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 > 紫背天葵草根
目錄
No. 1
  紫背天葵草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紫背千裏光的根,植物形態詳"紫背天葵草"條。
  【採集】夏、秋采收。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辛,有小毒。"
  ②《雲南中草藥》:"辛,寒。"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內外傷出血,刀槍傷,燙傷。"
  ③《貴州藥植目錄》:"發汗,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3~5分;或泡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No. 2
  【拉丁名】Senecio nudicaulis Buch.-Ham.
  【來源】為菊科植物紫背千裏光的根,植物形態詳"紫背天葵草"條。
  【藥用部位】紫背千裏光的草根。
  【原形態】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釐米。須根多數。根出葉叢生,長匙形,長7~12釐米,寬2~3釐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齒,上面深緑色,下面緑色或紫紅色,幼時被毛,老則脫落而近無毛;葉脈明顯。頭狀花序排列或聚傘花序,頂生;總苞1列;花黃色,舌狀花有柄,倒披鐘形,先端3齒裂;管狀花狹長漏鬥形,5齒裂。瘦果,多絹毛。花期夏季。
  【採集】夏、秋采收。
  【性味歸經】①《滇南本草》: "味辛,有小毒。"②《雲南中草藥》: "辛,寒。"肺、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散瘀,生肌止痛。治內外傷出血,刀槍傷,燙傷。"
  ③《貴州藥植目錄》:"發汗,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3~5分;或泡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