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鵲屬 : 鴉科 > 紅嘴藍鵲
目錄
No. 1
  中文學名:紅嘴藍鵲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鴉科
  中文屬名:藍鵲屬
  中文俗名:赤尾山鴉、長尾山鵲
  拉丁文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
  英文名:red-billed blue magpi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oddaert,1783
  物種信息:體長約68釐米。頭黑而頂冠白。與黃嘴藍鵲的區別在嘴猩紅,腳紅色。腹部及臀白色,尾楔形,外側尾羽黑色而端白。虹膜紅色;嘴紅色;腳紅色。發出粗啞刺耳的聯絡叫聲和一係列其他叫聲及哨音。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東北部、中國、緬甸及印度支那。棲息於林緣、灌叢,多在地面取食果實、昆蟲、小型爬行動物等。常三五成群作滑翔式飛行。鳴聲響亮。5~7月繁殖,在高大樹木上營巢,每窩産卵3~6枚,由雌雄輪流孵化,共同育雛。主動圍攻猛禽。指名亞種(u.e erythrorhyncha)為留鳥於中國中部、西南、華南、東南和海南島;(u.e alticola)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u.e brevivexilla)從甘肅南部及寧夏南部至山西、河北、內蒙古東南部及遼寧西部。
  特徵:
  全長約65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嘈吵叫聲和哨聲。
  分佈:
  留鳥,頗為普遍易見,尤其是香港島半山區。
  習性:
  絶大多數時間小群出現,很多時候在地上活動,見於濃密矮樹叢內。於四月至七月間繁殖。巢的結構單薄,築於樹上,通常離地約七米。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英文解釋
  1. n.: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red-billed blue magpie
近義詞
赤尾山鴉, 長尾山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