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方 : 中藥 : 方劑 > 秦艽鱉甲散
目錄
No. 1
  秦艽鱉甲散
  【來源】《衛生寶鑒》捲五。
  【組成】柴鬍 鱉甲(去裙襴,酥炙,用九肋者) 地骨皮各30 秦艽 當歸 知母各15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次15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葉,烏梅1個,煎至140毫升,去滓,臨臥、空腹各一服。
  【功用】滋陰養血,退熱除蒸。
  【主治】虛勞陰虧血虛,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睏倦盜汗。
  【方論】方中鱉甲、知母、當歸滋陰養血,秦艽、柴鬍、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烏梅斂陰止汗。諸藥合用,既能滋陰養血以治本,又能退熱除蒸以治標。臨床上常用於結核病的潮熱,溫熱病後期陰虧津傷,餘熱未盡,以及原因不明的長期反復低熱屬於陰虛型者。
No. 2
  秦艽鱉甲散
  【來源】《衛生寶鑒》捲五。
  【組成】柴鬍 鱉甲(去裙襴,酥炙,用九肋者) 地骨皮各30 秦艽 當歸 知母各15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次15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葉,烏梅1個,煎至140毫升,去滓,臨臥、空腹各一服。
  【功用】滋陰養血,退熱除蒸。
  【主治】虛勞陰虧血虛,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唇紅頰赤,睏倦盜汗。
  【方論】方中鱉甲、知母、當歸滋陰養血,秦艽、柴鬍、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烏梅斂陰止汗。諸藥合用,既能滋陰養血以治本,又能退熱除蒸以治標。臨床上常用於結核病的潮熱,溫熱病後期陰虧津傷,餘熱未盡,以及原因不明的長期反復低熱屬於陰虛型者。
  方 名:秦艽鱉甲散(補養之劑)
  總 結:風勞 
  編 號:039 
  組 成:地骨皮﹑知母﹑青蒿﹑烏梅﹑鱉甲﹑柴鬍﹑秦艽﹑當歸 
  主 治:治風勞骨蒸,午後壯熱,咳嗽肌瘦,頰赤盜汗,脈來細數。
  加 減:汗多倍黃耆。 
  歸 經:足少陽厥陰藥也。 
  方 義:(1)風生熱而熱生風,非柴鬍、秦艽不能驅風邪使外出。鱉陰類,用甲者,骨以及
  骨之義。 
  烏梅酸澀,能引諸藥入骨而斂熱。青蒿苦寒,能從諸藥入肌而解蒸。知母滋
  陰。 
  當歸和血。地骨散表邪兼清裏熱,又止汗除蒸之上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