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綫,
根據針灸學理論,通過針具和藥綫在穴位內産生刺激經絡、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調整髒腑,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綫療法是幾千年中醫針灸經驗和30多年埋綫療法經驗的精華融匯而成的一門新型學科,其適應癥非常廣泛,尤其是對中西藥物乆治不愈的許多慢性病疑難病癥,往往獲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療效,所起到的治療作用相當於針灸數十次的功效,其中對某些慢性病疑難病具有速效、長效、特效的優勢,經得起實踐檢驗,治療次數少,病員痛苦小,花錢少。穴位埋綫優於當前多種醫療技術的療效,是我們一直共同尋找的最佳治療方法。使用羊腸綫或其他可吸引綫體對穴位進行植入.是在針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將醫用腸綫埋入相應穴位,經過多種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絡氣血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穴位埋綫後,腸綫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時,對穴位産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學刺激長達20天或更長時間,從而對穴位産生一種緩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長效針感效應”,長期發揮疏通經絡作用,達到“深納而久留之,以治頑疾”的效果。穴位埋綫,每20~30天治療一次,避免較長時間、每日針灸之麻煩和痛苦,減少就診次數。因而,穴位埋綫是一種長效、低創痛的針灸療法,它特別適用於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以及時間緊和害怕針灸痛苦的人。
穴位埋綫療法是針灸的一種延伸和發展,是用特製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將人體可以吸收的載體羊腸綫(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彈入相應的穴位,長久刺激穴位,起到“健脾益氣、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氣血”的作用,從而調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達到祛病強身、保健美容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埋綫一次相當於針刺十次或數十次,療效持久鞏固,省時方便。
穴位埋綫療法的註意事項:
1 埋綫療法所采用的針具及綫體均為一次性的醫療産品,保證一人一針,用後按規定銷毀,避免了醫源性交叉感染,保證安全衛生。
2 埋綫後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後針感得氣的反應。體質較柔弱或局部經脈不通者更明顯,一般持續時間為2~7天左右。
3 埋綫後6~8小時內局部禁沾水,不影響正常的活動。
4 局部出現微腫、脹痛或青紫現象是個體差異的正常反應,是由於局部血液循環較慢,對綫體的吸收過程相對延長所致,一般7~10天左右即能緩解,不影響任何療效。
5 體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淺,埋綫後可能出現小硬節,不影響療效,但吸收較慢,一般1~3個月左右可吸收完全。
6 女性在月經期、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時期盡量不埋綫,對於月經量少或處於月經後期患者可由醫生視情況是否埋綫。
7 皮膚局部有感染或有潰瘍時不宜埋綫。肺結核活動期、骨結核、嚴重心髒病、疤痕體質及有出血傾嚮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
8 此療法為緑色、無毒副作用的方法,分為埋綫治療期(15天埋綫一次,三次為一療程)和埋綫鞏固保健期(1~2個月埋綫一次,三次為一療程)。
9 埋綫期間主要忌食:油、糖。禁食:羊肉、豬肉、糖類、面食、核桃、瓜子、花生、鹹菜、泡菜、動物內臟、鹹雞蛋、鬆花蛋等。註意每日禁止進食時間為:16:00~17:00和20:00~21:00。
10 可食用食物:蔬菜類:以黃瓜、鼕瓜、芹菜為最好;肉類:可選用牛肉、雞肉、兔肉、鴨肉、蝦肉、魚肉等;蛋類:以煮雞蛋、茶雞蛋、牛奶、豆漿為主;水果類:可選草莓、酸梨、西紅柿、蘋果等。
11 埋綫後宜避風寒、調情志,以清淡飲食為主,忌煙酒、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2 如果埋綫後局部出現紅腫熱痛者,請與醫生聯繫,以做相應抗感染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