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北 >荊州 > 章華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章華寺聯繫方式地址:湖北省荊州市區東北角的太師淵章華寺投訴電話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章華寺景區榮譽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章華寺門票價格3元
  原名章臺寺,座落在沙市太師淵路北側。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修建。章華寺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相傳章華寺是在章華臺的遺址上修建的,章華臺,又稱章華宮,是楚靈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離宮。楚靈王特別喜歡細腰女子在宮內輕歌漫舞,不少宮女為求媚於王,少食忍餓,以求細腰,章華宮又有“細腰宮”之稱。後章華宮毀於兵亂,在章華臺遺址上,元代修建章華寺,清代又重修。寺廟座東朝西,面積8790平方米。廟宇建築宏偉,裝飾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進山門,繞過荷共池,見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堂等主體建築。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寺院緑樹環繞,分外幽靜。寺內藏有清代皇室御賜《藏經》,及許多宮廷珍品,還有緬甸國王敬贈的兩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國以來歷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師靈骨。寺院有全國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銀杏樹等古跡。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章華寺高僧淨月被清廷封為四品大僧正和欽命方丈,管轄荊州、宜昌、恩施、鄖陽等地所有寺廟。從此,章華寺成為長江流域最有影響的寺廟之一。
  
  章臺寺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了。那時候,沙頭鎮還沒有形成。靈王本是靠着政變,殺死了自己的侄子而登上王座的,他纂權奪位的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享樂。他大興土木,擴建宮室,等到他把一切都玩膩了,他又異想天開,在渚宮附近,倚江傍水之處,築了這章華寺,據《水經註》記載,臺高十丈,寬五十丈,登臺需要休息三天,因此又叫三休臺,臺上宮室亭榭,極其壯麗,臺下以石頭砌成清水池。這座豪華宮殿,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楚靈王常洋洋得意地嚮各國使臣炫耀說:“貴國亦有此宮室之美乎?”
  蘇東波的《渚宮》詩說:“當時楚人架宮殿,意思絶妙般與亻垂,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娥眉”.說是“飛樓百尺”是一點也不誇張的。這楚靈王不但昏庸腐化,而且還有一個奇特的怪癖:特別愛好細腰,挑了幾千名細腰女子居於章華宮中日夜輪舞,供他玩樂,因此章華宮又叫細腰宮。腰粗的宮女被趕出宮做粗活或者加以囚禁,宮女和大臣們衹得減食挨餓勒緊腰帶以求寵,結果餓死不少,後人有詩句說:“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夢澤》詩中表達了對宮女們的同情:
  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夢靈王的荒淫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後來他的弟弟公子比發動政變,他逃到野外,求食不得,餓死於荒郊。後來有詩記靈王的結局:
  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
  臺土未幹歌管絶,可憐身入野人傢。
  以後,隨着七國爭雄,楚政崩潰,章華臺也荒廢了。蘇試描寫那荒蕪的情景是:“池空野迥樓閣小,唯有深竹藏狐狸。”
  到了十四世紀,初的元朝泰定年間,在古章華臺遺址上建了一座廟宇,初名章臺寺,後改名章華寺。這章華寺規模宏大,廟貌雄偉,氣象肅穆,環境清幽。與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稱為湖北三大叢林。寺的主體建築有大雄室殿、天主殿、韋馱殿、財神殿、藏經樓等。每一重都是畫棟雕梁、盤竜據虎、翠彩軒翔、金碧掩映。
  文化革命中,如來佛及四大天王等神象都被毀了,但緬甸國王送來的一座玉佛還在,藏經樓中尚有清代皇室專為章華寺頒發的全套藏經常八千捲(現藏市博物館)。殿門邊有清光緒年間所立的石碑,記載三個高僧艱苦創業及幾次復修章華寺的事跡。
No. 2
  區位概況
  原名章臺寺,坐落在荊州市沙市太師淵路北側。元 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修建。章華寺同漢陽 歸元寺、當陽 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歷史及景點概況
  相傳章華寺是在章華臺的遺址上修建的,章華臺,又稱章華宮,是楚靈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離宮。楚靈王特別喜歡細腰女子在宮內輕歌曼舞,不少宮女為求媚於王,少食忍餓,以求細腰,章華宮又有“細腰宮”之稱。後章華宮毀於兵亂,在章華臺遺址上,元代修建章華寺,清代又重修。寺廟坐東朝西,面積8790 平方米。廟宇建築宏偉,裝飾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進山門,繞過荷共池,見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堂等主體建築。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寺院緑樹環繞,分外幽靜。寺內藏有清代皇室御賜《藏經》,及許多宮廷珍品,還有緬甸國王敬贈的兩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國以來歷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師靈骨。寺院有全國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銀杏樹等古跡。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章華寺高僧淨月被清廷封為四品大僧正和欽命方丈,管轄荊州、宜昌、恩施、鄖陽等地所有寺廟。從此,章華寺成為長江流域最有影響的寺廟之一。
  蘇東坡的《渚宮》詩說:“當時楚人架宮殿,意思絶妙般與垂,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娥眉”.說是“飛樓百尺”是一點也不誇張的。這楚靈王不但昏庸腐化,而且還有一個奇特的怪癖:特別愛好細腰,挑了幾千名細腰女子居於章華宮中日夜輪舞,供他玩樂,因此章華宮又叫細腰宮。腰粗的宮女被趕出宮做粗活或者加以囚禁,宮女和大臣們衹得減食挨餓勒緊腰帶以求寵,結果餓死不少,後人有詩句說:“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夢澤》詩中表達了對宮女們的同情:
  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夢靈王的荒淫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後來他的弟弟公子比發動政變,他逃到野外,求食不得,餓死於荒郊。後來有詩記靈王的結局:
  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
  臺土未幹歌管絶,可憐身入野人傢。
  以後,隨着七國爭雄,楚政崩潰,章華臺也荒廢了。蘇軾描寫那荒蕪的情景是:“池空野迥樓閣小,唯有深竹藏狐狸。”
  到了十四世紀,初的元朝 泰定年間,在古章華臺遺址上建了一座廟宇,初名章臺寺,後改名章華寺。這章華寺規模宏大,廟貌雄偉,氣象肅穆,環境清幽。與漢陽 歸元寺、當陽 玉泉寺並稱為湖北三大叢林。寺的主體建築有大雄室殿、天主殿、韋馱殿、財神殿、藏經樓等。每一重都是畫棟雕梁、盤竜據虎、翠彩軒翔、金碧掩映。
  文化大革命中,如來佛及四大天王等神象都被毀了,但緬甸國王送來的一座玉佛還在,藏經樓中尚有清代皇室專為章華寺頒發的全套藏經常八千捲(現藏市博物館)。殿門邊有清光緒年間所立的石碑,記載三個高僧艱苦創業及幾次復修章華寺的事跡。
  章華寺著名祖師為悟開法師,著名方丈有鬆清法師、淨月法師。現任方丈心繼法師,35歲,湖北省長陽人,畢業於東林佛學院,兼任湖北省佛教協理事,荊州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