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紅寶石喜林芋
目錄
No. 1
  紅寶石喜林芋,為多年生常緑藤本植物。葉片和莖呈暗紅色,葉片長心形。莖粗壯,新梢為紅色,莖節上生有較細的氣生根。其葉片光亮鮮豔,株形優美,耐陰性強,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也是製作圖騰柱的好材料。家庭盆栽,一般可用腐葉土加少量河沙混合配製的培養土,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生長旺季約2周施1次稀薄餅肥水。紅寶石喜林芋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一30℃,溫度不能低於15℃,若長期低於lo℃,則葉片易枯黃,根係腐爛,因此鼕季室溫以保持在.15℃以上為宜。平時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幹旱季節和夏天,每天需嚮葉片上噴水2“3次,以提高空氣濕度。由於其耐陰性較強,可常年放室內光綫明亮處培養,但長期放在過於陰暗的房間,則新葉變小,節問伸長,影響觀賞。為此,鼕季需將其放在朝南窗前,使其多接受些光照。若能於春秋兩季將其移至室外有遮蔭處養護一段時問,再搬進室內,這樣則長勢更加茁壯,色彩更加豔美。北方地區,由於鼕季室內大都設有暖氣或生煤火,空氣乾燥,這對紅寶石喜林芋的生長非常不利。因此鼕季需給它創造一個濕潤環境,才能生長良好。如果是小苗,可在花盆上罩一個大口玻璃罐頭瓶,即有良好的保溫保濕作用。如果植株較大,可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將花盆罩上,以利保濕。鼕季澆水要見幹見濕,但以稍偏於些為好。結合澆水約2—2周施1次極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則鼕春季節核株仍能繼續生長。繁殖紅寶石喜林芋,主要用扦插法。
No. 2
  【學名】:Philodendron imbe
  【科屬】:天南星科,蔓緑絨(喜林芋)屬
  【別名】:新紅蔓緑絨、紅寶石
  【原産地】:巴西。
  (一)形態特徵:蔓性,莖節處氣生根很發達,莖粗3釐米左右。革質葉呈三角狀心形,長20~30釐米,寬10~15釐米,全緣,葉基裂端尖銳。羽狀側脈4~5對,柄長20~30釐米,新葉和嫩芽鮮紅色,成年葉緑色至濃緑色。
  同科同屬的、與之相似的是紅苞蔓緑絨(P.cv.Wend-imbe),又名帝王蔓緑絨、緑帝王或緑寶石。紅苞蔓緑絨株形和葉形與紅背蔓緑絨基本相同。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紅苞喜林芋的葉片、葉柄和莖均為緑色,葉片上也無紫紅色光澤,其莖頂的新梢和新生嫩葉片上的葉鞘也均為緑色。
  (二)習性:性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耐陰性強,生長適溫為20~30℃,空氣濕度需保持在90%左右,不耐寒。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三)栽培管理:紅背蔓緑絨耐陰性較強,可長年放在室內光綫明亮處培養,怕強光直射。若夏季受到強光曝曬,葉片怕被灼傷,但又不能長期將花盆放置在過於陰暗的角落,光照不足,就會影響光合作用,使新葉變小,節間深長,葉色暗淡無光,失去紅背蔓緑絨的特色,影響觀賞效果。
  紅背蔓緑絨喜溫暖環境,不耐寒,若溫度低於10℃就會出現葉色泛黃、葉面扭麯等癥狀,因此越鼕溫度以保持在15℃以上為宜。
  由於紅背蔓緑絨喜歡濕潤,所以生長季節需保持盆土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和幹旱季節除每天澆水1~2次外,還需嚮葉片上噴水2~3次,以便創造一個利於其生長的空氣濕度較高的小氣候環境,鼕季室內溫度較高,澆水要"間幹間濕",但以偏幹為好。如果是小苗,可在花盆上罩上廣口玻璃瓶,可起到保溫保濕作用;如果植株較大,可用大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將花盆罩上以利保濕。
  紅背蔓緑絨較喜肥,生長季節每1~2周宜施一次稀薄餅肥水。鼕季結合澆水,約每2~3周施一次極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缺肥時,植株顔色暗淡,長勢衰弱,降低了觀賞價值。而養分充足時,則可以使其葉片肥大光亮,葉柄呈紫紅色。
  (四)繁殖:可采用扦插、分株、壓條法繁殖。在5、6月份,用利刀切取每段具有一個葉片的莖段作插穗,或剪下帶氣生根的健壯枝條,每2~3節為一插穗,插入泥炭土(或腐葉土)為主的基質中,每盆插3根。插後澆透水,罩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置於半陰處,在20~25℃的條件下,約3周左右插穗便可生根。對紅背蔓緑絨,在第一年的5~6月摘心,促進分枝,形成叢株,第二年春天進行分株繁殖。當植株下部葉片脫落光禿時,采用壓條的方法,使前部葉片豐滿的部分形成新株,然後斷莖另行栽植。
  (五)病蟲害:要防止介殼蟲危害莖、葉。栽培管理不善,會發生枯萎、黃化、落葉等生理性病害,應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