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 睿宗 在藩時舞榭。”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詞:“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升 《長生殿·偷麯》:“人散麯終紅樓靜,半墻殘月搖花影。”
2.富貴人傢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紅樓富傢女,金縷綉羅襦。” 宋 王庭珪 《點絳唇》詞:“花外紅樓,當時青鬢顔如玉。”
3.猶青樓。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捲二:“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豔。”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捲二:“二卿有此才貌,誤落風塵,翠館紅樓,終非結局,竹籬茅捨,及早抽身。”
4.四大名著《紅樓夢》的簡稱及俗稱,如紅樓女子、紅樓十二釵、紅樓菜、紅樓別樣紅等,再如紅樓、三國、水滸、西遊。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Revolution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Memorial Hall |
紅樓,即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1號),因主體建築為紅磚砌墻、紅瓦覆頂的紅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即清末湖北諮議局的舊址,武昌起義勝利後,革命黨人在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建立了紀念館,是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傢4A級景點。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在紅樓內開闢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由國傢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紀念館占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館內收藏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餘張,分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覽、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紀念館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廣場中矗立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在湖北軍政府的舊址上建立的,現在經過復原和修葺,湖北軍政府遺址也一並嚮遊人開放,名為“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以主樓為主,再現了湖北軍政府成立初期的原貌,現對遊人開放的陳列有軍政府大門、軍政府禮堂、黎元洪臥室和會客室、秘書處、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孫中山會見湖北軍政人員的會客室等。 |
|
紅樓位於香港屯門區的中山公園內,鄰近蝴蝶邨。相傳此地是孫中山當年與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位於竜門路,坐西北嚮東南的乾宅,背靠青山。
紅樓是一棟兩層的混合中西建築方式之紅磚房屋,屬20世紀20至30年代的建築物風格。“紅樓”內寫有革命理論的牌匾,相傳為孫逸仙博士的手筆;孫逸仙博士曾在“紅樓”內的一張木桌子上策劃革命行動。
孫逸仙博士半身銅像於1969年設立,附有孫逸仙的遺囑: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澈。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孫逸仙博士紀念碑於1969年元旦竪立,矗立於紅樓右面憩息小園中,碑高約20餘英尺,其頂部為中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徽號。碑正下方有香港名流周埈年爵士所撰370餘字的碑文。 |
|
文/李海鵬
如果需要嚮那些外地來的計程車司機提供具體位置,你可以告訴他你要去的那棟樓在五四大街29號。實際上,當汽車拐到故宮的東北角、被稱作沙灘的地方時,你差不多會“自動”地發現哪個是它。在古典和現代建築混合而成的大片街區中,衹有這一棟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工”字形長條建築閃爍出西洋式的磚紅色。它矗立在北京很少的以歷史事件命名的街道上,會在第一時間把你帶回歷史事件。
在它大門右側的墻壁上鑲嵌着一塊大理石。上面刻寫着由“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和“北京大學學生會”題署的說明:“紅樓是北京大學舊址的一部分,是五四運動的重要活動地點之一。李大釗、毛澤東同志曾在這裏工作過。”
李大釗是1918年底來到這棟樓的。當時它是北大校址,而他則是前來北大任圖書館主任。曾是北京共産主義小組創建時14名成員之一的張申府回憶道:“1918年夏,沙灘的紅樓建成,圖書館也搬了進去,占了紅樓的第一層樓。李大釗的主任室就設在紅樓東南角上的兩間房子裏。”他的房號是119。
不到一年前發生在俄國的十月革命正在北京知識界産生影響,而紅樓119辦公室的主人做出了最快的反應。1918年11月,他發表《庶民的勝利》,次年5月,又為《新青年》主編了《馬剋思主義研究專號》。在這間辦公室裏,李大釗主持成立了北方第一個共産主義小組——北京共産主義小組,他還在這裏召集過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開會,北大紅樓成為北京早期馬剋思主義者活動的重要場所。
張申府回憶道:“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圖書館成了北大校內一個研究、傳播馬剋思主義的中心,許多激進的學生經常到圖書館和大釗討論各種新的思潮,聽他介紹新的思想。大傢也常常在此聚會,探討中國的出路,尋求救國拯民的方法。”
1918年8月,與李維漢等24人為了組織湖南青年赴法國勤工儉學而來北京的毛澤東第一次走進紅樓,他留了下來,經人介紹結識了李大釗,並在圖書館當上了一名助理員。
很難說是那些創造時代的人促使紅樓成為非凡的建築,還是紅樓的文化中心的地位塑造了他們。魯迅、鬍適等人當年都曾在其能容納的60人的大教室裏講過課。中國最衝動、最聰明和最有野念的青年們像被恆星之光吸引一般聚攏進來,他們崇拜他們的教授,對西方有着復雜難解的愛恨,對其文化卻有着最徹底的服膺。這種服膺演化為紅樓最偉大的製品,也就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1918年的紅樓是北京最時髦的建築,它的思想也是如此時髦,以至於即使放在今天依然足夠激進,儘管在80多年後的北京大雪中看過去,那紅色有點舊了。
【小說簡介】
《紅樓夢》簡稱“紅樓”,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紅樓夢,簡稱紅樓篇小說之一,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金玉緣》等。作者曹雪芹。最為紅學界關註的版本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詳情請見關於《紅樓夢》版本的敘述)。本書以擬人手法對周易理論進行了闡釋,如以十二個女子代表十二地支輪回的手法,成為今後紅學研究的關鍵所在。
由於原著後半部分散失,許多續作紛紛出爐,據統計,《紅樓夢》續書種類高達百餘種。較為著名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通俗版本和清代纔女顧太清等的續作和整理版本。總之,《紅樓夢》至今還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也是一部讀者永遠猜不着底的謎書,這正是《紅樓夢》藝術魅力的所在。
鄧肖達曾盛贊此書說:“紅樓夢是集中國所有文化精華的書,它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人的驕傲,它更是全宇宙的驕傲,縱然有外星人,相信他們也難寫出這麽好、這麽妙、這麽絶的奇書!”。 |
|
紅樓村 紅樓社區 |
|
賈寶玉 | 鴛鴦 | 金文翔 | 人物 | 電視劇 | 日劇 | 四大名著 | 香菱 | 薛蟠 | 吳貴 | 晴雯 | 文學 | 歷史 | 周汝昌 | 紅學研究 | 詩體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