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紅軍烈士陵園投訴電話遵義市旅遊投訴電話:0852-8234910
貴州省旅遊投訴電話:0851-6818436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紅軍烈士陵園紅軍烈士陵園坐落在市內鳳凰山周歲麓的小竜山上,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前監湘江河,後靠蔥蘢翠緑的鳳凰山,與當年紅軍鏖戰的紅花崗,老鴨山遙遙相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遵義人民不忘長徵途中在這裏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1953年,市政府確定在小竜山上修建紅軍烈士公墓,將烈士遺骸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同時把早已遠近聞名的“紅軍墳”,從桑木椏也移到小竜山。從此,遵義人民習慣把小竜山稱為“紅軍山”。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
走進陵園大門,沿石階而上,在陵園項端的平臺上,首先映入的眼簾的是一座座氣勢雄偉磅礴,造型設計新穎別緻的紅軍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陰刻貼金。整個碑高30米,下寬6米見方,預寬2米見方。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志,該標志表層是氮化鈦合金片呈魚鱗狀結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
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賀環外壁上鑲嵌着28顆閃光的星,象徵着中國共産黨經過28年艱苦奮鬥,取得了全國政權。這一勝利是千千萬萬烈士鮮血換來的,他們雖死猶榮,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內容是“強渡烏江”、“遵義人民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
大圓環還由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托着,頭像用紫色花崗岩石雕鑿而成,東南側為老紅軍形象,西南側是一個青年紅軍形象,東北側是赤衛隊員形象,西北側是女紅軍形象,寓意着紅軍威震四方。紅軍烈士陵園現已列為全國烈士陵園重點保護單位 |
|
紅軍烈士陵園在遵義市小竜山上,莊嚴肅穆。陵園正面是在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時興建的一座別具特色的紀念碑,碑正面是鄧小平同志手書的竪寫“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碑後是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墓。
墓地坐北朝南,墓室由紅砂料石扣砌,墓頂正中竪一紅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碑銘橫書張愛萍手跡“鄧萍同志之墓”。左右側室上壁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大字。紅軍烈士陵園還安葬着其他一些紅軍戰士,有墳塋和骨灰房。
走進陵園大門,沿石階而上,在陵園項端的平臺上,首先映入的眼簾的是一座座氣勢雄偉磅礴,造型設計新穎別緻的紅軍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鎸刻貼金。整個碑高30米,下寬6米見方,預寬2米見方。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志,該標志表層是氮化鈦合金片呈魚鱗狀結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圓環外壁上鑲嵌着28顆閃光的星,象徵着中國共産黨經過28年艱苦奮鬥,取得了全國政權。這一勝利是千千萬萬烈士鮮血換來的,他們雖死猶榮,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內容是“強渡烏江”、“遵義人民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大圓環還由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托着,頭像用紫色花崗岩石雕鑿而成,東南側為老紅軍形象,西南側是一個青年紅軍形象,東北側是赤衛隊員形象,西北側是女紅軍形象,寓意着紅軍威震四方。
紅軍烈士陵園現已列為全國烈士陵園重點保護單位。 |
|
紮西紅軍烈士陵園 | 王坪紅軍烈士陵園 |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 紅花崗區紅軍烈士陵園 | 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