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 泰國 > 北部地區 >清邁府 >清邁 > 素貼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素貼寺聯繫方式地址:km.14,srivivhaird.
  素貼寺開放時間8:00-17:00
  素貼寺特別提醒不輪男女,一律需穿過膝長褲或長裙才能進入素貼寺內部,若服裝不合規定,素貼寺門口也有布裙、布褲租藉,一次20b。進入寺內必須脫鞋,若遇雨天最好穿涼鞋或脫襪,免得襪子弄濕了。
  素貼寺交通乾帕門、maninopharat路、清邁大學(chiangmaiuniversity)門口有迷你巴士可搭,上山30b,下山20b,最少6至8人才開車。
  從清邁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素貼寺(watprathatdoisuthep),這座廟宇不但享負盛名,同時也是清邁的着名地標。寺廟建於1383年蘭那王朝時期,傳說建廟的位置,由一頭大象來選擇。要到達寺廟,需沿着陡峻的石階步行300級,體力較差者亦可乘坐登頂纜車。登上山後,可俯瞰清邁市美麗的風光。
  話說庫納王與蘇瑪那泰拉埋了其中一粒捨粒子在鬆達寺後,不知道該將另外一粒供奉在何處,便找到了衹大象,讓它背着捨粒子,象走到哪兒,就要在哪兒蓋寺廟與塔供奉,這衹象最後走到素貼山(watphrathatdoisuthep)的位置,轉了三轉便倒地而亡,於是庫納王便把捨利子埋在這裏,並蓋了一座7公尺高的塔。
  據說大約16世紀中左右,素貼寺前一條200多階、兩旁有納迦護衛的石梯,擁有了初步的模型,後來一再修築,形成今日的模樣,也使得素貼寺被人昵稱為[雙竜寺],這條納迦護衛的階梯代表彩虹天橋,象徵從人間通往天堂,階梯的盡頭還有兩尊守護夜叉,代表天堂的守衛。
  西元1935年,高僧庫巴西威恰鑒於上山朝拜要長途跋涉,便號召民衆修築上山的道路。清邁人民自動放下手邊的工作,出錢出力,共有將近5000人參與,歷時5個月又22天。當我們一進入素貼寺大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支白象,紀念它的神聖事跡,再來右手邊就是庫巴西威恰的銅像,被還願的民衆貼得滿是金箔。
  繼續嚮右走,從角落開始便有許多鐘、鑼陳列,信徒可以一一敲擊,有祈禱的意思,也順便將佛的福音傳到更遠的地方,註意到了嗎?角亭裏最大的一口鐘是臺灣於民國19年送的哩!
  敲完南面的一排鐘就到了可以俯視整個清邁的觀景臺,及東面的博物館,裏面有各國人士捐贈的錢幣展示和許多佛像,及不知是那些年代的照相機,管理伯伯還會說中文哩!回到西邊可以登上階梯,進入素貼寺的中庭及主塔所在地,這時就要檢查服裝及鞋子了。
  西元1525年,kingmuangkaew將此塔重修,加高到超過16公尺,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後來陸續修繕,現在整座塔幾乎貼滿了金箔,並超過20公尺,塔頂的甘露由36公斤的黃金鑄成,下面鑲有鑽石999顆及9種顔色的寶石各一顆。
  含有回廊得中庭是西元1805年chaokawila修建成現在的樣子,回廊得東面與西面各有一個較大的佛堂,信徒主要都到西面來許願、讓高僧灑聖水祈福。兩座佛堂裏都繪有壁畫,東邊的佛堂畫的是蘇瑪那泰拉與捨利子的傳說,西邊畫的是釋迦牟尼第10次轉世的故事。而沿着回廊中攏滿了佛像,共有46尊,壁上也是畫着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
No. 2
  素貼寺
  從清邁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素貼寺(Wat Prathat Doi Suthep),這座廟宇不但享負盛名,同時也是清邁的着名地標。寺廟建於1383年蘭那王朝時期,傳說建廟的位置,由一頭大象來選擇。要到達寺廟,需沿着陡峻的石階步行300級,體力較差者亦可乘坐登頂纜車。登上山後,可俯瞰清邁市美麗的風光。
  話說庫納王與蘇瑪那泰拉埋了其中一粒捨粒子在鬆達寺後,不知道該將另外一粒供奉在何處,便找到了衹大象,讓它背着捨粒子,象走到哪兒,就要在哪兒蓋寺廟與塔供奉,這衹象最後走到素貼山(Wat Phrathat Doi Suthep)的位置,轉了三轉便倒地而亡,於是庫納王便把捨利子埋在這裏, 並蓋了一座7公尺高的塔。
  據說大約16世紀中左右,素貼寺前一條200多階、兩旁有納迦護衛的石梯, 擁有了初步的模型,後來一再修築,形成今日的模樣,也使得素貼寺被人昵稱為[雙竜寺],這條納迦護衛的階梯代表彩虹天橋,象徵從人間通往天堂,階梯的盡頭還有兩尊守護夜叉,代表天堂的守衛。
  西元1935年,高僧庫巴西威恰鑒於上山朝拜要長途跋涉,便號召民衆修築上山的道路。清邁人民自動放下手邊的工作,出錢出力,共有將近5000人參與,歷時5個月 又22天。當我們一進入素貼寺大門後,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支白象,紀念它的神聖事跡,再來右手邊就是庫巴西威恰的銅像,被還願的民衆貼得滿是金箔。
  繼續嚮右走,從角落開始便有許多鐘、鑼陳列,信徒可以一一敲擊,有祈禱的意思,也順便將佛的福音傳到更遠的地方,註意到了嗎?角亭裏最大的一口鐘是臺灣於民國19年送的哩!
  敲完南面的一排鐘就到了可以俯視整個清邁的觀景臺,及東面的博物館,裏面有各國人士捐贈的錢幣展示和許多佛像,及不知是那些年代的照相機,管理伯伯還會說中文哩!回到西邊可以登上階梯,進入素貼寺的中庭及主塔所在地,這時就要檢查服裝及鞋子了。
  西元1525年,King Muang Kaew將此塔重修,加高到超過16公尺, 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後來陸續修繕,現在整座塔幾乎貼滿了金箔,並超過20公尺,塔頂的甘露由36公斤的黃金鑄成,下面鑲有鑽石999顆及9種顔色的寶石各一顆。
  含有回廊得中庭是西元1805年Chao Kawila修建成現在的樣子, 回廊得東面與西面各有一個較大的佛堂,信徒主要都到西面來許願、讓高僧灑聖水祈福。兩座佛堂裏都繪有壁畫,東邊的佛堂畫的是蘇瑪那泰拉與捨利子的傳說,西邊畫的是釋迦牟尼第10次轉世的故事。而沿着回廊中攏滿了佛像,共有46尊,壁上也是畫着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