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空中樓閣理論
目錄
No. 1
  空中樓閣理論的倡導者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他認為股票價值雖然在理論上取决於其未來收益,但由於進行長期預期相當睏難和不準確,故投資大衆應把長期預期劃分為一連串的短期預期。而一般大衆在預測未來時都遵守一條成規:除非有特殊理由預測未來會有改變,否則即假定現狀將無定期繼續下去。於是投資者不必為不知道10年以後其投資將值幾何而失眠,他衹要相信這條成規不被打破,使他常有機會在時間過得不多、現狀改變還不太大時就可以修改其判斷,變換其投資,則他覺得他的投資在短期間內相當安全,因此在一連串的短期內(不論有多少),其投資也相當安全。一般投資者如此,專業投資者也衹好如此,這些專業人士最關心的,不是比常人高出一籌預測某一投資品在其整個壽命中産生的收益如何,而在於比一般大衆稍早一些預測在此成規下市場對新的變化有什麽反應。
  凱恩斯把此種行為比作選美比賽:報上發表一百張美女照片,要求參賽者選出其中最美的六個,並給命中率最高的參賽者頒奬,這與我國電影的百花奬有點類似。在這種競賽規則下,為了獲勝,每一參賽者都不會根據自己的審美標準來評議,而會根據他對別人審美觀點的推斷來選美,衹有這樣,參賽者自己才能獲奬。所以為了獲奬,參賽者都必須服從大衆的偏好。
  同樣在股票投資中,專業人要想在投資中獲利,也必須瞭解並遵從一般投資大衆的思維方式,一項投資對投資者來說值一定的價格,是因為他期望能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於是股票投資就成了博傻遊戲:每個人購買股票時都不必研究該股票到底值多少錢,或能為其帶來多少長期收益,而衹關心有沒有人願意以更高的價格嚮他買進;所以在股市中,每個人在購買股票時都必須且願意充當暫時的傻瓜,衹要他相信會有更傻的人來接替他的傻瓜職務,使其持有的股票能賣出,他就可晉升為聰明人了。這種遊戲一直持續下去,像擊鼓傳花一樣。當鼓聲一停,最後的一棒就成了真正的傻瓜。此時股價開始下跌,於是傻瓜們又開始了"割肉比賽"。
  基於上述分析,凱恩斯認為,"股票價格乃代表股票市場的平均預期,循此成規所得的股票價格,衹是一群無知無識群衆心理之産物,當群意驟變時,股價自然就會劇烈波動"。
  目前,空中樓閣理論在各投資領域都很有市場,其要點可歸納為:
  (1)股票價格並不是由其內在價值决定的,而是由投資者心理决定的,故此理論被稱為空中樓閣理論,以示其虛幻的一面。
  (2)人類受知識和經驗所限,對長期預期的準確性缺乏信心,加上人生短暫造成的短期行為,使一般投資大衆用一連串的短期預期取代長期預期。
  (3)占少數的專業人士面對占絶大多數的一般投資大衆的行為模式衹好采取順應的策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順勢而為,股票價格取决於股民的平均預期。
  (4)心理預期會受樂觀和悲觀情緒的影響而驟變,從而引起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
  (5)投資者想要在股市中取勝,必須先發製人,智奪群衆,而鬥智的對象,不是預期股票能帶來多少長期收益,其投資價值有幾何,而在於預測短期之後,股價會因股民的心理預期變化而有何變化。
  (6)衹要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上漲,他就可不必追究該股票的投資價值而一味追高買進,而當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會下跌時,他也不顧市場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而殺低拋出。所以股票投資往往成為博傻遊戲,成為投機者的天堂。
  附 證券分析大師--格拉罕姆
  格拉罕姆是美國的一名證券分析大師。早在1934年,他就著有《證券分析》一書,時至今日,這本書已再版了五次,其仍被認為是美國證券分析行業裏的一本必讀書。他在大學執教證券分析近20年,同時,他還是一名身體力行的投資經理。
  格拉罕姆是一名非常謹慎的投資者,他在股票投資中始終將資金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老本虧掉,所以他不同意"冒最大的風險,賺最大的利益"這種激進的投資方式。對那些企圖每年從股市中賺取100%以至300%利潤的人,他認為是過於貪心了,真正的投資者應該是普通的、理智的、能耐心地在股市中等待和尋找機會,如果一年所賺取的利潤能達到社會平均利潤率的2~3倍就足夠了,這樣,投資者的本錢就能在10年內翻上兩番,20年內翻上四番。
  在股票投資中,為了回避風險,確保資金的增值,格拉罕姆非常重視股票的內在質量,他首創了關於判斷股票內在價值的七條標準,這就是(1)企業應有適度的規模;(2)財務地位較為穩固;(3)業績穩定;(4)有連續保持支付股息的記錄;(5)
  利潤逐年增長;(6)適當的市盈率;(7)股票價格與其淨資産的含量恰當。
  在股票投資中,格拉罕姆有一條著名的準則,這就是忘掉市場。他認為股市的漲漲跌跌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投資者不能因為股票價格的波動而害怕套牢,從而喪失了挑選績優股的機會,這在股票投資中是極不明智的。而股價的不正常波動恰好為投資者創造了低吸高拋的絶好良機。
  和他提出的理論相一致,格拉罕姆在具體的投資實路中極為謹慎。他非常重視股票的內在價值,而為了避免風險,他從來就不買成長股,而衹在市場上尋找穩健適中、發展平慢的優質股票。買進股票後,他就忘掉短期的套牢、下跌等字眼,而十分關註每年的股息收入及公司的發展趨勢。他所期望的也就是每年能帶來20~30%的盈利。經過利生利、息生息,在格拉罕姆退休時,他已成為一名百萬富翁。
股票證券
  空中樓閣理論概述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空中樓閣理論
    空中樓閣理論的倡導者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於1936年提出的,他認為股票價值雖然在理論上取决於其未來收益,但由於進行長期預期相當睏難和不準確,故投資大衆應把長期預期劃分為一連串的短期預期。而一般大衆在預測未來時都遵守一條成規:除非有特殊理由預測未來會有改變,否則即假定現狀將無定期繼續下去。於是投資者不必為不知道10年以後其投資將值幾何而失眠,他衹要相信這條成規不被打破,使他常有機會在時間過得不多、現狀改變還不太大時就可以修改其判斷,變換其投資,則他覺得他的投資在短期間內相當安全,因此在一連串的短期內(不論有多少),其投資也相當安全。一般投資者如此,專業投資者也衹好如此,這些專業人士最關心的,不是比常人高出一籌預測某一投資品在其整個壽命中産生的收益如何,而在於比一般大衆稍早一些預測在此成規下市場對新的變化有什麽反應。
    凱恩斯把此種行為比作選美比賽:報上發表一百張美女照片,要求參賽者選出其中最美的六個,並給命中率最高的參賽者頒奬,這與我國電影的百花奬有點類似。在這種競賽規則下,為了獲勝,每一參賽者都不會根據自己的審美標準來評議,而會根據他對別人審美觀點的推斷來選美,衹有這樣,參賽者自己才能獲奬。所以為了獲奬,參賽者都必須服從大衆的偏好。
    同樣在股票投資中,專業人要想在投資中獲利,也必須瞭解並遵從一般投資大衆的思維方式,一項投資對投資者來說值一定的價格,是因為他期望能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於是股票投資就成了博傻遊戲:每個人購買股票時都不必研究該股票到底值多少錢,或能為其帶來多少長期收益,而衹關心有沒有人願意以更高的價格嚮他買進;所以在股市中,每個人在購買股票時都必須且願意充當暫時的傻瓜,衹要他相信會有更傻的人來接替他的傻瓜職務,使其持有的股票能賣出,他就可晉升為聰明人了。這種遊戲一直持續下去,像擊鼓傳花一樣。當鼓聲一停,最後的一棒就成了真正的傻瓜。此時股價開始下跌,於是傻瓜們又開始了“割肉比賽”。
    基於上述分析,凱恩斯認為,“股票價格乃代表股票市場的平均預期,循此成規所得的股票價格,衹是一群無知無識群衆心理之産物,當群意驟變時,股價自然就會劇烈波動”。 空中樓閣理論的主要論點
    目前,空中樓閣理論在各投資領域都很有市場,其要點可歸納為:
    (1)股票價格並不是由其內在價值决定的,而是由投資者心理决定的,故此理論被稱為空中樓閣理論,以示其虛幻的一面。
    (2)人類受知識和經驗所限,對長期預期的準確性缺乏信心,加上人生短暫造成的短期行為,使一般投資大衆用一連串的短期預期取代長期預期。
    (3)占少數的專業人士面對占絶大多數的一般投資大衆的行為模式衹好采取順應的策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順勢而為,股票價格取决於股民的平均預期。
    (4)心理預期會受樂觀和悲觀情緒的影響而驟變,從而引起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
    (5)投資者想要在股市中取勝,必須先發製人,智奪群衆,而鬥智的對象,不是預期股票能帶來多少長期收益,其投資價值有幾何,而在於預測短期之後,股價會因股民的心理預期變化而有何變化。
    (6)衹要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上漲,他就可不必追究該股票的投資價值而一味追高買進,而當投資者認為未來價格會下跌時,他也不顧市場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而殺低拋出。所以股票投資往往成為博傻遊戲,成為投機者的天堂。
    該理論完全拋開股票的內在價值,強調心理構造出來的空中樓閣。投資者之所以要以一定的價格購買某種股票,是因為他相信有人將以更高的價格嚮他購買這種股票。至於股價的高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更大的“笨蛋”願以更高的價格嚮你購買。精明的投資者無須去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他所須做的衹是搶在最大“笨蛋”之前成交,即股價達到最高點之前買進股票,而在股價達到最高點之後將其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