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穿心藤
  所屬捲:epipremnopsis engl.
  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穿心藤
  其它中文名:穿孔藤(廣西金秀、大瑤山)。
  描述字段:攀援藤本。莖圓柱形,幹時變黑色,節間長2—3釐米,幼枝節間長4—6釐米。葉柄長24—30釐米,幼枝上也有長4—5釐米的,具鞘幾達頂部,基部抱莖,對折寬達2釐米,鞘部早落。葉片緑色,壓幹後呈黑褐色,紙質,卵狀披針形,鐮狀披針形,驟狹,細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芽時席捲,幼枝上葉片長13-15釐米,略不等側,全緣,沿側脈中部有大小不一的長圓形穿孔或否;花枝葉片大,長28—35釐米,寬9—12釐米,中肋背面隆起,Ⅰ級側脈5-7,弧麯上升,其間Ⅱ級側脈細弱,細脈網結,Ⅰ級側脈之間有卵形和長圓形空洞,空洞長4—6釐米,寬1.5—4釐米,有時內伸至中肋,外延及邊緣。花序柄於枝頂葉腋單生,圓柱形,長8—10釐米,幹時黑褐色。佛焰苞黃紅色,革質,短舟狀,長約8.5釐米,展平寬約8—9釐米,先端具短喙。肉穗花序梗長8—10毫米,粗2—3毫米。肉穗花序圓柱形,長6釐米,粗1.3釐米,兩頭略狹。花兩性,無花被,子房角柱狀,頂平,近六角形,長約3毫米,頂部寬約2.5毫米,花柱缺,柱頭長圓形,縱嚮,長約1.5毫米,1室,側膜胎座脊狀隆起,胚珠2,倒生,珠孔嚮下,珠柄短,對生於胎座的中部以下。雄蕊6,略短於子房,花絲扁平,藥室長圓形,比花絲短,外嚮縱裂。花期4月(海南)或10月(陽朔)。
  分佈及生境:廣東:海南白沙,劉心祈26772(模式存廣東植物所)。
  廣西:金秀,陳永昌1571,李蔭昆400761,呂清華4577;昭平,李蔭昆402494;陽朔,秦俊用8170,陳照宙53188;地點不詳,陳煥鏞b24;大瑤山,北京藥物所157。
  湖南:江華,陳鵬舉7300197。
  雲南:西疇,王啓無85423。
  生長於海拔1300米(西疇)的密林中,多附生於石崖或樹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