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中文名: 紅斑盆距蘭
種拉丁名: gastrochilus fuscopunctatus
種別名: 紅斑鬆蘭(臺灣蘭)
形態特徵: 莖常懸垂,長3—7釐米,粗約2毫米。葉緑色,密佈紫紅色斑點,二列互生,長 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5—2.2釐米,寬3—5毫米,先端急尖並且稍3小裂。傘形 花序常具1—2朵花;花序柄長8—20毫米,基部被1--2枚鞘;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 1--2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長約7毫米;萼片和花瓣黃緑色帶紫紅色斑點;中 萼片橢圓形,長4毫米,寬2.3毫米,先端鈍,具1條脈;側萼片斜卵狀長圓形,與中 萼片等大,先端近急尖,具1條脈;花瓣近橢圓形,長3.2毫米,寬2.2毫米,先端圓 形;前唇白色,厚肉質,橢圓狀圓形,凹的,長2.5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全緣, 上面光滑無毛而中央增厚的墊狀物淡緑色帶少數紫紅色斑點,在背面中央具1條縱嚮的 竜骨狀突起;後唇白色,而其末端帶紫紅色斑點,近兜狀,多少兩側壓扁,長5毫米, 上端的口徑3.2毫米;口緣密佈紫紅色斑點,嚮前歪斜,前端無凹口;蕊柱很短,兩側 具紫紅色斑點;藥帽收狹為喙狀。 花期1--7月。
産地分佈: 産臺灣中部和北部山區。常見於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密林中樹幹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