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品 : 民間偏方 : 被子植物 : 糧食 : 農業 : 水力 : 中國 >浙江 >杭州 > 糯米
顯示地圖
目錄
devl糯米 Nuomi  

nuò mǐ nuò mǐ
  富於粘性的、從糯稻碾出的米,可用來做酒或做糕點
糯稻碾出之米 Rolling out the rice glutinous rice
  糯稻碾出之米。富於黏性,可做糕點,亦可釀酒。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捲十三:“ 守陵 喜,運糯米以餉 智高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這酒是二鬥糯米做出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 老捨 《四世同堂》三八:“北方人對糯米已經有些膽怯,再放上火腿什麽的,就更害怕了。”
No. 4
  糯米又叫江米,是傢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傢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鹹,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髒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藥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糯米酒的做法
  材料:
  a.甜酒藥,用量:我買的是直徑約兩釐米的小圓球,大約一公斤糯米需要1粒半.
  b.糯米
  c.密封的開口大點玻璃瓶.(其他可以密封的東西也可以).2000毫升的密封玻璃瓶,一公斤糯米需要兩個.
  d.一個蒸鍋,一塊比鍋口稍大紗布.
  準備:量好一公斤糯米,用涼水浸泡至少一個晚上.
  做法:將紗布放蒸格上,將浸泡好的糯米放紗布上,開火蒸40-50分鐘.蒸好後倒入大點的容器涼至溫熱,用一碗溫水將酒餅盡量化開後,(另留開一小勺)一邊將甜酒藥水倒入涼好的糯米中,一邊使勁攪拌糯米,盡量攪拌均勻),攪拌過程中可適量加些溫水.攪拌好後裝瓶,在中間弄個洞,將留的酒餅水倒入其中,蓋好瓶蓋,用厚布包好瓶子,天熱一般3-5天,天冷放暖氣邊,一般一兩星期就可以了.好了以後放冰箱冷藏,隨吃隨取.
  ====================================
  糯米百合粥的做法
  原料:糯米、百合、蓮子。
  作法:首先,將所有原料一一洗淨,然後上鍋點火,將水燒到半開時,倒入所有原料。糯米、百合、蓮子的比例大概為4:1:1。將水燒到半開在將原料放入的原因是為了避免粘鍋,而且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泡一下米,當鍋被燒開之後,將火調至小火,再慢慢熬製。而當鍋再次被燒開的時候,這樣好喝又具有滋補供銷的糯米百合粥就做好了。
  ===================================
  糯米糍的做法
  材料:
  糯米粉:125g
  糖:50g
  牛奶:100ml(本來是用水調就可以的,但我自己覺得用牛奶調香一些)
  植物油:1大匙
  椰絲:適量(用來裹在糯米球的外面的)
  花生醬:適量(我做的花生餡的,可以用別的餡代替)
  做法:
  1、將糯米粉與糖混合放入牛奶和植物油並攪拌均勻。用手揉成團至光滑
  2、將揉好的糯米團分成乒乓球大小並用雙手搓成圓球
  3、象做湯圓一樣用手指在小圓球上戳一個洞洞,放入花生醬,然後把四周的糯米團包攏搓成圓球
  4、燒滾水,將包好餡的糯米團放入煮。
  5、待煮得浮上水面即熟。撈出控水後在椰絲中滾一滾,讓糯米團都裹上厚厚的香香椰絲就行了!放涼了更好吃!
  =====================================
  糯米燒麥
  1.先準備好材料,切成末的肉,香菇,青椒
  2.糯米浸泡若幹小時之後,上籠蒸熟。
  3.浸泡香菇的水,這是濾去雜質留下的部分。
  4.將面粉用沸水燙過,晾涼和好的面團。
  5.鍋中放油,下入肉末炒至變色,加入香菇和青椒一起翻炒,加入????、醬油和雞精,倒入香菇水燒沸。再把蒸好的糯米倒進去翻炒,至湯汁略幹即可出鍋。燒麥的餡料就做好了。
  6.這是炒好出鍋的餡料,直接用來當糯米飯也不錯的。
  7.把揉好的面稍整理,搓條下劑擀成荷葉狀的圓皮子,包入炒好的餡料,攏起成型。
  8.最後,把包好的燒麥放入鍋中蒸十分鐘即熟。
  ==========================================
  糯米
  材料
  長糯米300公剋、春捲皮10張、1小塊、青豆仁50公剋 、素火腿100公剋、香菇3朵
  【調味料】
  醬油6大匙、鬍椒粉少許、味素2大匙
  【要領】
  炸糯米捲時,油約衹需5分熱,火也要關小火,纔不會將春捲皮炸焦了。
  【做法】
  a、糯米、青豆仁洗幹淨,火腿、香菇、薑切成末,與春捲皮備用。
  b、糯米加適量水放入電鍋煮熟。
  c、以2大匙油起油鍋,放入火腿、香菇、薑末,及青豆仁炒1~2分鐘。
  d、然後,加入糯米飯、調味料扮勻。
  e、最後、用春捲皮一一將糯米飯包捲起來,再放入熱油中炸至呈金黃色即可。
  ====================================
  米蒸排骨
  材料:肋排、糯米、白菜葉一張、蔥花適量
  1。肋排洗淨斬一寸段塊,放入調配好的腌料腌漬兩小時左右;
  腌料:????、糖、醬油、料酒、薑、 醋少許、雞精少許、香油少許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配製腌料 加入辣椒末或者蒜泥等)
  2。同時將糯米淘洗幹淨,加水也浸泡兩個小時後瀝幹備用;
  3。取白菜葉一張,在沸水中燙一下,瀝幹,鋪在盤子底部;
  4。腌漬好的排骨放進糯米中滾一下,使排骨表面裹上一層糯米;均勻平鋪在盤子裏,周圍也略撒一些糯米
  5。上鍋蒸一個半小時;取出撒上蔥花即可。
  ==========================================
  糯米
  這本是四川的名菜,正宗的大概做法是要用到整鴨一隻,完了肚皮裏面塞滿糯米什麽的,然後烹煮,咱們自己做的時候一般很難掌握那麽大一隻鴨子的製作方法,而且也確實太多,估計幾頓都吃不完,我這個比較簡單,而且也不費太多的事情,所以強力給大傢介紹一下。
  用料:鴨邊腿一隻、????、醬油、花椒粉、料酒、雞精、蔥絲、薑絲
  糯米、紅豆(根據自己的喜好可多可少,我喜歡就多放了糯米,全當米飯了)
  做法:
  1、糯米、紅豆事先用水泡半個小時以上
  2、將鴨子斬成4釐米見方的塊,入開水中焯一下,水裏加些料酒。盛出
  3、鍋中放少許油(不要太多,鴨子本身很肥會出油),油熱後放入蔥絲、薑絲煸出香味後將焯好的鴨塊到入,加醬油、花椒粉、????、雞精調味(????要加夠,得考慮糯米也需要鹹味),見鴨子出油後盛出
  4、取一碗,將鴨塊皮朝下碼放整齊,這時將泡好的糯米、紅豆瀝幹水分後,放進碗裏抹平,將炒鴨子時鍋裏剩餘的油和湯汁都到在糯米上面,這點很重要,糯米會吸收油和湯汁的香味
  5、放入高壓鍋裏,上閥後再蒸30分鐘即可
  6、出鍋後扣在盤中就可以開吃了
  ===================================
  糯米藕片
  原料:大蓮藕2500剋、糯米1000剋,白糖、怡糖。
  製法:將藕去皮,在藕的頂端切開兩段,以便灌糯米。把糯米用水洗淨,浸漲,然後將糯米灌入藕的大段中,蓋上小段,用牙簽刺牢,放入桶中加清水500剋放入白糖、怡糖,用猛火燒開,然後用文火慢煮,宜至藕熟起糖皮,然後切片裝盤淋上糖漿即可。
  特點:風格獨特,口感俱佳
No. 5
  糯米
  (《千金·食治》)
  【異名】稻米(《別錄》),江米(《本草原始》),元米(《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種仁。植物形態詳"粳米"條。
  【性味】甘,溫。
  ①《別錄》:"味苦。"
  ②《千金·食治》:"味苦,溫,無毒。"
  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陰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
  ①《別錄》:"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
  ②孫思邈:"脾病宜食,益氣止泄。"
  ③孟詵:"治霍亂後吐逆不止,清水研一碗,飲之。"
  ④《本草拾遺》:"主消渴。"
  ⑤《四産本草》:"主痔疾,(糯米)以駱駝脂作煎餅服之,空腹與服。"
  ⑥《食性本草》:"能行榮衛中血積。解芫菁毒。"
  ⑦《綱目》:"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綱目》:"脾肺虛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
  【選方】①治三消渴利:糯𠔌(旋炒作爆蓬)、桑根白皮(厚者,切細)等分。上每用秤一兩許,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則飲,不拘時。(《三因方》梅花湯)
  ②治自汗不止: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三錢,米飲下,或煮豬肉點食。(《綱目》)
  ③治久泄食減: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幹,慢炒熱,磨篩,入懷山藥一兩。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砂糖二匙,鬍椒末少許,以極滾湯凋食,大有滋補,久服令人精暖,有子。(《劉長春經驗方》)
  ④治下痢禁口:糯𠔌一升。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拌濕,再炒為禾,海服一匙,湯下,三服。(《經驗良方》)
  ⑤治虛勞不足:糯米入豬肚內蒸幹,搗作丸子,日日服之。(《綱目》)
  ⑥治腹痛:糯米一、二升。炒極熱,盛長袋中,縛於痛處,細研八角茴香三錢,以????酒隨時服之。(《攝生衆妙方》)
  ⑦治妊娠胎動,腹痛,或下黃赤汁:糯米一分,黃耆一兩(銼),芎藭一兩(銼)。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聖惠方》)
  ⑧治小兒頭上生瘡及肥疳瘡:糯米飯燒灰,入輕粉,清油調敷。(《普濟方》)
  【名傢論述】①《仁齋直指方》:"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釀而發之也。"
  ②《綱目》:"糯米性溫,釀酒則熱,熬餳尤甚。孟詵、蘇頌,或言其性涼性寒者,謬說也,《別錄》已謂其溫中堅大便,令人多熱,是豈寒涼者乎?今人冷泄者,炒食即止,老人小便數者,作粢糕或丸子夜食亦止,其溫肺暖脾可驗矣。痘證用之,亦取此義。"
  ③《本經逢原》:"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粘滯,且利小便,以滋肺而氣下行矣。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基本概述
  糯米又叫江米,是傢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傢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糯米年糕無論甜鹹,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髒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其中所含澱粉為支鏈澱粉,所以在腸胃中難以消化水解。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藥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糯米酒的做法
  材料:
  A.甜酒藥,用量:我買的是直徑約兩釐米的小圓球,大約一公斤糯米需要1粒半.
  B.糯米
  C.密封的開口大點玻璃瓶.(其他可以密封的東西也可以).2000毫升的密封玻璃瓶,一公斤糯米需要兩個.
  D.一個蒸鍋,一塊比鍋口稍大紗布.
  準備:量好一公斤糯米,用涼水浸泡至少一個晚上.
  做法:將紗布放蒸格上,將浸泡好的糯米放紗布上,開火蒸40-50分鐘.蒸好後倒入大點的容器涼至溫熱,用一碗溫水將酒餅盡量化開後,(另留開一小勺)一邊將甜酒藥水倒入涼好的糯米中,一邊使勁攪拌糯米,盡量攪拌均勻),攪拌過程中可適量加些溫水.攪拌好後裝瓶,在中間弄個洞,將留的酒餅水倒入其中,蓋好瓶蓋,用厚布包好瓶子,天熱一般3-5天,天冷放暖氣邊,一般一兩星期就可以了.好了以後放冰箱冷藏,隨吃隨取.
  糯米百合粥的做法
  原料:糯米、百合、蓮子。
  作法:首先,將所有原料一一洗淨,然後上鍋點火,將水燒到半開時,倒入所有原料。糯米、百合、蓮子的比例大概為4:1:1。將水燒到半開在將原料放入的原因是為了避免粘鍋,而且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泡一下米,當鍋被燒開之後,將火調至小火,再慢慢熬製。而當鍋再次被燒開的時候,這樣好喝又具有滋補供銷的糯米百合粥就做好了。
  糯米糍的做法
  材料: 糯米粉:125g
  糖:50g
  牛奶:100ml(本來是用水調就可以的,但我自己覺得用牛奶調香一些)
  植物油:1大匙
  椰絲:適量(用來裹在糯米球的外面的)
  花生醬:適量(我做的花生餡的,可以用別的餡代替)
  做法:
  1、將糯米粉與糖混合放入牛奶和植物油並攪拌均勻。用手揉成團至光滑
  2、將揉好的糯米團分成乒乓球大小並用雙手搓成圓球
  3、象做湯圓一樣用手指在小圓球上戳一個洞洞,放入花生醬,然後把四周的糯米團包攏搓成圓球
  4、燒滾水,將包好餡的糯米團放入煮。
  5、待煮得浮上水面即熟。撈出控水後在椰絲中滾一滾,讓糯米團都裹上厚厚的香香椰絲就行了!放涼了更好吃!
  糯米燒麥
  1.先準備好材料,切成末的肉,香菇,青椒
  2.糯米浸泡若幹小時之後,上籠蒸熟。
  3.浸泡香菇的水,這是濾去雜質留下的部分。
  4.將面粉用沸水燙過,晾涼和好的面團。
  5.鍋中放油,下入肉末炒至變色,加入香菇和青椒一起翻炒,加入????、醬油和雞精,倒入香菇水燒沸。再把蒸好的糯米倒進去翻炒,至湯汁略幹即可出鍋。燒麥的餡料就做好了。
  6.這是炒好出鍋的餡料,直接用來當糯米飯也不錯的。
  7.把揉好的面稍整理,搓條下劑擀成荷葉狀的圓皮子,包入炒好的餡料,攏起成型。
  8.最後,把包好的燒麥放入鍋中蒸十分鐘即熟。
  糯米
  材料:長糯米300公剋、春捲皮10張、1小塊、青豆仁50公剋 、素火腿100公剋、香菇3朵
  【調味料】 醬油6大匙、鬍椒粉少許、味素2大匙
  【要領】炸糯米捲時,油約衹需5分熱,火也要關小火,纔不會將春捲皮炸焦了。
  【做法】
  A、糯米、青豆仁洗幹淨,火腿、香菇、薑切成末,與春捲皮備用。
  B、糯米加適量水放入電鍋煮熟。
  C、以2大匙油起油鍋,放入火腿、香菇、薑末,及青豆仁炒1~2分鐘。
  D、然後,加入糯米飯、調味料扮勻。
  E、最後、用春捲皮一一將糯米飯包捲起來,再放入熱油中炸至呈金黃色即可。
  米蒸排骨
  材料:肋排、糯米、白菜葉一張、蔥花適量
  1。肋排洗淨斬一寸段塊,放入調配好的腌料腌漬兩小時左右;
  腌料:????、糖、醬油、料酒、薑、 醋少許、雞精少許、香油少許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配製腌料 加入辣椒末或者蒜泥等)
  2。同時將糯米淘洗幹淨,加水也浸泡兩個小時後瀝幹備用;
  3。取白菜葉一張,在沸水中燙一下,瀝幹,鋪在盤子底部;
  4。腌漬好的排骨放進糯米中滾一下,使排骨表面裹上一層糯米;均勻平鋪在盤子裏,周圍也略撒一些糯米
  5。上鍋蒸一個半小時;取出撒上蔥花即可。
  糯米
  這本是四川的名菜,正宗的大概做法是要用到整鴨一隻,完了肚皮裏面塞滿糯米什麽的,然後烹煮,咱們自己做的時候一般很難掌握那麽大一隻鴨子的製作方法,而且也確實太多,估計幾頓都吃不完,我這個比較簡單,而且也不費太多的事情,所以強力給大傢介紹一下。
  用料:鴨邊腿一隻、????、醬油、花椒粉、料酒、雞精、蔥絲、薑絲
  糯米、紅豆(根據自己的喜好可多可少,我喜歡就多放了糯米,全當米飯了)
  做法:
  1、糯米、紅豆事先用水泡半個小時以上
  2、將鴨子斬成4釐米見方的塊,入開水中焯一下,水裏加些料酒。盛出
  3、鍋中放少許油(不要太多,鴨子本身很肥會出油),油熱後放入蔥絲、薑絲煸出香味後將焯好的鴨塊到入,加醬油、花椒粉、????、雞精調味(????要加夠,得考慮糯米也需要鹹味),見鴨子出油後盛出
  4、取一碗,將鴨塊皮朝下碼放整齊,這時將泡好的糯米、紅豆瀝幹水分後,放進碗裏抹平,將炒鴨子時鍋裏剩餘的油和湯汁都到在糯米上面,這點很重要,糯米會吸收油和湯汁的香味
  5、放入高壓鍋裏,上閥後再蒸30分鐘即可
  6、出鍋後扣在盤中就可以開吃了
  糯米藕片
  原料:大蓮藕2500剋、糯米1000剋,白糖、怡糖。
  製法:將藕去皮,在藕的頂端切開兩段,以便灌糯米。把糯米用水洗淨,浸漲,然後將糯米灌入藕的大段中,蓋上小段,用牙簽刺牢,放入桶中加清水500剋放入白糖、怡糖,用猛火燒開,然後用文火慢煮,宜至藕熟起糖皮,然後切片裝盤淋上糖漿即可。
  特點:風格獨特,口感俱佳
《中藥材》
  【藥名】糯米
  【別名】稻米、江米、元米
  【漢語拼音】nuo mi
  【英文名】Polished Glutinous Ric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yza sativa L.
  【歸經】脾;胃;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縮尿;劍汗;解毒
  【考證】《千金.食治》。《綱目》:糯糠,洽齒黃,燒取白灰,旦旦擦之。
  【科屬分類】禾本科】
  【拉丁文名】Semen Oryzae Glutinosae
  【主治】脾胃虛寒泄瀉;霍亂吐逆;消渴尿多;自汗;痘瘡;痔瘡
  【生態環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采收和儲藏】用機器除去稻殼,取其種仁。
  【資源分佈】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動植物形態】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嚮下彎麯,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於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藥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功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甘;溫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去殼種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入丸、散;或煮粥。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出處】《中華本草》
食療價值
  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糯稻)的種子。又稱稻米、江米、元米、酒米。在稻米中為粘性最強、脹性小的品種。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去皮殼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胃,益肺氣。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B2、煙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少食腹瀉;氣虛自汗;消渴口幹等。
  [用法]煮食,煎湯,或作丸、散。
  [註意]素有痰熱或脾胃運化無力者不宜作飯食。“作飲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名醫別錄》)
  [附方]
  1,糯米山藥散:糯米500g,水浸一宿,瀝幹,以小火慢慢炒熟;山藥50g,共研細末。每晨取15~30g,加紅糖(或白糖)適量,鬍椒少許,以沸水調食。
  源於《劉長春經驗方》。糯米、山藥與糖均可補益脾胃,鬍椒溫中健胃。用於脾胃虛弱,久瀉,便溏少食。
  2,糯米麥麩散:糯米150g,小麥麩100g。同炒,研末,每次10g,米飲送服,或煮豬肉蘸食。
  源於《本草綱目》。本方有益氣斂汗的作用;小麥麩亦為斂汗之品。用於氣虛不固,自汗不止。
  3,糯米蜂蜜糊:糯米30g,研為細末,或磨成漿,加蜂蜜30g。以水適量,煮成稀糊食。
  源於《楊氏産乳》。本方能滋養脾胃。用於脾(胃)陰不足,口渴飲水或少食欲嘔。
糯米·藥膳食療
  【簡介】糯米,為禾本植物糯稻的種仁。古稱元米、江米。
  【功用】補中益氣,健脾暖胃,固表止汗。主治脾胃虛寒,反胃,食少,泄瀉等;胃表不固,自汗,多汗等;消化道慢性疾病等。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人牌、胃、肺經。
  【用量用法】內服:煎湯,每次 50~100剋;或人丸、散。外用:研未調敷。
  【進補應用】
  1.脾胃虛寒,胃脘冷痛,嘔吐清水,食欲不振,四肢欠溫及妊娠劇吐,胎動不安 糯米紅棗粥:糯米100剋,大棗30剋,赤砂糖適量。將糯米和大棗淘洗幹淨,一並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35分鐘,以大棗熟爛為度,在粥將成時,加人赤砂糖,攪拌均勻。可供早晚餐食用。
  2.脾胃虛弱,身體虛衰、倦怠乏力、心悸失眠、食欲減退、便溏、浮腫 參棗米飯:糯米250剋,黨參10剋,大棗60剋,白砂糖50剋。將黨參、大棗洗淨,放人鍋內,加人開水適量,加蓋溫浸,使大棗泡發。然後煮30分鐘,撈去黨參。將糯米淘洗幹淨,放人碗內,加水適量,置於籠內蒸熟,倒扣在盤中。
  取大棗擺在糯米飯上,再將參棗湯液加白砂糖熬成黏汁,澆在棗飯上即成。可當飯食用。
  3.肺衛氣虛,自汗不止,易患感冒者 糯米麥麩散:糯米120剋,小麥茨30剋。將糯米淘淨,與小麥茨一同下鍋炒熟、炒黃,共研細末備用。每次服10剋,每日3次,用豬瘦肉湯送服。
  4.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脘腹隱痛、喜暖喜按、面色蒼白、精神疲憊以及産婦體弱 糯米酒雞蛋:糯米酒30毫升,雞蛋1個。將糯米酒倒人鐵鍋內,加清水適量,加熱煮沸後,放人調好的雞蛋,稍沸即成。
  飲酒湯,食蛋花。
  【註意事項】糯米性溫黏膩,肺熱所致的發熱、咳嗽,痰黃黏稠和濕熱作祟所致的黃疽、淋證、胃部脹滿、午後發熱等均忌用。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也應慎用。
於木百科
  糯米條介紹
  糯米條 (Abelia chinensis R.Br.)
  科屬:
  忍鼕科
  別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2m,老幹樹皮縱裂,嫩枝纖細,紅褐色。單葉對生,卵形至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寬鈍或圓形,邊緣疏生淺齒,背面脈間或基部密生白色柔毛;圓錐狀聚傘花序較密集,花冠漏鬥狀,端5裂,白色至粉紅色,芳香,萼片5,粉紅色,花後宿存。瘦果狀核果。
  分佈與習性:
  原産中國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及陝西南部等省區。垂直分佈海拔170~1000m。喜光,較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具有一定耐寒性,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幹旱瘠薄,微酸至微鹼性土壤均能適應。生長勢強,根係發達;耐修剪。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園林中常植於草坪邊、小徑旁、林緣、池畔、山石旁,可於建築物背面栽植,叢植於常緑樹前更清楚動人。
  圖片:
英文解釋
  1. :  Nuomi
  2. n.:  glutinous rice,  polished glutinous rice
法文解釋
  1. n.  riz glutineux
近義詞
江米
糯米
相關詞
民族節日八侗傢健康飲食糧食稻米食品小吃
美食車行廣西烹飪元宵主食糍粑民俗
更多結果...
包含詞
糯米飯糯米糕糯米捲糯米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