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類 : 水力 > 秋季
目錄
No. 1
  秋末。
No. 2
  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當農歷七月至九月。
qiū jì qiū jì
  夏季與鼕季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中自秋分日起算到鼕至日為止
秋季 Autumn
  四季之一。
  秋季的時候、自然景觀最明顯的變化在樹木上面,城市社會開始清掃大量的落葉,山區則涌進不少觀賞楓紅的遊客們。
  秋季是由夏季到鼕季的過度季節。陰歷為7至9月立秋到立鼕,陽歷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鼕至這一段時間。
  氣象工作者研究的物候學標準是:炎熱過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 ,低於10度時秋季結束。
  從我國秋始日期分佈圖上可以看出,東北地區是我國東部秋始來得最早的地方。進入秋季,北方冷空氣不斷侵入,但勢力不是很強,常在我國北方形成秋高氣爽的天氣,華西常有綿綿秋雨出現。
  秋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華西秋雨、南方寒露風、霜凍及低溫冷害。總體來講,進入秋季,太陽高度角漸低,溫度漸降;秋風送爽、炎暑頓消、碩果滿枝、田野金黃。
劃分 Divided
  在中國秋季從立秋開始,到立鼕結束。
物候 Phenology
  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很多植物的的果實在秋季成熟。在北半球亞熱帶地區相對於夏季,秋季的氣溫明顯下降。隨着氣溫的下降,許多落葉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色、枯萎、飄落,衹留下枝幹度過鼕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將會步入它們生命的終結,整個枯萎死去。
節氣 Solar Terms
  立秋 太陽位於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
  處暑 太陽位於黃經150度,8月22-24日交節
  白露 太陽位於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
  秋分 太陽位於黃經180度,9月23-24日交節
  寒露 太陽位於黃經195度,10月8-9日交節
  霜降 太陽位於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
氣象 Weather
  秋季的氣溫會逐漸下降,但是一般較鼕季緩慢。由於幹濕狀況的差異,不同地區會出現陰冷多雨,或乾燥涼爽的氣象狀況。在較冷的深秋,由於晝夜溫差大,白天蒸騰的水汽會在夜間凝結,或為露,或為霜。
天文 Astronomy
  秋季太陽直射點從北半球逐漸南移,秋分之後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南半球。從北半球看來,太陽的角度漸漸變低,晝夜長短差距變小。在秋分時,晝、夜等長。在秋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遠漸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節日 Festival
  農歷8月15日:中秋節
  農歷9月9日:重陽節
描寫秋天的古詩、成語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Description of the fall of ancient poetry, idioms and famous description of the fall
  成語:秋高氣爽 秋風蕭瑟 秋色宜人、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秋風習習
  春花秋月 秋風過耳、秋雨綿綿、秋意深濃、秋蘭飄香、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
  古詩: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傢。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慄:凄涼。若在遠行:好像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杋《宣城郡內登望》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臯: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餘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鬆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顔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杋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傢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傢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杋北樓》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禦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麯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捲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月》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捲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着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裏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淨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裏,千傢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緑蕪合,霜園紅葉多
  緑蕪:緑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緑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緑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嚮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唐•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製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着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鬆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絶,誰傢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鬆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裏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裏天涯靜寂寥)
  一夜緑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緑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瓃《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緑時
  橙黃橘緑時:指秋鼕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餘暉。
  宋•柳永《八聲甘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緑
  斷虹:殘餘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緑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嚮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譙門:城上鼓樓,用以瞭望敵情。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遊南岩和範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緑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纔象小銅錢那麽大。
  宋•楊萬裏《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遊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衹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鬆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𠔌。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裏,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淨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變秋聲:江流隨着夏去秋來而改變聲響。
英文解釋
  1. n.:  autumn,  the crown of the year
法文解釋
  1. n.  automne
相關詞
姓氏季節物候秋天中國地理降水名詞
醫學病理病癥中醫疾病心理學飲食運動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