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秋風樓聯繫方式地址:山西萬榮縣城西古後土祠東隅。
郵編:044000秋風樓投訴電話運城旅遊投訴電話:0359-2085615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秋風樓節慶活動運城也和山西的其他地方一樣,有着豐富的節慶活動,永濟市的“正月十五”非常的熱鬧,每個鎮區代表團都要表演節目,有首陽的背冰最為著名,表演者光這身子在正月十五背着冰塊遊街,其場面可謂精彩,每年都有三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還有關公文化節等等。秋風樓最佳旅遊時間最佳旅遊時間:5月——10月秋風樓美食運城風味小吃著名的有聞喜煮餅、燒麥、豆沙糕、老勁子麻花、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晉南醪糟、“三倒手”硬面饃等等。秋風樓住宿運城市住宿比較方便,自助旅行的遊客可下榻於紅旗西路的張傢北巷兩側,這一帶小旅館與網吧較多。其它情況請看運城賓館飯店秋風樓購物運城土特産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有北相羊肉鬍卜,距今有一百多年歷史,久負盛名,製作方法是:把烙熟的白麵薄餅切成絲條,加鮮羊肉湯煮成,再加香油、蔥花、紅辣椒面等調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膩,滋補身體,為當地群衆性的名吃佳品。運城市北相鎮人做的最好,故名。
聞喜煮餅是聞喜縣生産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慄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釐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産於黃河北岸的芮城縣。是用芝麻、小米湯、熟面粉、大豆油、檸檬酸、廣東榴花白糖等十餘種原料和質軟甘甜的芮城井水精製而成。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鹹宜。在市場上享有聲譽。
芮城醬萊,製作考究,花樣30多種。醬筍、醬苴蘭、醬包瓜、豆瓣醬被評為省優質食品。其特點是香甜酥脆,色澤金紅,透明發光,色、香、味俱佳。
運城池????,因運城曾古名潞村,又名“潞????”;又因????運使曾駐解州,也叫“解????”;還因????呈顆粒狀,人們也稱“顆????”。池????顆粒大,色潔白,質地純淨,含芒硝和鎂元素較多,不但可供人食用,且是化學工業、輕工業和製藥工業的重要原料。用池????腌製的醬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稷山板棗,主要産區在稷山縣陶村、姚村、南陽、辛莊、吳村等地,是當地的傳統特産,早已聞名國內外,板棗呈長圓形,體大肥碩,紅光閃閃,肉厚核小,質地細密,含糖分多,幹製後含糖率達74%。板棗味道甘美,富有彈性,久儲不幹。板棗還有不易裂縫腐爛、大棗核小、小棗無核等特點。目前,已開辦工廠加工成金絲蜜棗,大量出口外銷。
運城席張白水蜜杏,主要産於席張五馬、李傢墳一帶,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種杏個大形圓,淡黃透白,略綴紅色,皮薄肉厚,質細汁多,含纖維少,味甜醇香,並含有果酸、果糖、蛋白質、鈣、磷、鎂、鐵、抗壞血酸等。
蒲州青柿,古蒲州一帶産的柿子,以果皮薄、肉細漿多、味甜無籽和最容易脫澀的特點而誘人。品種頗多,有豬頭柿、珠柿、木柿、板柿和青柿等,其中青柿更屬上品。用青柿加工成的柿餅,無核、綿軟、香甜、餅霜厚。把青柿餅掰開,能拉出一尺多長的油絲。把這種柿餅放在碗裏,用濃茶一衝,便可溶化為湯汁。青柿餅個頭特別大,經過加工,可以在柿餅上面雕成各種圖案。所以,在明清兩代,是地方官嚮皇宮進貢之品。
平陸百合,地處中條山下的平陸縣,盛産百合。由於質量好,營養價值高,有“中條參”的美稱。它是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來的。個頭大,肉厚,後味不苦,瓣內無柴。最大的重三兩以上,一般的也在二兩左右。鮮嫩時,鱗莖如一朵白蓮。收穫後的鮮百合,放置起來幹而不爛,埋入濕土可終年保持鮮嫩。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並含有少量鈣、磷、鐵等。藥用價值高,具有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神、清心之功效。白花鮮百合,成為當地治療支氣管炎,失眠癥的佳品。平陸罐頭廠已製成百合罐頭,頗受顧客歡迎。
晉南泡泡糕,晉南的侯馬、臨汾、芮城等地,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食品,當地人稱之為“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過的糕表面起了許多鼓起來的泡泡,人們便按它的外觀起名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簡單,用白麵、豬油、糖、陳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來工藝較為復雜。要經過燙面、製餡、油炸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程序。油糕從油鍋撈上來後,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銀絮、白中微黃,吃起來香甜、酥、脆。侯馬市一位老師傅屈志明,他製作的“太後御膳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這種原來專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後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參、黨參、黃芪等十餘種名貴中藥泡汁和面,以白糖、玫瑰、櫻桃、核桃仁等為餡,油煎而成,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有滋陰補腎延年益壽的功效。
晉南無鹼饃,山西南部的老百姓把饅頭叫饃,把無鹼饅頭叫做“無鹼饃”。山西南部地區的老百姓製作發酵後的蒸饃時有不在面裏放鹼的傳統做法。這種做法已延傳了數千年,發酵後的面雖然不放鹼,但蒸出來卻甜香可口,個頭大,吃着比放過鹼的味道還要好。在白麵發酵時,首先要掌握發酵的程度。把發酵的“叫子”,即含有酵母菌的面團和到新面中去,在夏天也衹要發酵三到四個鐘頭,面已經充分膨脹時,即停止發酵。把生面加入到發酵的面中,最大量的生面也須控製在發酵過的面的三分之一內。把這三分之一以內的面摻到發酵過的面中,連續揉搓,反復加工,使生面與發酵面完全和勻後,稍稍停放幾十分鐘到個把鐘頭可做成饃的形狀上籠蒸製,蒸出來的饃即是無鐵饃。把饃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形狀,那就是著名的“晉南面塑”了。
新絳雲雕、蠃鈿,是一種雕漆工藝品,是山西民間家庭擺設品,舊稱剔犀。這種産品在元代至明代時曾盛極一時。製作雲雕産品,在做好的胎型上,以不同的顔色漆層層堆起,然後剔刻出圖案花紋,不同的顔色的漆層就從刀口暴露出來,花紋最常見的是雲紋,統稱之為“雲雕”。新絳雲雕、蠃鈿産品,綫紋圓潤、漆光瑩亮照人,趣味古樸醇厚,而且設計製作出了許多造型優美、圖案新穎、品種齊全、生動別緻的雲雕、蠃鈿産品,為傳統工藝品生産的發展增添了異彩。秋風樓玩法遊玩、攝影、旅遊、
秋風樓在後土廟內。秋風樓在山西萬榮縣城西古後土祠東隅。秋風樓上存放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秋風樓創建年代不詳。漢武帝劉徹曾5次巡幸河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徹巡視河東祭祀後土廟時,正值晚秋,武帝在汾河舟中歡宴群臣,慷慨高歌,寫下了“秋風辭”。
秋風樓是為保存《秋風辭》興建的。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形製結構為明代所建。秋風樓建於汾陰睢上,靠近黃河,因黃河淹沒,曾於清代康熙、同治年間重修。現在的秋風樓,係清代同治9年(公元1870年)重建。秋風樓,樓身高達32.6米,樓身為麯尺形,主體為三層檐,2、3層上建有回廊,全樓鬥拱密佈,造型美觀、大方,引人觀瞻。
現在的秋風樓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樓身高達32.6米,主體為三層樓,全樓鬥拱密佈,造型美觀、大方。下部築以高大的臺基,南北穿通,周圍磚砌花欄,東西兩嚮各雕橫匾,東曰:“瞻魯”,西名“望秦”。樓身三層,面闊五間,四周圍廊,十字歇山頂,一二兩層四面各凸出龜須座一間,上築瓦頂,山花嚮前;二三層廊下置鬥拱或平座,憑欄遠眺,黃河激流盡收眼底。樓身比例適度,檐下鬥拱簡潔,結構精美古樸,形製壯麗勁秀。樓上三層存有元大德年間漢武帝《秋風辭》刻石:“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樓,兩側下方都有精雕的吊柱,共有28根,傳說代表漢武帝的雲臺28將;上層是十字歇山頂,共有36個挑角,說是象徵隋末瓦崗寨36兄弟;每個玻璃挑角上都裝有彩色琉璃武將形象,共108個,據說象徵梁山一百單八將。樓內上層,現有“秋風辭”石碑兩塊,它既象徵着秋風樓的古老,又為秋風樓增加了藝術色彩。 | |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泛舟黃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絶調《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經歷兩千餘年的滄桑變化,汾陰後土祠現在的狀況怎樣呢?汾明後土祠坐落在今萬榮縣寶鼎鄉廟前村北的高崖上,距萬榮縣城40余公裏。這一帶歷史上稱之為“汾陰睢地”,東周時屬魏,亦稱“魏睢”。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陰”就在此處。這裏是汾河和黃河的匯合處。《水經註》載:“有長阜,背汾帶河,長四五裏,廣二裏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唐人顔師古雲:“因其地而高起,如人九睢而名之。”傳說睢上有軒轅黃帝的郊臺、漢武帝的明壇、巫錦的鼎區。
後土祠坐北面南,東西寬105.21米,南北長 200.81米,占城面積25268平方米。祠內現存建築有山門、舞臺、腳充飯隊關西五虎殿、秋風樓等,結構合理,佈局嚴謹。獻殿。正殿額枋雕刻華麗,工藝精巧;屋面披復着黃、緑色琉璃彩瓦,光耀奪目。最前面山門底下有一座過路舞臺,緊靠山門後面有兩座並列舞臺,三座舞臺在佈局上形成“品”字形,廟內兩邊配有唐明皇碑,宋真宗碑、鐘鼓樓、真武、二郎、六丁、六甲、東西五虎偏殿等,其建築宏偉華麗。清乾隆十九年(1754)編修的《蒲州府志》稱其為“海內祠廟之冠”。
秋風樓位於後土祠正殿後,因樓上藏樹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它東依峨嵋嶺,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太史公司馬遷祠相對,托地傍水,居高臨險,“千尋嵋嶺演天亙,一麯黃河捲地來”。樓高32.6米,下部築有高大的臺基,東西穿通,東門雕字“瞻魯”,西門雕字“望秦”,南面為登樓之正門,周圍磚砌花墻。樓分三層,面闊、進深各五間,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頂;兩層四面各凸出龜座一間,上築瓦頂,山花嚮前;二、三層廊下置鬥拱或平座。遊人憑欄遠眺,可北瞻竜門,南望潼關,俯視黃河,波濤洶涌,盡在眼底。樓身比例適度,檐下鬥拱簡潔,結構精美古樸,形製壯觀勁秀,實為河東現存古建築中之精品。二、三層內各藏樹漢武帝《秋風辭》碑一塊。三層的一塊碑高 O.58米,寬 0.73米,行草陽刻,筆劃凝重,體態端莊。此碑係元至元八年(1271年)所建,現已破裂,缺左上角,用木架鑲嵌樹於樓內。二層的一塊碑高0.82米,長1.87米,篆體陰刻,嵌在樓內北壁上,碑體完整,係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八月立。每當風和日麗或秋高氣爽之時,遊客遠臨觀覽,登樓吟詠,暢抒胸懷,真是“閣迥凌霄漢,層樓聳百尋”,“樹色浮秦晉,河聲蕩古今”,令人心曠神治。
《汾陽二聖配飧銘》碑樹於祠內東北隅,碑高2.52米,寬7.14米,楷書篆額,係北宋大中詳符四年(1011)真宗趙恆御制御書並篆額的。碑文冗長,共1365字,內容是真宗記其繼先代帝王“祀郊封禪”之先例,略述應汾陰吏士紳民之籲請,親率百官來到汾陰祭祀後土,並把原有祠壇進行一番整修,使廟貌一新的活動。文中盛贊“二聖”(即宋太祖趙匡凰、宋太宗趙炅)的功德,將二聖配飧於後土祠受祀,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天地”之意。由於此碑是御制御書,故又稱“蕭墻碑”,要求臣民對碑要像對皇帝一樣尊敬。從宋真宗至今已近千年,這樣的碑刻能完整保存,作為祖國的文化遺産,是比較珍貴的,在全省也確屬名碑之一。
據《蒲州府志》記載,後土祠始建於西漢文帝後元元年(前 163年)。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乃正式立祠。元鼎四年(前 113年)武帝擴建汾陰後土祠,作為他每年巡遊之地,曾四次親臨祀典。自漢武帝之後,西漢時的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劉秀,皆照例來這裏搞祭祀活動。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年間三次祭後土,並將祠廟在漢代的基礎上加以擴建。宋代真宗皇帝來祭掃時,前一年就對後土祠進行了修葺,在中軸綫上增置了承王門、榮光門、坤柔門、坤柔殿、寢殿、配天壇、軒轅掃地壇等建築,使廟貌規模更加壯麗輝煌。元代以前,後土祠均由官方維修。從明代開始,遂變為民間修理。明萬歷年間,睢漸陷,祠被淹沒,先後兩次遷建。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黃河水决,後土祠又被淹沒,僅留下秋風樓和正殿兩處建築。康熙元年(1662)秋,黃河再次决口,將秋風樓和正殿全部吞沒,睢上舊跡盡被滌蕩。次年,清政府撥款移地重建,但於同治六年(1867)又被黃水所沒。同治九年(1870)再次移建後土祠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就是現在後土祠的所在地。
廟前村後土祠一帶,歷史以來即是秦晉樞紐,是帝王祈𠔌的勝地,風景優美,廟貌輝煌,士民敬仰,商旅雲集。歷代名流學士在此吟詩作賦頗多,唐代王勃、楊炯、明代周有光都曾留有名篇。特別是漢武帝《秋風辭》中的“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句,把封建帝王既留戀於富貴,而又慨嘆人生易逝的矛盾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文物古跡,對後土祠內的一些主要建築多次進行了維修,現在不僅保存基本完好,而且已經成為勞動人民樂於參觀遊覽的勝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