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鳳蝶屬 > 紅珠鳳蝶
目錄
No. 1
  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fabricius)
  紅珠鳳蝶後翅的白色斑有小斑、多斑、大斑、u形斑等多種型。
  別名:紅腹鳳蝶,七星鳳蝶,紅紋曙鳳蝶,紅紋鳳蝶。
  成蟲 翅展70~94 mm。體背黑色,顔面、胸側、腹部末端密生紅色毛。前、後翅黑色,脈紋兩側灰白或棕褐色,有的個體前翅中、後區和亞外緣區色淡,或呈黑褐或棕褐色。後翅中室外側的白斑列3~5枚,具3枚斑的呈小字排列;外緣波狀,翅緣有6~7枚粉紅色或黃褐色斑,多為彎月形。翅反面與正面相似,後翅斑比正面明顯,臀緣有1枚紅斑紋。
  寄主: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的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spp.)的植物。
  生物學:成蟲7~8月出現最多,喜歡在山區和平原地區飛翔,庭園有時亦出現,有群集性。多斑亞種分佈在臺灣的平地至海拔1000 m的山區,成蟲全年可見,春、秋季較多。在氣溫平均25℃時,卵期約5天,幼蟲期約21天,蛹期約12天。成蟲喜歡光照充足的寄主植物上産卵,卵多産在葉背、莖上或嫩芽。幼蟲不愛活動,多在葉背或莖蔓上棲息,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的莖上、老葉背或附近的植物上化蛹。成蟲飛行緩慢,常見於山區路旁林緣的花叢中飛舞或訪花吸蜜。
  分佈:河北、河南、陝西、江西、湖南、浙江、廣西、四川、雲南、福建、海南、臺灣、香港;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
  本種與玉帶美鳳蝶雌性極相似(後者摹擬前者),主要不同處是後翅外緣區的紅色斑紋,本種紅色斑紋呈扁圓形,而玉帶美鳳蝶呈彎月形。此外,玉帶美鳳蝶腹部無紅色毛。
英文解釋
  1. n.:  Pachliopta aristoloch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