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丁文名稱:perotrochushirasei
英文名稱:hirase'sslitshell
貝類動物:腹足綱、翁戎蠃超科、翁戎蠃科。
簡介:貝殼堅實,就體積而言,顯然較其他翁戎蠃重。蠃塔高,蠃底棱角明顯,各蠃層平坦或凸圓。體層上的裂縫為自然形成,蠃體增大時會自動填補;裂縫帶清晰,上有一連串新月形斑紋,顯示先前為裂縫處。蠃軸有珍珠光澤,光滑,微彎。所有蠃層上蠃肋扁平,與細密生長紋交錯。殼表為乳白色,有粉紅或深紅色條紋。(註:翁戎蠃中較常見的一種。)
尺寸:20cm
分佈區域:中國臺灣省、日本
棲息地:深海底 |
|
【物種名稱】紅翁戎蠃
【中文俗名】
【拉丁學名】Perotrochus hirasei、Mikadotrochushirasei
【命名者】 Pilsbry, 1903
【英文名稱】Hirase's Slit Shell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原始腹足目、翁戎蠃科 |
|
貝殼為鐘蠃形(圓的圓錐形)。紅翁戎蠃殼表具有顆粒狀的蠃肋,及火焰彩的斑紋。殼口外唇有裂隙,在蠃層上亦有裂隙的痕跡。口蓋為角質的多旋性。足部無上足突起。眼很小。
貝殼堅實,就體積而言,顯然較其他翁戎蠃重。蠃塔高,蠃底棱角明顯,各蠃層平坦或凸圓。體層上的裂縫為自然形成,蠃體增大時會自動填補;裂縫帶清晰,上有一連串新月形斑紋,顯示先前為裂縫處。蠃軸有珍珠光澤,光滑,微彎。所有蠃層上蠃肋扁平,與細密生長紋交錯。殼表為乳白色,有粉紅或深紅色條紋。(註:翁戎蠃中較常見的一種。) |
|
中國臺灣省、日本
日本:1962紅翁戎蠃郵票習性環境
深海。 |
|
- n.: perotrochus hirasei, Hirase's Slit Shell
- lat.: Entemnotrochus hirasei (Pilsbry, 1903), Perotrochus hirasei (Pilsb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