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箭毒蛙
目錄
No. 1
  箭毒蛙——世界上最毒的兩棲動物
基本介紹
  箭毒蛙科有6~8屬130~170種,分佈於拉丁美洲從尼加拉瓜到巴西東南部和玻利維亞一帶。箭毒蛙(poison dart frog, poison arrow frog)毫無疑問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屬於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豔的警戒色,是蛙中最漂亮的成員。箭毒蛙科的成員並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鮮豔,有毒的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其中毒性大的種類一隻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兩萬衹老鼠。箭毒蛙多數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釐米,但也有少數成員可以達到6釐米。
  許多箭毒蛙的表皮顔色鮮亮,多半帶有紅色、黃色或黑色的斑紋。這些顔色在動物界常被用作一種動物嚮其他動物發出的警告:它們是不宜吃的。這些顔色使箭毒蛙顯得非常與衆不同——它們不需要躲避敵人,因為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最致命的毒素來自於南美的哥倫比亞産的科可蛙,衹需0.0003剋就足以毒死一個人。
外形特徵
  箭毒蛙是一種個體很小的蛙類,它的整個體軀也不超過五釐米,也就是說衹有兩個手指那麽大,可是它在背上藏着的毒液,足可以使任何動物活活斃命。箭毒蛙的皮膚內有許多腺體,它分泌出的劇毒粘液,既可潤滑皮膚,又能保護自己。箭毒蛙的毒性非常強,冠於一切蛙毒之上。取其毒液一剋的十萬分之一即可毒死一個人;五百萬分之一剋,可以毒死一隻老鼠。任何動物衹要去吃它,衹要舌頭粘上一點毒液,就會中毒,以致死亡。
地理分佈
  箭毒蛙主要分佈於巴西、圭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布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舉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又像警告來犯的敵人。除了人類外,箭毒蛙幾乎再沒有別的敵人。
雄性育幼
  箭毒蛙有特殊的雄性育幼行為,這種蛙的雌性成體比雄性成體大,但卻不哺育後代。雌雄的交配常發生在棲生於倒木上的風梨科植物附近,這不是箭毒蛙欣賞花的美麗,而是因為這些植物輪生的葉片構造出一個小“池塘”,為蛙卵提供了發育的場所。雌雄交配,雌蛙將卵産在積水處後便悄然離去,衹有雄性耐心地照料後代。卵一旦發育成蝌蚪,雄蛙便將蝌蚪分別背到不同的有適量積水的地方,因為蝌蚪是肉食性的,兩個蝌蚪在一起會自相殘殺。
箭毒蛙的劇毒物質為什麽能見血封喉呢?
  人們作了一係列復雜的研究之後纔知道,這種蛙毒物質能夠破壞神經係統的正常活動,其主要作用形式是:阻礙動物體內的離子交換,使神經細胞膜成為神經脈衝的不良導體,這樣神經中樞發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達組織器官,最終導致心髒停止跳動。不過,箭毒蛙的毒液衹能通過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劃破,毒液至多衹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會致人死命。聰明的印第安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在捕捉箭毒蛙時,總是用樹葉把手包捲起來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塗抹它們的箭頭和標槍。他們用鋒利的針把蛙刺死,然後放在火上烘,當蛙被烘熱時,毒汁就從腺體中滲析出來。這時他們就拿箭在蛙體上來回摩擦,毒箭就製成。用一隻箭毒蛙的毒汁,可以塗抹五十支鏢、箭,用這樣的毒箭去射野獸,可以使獵物立即死亡。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文明人”闖入箭毒蛙的世界並將它們作為寵物帶到城市裏。悲慘的是箭毒蛙極其脆弱,對食物及生活環境的溫、濕度亦要求嚴格,因此,它們一旦被帶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來臨。箭毒蛙越來越受到人類的威脅
攜手拯救美麗的箭毒蛙
  目前,在已知的5743種兩棲動物中已經有三分之一,包括花箭毒蛙都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中。由於真菌疾病、氣候變化、棲息地的消失以及污染等原因,蛙、蟾蜍以及火蜥蜴等兩棲動物的數量正在迅速下降。
  據《科學》報道,目前世界保育聯合會正計劃足見一個兩棲動物保護聯盟。該小組將通過國際研究、保育以及立法來組織全球性兩棲動物數量下降危機 。
  1.花箭毒蛙由於身上長有鮮豔的花紋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種類,能夠長到2英寸(5.08釐米)長。這種蛙身上所顯現出來的各種顔色和花紋是在南美東北部高地色彩班駁的生活環境中而形成的。
  2.由於缺乏色素沉着,玻璃蛙的內臟、骨骼以及肌肉透過皮膚清晰可見。目前,大約有138種玻璃蛙生活在中央雨林以及南美地區。
  玻璃蛙的成體生活在樹上,有些種類會將卵産在溪流之上的葉片上。當卵孵化出來後,蝌蚪們就會掉入下面的水中,直到在水中長出了四肢後,再跳回樹上。
  如玻璃蛙一類的兩棲動物被看着是指示物種——它們的數量多少反映出整個環境狀況的好壞。現在,由於采伐和農田開墾破壞了它們的雨林棲息地,已經有許多玻璃蛙品種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3.斑背毒蛙這種醒目紅色或橙色皮膚的對潛在的捕食者而言是個危險的信號。這種蛙生活在南美亞馬遜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葉堆上。
  現在,采伐、火災和非法寵物交易都威脅着這種蛙的數量。《科學》上周公佈的一項政策報告稱,從1980年至今,兩棲動物物種的滅絶數量已經從9種上升到了122種。
  4.緑色箭毒蛙原産於美洲中部和南部,後在1932年為控製蚊子的數量而被引入了夏威夷的瓦鬍島。這種蛙將卵産在森林地面的落葉上。當卵孵化出來之後,雄蛙會將蝌蚪帶入水中。
  由於棲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寵物交易,使得這種蛙種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聯合會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基本介紹
  亦稱毒標槍蛙(poisondartfrog)或毒箭蛙(poisonarrowfrog)。枝毒蛙屬(Dendrobates)的箭毒蛙JosephT.Collins,MuseumofNaturalHistory,UniversityofKansas 
  美洲熱帶地區色彩鮮豔的毒蛙,其皮膚分泌物有些被南美洲部落用來塗抹在矛或箭的尖端。 
  體型小,通常長僅1∼5公分(0.5∼2吋),但非常顯眼,顔色為黑與豔紅、黃、橙、粉紅、緑、藍的結合。棲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屬於毒蛙科(Dendrobatidae),但並非所有170種都有毒。 
  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強的毒素。這種兩生類身體各處散布的毒腺會産生一些影響神經係統的生物鹼。最毒的種類是哥倫比亞豔黃色的Phyllobatesterribilis(葉毒蛙屬),僅僅接觸就能傷人。毒素能被未破的皮膚吸收,導致嚴重的過敏。當地人民並不殺死這種蛙來提煉毒素,而衹是把吹箭槍的矛頭颳過蛙背,然後放走它。 
  其他箭毒蛙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哥倫比亞幾個部落利用各種不同的箭毒蛙來提供毒素,以塗抹在吹箭槍的矛頭。喬科人(Choco)把尖銳的木棒插入蛙嘴,直到蛙釋出一種有毒生物鹼的泡沫為止。一隻箭毒蛙能夠提供50支矛浸泡所需的毒素,有效期限一年。 顯然有毒的亮麗顔色使這些蛙能在白晝大膽捕獵,攝食螞蟻、白蟻和住在熱帶雨林枯枝落葉層的其他小型生物。它們全年繁殖。蛙在地面産下果醬般的卵團,由雙親之一守衛,或回來觀看並經常將之弄濕。新孵出的蝌蚪由雙親之一背往適合的水坑、樹洞或鳳梨科植物。有生存能力後,某些樹蛙能夠活到15歲。
  箭毒蛙科有6~8屬130~170種,分佈於拉丁美洲從尼加拉瓜到巴西東南部和玻利維亞一帶。箭毒蛙(poison dart frog, poison arrow frog)毫枝毒蛙屬(Dendrobates)的箭毒蛙無疑問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屬於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豔的警戒色,是蛙中最漂亮的成員。箭毒蛙科的成員並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鮮豔,有毒的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其中毒性大的種類一隻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兩萬衹老鼠。箭毒蛙多數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釐米,但也有少數成員可以達到6釐米。
  許多箭毒蛙的表皮顔色鮮亮,多半帶有紅色、黃色或黑色的斑紋。這些顔色在動物界常被用作一種動物嚮其他動物發出的警告:它們是不宜吃的。這些顔色使箭毒蛙顯得非常與衆不同——它們不需要躲避敵人,因為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最致命的毒素來自於南美的哥倫比亞産的科可蛙,衹需0.0003剋就足以毒死一個人。
物種分類
  箭毒蛙是全球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其中毒性最強的物種體內的毒素完全可以殺死2萬多衹老鼠,它們的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釐米,個別種類也可達到6釐米。箭毒蛙主要分佈於巴西、圭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布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舉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又像警告來犯的敵人。除了人類外,箭毒蛙幾乎再沒有別的敵人。
  箭毒蛙傢族中蘭寶石箭毒蛙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它們絢麗的體色使潛在的掠食者遠遠避開。它們足部沒有蹼邊不能在水中遊動,因此不會出現在水生環境中。
  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種要小一些,但是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會使傷口腫脹並有燃燒炙熱的感覺。
  黃金箭毒蛙則是箭毒蛙傢族中毒性較強的一種,一隻黃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殺死十個成年人。
物種分類
  箭毒蛙傢族中蘭寶石箭毒蛙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它們絢麗的體色使潛在的掠食者遠遠避開。它們足部沒有蹼邊不能在水中遊動,因此不會出現在水生環境中。
  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種要小一些,但是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會使傷口腫脹並有燃燒炙熱的感覺。
  黃金箭毒蛙則是箭毒蛙傢族中毒性較強的一種,一隻黃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殺死十個成年人。
相關詞
動物兩棲類蛙類
包含詞
箭毒蛙科藍箭毒蛙花箭毒蛙
美洲箭毒蛙薩氏箭毒蛙黃帶箭毒蛙
箭毒蛙毒素紅帶箭毒蛙鈷藍箭毒蛙
三綫箭毒蛙幽靈箭毒蛙網紋箭毒蛙
黃頭箭毒蛙紅背箭毒蛙迷彩箭毒蛙
疣背箭毒蛙畫眉箭毒蛙草莓箭毒蛙
染色箭毒蛙金色箭毒蛙黃邊箭毒蛙
藍色箭毒蛙蘭寶石箭毒蛙深緑黑色箭毒蛙
厄瓜多爾箭毒蛙明亮黑緑箭毒蛙攜手拯救美麗的箭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