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藏語天湖”之意。中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最高的大湖。在西藏拉薩以北。面積1961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18米〓濱為天然牧場〓中盛産裸鯉。 |
|
納木錯投訴電話 拉薩市旅遊投訴電話:0891-6650808 0891-6324691
西藏旅遊投訴電話:0891-68341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納木錯門票價格 納木錯景區的門票為45元,另外進入紮西島還得加收5元的管理費。 納木錯開放時間 6:00-18:00
納木錯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現存的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
納木錯,是藏語“天湖”的意思。它位於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南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北側是起伏和緩的藏北高原。湖開狹長,東西長70公裏,南北寬30公裏,面積為1940平方公裏。
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層受到擠壓,有的褶皺隆起,成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𠔌地或山間盆地。納木錯就是在地殼構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早期的納木錯湖面進非常遼闊,湖面海拔比現在低得多。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濕潤,湖水盈盈,碧波萬頃,就如同一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不斷隆起,納木錯也跟着不斷上升,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高原氣候變是乾燥,湖水來源減少,湖面就大大縮小了,湖泊則被擡升到現在的高度。現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裏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窩爾巴錯,湖面海拔雖達5465米,但窩爾巴錯面積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雖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積達8330平方公裏,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僅3812米,比納木錯低將近1000米。
納木錯的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內陸湖。湖區降水衡少,日照強烈、水分蒸發較大。湖水苦鹹,不能飲用,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鹹水湖。
納木錯,又稱騰格裏海、騰格裏湖。蒙語騰格裏,意為“天”,這是因為湖水湛藍明淨如無雲的藍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銀濤,倒映於湖中,肅穆、莊嚴,極自然之致。湖中有3個島嶼,東南面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半島,發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橋、溶洞等,景色美麗多姿。
由於氣候高寒,鼕季湖面結冰很厚,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融化時裂冰發出巨響,聲傳數裏,亦為一自然奇景。
納木錯的資源相當豐富,藴藏着豐富的礦産,例如食????、鹼、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産魚類,細鱗魚和無鱗魚成群結隊在湖裏遊弋,主要是鯉料的裂腹魚和鰍科的條鰍。這些魚和平原地區的同類魚不一樣,是200萬年以來,由這裏原有的魚類,隨着地殼地隆起,適應高原的特殊環境,逐步變異演化而來的。有些魚還保留着頭大尾短的原始特徵。裂腹魚一般可長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長到七八公斤甚至幾十公斤。過去由於藏族沒有吃魚的習慣,湖魚自生自滅,從不怕人,人近湖邊,魚兒紛紛遊來。每當夏季,湖中的魚群從湖泊深處遊到湖邊灘地、河口産卵時,往往隨手即可抓獲。
納木錯有羅薩、打爾古藏布、查哈蘇太河等水註入。湖的周圍是廣阔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着蒿草、臺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鼕季到來之前,就把牛羊趕到這裏,度過風雪寒鼕。夏天的納木錯最為歡騰喧鬧,野氂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動物在廣阔的草灘上吃草;無數候鳥從南方飛來,在島上和湖濱産卵、孵化、哺育後代;湖中的魚群時而躍出水面,陽光下銀鱗閃爍;牧人揚鞭躍馬,牛羊涌動如天上飄落的雲彩,高亢、悠揚的歌聲在山𠔌間回響。幽靜安謐的納木錯生機勃勃,意趣盎然。難怪藏族人民要把納木錯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徵了。納木錯確實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賜。 |
|
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蒙語和滿語稱“騰格裏諾爾”,藏語納木湖意為天湖。位於拉薩以北當雄縣和榜額縣之間,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離拉薩240公裏,湖面海拔4,718公尺,湖面東西長70公裏,南北寬30公裏,面積1,940平方公裏。是西藏第一大鹹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湖泊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製,是第三極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水在不斷退縮,至今湖周圍留有數道古湖岸綫,最高一道距湖約有80米。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廣阔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湖水含????量高,流域範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産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
納木措又稱納木湖、納木措湖位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在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措"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裏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納木錯位於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和那麯地區班戈縣之間。 |
|
納木措是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納木措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綫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
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裏,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裏,總面積為1920平方公裏,是我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註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遊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納木措的東南部是直插雲霄,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着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阔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蘭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緑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顔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面,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氂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産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産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
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噶舉派創始人人達隆塘巴紮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認為是勝樂金剛的道場,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擴法神集會在納木措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念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念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羊年僧人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一次就感到心滿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這一活動,每到藏歷羊年的四月十五達到高潮,屆時信徒如潮如雲,盛況空前。
納木措的形狀像靜臥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廟,即東有紮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徵着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這些寺廟的墻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措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公裏。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紮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着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鬆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島上還分佈着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裏布滿了瘤鐘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 |
|
清晨,周圍群山若隱若現,太陽從東方升起,雲從空氣中消散,清風微拂着面孔,浩瀚無際的湖面蕩起漣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揮素巾註視頭着來人,這時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場一片淺緑,山體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如一個威武戰士守護着納木湖。高原氣候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面烏雲蓋天,風雪過後,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陽的餘渾照得霞光閃爍,真是迷人。 |
|
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始人達隆塘巴紮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護法神集會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念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念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藏歷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這一活動在四月十五達到高潮。納木湖畔瑪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經過這裏,總會投下一顆石子。這個西藏人心目中的聖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當地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的教徒們迢迢千萬裏,完成艱辛的旅程,來轉湖朝聖,以尋求靈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遠離現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態,是朝聖者心目中的聖地。 |
|
納木措生態旅遊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惡洞等。
(1)迎賓石:也稱為是納木措湖的門神。相傳納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措,以保生意興隆。
(2)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及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徵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芷傳寧瑪教派創始人蓮花生丈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
(3)善惡洞:藏傳佛教認為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鑽善惡洞一樣,無論胖、矮、高、瘦衹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從此洞中過,反之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的過錯。善惡洞衹是佛祖給世人敲的警鐘而已。
納木錯看點
每個到過納木錯的人,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淨的湖水所洗滌。站在納木錯湖邊,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讓人震撼,仿佛置身於一個藍色的世界。淡藍、淺藍、灰藍、寶藍、深藍以及深邃如墨一樣的藍黑,這由淺而深的藍色,藍得清澈,藍得豐潤,藍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藍色。
頭頂深邃而疏朗的藍天,與純淨的湖水渾然一體;遠處雄奇皚皚的雪峰猶如瓊樓玉宇,忽隱忽現;湖邊的草地猶如一張巨大的緑毯,無邊無際。清晨,湖面霧靄茫茫,太陽升起雲消霧散,浩瀚無際的湖面在清風中泛起漣漪。在陽光下,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如一個威武的戰士守護着納木湖。高原的氣候常常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面烏雲密佈,風雪過後,湖面依然波光粼粼,透着一種別樣情韻。
佛教徒們傳說湖中兀立於碧波之中的五個島嶼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的人,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良多島面積1.2平方千米。此外,從不同方位凸入水域的五個半島中,紮西半島居冠。
紮西半島上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島上林立着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似鬆柏,有的如象鼻,有的似人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島上還分佈着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裏布滿了鐘乳石。
紮西半島不僅有着奇異的景觀,也是轉湖的必到之處。從紮西半島開始轉湖,前幾十千米的視野特別開闊,牛羊成群,風景迷人,但路途崎嶇,要經過大小十多條河流。經過嘎拉木山口,有很多的經幡、嘛呢堆,到巴裏村能見到很壯觀的牛糞墻。沿着湖岸綫嚮北行進,經過德慶鄉就到達多恰寺。多恰寺儘管僧人不多,衹有15個,但它是納木錯湖邊最大的寺廟。寺廟建在湖邊的島上,有很多山洞,是個修行的好地方。多恰寺有個神奇的不解之迷:每到晚上,在島上及寺內都可聽到鑿刻瑪尼石的聲音,但一旦人走近想看個究竟,聲音便停了,走開後,聲音又再響起。從多恰寺過6千米就來到了當地牧民心中的世界奇跡布𠔌雜日。這裏的山洞裏到處都能看到飛禽走獸、花卉草木、雲紋、字母等各種圖案,但奇怪的是,這些圖案變化無窮,時而清晰可見,時而模糊不清,其中的原委誰也說不清。繼續前行到達的恰多南卡島也是塊聖地。這裏正好是念青唐古拉的對面,有兩根兀立的石柱,一根渾然一體,一根有一空縫,有人說這是陰陽的象徵,也有人稱它們為念青唐古的門神。島上還有許多佛像和文字的自成物,以及許多山洞,這附近經常看以到黃羊和石羊。
去納木錯遊覽,除了觀賞納木錯湖之外,另一大特色是一望無際的納木錯草原,讓人感受至深的是藏北那種人跡罕至的壯闊雄渾。草原上動作敏捷的土撥鼠、悄然凝望的黃羊、活潑可愛的野兔,都讓人感到一種大自然的親切。散落在草地上的一頂頂帳篷,升起的的一縷縷青煙,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此外,湖面很厚的冰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時發出的巨大聲響,聲傳數裏,亦是一自然的奇景。 |
|
相傳“納木措是帝釋天的女兒,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們的造像分別為:念青唐古拉——頭戴盔甲、右手舉着馬鞭、左手拿着念珠,騎白馬;納木錯——騰雲駕霧地騎着飛竜、右手持竜頭禪杖、左手拿佛鏡。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諸神靈中最具權威,它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
在納木錯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着一位叫紮古惡臉的贊神。紮古惡臉法力無邊,以狩獵為生。
一天,太陽風從東方升起,朝霞給至高無上的念青唐古拉山戴上明晃晃的金冠。紮古惡臉挎上弓箭別着大刀去打獵,路遇一條黑蛇和一條白蛇正在廝殺,那白蛇威風凜凜,鉗嘴卡住黑蛇的頭甩來甩去。當他晚上滿載獵物歸來時,又見黑蛇占了上風,黑蛇那山洞般的大嘴死死地掐着白蛇甩來甩去,白蛇已奄奄一息,半死不活。紮古惡臉想想說:就把白蛇當成天神,黑蛇當做魔鬼吧。於是,他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兩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過了幾天,紮古惡臉又在出獵的路上看見一頭白野牛和一頭黑野牛頂架。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擊都使黑牛衹有招架之力。等紮古惡臉晚上歸來的時候,黑牛高高舉蓬鬆的牛尾,兩衹黑洞洞的鼻腔冒着青煙,嘴裏閃着火焰般鮮紅的舌頭,白牛已被頂翻在地。紮古惡臉心想: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紮古惡臉剛到傢裏,念青唐古拉山神化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綢緞衣裳,頭戴白色頭巾,左手持一短劍,右手握着馬鞭騎着白馬飛馳而至。
念青唐古拉山神對紮古惡臉說:“朋友,你給我幫了大忙,你需要什麽,我可以滿足你三個要求。”
紮古惡臉不明原由,說:“我沒有幫過誰的忙,我也不要你滿足我什麽要求。”
念青唐拉山神解釋說:“不,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兩個神魂動物。我一要報答你的救命之恩。”
“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客氣了。”紮古惡臉聽了念青唐拉的解釋說。
念青唐古拉山神打開所有倉門,讓紮古惡臉選三樣東西,衹許拿三樣。
山神的倉房裏堆滿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到處都金燦燦,亮晶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贊神一時不知道要什麽好。於是,閉目瞎摸。他第一次摸到是的????,便抓了一把撒嚮北方說:“但願對人類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鹼,便抓了一把撒嚮北方說:“但願對世人有用。”第三次摸到一個疙疙瘩瘩的東西,也抓了一把說:“也撒到北方去吧。”可這個疙疙瘩瘩的東西可不是什麽好玩藝面是一把炭疽病菌。
天真可愛的牧人感激紮古惡臉贊神給藏北大地撒滿了????鹼。但同時惋惜的是,他同時也撒了一把炭疽菌。
念青唐古拉山神還做過一次愧對納木錯的事情。念青唐古拉山神雖然身為神靈之王威震一方,但是西部的達爾果雪山經常進犯念青唐古拉神山領地,偷襲馬群。它想討伐達爾果雪山,但自己又懶得出陣。於是,他對紮古惡臉說,你常住我的領地,吃我的傢畜,現在我需要你來幫忙,你去替我討伐達爾果雪山,速成之後,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
紮古惡臉二話沒有說,出陣討伐達爾果雪山。達爾果雪山正和愛妻加崗拉母與孩子們玩耍,便匆忙應戰,經過幾晝夜奮戰,紮古惡臉藉助念青唐古拉山神給它的神力,勉強獲勝,趕着被搶去的馬群凱旋歸來。
念青唐古拉山神對紮古惡臉說:“好,你勝利歸來。你想得到什麽?”紮古惡臉說:“我不要你的財物。我要和納木錯過一夜。”
念青唐古拉說:“好。我們有言在先,我會滿足你的要求。”
有一天,紮古惡臉在納木錯湖邊放羊,突然在他面前出現一個“不像人間女兒,倒像天上公主”的美麗女人。她對紮古惡臉說:“我是聽了念青唐古拉山神的話來和你約會的。你想按你們人間的習俗呢還是我們神仙的習俗。”紮古惡臉心想,人間的習俗,我已經嘗過了,神仙是怎樣過那種生活呢。他對納木錯說:“我要按你們神仙的習俗。”話音剛落,一道豔麗的彩虹在納木錯湖與紮古惡臉之間閃了三下,納木錯仙女說:“完了。等明年三月十五日月出時分,到湖邊來認領你的孩子吧。你要給我記住千萬別帶上你的弓箭,一定要記住。”說完消失於湖面。
紮古惡臉苦苦地等呀等呀,終於等到來年三月十五日,月亮剛從東方升起紮古惡臉出門認子。但是,不帶着弓箭實在不習慣出門,最終他還是把弓箭帶上了。當他來到湖邊,有一頭母野牛正在舔着剛出生的牛犢。紮古惡臉見到野牛他手心癢得難受,便拿出箭上了弦射嚮野牛,沒有想到正好射中那剛出生的小牛。
這時,納木措顯出人形對紮古惡臉說:”你這個罪人,你不聽我的話帶上弓箭 你知道你射死的小牛是誰嗎?那是你的兒子,我們因緣已斷。”納木錯哭着消隱於湖中。
念青唐古拉山與納木措結為伉儷相親相愛,這是北方衆百姓的福份,但它們的感情不是沒有出現過裂痕。
在納木措北岸約30公裏處有一座山叫保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遙遙相望。當年威嚴峻拔的保吉山常與念青唐古拉山的愛妻——納木措竊竊私語、纏纏綿綿。生下一個兒子——唐拉札傑。保吉山和納木措為了不讓念青唐古拉山發現唐拉紮傑,把唐拉札傑藏在保吉山以西約6公裏處的大壩。奇怪的事,納木措以北地區無論從什麽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傑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儘管唐拉札傑沒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保吉山和納木錯的如意算盤打得太簡單,神力無邊的念青唐古拉山怎麽會不知道它們那點小事呢?一次它們正在幽會時念青唐古拉發現了自己的妻子與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長刀砍斷了它的雙腿,保吉山再也無法站立了。 |
|
到納木措旅遊,必須趕在每年6-9月的雨季。10月或11月,納木措就會因大雪封山而無法進入。2006年納木錯的封山時間是2006年10月12日。
2006年,拉薩-當雄-納木錯的公路已經修建完成。一路都是寬敞的柏油路,路況很好。所以,現在去納木錯不必坐越野車了,更不用包車了。八朗學旅館和吉日旅館的留言板裏,也沒有召集包車的廣告了。從拉薩去納木錯會經過當雄縣城。但當雄到納木錯沒有直達車,也沒有長途車。有人從拉薩先到當雄,再想辦法去納木錯,反而不如直接從拉薩去方便。
從拉薩到納木措最簡便的方法是乘坐當地旅行社的車輛。在吉日旅館院裏,有專門承攬散客的旅社。去納木錯一日220元/人,兩日住宿紮西半島320元/人,驢友紮帳篷是380元/人(不含帳篷睡具費用),衹負責往返路程,食宿自理。車一般是金杯或7做商務車,根據人數多少决定。每天早晨7點左右在布達拉宮東門白塔處集合發車,為了省錢可以直接聯繫組織單位,不用聯繫外部業務員或業務窗口,西藏特色旅遊網同城遊活動專綫,目前拉薩唯一發團的一傢國際旅行社。
途中休息2次。
10:00,在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觀景臺休息一會,車停在公路邊。
11:30,在那根拉山口休息。這裏海拔5190米,是拉薩到納木措的最高點。但要特別註意,這裏有一些當地人牽着氂牛收費照相,非常惡劣!不給錢就擋住那根拉的石碑,不讓人照相。或者群起攻擊遊客。遊客在這裏停留的時間有限,根本沒辦法和他們耗。最好不要和他們糾纏,能照就趕快照相。如果發生衝突,荒山野嶺,不好收拾。納木錯也有一些牽馬或氂牛收費照相的,但遠沒有這裏野蠻。
進入納木措景區要買票,售票的地點距離納木錯還很遠。每人80元,由司機收錢統一去買。再往前開一段路,會有人上來驗票點數。另外進入紮西島還得加收5元的管理費。
一日遊的一般是下午15:30左右離開納木錯。如果不想去羊八井,還可以和司機商量晚一些走。羊八井就是一個大的地熱水池,沒什麽可看的,白白浪費很多時間,路還很難走。建議不去。兩日遊就是在紮西半島住一晚,第2天也是這個時間離開。
納木措海拔4718米,比拉薩(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納木錯的高原反應比在拉薩嚴重得多。紮西半島是低緩的丘陵,地面時碎石、土地和地衣。註意慢走,防止氣喘或滑倒。最好提前服下防治高原反應的藥,比如高原康。
納木措的天氣變化無常,盛夏也會突然降溫下冰雹。夜間氣溫更低,需要穿羽絨服。如果感冒,一天內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腫,危及生命。所以,過夜一定要註意保暖。如果沒有把握,還是租住當地人搭的帳篷或小屋比較保險。紮西半島有很多這種帳篷,專門租給過夜的旅遊者住,還有小飯館。條件當然不會太好,價格也不低。
景點票價: 80元,另外進入紮西島還得加收5元的管理費,開放時間:6:00-18:00。 |
|
Namu Cuo
納木錯
Nam Co
中國第2大鹹水湖,亦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納木錯藏語為“天湖”之意,蒙古語稱“騰格裏海”。位於藏北高原東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區當雄和班戈縣境內。介於北緯30°30′~30°35′,東經90°16′~91°03′。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面積1920平方公裏,湖區面積1.061萬平方公裏。
高原湖泊納木錯
納木錯是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形成的構造斷陷湖。湖泊長約80公裏,寬約40公裏,呈西南—東北嚮,西寬東窄,周長318公裏,最大水深30米。湖岸可見三級階地。湖泊南岸緊逼念青唐古拉山,湖泊長軸方向與山體走嚮大體一致。湖東南岸有呈北東—南西走嚮、高出湖面200~300米、伸入湖內 3~4公裏的紮西多半島。半島北端聳立兩座石灰岩丘陵,東岸和西岸為湖濱平原。平原分佈有多道環湖砂礫堤,並有三級階地;北岸是由石灰岩和砂頁岩組成的低山丘陵,多以半島形式深入湖中,構成衆多岬灣和島嶼。
納木錯在水化學上屬於微鹹水湖,礦化度為1697~1732毫剋/升,為藏北湖群中礦化度最低者。pH值為9,屬重碳酸????類鈉組水。湖水呈正溫層分佈,分層現象明顯。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和降水補給。匯入湖中的主要河流有波麯、昂麯、側麯、你亞麯等。
納木錯處於半濕潤嚮半幹旱過渡的草原地帶,在海拔4800米以下的湖成平原上發育草原;48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在湖濱濕地及河流兩岸有沼澤化草甸;在河湖邊緣淺水帶有水生植被。
納木錯湖區是著名的牧區,湖中盛産高原裸鯉。鳥類有斑頭雁、翅麻鴨、秋沙鴨、白翅翎、西藏毛腿沙雞等。
(溫景春) |
|
納木錯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