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吉祥物.
  在古代,有些地方有一個風俗,當姑娘到了婚嫁的娘領,就預定於某一天,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讓求婚者集中在綉樓之下,姑娘拋出一個綉球,誰得到這個綉球,誰就可以成為這個姑娘的丈夫. 當然,姑娘一般會看準意中人,把綉球拋到他身上,以便他撿到.在很多地方,太新娘的花轎,轎頂上要結一個綉球,意圖吉慶瑞祥.
  ·拋綉球概述
  拋綉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兵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隨着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也逐漸發展成現在的綉花布囊即綉球綉球是姑娘們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圓形最為常見,也有橢圓形、方形、菱形等。綉球大如拳頭,內裝棉花籽、𠔌粟、𠔌殼等,上下兩端分別係有彩帶和紅墜。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以娛樂身心,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隨着歷史的發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
  拋綉球是廣西壯族人民在歌圩開展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每年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傳統佳節,壯族人民都要舉行歌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頭、河畔,他們分成男女兩方,拉開適當距離,互相引吭高歌,用歌聲來表達問候和增進瞭解,歌詞內容廣泛,涉及理想、情操、農事等。對歌有問有答,絲絲入扣,聲音此起彼落,娓娓動聽,姑娘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精緻的綉球,嚮意中人拋去,小夥子眼疾手快,準確無誤地接住綉球,將它欣賞一番後,又嚮姑娘拋回去。經過數次往返拋接,如果小夥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綉球上係上自己的小禮物(例如銀首飾或錢袋),拋回饋贈女方,饋贈愈重說明小夥子對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夥子的禮物時,若收下,就說明她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這時,兩人或繼續對歌表達情意,或相約到僻靜處聚會。
  拋綉球的另一種民間形式是男女分為甲、乙兩隊,甲隊選出兩名歌手拋綉球至乙隊並唱一首壯歌,乙隊接到綉球後派兩名歌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球送還甲方,並回歌一首,如此循環往復。參加“送球”、“還球”的歌手一般都是七步成詩的民歌高手。另外還有一種形式就是在場地上立一高10m左右的木桿,桿頂釘有中間挖成圓洞的木板,男女分列兩旁,將球投嚮圓洞,以穿洞而過者為勝。
  拋綉球作為壯族人民的傳統體育活動,在廣西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有一定的社會性、民族性、實用性及趣味性,這無形中增強了此項目的吸引力,而美麗的綉球和其樂融融的歌聲更使人有一種心動不如行動的感覺。拋綉球技術動作簡單,易於掌握,它能促進人們的友誼,起到以球傳情、以球傳神的作用,其中的奧秘是不可言喻的,衹有加入這項活動中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所在。拋綉球不但具有社交娛樂的作用而且能鍛煉人的體力、意志,提高人的靈敏性和身體素質,能培養果斷、堅毅、自信和積極嚮上的高尚品質和情操。
  ·關於綉球的傳說:
  關於綉球,在壯鄉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裏,居住着一戶貧窮人傢。貧窮人傢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趕圩時,被鎮上一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堅决不從。
  當惡少得知阿秀深深地愛上鄰村的阿弟時,為了讓阿秀死心,惡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賄賂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阿弟關進地牢,並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阿秀聽到這個消息後,似晴天霹靂,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
  在阿秀哭瞎了雙眼以後,阿秀開始為秋後就要被問斬的阿弟一針一綫地縫製綉球。針紮破了手,血流在了綉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綉球上的花更豔了,葉更緑了,鳥更鮮活了。經過九九八十一天,載滿阿秀對阿弟深深的愛戀,浸透了阿秀鮮血的綉球做好了。
  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首飾,買通了獄卒,在傢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濕的地牢裏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絶望了,摸索着從身上取出綉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衹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傢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
  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着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經過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綉球就成了壯鄉人民的吉祥物,壯鄉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後來也就有了拋綉球、獅子滾綉球等民間活動。
  現在,拋綉球仍然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樂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後來飛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綉花布囊,即綉球。人們在茶餘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
  現在已經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宋朱輔《溪巒叢笑》載:“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
  現在綉球招親,由小說作品等被很多影視應用.衹是形式變了一下.
  ⒉植物
  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inge
  英文名:largeleaf hydrangea
  科名: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光滑,老枝粗壯,有很大的葉跡和皮孔。葉對生,有柄;葉片厚,光滑,常為橢圓形,長7—15釐米,寬4一l0釐米,頂端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傘房花序,頂生,總梗多分枝。有柔毛,全為不孕花,密集成球狀,藍色或粉紅色;萼瓣4,闊卵形,全緣。花期6—7月。
  各地庭園和民間常見栽培,品種很多。
  入藥能清熱抗瘧;花供觀賞
中國傳統吉祥物
  綉球一般由彩綉做成,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吉祥物。在中國古代,有些地方有一個風俗,當姑娘到了婚嫁之時,就預定於某一天(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讓求婚者集中在綉樓之下,姑娘拋出一個綉球,誰得到這個綉球,誰就可以成為這個姑娘的丈夫。當然,姑娘一般會看準意中人,把綉球拋到他身上,以便他撿到。在很多地方,擡新娘的花轎頂上要結一個綉球,意圖吉慶瑞祥。
壯族傳統體育項目—拋綉球
  簡介
  拋綉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兵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隨着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也逐漸發展成現在的綉花布囊即綉球綉球是姑娘們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圓形最為常見,也有橢圓形、方形、菱形等。綉球大如拳頭,內裝棉花籽、𠔌粟、𠔌殼等,上下兩端分別係有彩帶和紅墜。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以娛樂身心,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隨着歷史的發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
  拋綉球是廣西壯族人民在歌圩開展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每年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傳統佳節,壯族人民都要舉行歌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頭、河畔,他們分成男女兩方,拉開適當距離,互相引吭高歌,用歌聲來表達問候和增進瞭解,歌詞內容廣泛,涉及理想、情操、農事等。對歌有問有答,絲絲入扣,聲音此起彼落,娓娓動聽,姑娘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精緻的綉球,嚮意中人拋去,小夥子眼疾手快,準確無誤地接住綉球,將它欣賞一番後,又嚮姑娘拋回去。經過數次往返拋接,如果小夥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綉球上係上自己的小禮物(例如銀首飾或錢袋),拋回饋贈女方,饋贈愈重說明小夥子對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夥子的禮物時,若收下,就說明她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這時,兩人或繼續對歌表達情意,或相約到僻靜處聚會。
  拋綉球的另一種民間形式是男女分為甲、乙兩隊,甲隊選出兩名歌手拋綉球至乙隊並唱一首壯歌,乙隊接到綉球後派兩名歌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球送還甲方,並回歌一首,如此循環往復。參加“送球”、“還球”的歌手一般都是七步成詩的民歌高手。另外還有一種形式就是在場地上立一高10m左右的木桿,桿頂釘有中間挖成圓洞的木板,男女分列兩旁,將球投嚮圓洞,以穿洞而過者為勝。
  拋綉球作為壯族人民的傳統體育活動,在廣西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有一定的社會性、民族性、實用性及趣味性,這無形中增強了此項目的吸引力,而美麗的綉球和其樂融融的歌聲更使人有一種心動不如行動的感覺。拋綉球技術動作簡單,易於掌握,它能促進人們的友誼,起到以球傳情、以球傳神的作用,其中的奧秘是不可言喻的,衹有加入這項活動中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所在。拋綉球不但具有社交娛樂的作用而且能鍛煉人的體力、意志,提高人的靈敏性和身體素質,能培養果斷、堅毅、自信和積極嚮上的高尚品質和情操。
  綉球傳說
  關於綉球,在壯鄉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裏,居住着一戶貧窮人傢。貧窮人傢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趕圩時,被鎮上一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堅决不從。
  當惡少得知阿秀深深地愛上鄰村的阿弟時,為了讓阿秀死心,惡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賄賂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阿弟關進地牢,並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阿秀聽到這個消息後,似晴天霹靂,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
  在阿秀哭瞎了雙眼以後,阿秀開始為秋後就要被問斬的阿弟一針一綫地縫製綉球。針紮破了手,血流在了綉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綉球上的花更豔了,葉更緑了,鳥更鮮活了。經過九九八十一天,載滿阿秀對阿弟深深的愛戀,浸透了阿秀鮮血的綉球做好了。
  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首飾,買通了獄卒,在傢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濕的地牢裏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絶望了,摸索着從身上取出綉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衹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傢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
  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着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經過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綉球就成了壯鄉人民的吉祥物,壯鄉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後來也就有了拋綉球、獅子滾綉球等民間活動。
  現在,拋綉球仍然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樂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後來飛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綉花布囊,即綉球。人們在茶餘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
  現在已經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宋朱輔《溪巒叢笑》載:“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
  拋綉球的技術
  一、 拋綉球的技術分析
  拋綉球比賽時,將綉球拋過9 m高的桿上直徑為1 m的彩環就可得分,因此拋綉球的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拋綉球比賽是在無防守、無進攻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要拋過規定的高度,運動員除了具有很好的個人技術之外,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準確的判斷力。拋綉球時通過手握提繩轉腕,使球獲得一定的初速度,速度由慢到快,當達到最快的勻速狀態時,手臂大繞環一周,順着球的慣性,根據自身與木桿間的距離、位置,選擇合適的出手角度,伸臂,抖腕,送球出手,綉球衹有獲得合適的速度及角度才能以拋物綫的軌跡,順利準確地穿過所設置的彩環。
  二、 拋綉球的技術動作
  1、側位站立上拋法
  動作方法:(以右手為例)側位站立,左肩對着木桿方向,兩腳左右開立約與肩同寬,重心在兩腳之間。右手握住綉球的提繩,手腕按逆時針方向做2~3次的繞球預擺動作。繞球時要屈肘、手腕放鬆、運轉柔和,使球速均勻。當球繞到最低點與地面垂直時,身體重心前移,轉體面對彩環,同時蹬地,伸臂側繞到最高點,順着球的慣性,以合理的角度用力抖腕送指,把球拋出。
  動作關鍵:手腕擺球為逆時針方向擺球,動作要連貫、柔和、勻速;拋球時,移動重心,轉體,蹬腿,伸臂,抖腕,送指,讓球的運動軌跡成拋物綫。
  動作關鍵:手腕擺球為逆時針方向擺球,動作要連貫、柔和、勻速;拋球時,移動重心,轉體,蹬腿,伸臂,抖腕,送指,讓球的運動軌跡成拋物綫。
  2 、背嚮拋球法
  動作方法:身體背對木桿,兩腳左右開立,距離約與肩同寬,讓重心落在兩腳之間。右手握住綉球的提繩,手腕帶球做2~3次“8”字繞環的預擺,當球獲得一定的速度後,上體後仰成反弓形,當球提繞到右側最高點時,伸臂,抖腕,送指,把球拋出去,兩眼註視球的走嚮,球在空中的走嚮為大拋物綫。
  動作關鍵:右手在身體兩側繞“8”字,出手瞬間,上體後仰成反弓形,倒頭,眼看着球拋出去。
  三、 拋綉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一) 動作教法建議
  1 教師將完整的動作示範、講解和看圖片、錄像等相結合。練習時,兩人一組,相距5 m進行擺球、對拋、對接練習。
  2 采用對墻瞄準拋球的練習方法。側位站立,左肩對着墻,在墻上畫一個相當於比賽時彩環直徑的圓圈或畫一個直徑更小的圓圈,進行拋球練習。掌握技術動作後再增加難度,背對拋球方向進行背嚮拋球練習。
  (二) 動作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常見錯誤:在做動作時,手腕不放鬆,出球時勾指,球的走嚮太直。
  糾正方法:應註意多做手腕繞球練習、原地繞球練習等動作。同時要註意直臂繞球到最高點時的抖腕、送球出手瞬間的用力體會。球拋出去後,人的重心要跟上,不要球出手後人的重心還落在兩腳之間,重心要移動到前腳。
  拋綉球的比賽規則與裁判法
  一、 隊員
  每隊運動員10人,由男、女各5人組成,隊員上衣必須有明顯的號碼。
  二、 工作人員
  1 工作人員由裁判長1人、裁判員10人、記錄員1人組成。
  2 裁判長職責:負責檢查、核定所有設備,包括裁判員、記錄員使用的表格、用具,比賽用的綉球,掌握比賽時間等。
  3 裁判員職責:2名裁判員為一組,每組裁判員備好3衹同一顔色的綉球。賽前定好自己負責的一名運動員,並發給一個比賽用球。在比賽時間內,分別登記自己負責的運動員的投球數、命中數和違例數。如果在比賽中綉球出現破裂或挂在架上,裁判員應及時補發一個,以免耽誤比賽。
  4記錄員職責:事先將比賽隊員的名單列好,將每次參加比賽的隊員名單列給裁判員。比賽結束時,登記隊員的投球數、命中數、違例數,計算出隊員的得分數,排列出名次。
  三、 比賽規則
  1 比賽分團體賽和男、女個人賽。團體賽每隊由男、女各5人參加;個人賽每次比賽5人,計個人成績。
  2 比賽時間:團體賽比賽時間20 min,分兩段進行,每段10 min,第一段為5名女運動員上場拋綉球,第二段為5名男運動員上場投綉球
  3 比賽時由裁判長帶領比賽的運動員與裁判員認識,由裁判員發給運動員綉球,練球1 min後,隊員分別站在兩邊的投球區內,待裁判員、運動員做好準備,裁判長鳴笛開始比賽。運動員投圈後飛快撿起自己專用的球反嚮投圈。中圈一次得1分,如果投球時運動員踩到控製綫、越出投球區或拿別人的球投,一次扣1分。
  比賽用球
  正規用球
  4 比賽結束後,按得分多少排列團體(10人得分相加)和個人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果投球得分相等,再用1 min時間給相等分數的運動員復賽,投中多者為勝;如果仍相等,再賽1 min,直至决出勝者為止。
  拋綉球的場地與器材
  一、場地
  長方形的場地,長26 m,寬14 m,必須有明顯的界綫。在中綫兩側7 m的地方,各畫一條與中綫平行,與兩條邊綫相接的綫,這兩條綫叫投球控製綫。投球控製綫到端綫之間的地區為投球區。
  二、投球圈
  在中綫的中點竪一根高9 m的桿,桿頂安一個直徑1 m的圓圈,為投球圈。
  三、綉球
  用綢布或花布製成,直徑5~6 cm,內裝細沙石,重150 g。球心係着一條長90 cm的繩子。繩子的尾端係着3片長4 cm、寬05 cm的布條,球下部縫上5片長5 cm、寬0.5 cm的布條為球穗,這樣就製成了比賽用的綉球。比賽時需備5種不同顔色的綉球各3個。
植物—綉球花
  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inge 綉球
  別名:木綉球、八仙花、紫陽花、綉球莢蒾、粉團花
  英文名:Largeleaf Hydrangea
  科屬:忍鼕科(Caprifoliaceae)莢蒾屬
  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光滑,老枝粗壯,有很大的葉跡和皮孔。葉對生,有柄;葉片厚,光滑,常為橢圓形,長7—15釐米,寬4一l0釐米,頂端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傘房花序,頂生,總梗多分枝。有柔毛,全為不孕花,密集成球狀,藍色或粉紅色;萼瓣4,闊卵形,全緣。花期6—7月。
  各地庭園和民間常見栽培,品種很多。 而且綉球花的花色可隨土壤的pH值而改變。若在酸性土壤種植(pH值比7小),花色是藍色;若在中性土壤種植(pH值大約等於7),花色是乳白色;若在醶性土壤種植(pH值比7大),花色是紅或紫。因此可通過調節土壤的pH值來改變花色
  入藥能清熱抗瘧;花供觀賞
藥品—馬桑綉球
  【藥 名】:馬桑綉球
  【拼 音】:MASANGXIUQI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虎耳草科植物馬桑綉球的根。
  【功 效】:健脾利濕,清暑止渴。
  【主 治】:用於慢性痢疾,腹瀉,中暑。
  【性味歸經】:甘,寒。脾、大腸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剋。
  【 名】:對月花(貴州荔波)、白馬桑(湖北興山)、甜茶(西南地區)、涼皮樹、踏皮樹(四川、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拉丁名】:馬桑綉球Hydtangea aspera Buch-Ham ex D. Don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葉甜素。
菜—傢樂拋綉球
  菜 名: 傢樂拋綉球
  主 料: 用料:大白菜1000剋,鮮蝦肉200剋,雞肉200剋,熟火腿25剋,雞肫100剋,瘦豬肉200剋,發香菇25剋,芹菜莖50剋,鬍椒粉0.5剋,精????10剋,傢樂牌雞粉9剋,上湯500剋,鷹粟粉(濕)15剋,麻油3剋,豬油750剋(耗100剋)。
  做 法: 1、將白菜洗淨泡開水,再用清水漂洗後,修齊待用。2、將雞肉、雞肫、熟火腿、蝦肉、發香菇分別切幼粒,調入味料,放入鑊炒熟成餡料盛起待用。3、把白菜棵放在砧板上整棵逐瓣掰開(留菜芯部分),再將剝下的白菜切頭改細插入菜芯間隙處,並裝上餡料,然後將各瓣菜葉圍攏包密,用芹菜莖紮緊,塗上鷹粟粉(濕),放進熱油鑊中炸透撈起。用沙鍋1個,鍋底放上竹篾片,放入白菜,加入上湯、瘦豬肉和四個香菇、????、傢樂牌雞粉,先用旺火煮滾後改用慢火燉1小時左右取出,取去豬肉,將原湯加入傢樂牌雞粉、鷹粟粉(濕)、麻油、鬍椒粉勾芡淋上即可。
  特 點: 形似綉球花,鮮醇香軟滑。
英文解釋
  1. :  chou
  2. n.:  a ball made of strips of silk
近義詞
綉球
相關詞
文化習俗飲食荔枝
包含詞
綉球花拋綉球綉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