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花地丁
【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r.
【英文名】purpleflower violet
【科名】堇菜科 violaceae
【釋名】 箭頭草、獨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別名】鏵頭草、光瓣堇菜
【花(果)期】3-4月開花
産地分佈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
生長習性
性強健,喜半陰的環境和濕潤的土壤,但在陽光下和較乾燥的地方也能生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華北地區能自播繁衍,在半陰條件下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性,除羊鬍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難侵入。在陽光下可與許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園林用途
可單種成片植於林緣下或嚮陽的草地上,也可與其他草本植物,如野牛草、蒲公英等混種,形成美麗的綴花草坪。
繁殖培育
播種或分株法繁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7~14釐米,無地上莖,地下莖很短,主根較粗。葉基生,狹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具圓齒,葉柄具狹翅,托葉鑽狀三角形,有睫毛。花有卡柄,萼片卵狀披針形,花瓣紫堇色,具細管狀,直或稍上彎;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後莖葉仍青緑如初,花旁伴有針狀小果,直至鼕初,地上部分纔枯萎,因此是極好的地被植物,也可栽於庭園,裝飾花境或鑲嵌草坪。
【性味歸經】苦、辛、寒,無毒 ; 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可入藥,其性寒味微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
【來源及製法】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 的乾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洗淨,曬幹。
【主治】
1、黃疸內熱。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3、癰疽發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麵,放醋中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4、疔瘡腫毒。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生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塗患處。
5、喉痹腫痛。用紫花地丁葉,加醬少許,研成膏,點入喉部。取吐為效。
6、紫花地丁多用於熱毒壅盛之時,不但可以配合備註中所說的銀花、連翹、野菊花等藥材同用,更可與敗醬草和黃芪同用,不但加強紫花地丁的消腫、治癰等效力時還起到一個托毒的功效。可謂之一舉兩得啊
【鑒別】
(1)本品葉的橫切面:上表皮細胞較大,切嚮延長,外壁較厚,內壁黏液化,常膨脹呈半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偶有黏液細胞;上、下表皮有單細胞非腺毛,長32~240μm,直徑24~32μm,具角質短綫紋。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40μm 。主脈維管束外韌形,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2列。
(2)取本品粉末約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熱水10ml,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花地丁對照藥材2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3: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3個相同顔色的熒光主斑點。
【貯藏】置乾燥處。
【備註】 紫花地丁多用於熱毒壅盛之時,內服多配合銀花、連翹、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鮮地丁草搗爛外敷瘡癰局部。
【摘錄】《中國藥典》
【 染料用途】葉可製青緑色染料。
紫花地丁是早春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綱-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屬,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 堇菜科(violaceae)共有16個屬,總共800多個種,擁有500多個種的堇菜屬是其中最大的屬。堇菜科植物的葉子多為互生,少數對生,葉子形態簡單。花雌雄同體,擁有5個重疊的萼片和5片重疊的花瓣,呈兩側對稱或輻射對稱,閉花受精現象比較普遍,果實為蒴果或漿果。堇菜屬是林奈以香堇菜viola odorata為模式建立的。1991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中國擁有111種堇菜屬植物。這一屬的植物有很多十分常見,且具有實用價值,如雞腿堇菜v. acuminata可食用,紫花地丁可入藥,早開堇菜v. prionanta和三色堇(貓臉)v. tricolor可作為地被植物用於園藝,香堇菜和細距堇菜v. tenuicornis有甜蜜濃郁的香氣。原産中國。 |
|
【中藥名稱】 紫花地丁
【拼音名】 Zihuadiding
【英文名】 HERBA VIOLAE
【來源】 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 Makino 的乾燥全草。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 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葉基生,灰緑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cm,寬1~2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有毛;葉柄細,長2~6cm,上部具明顯狹翅。花莖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3 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粘。
【鑒別】 本品葉的橫切面:上表皮細胞較大,切嚮延長,外壁較厚,內壁粘液化,常膨脹呈半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偶有粘液細胞;上、下表皮有單細胞非腺毛,長32~240μm,直徑24~32μm,具角質短綫紋。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40μm 。主脈維管束外韌形,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2列。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切碎,乾燥。
【性味與歸經】苦、辛,寒。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 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 置乾燥處。
【主治】
1、黃疸內熱。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3、癰疽發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麵,放醋中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4、疔瘡腫毒。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生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塗患處。
5、喉痹腫痛。用紫花地丁葉,加醬少許,研成膏,點入喉部。取吐為效。 |
|
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r.
英文名:Purpleflower Violet
釋名:箭頭草、獨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別名:鏵頭草、光瓣堇菜 |
|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五椏果亞綱 Dlilleniales
堇菜科 Violaceae |
|
多年生草本,高7~14釐米,無地上莖,地下莖很短,主根較粗。葉基生,狹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具圓齒,葉柄具狹翅,托葉鑽狀三角形,有睫毛。花有卡柄,萼片卵狀披針形,花瓣紫堇色,具細管狀,直或稍上彎;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後莖葉仍青緑如初,花旁伴有針狀小果,直至鼕初,地上部分纔枯萎,因此是極好的地被植物,也可栽於庭園,裝飾花境或鑲嵌草坪。
花色:白·黃·紫 |
|
性強健,喜半陰的環境和濕潤的土壤,但在陽光下和較乾燥的地方也能生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華北地區能自播繁衍,在半陰條件下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性,除羊鬍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難侵入。在陽光下可與許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花期:3-4月開花 |
|
原産地:中國
分佈:中國東北、華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 |
|
播種或分株法繁殖 |
|
可單種成片植於林緣下或嚮陽的草地上,也可與其他草本植物,如野牛草、蒲公英等混種,形成美麗的綴花草坪。 |
|
會生葉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衹是一個個小褐點兒,如不及時治療會産生大片的黑斑,葉片枯黃死掉。所以,一旦發現生病,應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隔7-8天一次,連續2-3次,可基本痊愈。主要蟲害有介殼蟲、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至1500 倍液噴灑。 |
|
性味歸經:苦、辛、寒,無毒 ; 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可入藥,其性寒味微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
來源及製法:乾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洗淨,曬幹。 |
|
1、黃疸內熱。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3、癰疽發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麵,放醋中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4、疔瘡腫毒。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生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塗患處。
5、喉痹腫痛。用紫花地丁葉,加醬少許,研成膏,點入喉部。取吐為效。
6、紫花地丁多用於熱毒壅盛之時,不但可以配合備註中所說的銀花、連翹、野菊花等藥材同用,更可與敗醬草和黃芪同用,不但加強紫花地丁的消腫、治癰等效力時還起到一個托毒的功效。可謂之一舉兩得啊 |
|
(1)本品葉的橫切面:上表皮細胞較大,切嚮延長,外壁較厚,內壁黏液化,常膨脹呈半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偶有黏液細胞;上、下表皮有單細胞非腺毛,長32~240μm,直徑24~32μm,具角質短綫紋。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40μm 。主脈維管束外韌形,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2列。
(2)取本品粉末約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熱水10ml,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花地丁對照藥材2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3: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3個相同顔色的熒光主斑點。 |
|
置乾燥處。 |
|
紫花地丁多用於熱毒壅盛之時,內服多配合銀花、連翹、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鮮地丁草搗爛外敷瘡癰局部。
摘錄:《中國藥典》 |
|
葉可製青緑色染料。 |
|
誠實
河川之神伊兒(Io)的美,連美神都不禁為之側目。但是,無奈宙斯說什麽也不肯割愛。美神小聲的呼喚伊兒,兩人經常在草原上快樂地玩樂談天。不巧,有一回被宙斯之妻赫拉看到了,伊兒便匆忙地變成小牛躲了起來。
宙斯為了讓小牛吃草而創造了紫花地丁的草。但是,當宙斯從赫拉那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就生氣地把伊兒變成了星星。
悲傷的宙斯,為了懷念伊兒的美,又在草上增加了一種美麗的花朵,那就是紫花地丁的花朵了。它的花語就是“誠實”。
★重點:
可在竹籃內放入二至三盆不同顔色的紫花地丁,就成為一份人見人愛的禮物了。 |
|
名稱:
紫花地丁
漢語拼音:
Zihuadiding
英文名:
HERBA VIOLAE
基原:
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乾燥全草。春、秋二季來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
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葉基生,灰緑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cm,寬1-2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有毛;葉柄細,長2-6cm,上部具明顯狹翅。花莖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3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黏。
鑒別:
(1)本品葉的橫切面:上表皮細胞較大,切嚮延長,外壁較厚,內壁黏液化,常膨脹呈半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偶有黏液細胞;上、下表皮有單細胞非腺毛,長32-240μm,直徑24-32μm,具角質短綫紋。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40μm。主脈維管束外韌形,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2列。
(2)取本品粉末約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熱水10ml,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花地丁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3個相同顔色的熒光主斑點。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切碎,乾燥。
性味:
苦、辛,寒。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主治:
用於疔瘡腫毒,痛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
置乾燥處。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
|
HERBA VIOLAE |
|
紫花地丁
拼音名:Zihuadiding
英文名:HERBAVIOLAE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78
本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乾燥全草。春、秋二季采
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
葉基生,灰緑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cm,寬1~2cm;先端鈍,
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有毛;葉柄細,長2~6cm,上部具明顯狹翅。
花莖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3裂,種子多數,淡棕
色。氣微,味微苦而稍黏。
【鑒別】(1)本品葉的橫切面:上表皮細胞較大,切嚮延長,外壁較厚,內壁黏液
化,常膨脹呈半圓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偶有黏液細胞;上、下表皮有單細胞非腺毛,長
32~240μm,直徑24~32μm,具角質短綫紋。柵欄細胞2~3列;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
鈣簇晶,直徑11~40μm。主脈維管束外韌形,上、下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2列。
(2)取本品粉末約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熱水
10ml,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
紫花地丁對照藥材2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
述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
乙酯-甲酸(5:3: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
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3個相同顔色的熒光主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切碎,乾燥。
【性味與歸經】苦、辛,寒。歸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
傷。
【用法與用量】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乾燥處。 |
|
- : Tokyo Violet Herb, herba violae, Philippine Violet Herb, Viola philphica munda, Chinese violet
|
|
|
|
紫花地丁散 | 紫花地丁軟膏 | 紫花地丁免煎 | 變色紫花地丁 | 白瓣紫花地丁 | 紫花地丁地丁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