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土壤學 > 離子載體
目錄
No. 1
离子载体
离子载体
  離子載體(ionophore)
  離子載體是一些能夠極大提高膜對某些離子通透性的載體分子。大多數離子載體是細菌産生的抗生素,它們能夠殺死某些微生物,其作用機製就是提高了靶細胞膜通透性,使得靶細胞無法維持細胞內離子的正常濃度梯度而死亡,所以離子載體並非是自然狀態下存在於膜中的運輸蛋白,而是人工用來研究膜運輸蛋白的一個概念。根據改變離子通透性的機製不同,將離子載體分為兩種類型:通道形成離子載體(channel-forming ionophore)和離子運載的離子載體(ion-carrying ionophore)。
百科大全
  離子載體
  ion carrier
  腺昔三磷酸(ATP),此即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碑酸
  化作用所形成的ATP在ATP酶作用下分解,釋放出
  的能量即可用於生物需能反應,可使載體活化.當載體
  一離子復合物從膜外側轉移到內側並釋放出離子及
  Pi後,經ATP活化又呈活化態,它轉移到細胞膜外側
  又可與膜外離子結合為不穩定的復合物,再轉移到膜
  內側,釋放出離子及Pi到細胞內,Pi與ADP通過氧化
  磷酸化作用又合成ATP,如此反復進行(見圖lb).所
  以少量載體就可轉運大量的離子到細胞內。一般認為
  載體主動載運離子到細胞內常占主要地位。
  內側
  外側
  內側
  圖1離子通過膜內載體運入細胞內的示意圖
  ~P
  ·離子岡載體岡活化載體
  用載離子體(i。nophore)所作的試驗結果支持載
  體學說的論點。載離子體為細菌和真菌所産生的抗菌
  素物質,能增加生物膜對離子的選擇透性,例如綳氨祥
  素(valinomyein)選擇性地和K十形成脂溶性復合物,
  使K+易於通過生物膜.綳氨黴素為環縮膚(cycliod印-
  siPePt記e),其結構呈環狀,親水基在環內側,親脂基
  (一CH3)在環外側,與K+形成復合物時,K+位於環的
  中央,藉偶極鍵(d iPolar bonds)與碳基的氧原子相結
  (圖2),由於其環外具有親脂性,故易於通過膜.Na+
  雖然也是一價陽離子,但Na十與K十相比,其水化能
  (hydration energy)高於K+。Na+的水化能為400千焦
  耳/摩爾,而K+則為315千焦耳/摩爾,故Na+與其周
  圍水分子間的結合力較強而不易被氧原子所!換,因
  而綳氨遊傢選擇結合K+。無活(性)菌素(nonactin)也
  是K+的載離子體,為球狀結構,外圍是親脂的,K+可
  在球狀結構的中心與8個氧原子相結合,此復合物也
  很易透過生物膜。另一種載離子體短桿菌肚(gram
  離子載體(i on carrier)生物膜內的嵌入蛋
  白,可與離子結合成復合物而通過膜,並將離子釋放到
  膜內.生物膜具有選擇透性,它是離子透過的有效屏
  障。載體學說認為離子進入細胞膜內是先與細胞膜外
  側的載體結合形成不穩定的離子一載體復合物,此復
  合物從膜外側嚮膜內側轉移,並在膜內側降解,將離子
  釋放到細胞內,離子釋放後載體恢復原狀,又可與膜外
  離子形成復合物,如圖1所示。離子通過載體進入細胞
  內可以是不福要能量的方式,見圖1(a),也可以是消
  耗自t的方式如圖1(b),前者是被動的,後者是主動
  的。主動運轉所盆能量,以ATP形式提供,當綫粒體內
  腆上還康態的煙硫胺膝嗦吟二核昔酸(NADH)和黃素
  睡峨嶺二核普成(F ADH:)通過呼吸鏈氧化時,釋放出
  大t的翻t可使膝昔二磷酸(ADP)和無機磷(Pi)合成
  CH3 CH3
  一異獨虎旅
  H,C
  H,
  HC
  /
  一.振徽
  留2綳氮祥親一K幹復合物的結構
  cidin)的作用則與前二者不同,它是在膜內形成通道
  (ehannel),促進離子進入膜內.(饒立華)
英文解釋
  1. n.:  ionophore
近義詞
離子導體
包含詞
鈣離子載體NMDA受體離子載體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