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立春節
目錄
簡介
  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全國各地。農歷正月間(陽歷二月四日前後)過節。在周代,這天天子親率三公九卿等到東郊迎春,祭祀。唐宋時,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表示勸農春耕和祈求豐收,明清以來,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蠶種、喝春茶等。
傳統習俗
  立春節,即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日,古代立春節前一日要行迎春禮,舉行祭太皞、芒種的儀式。民間也進行各項迎春活動,諸如打春牛、食春盤、貼春帖、喝春茶、剪春幡、咬春、戴春雞、綁立春蘿蔔等。50年代以後,立春節活動多已和春節活動相融合,單獨以此日為節者已很少見。
  打春牛
  新中國成立前,開封民間的“打春牛”之俗最為出名,即事前紮糊“春牛”,其肚內要裝以花生、核桃、棗等,“以立春日示衆”,並以紅緑彩鞭敲擊,至破開時,爭搶其肚內幹果吃,據說老人吃了增壽,小孩吃了增智。
  咬春
  在林縣一帶“立春日”,民間常以白麵烙製“春餅”,再以蘿蔔絲加蔥,薑、蒜、韭等所調製的“春盤”,或稱“五辛盤”捲而食之,俗稱“咬春”,以為消災除病之舉。
  剪春幡
  在南陽鎮平一帶,農村婦女習於立春日用彩色綢布剪製‘春雞”、“春燕”、“春花”、“春柳’等,綴於小兒臂上,男左女右,以為立春之標志。
  綁立春蘿蔔
  豫西北民間,喜於此日將白菜蘿蔔綁於樹枝上涼曬,據說可治療咳嗽等病,需要時即取下用之。
  每逢立春日,人們食春餅、春菜以示慶祝,很多地方還舉行“祭春牛”活動。
  舊俗立春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春節”,古有天子率百官迎春於東郊,以祈求全年豐收之俗。唐宋時圍繞農業生産,又增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俗。明清以來,民間有的貼宜春貼;有的婦女用青色綢剪成春燕、春蝶飾於頭上;有的造面繭,用肉或菜蔬作餡,中置紙簽,名“探春繭”;有的以春盤相饋贈或全家食春餅、蘿蔔等,謂之“咬春”;有的選集優人、戲子、小妓等裝扮社火,進行教習,謂之“演春”等俗。民國時地方官員每年仍舉行迎春儀式,直到抗日戰爭前夕纔停止。如今市郊地區仍有立春前一晚,讓小孩住到別人傢去的“住春夜”風俗,也有人傢在壁間張貼用紅紙書寫的“迎春接福”四字。而白族民間稱立春日為“催春節”,侗族是日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動。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謂“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為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難遇歲朝春”民諺。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衆農民將春牛打爛。
  現在,城裏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癥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衆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竈,據說可以祛蚍蜉。
  立春節,民間藝人製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傢,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彩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桿”。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𠔌等雜糧,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薑、蔥、面餅,稱為“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娘傢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
  春季養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別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生和流行。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消滅傳染源;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三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此外,註意口鼻保健,阻斷溫邪上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節”的由來
  我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産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裏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麽,為什麽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裏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鼕至的規模。
科學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文上是春季開始的節氣。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鼕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鼕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鼕藏”,概括了黃河中下遊農業生産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因此,“四立”雖能反映黃河中下遊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不能適用全國各地。黃河中下遊土壤解凍日期從立春開始;立春第一候應為“東風解凍”,兩者基本一致,但作為春季開始的標志,失之過早。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遊立春含義不符。2月下旬,真正進入春季的衹有華南。但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實際。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立春飲食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不可驟減。《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恆言》亦云:“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
  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臥早起,免冠披發,鬆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五髒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髒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髒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髒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係,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鬍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立春詩詞
  “今朝立春好天氣,況是太平朝野時。”(《廣群芳譜·天時譜》楊維禎詩)我國古人嚮有立春詠詩的傳統。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寫過一首立春詩: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唐朝立春日時興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這時憶起了當年在“兩京”(長安、洛陽)過立春日的盛況:盤出高門,菜經纖手,一個個迭送白玉青絲,好不歡樂。可是現今經過了安史之亂,睏居夔州(今奉節),再也不能過那樣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際,衹有呼兒覓紙題詩遣懷。
  宋朝女詩人朱淑貞的立春詩,別有一番歡樂愉快的情味: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捲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六街指唐宋時就城的主要街道) (幡:唐風俗,立春剪紙或綢絹為旗幡形戴在頭上,亦稱彩勝,或合稱幡勝。)
  朱淑貞在立春日挑生菜,捲春餅,剪幡勝,好一派迎春景象。詩人感到新一年的良辰美景,都是吟詩抒懷的好題材。這首詩反映了宋朝京都立春日的歡樂情景,如此歡快的詩詞在朱淑貞的作品中是不多的。
  南宋範成大的立春詩反映了農村生活:
  竹擁溪橋麥蓋坡,土牛行處亦笙歌。
  麯塵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淺淺波。
  日滿縣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來不飲兼無句,奈此金幡彩勝何。
  竹茂麥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還有融融春陽耀春市,帆船往來如穿梭。這自然激起了詩人的詩興,而吟詩抒懷,是立春日剪金幡,紮彩勝無法比擬的。
相關詞
節日潮汕風情民情風俗
包含詞
立春節的由來“立春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