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動物 : 水産 : 中醫藥 : 中藥材 : 中藥鑒定學 > 紅頭草
目錄
No. 1
  紅頭草
  【別名】黃花地膽頭
  【來源】菊科艾納香屬植物見霜黃blumea lacera dc.的全草。春夏采收,洗淨切碎曬幹,或鮮葉。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扁桃體炎,口腔炎,牙齦膿腫,流行性腮腺炎,小兒肺炎;外用治癰瘡腫毒,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2~5錢。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備註】(1)紅頭小仙(紫背倒提壺)blumea mollis (d. don) merr.功效與前種相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紅頭草
  (《雲南中草藥》)
  【異名】紅根白毛倒提壺(《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見霜黃的全草。
  【植物形態】見霜黃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釐米,通體密生絨毛,不分枝。葉互生,倒披針狀橢圓形,長1~3.5釐米,寬0.7~2釐米,葉緣具不規則的尖齒;葉柄長0.5~1.5釐米,上部葉近無柄。頭狀花序,呈緊縮狀圓錐花序排列,頂生和近頂腋生,淡紫色。瘦果,頂端密生白色絹毛。
  生於田野、河溝邊。分佈雲南、廣西等地。
  【採集】舂、夏採集。切碎曬幹。
  【化學成分】根含鬆柏醇的當歸酸二酯、少量多炔化合物2-(乙烯丁二炔基)-5-(丙炔基)-噻吩和十三-1-烯-3,5,7,9,11-五炔。葉含多量鬍蘿蔔素。
  【性味】《雲南中草藥》:"苦,寒。"
  【功用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治外傷腫痛。"
  ②《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治小兒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口腔炎,無名腫毒,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不宜久煎。
英文解釋
  1. :  blum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