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qióng shān è shuǐ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窮山:荒山;惡水:經常引起災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條件非常差。
資料來源: 清·王濬卿《冷眼觀》:“且山雖明而寸草不生,是為窮山;水雖秀而衹鱗莫睹,是為惡水。”
例子: 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之間度過的三年戰鬥的歲月,使我記起很多人。(孫犁《山地回憶》)
|
qióng shān è shuǐ qióng shān è shuǐ |
荒山與泛濫成災之水。形容自然條件極壞 |
窮山﹐荒山;惡水﹐湍急的河流 Qiongshan, barren hills; bad water, turbulent rivers |
窮山,荒山;惡水,湍急的河流。形容自然條件很差的地方。 孫犁 《山地回憶》:“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 阜平 窮山惡水之間度過的三年戰鬥的歲月。”《歷史研究》1975年第6期:“解放後, 麯峪 人民走上了‘組織起來’的金光大道,依靠集體力量,嚮窮山惡水開展了頑強的戰鬥。” |
|
窮山惡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解 釋 窮山:荒山;惡水:湍急的河流。形容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地方。
出 處 清·王瀎卿《冷眼觀》:“且山雖明而寸草不生,是為窮山;水雖秀而衹鱗莫睹,是為惡水。”
用 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指條件惡劣的地方。
示 例 孫犁《山地回憶》:“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之間度過的三年戰鬥的歲月。”
近義詞 窮鄉僻壤、不毛之地
反義詞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
|
- n.: barren mountains and unruly rivers
|
|
不毛之地, 半壁江山, 半壁河山, 殘山剩水, 剩水殘山, 窮巷拙門 |
|
十字街頭, 十字路口, 大好河山, 萬頭攢動, 萬人空巷, 交叉路口, 錦綉山河, 錦綉乾坤, 錦綉江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