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phlox drummondii hook.
別名:福祿花、福樂花、五色梅、草夾竹桃、桔梗石竹、洋梅花、小洋花、小天藍綉球
科屬:花莥科,天藍綉球屬。
形態:一、二年生草本,株高15 至45釐米。莖直立,多分枝,有腺毛。葉互生,基部葉對生,寬卵形、矩圓形或被針形,長2至7.5釐米,頂端急尖或突尖,基部漸狹或稍抱莖,全緣、 上面有柔毛,下面僅上有柔毛,葉無柄,聚傘花序頂生,有短柔毛;苞片和 小苞片條形;花萼筒狀,裂片條形,外面有柔毛;花冠高腳碟狀,直徑2至2.5 釐米,裂片,圓形,雄蕊不伸出,花色原種為玫紅色,花期5—6月。蒴果橢圓形,有宿存萼片。種子矩圓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棕色。種子發芽力可 保持二年,千粒重1.55剋。
園藝類型很多,依花色分:一花一色,有白、鵝 黃、各種深淺不同的紅紫色,以及淡紫和深紫,一花2色,有內外雙色,冠筒 和冠邊雙色,喉部有斑點,冠邊有條紋,冠邊中間有白五角星狀斑等;一花三色,有玫紅而基部白色中有黃心或紫紅有白心藍點等。依瓣型分:圓瓣種、星種、須瓣種、放射種,此外還有高型和矮類型等等。
變種有星花福祿考(var.stellaris)、圓花福祿考(var.rotundata)。
産地:原産北美洲東南部。現廣泛栽培。
習性:耐寒性不強,不耐幹旱,不喜酷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而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更為適宜。
繁殖:播種育苗:種子較小,每剋約550-600粒。可以直播於育苗盤,采用輕質的播種介質。播種後略蓋土,常采用細粒蛭石,有助於保持濕潤,同時噴灑殺菌劑防止小苗得病。最佳的發芽溫度為20-22℃,土溫對種子發芽的影響很大,應加倍控製。一般7-14天可以出苗。特別註意小苗不耐移植。播種育苗的時間因地而異。北方地區可以在2月初播種,5月以後開花。夏季需要涼爽的氣候。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由於夏季炎熱,常采用秋播,小苗越鼕在0℃以上,這樣可以在春季開花。
移植/上盆:福祿考小苗不耐移植,因此宜早不宜晚,而且盡量保持小苗的根係完好。常在出苗後4周內移植上盆,品種‘帕洛娜’宜采用10﹎左右的小盆,以及排水良好、疏鬆透氣的盆栽介質。
溫度調節:小苗出苗時的溫度較高,可在22度,移植上盆的初期最好能保持18℃,一旦根係伸長,可以降至15℃左右生長,這樣約9-10周可以開花。保持較低的溫度可以形成良好的株形,福祿考可以耐0℃左右的低溫,但其生育期相對較長。
栽培管理:福祿考宜生長在陽光充足、氣候涼爽的環境條件下,這樣也無須用矮壯素來控製株形。當環境條件不理想,噴灑1-2次矮壯素可以防止徒長。栽培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株行距,防止擁擠而影響株形及産生病蟲害。植株矮生,枝葉被毛,因此澆水、施肥應避免沾污葉面,以防枝葉腐爛。整個生長發育期為10-14周,與盆的大小、光照條件以及育苗時間有關。
用途:適宜於佈置花壇、花境,也可供春季室內觀賞和切花,它抗二氧化硫能力強,對氯氣也有一定的抗性。 |
|
福祿考中名:福祿考
學名:Phlox drummondii Hook.
英文名:Annual phlox
別名:福祿花、福樂花、五色梅、草夾竹桃、桔梗石竹、洋梅花、小洋花、小天藍綉球
科屬:花荵科(Polemoniaceae)、天藍綉球屬
簡介:
屬名Phlox為火焰的意思,因福祿考原種花為紅色。種名為紀念Drummond而得名。 1年生草本,株高15-45釐米。莖直立多分枝,有腺毛。基部葉對生,上部葉有時互生,葉寬卵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2.5-4釐米,先端尖,基部漸狹,稍抱莖。聚傘花序頂生,花冠高腳碟狀,直徑2-2.5釐米,裂片5枚,平展,圓形,花筒部細長,有軟毛,原種紅色。園藝栽培種有淡紅、紫、白等色。花期5-6月。蒴果橢圓形或近圓形,成熟時3裂,種子倒卵形或橢圓形,背面隆起,腹面較平。 |
|
福祿考原産北美南部,現世界各國廣為栽培。
現在的主要栽培地是東北,如遼寧臺安 |
|
一、二年生草本,株高15 至45釐米。莖直立,多分枝,有腺毛。葉互生,基部葉對生,寬卵形、矩圓形或被針形,長2至7.5釐米,頂端急尖或突尖,基部漸狹或稍抱莖,全緣、 上面有柔毛,下面僅上有柔毛,葉無柄,聚傘花序頂生,有短柔毛;苞片和 小苞片條形;花萼筒狀,裂片條形,外面有柔毛;花冠高腳碟狀,直徑2至2.5 釐米,裂片,圓形,雄蕊不伸出,花色原種為玫紅色,花期5—6月。蒴果橢圓形,有宿存萼片。種子矩圓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棕色。種子發芽力可 保持二年,千粒重1.55剋。 |
|
園藝類型很多,依花色分:一花一色,有白、鵝 黃、各種深淺不同的紅紫色,以及淡紫和深紫,一花2色,有內外雙色,冠筒 和冠邊雙色,喉部有斑點,冠邊有條紋,冠邊中間有白五角星狀斑等;一花三色,有玫紅而基部白色中有黃心或紫紅有白心藍點等。依瓣型分:圓瓣種、星種、須瓣種、放射種,此外還有高型和矮類型等等。變種有星花福祿考(var.stellaris)、圓花福祿考(var.rotundata)。
福祿考品種:“帕洛娜”(palona)矮生品種,適合小盆栽培。株形圓整,基部分枝能力強,低矮蔓生,適合盆花或花壇應用。
變種: 圓瓣種var.rotundata,花瓣裂片大而闊,外形呈圓形。星瓣種var.stellaris,花瓣邊緣呈三齒裂,中齒較長。須瓣種var.firbriata,花冠裂片邊緣呈細齒裂。放射種var.radiata,花冠裂片呈披針狀長圓形,先端尖。 |
|
性喜溫暖,稍耐寒,忌酷暑。在華北一帶可冷床越鼕。宜排水良好、疏鬆的壤土,不耐旱,忌澇。 常用播種繁殖,暖地秋播,寒地春播,發芽適溫為15-20℃。種子生活力可保持1-2年。秋季播種,幼苗經1次移植後,至10月上、中旬可移栽冷床越鼕,早春再移至地畦,及時施肥,4月中旬可定植。花期較長。蒴果成熟期不一,為防種子散落,可在大部分蒴果發黃時將花序剪下,晾幹脫粒。 福祿考植株矮小,花色豐富,可作花壇、花境及岩石園的植株材料,亦可作盆栽供室內裝飾。植株較高的品種可作切花。 |
|
福祿考(phlox drummondii)花蔥科福考屬,別名草夾竹桃,五色梅。福祿考為一、二年生草花,喜光、耐寒、喜溫和濕潤氣候、不耐酷暑、炎熱;喜排水良好、輕鬆土壤、不耐幹旱、忌澇、忌????鹼,花期為6—9月,是緑化的極好材料。1播種: 在3月底4月初溫室裏進行第一批育苗,由於雜交製種,此時可先播母本和一期父本,待一個月後再播二期父本,這樣可保證後期授粉質量。把準備好的床土首先進行土壤消毒,可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敵剋鬆等,配成適當比例的水溶液噴灑苗床。床土經過細篩篩過,床平整好,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苗床上,種子每剋750粒,播前最好做一下催芽處理。種子撒播完畢後,把準備好的砂性土均勻篩在苗床上,覆土厚度為0.3㎝,然後用塑料薄膜、拱棚式覆蓋,約經7—10日即能發芽成苗。2苗期管理 待苗長出後,要精心管理,這時溫室溫度較高,註意控水,避免小苗徒長。當苗長到6—7㎝高時進行移栽,可移栽營養鉢內,當苗長到10㎝時,可直接定植在製種棚內,整個製種在保護地塑料大棚內進行。定植前施足底肥,肥料使用N、P、K復合肥為好,株行距按30×30㎝進行栽植,在栽植方式上采用高畦栽植,這樣有利於排水、通風透氣,避免病蟲害發生。栽植地一畝可植6000株苗,父母本比例為1:2較合適,這樣即有豐足的産量,又能合理地利用父本花。 定植後,要註意澆水、施肥、通風、病蟲害的防治等管理。澆水根據苗期的不同,澆水量也不同,視土壤情況而定。定植後一個月開始追肥,少量施復合肥,農傢肥更佳,保證苗期茁狀成長,福祿考苗期易感染,猝倒病、根腐病等。為避免病蟲害發生,一周打一次藥,多以防真菌感染病害,通常使用波爾多液、多菌靈、百菌清等。3雜交授粉 首先去雄,由於福祿考為兩性花,避免母本自花授粉,在母本柱頭未開裂前,將雄蕊全部摘除掉。授粉方式有兩種:一種為取來父本花,用小鑷子將5個花粉粒,分別放到4—5個雌蕊柱上,這樣較費人工,但結籽率較好,産量較高,畝産可達6公斤以上。另一種授粉方法為筒授法,必須在父本散粉的條件下,邊去雄授粉,在柱頭未開裂去掉花冠,剩下花的基部全筒狀(花筒)將有粉部分露出。用有粉部分接觸柱頭,進行授粉,這種方法較省人工,結實率高,速度快,但産量較一前種低一些。雜交時期避免溫度過高,超過30℃則影響座果及種子含量,授粉時間整天都可進行,花粉量充足,授粉後可於花朵上摘去一片萼片,以做日後采收種子時之識別。4種子采收 專人負責及時采收,在花朵經睏雜交後約4—5周便可采收種子。掉落地上的種子,寧可捨去,以免混雜。種子采收後標上品種名稱,裝種子的容器必須幹淨,曬種時各品種應間隔一定距離,以免被風吹動而混雜。把采收種置於陰涼處涼曬。 |
|
播種育苗:種子較小,每剋約550-600粒。可以直播於育苗盤,采用輕質的播種介質。播種後略蓋土,常采用細粒蛭石,有助於保持濕潤,同時噴灑殺菌劑防止小苗得病。最佳的發芽溫度為20-22℃,土溫對種子發芽的影響很大,應加倍控製。一般7-14天可以出苗。特別註意小苗不耐移植。播種育苗的時間因地而異。北方地區可以在2月初播種,5月以後開花。夏季需要涼爽的氣候。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由於夏季炎熱,常采用秋播,小苗越鼕在0℃以上,這樣可以在春季開花。 |
|
福祿考耐寒性不強,不耐幹旱,不喜酷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而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更為適宜。以播種繁殖為主,播種又以秋播為主,9月初播於露地苗床或盆播,發芽適溫為15至20攝氏度,約一星期出苗,發芽整齊,溫度高時,潛伏不發芽。幼苗生長緩慢,苗具三、四片真葉時移植,幼苗越鼕需加防寒。苗高10釐米左右可定植,定植距離20-30釐米。栽培期間,需勤中耕除草,並施一、二次肥,註意灌溉。如定植地越鼕,要在根部覆稻草以防寒。翌春第一批花後,進行摘心,促使萌發新芽,能再度開花。如果早春播於溫室,也能在9至10月開花,但因酷暑生長不好,株叢小而發育差,觀賞價值不高。福祿考可在4至5月取新莖扦插繁殖,生根容易,此外還可用分株繁殖。
蒴果成熟期參差不齊,成熟時能自行開裂,散落種子,因此,須在大部蒴果發黃時,於總花梗處摘下,晾幹脫粒。 |
|
夏季需要涼爽的氣候。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由於夏季炎熱,常采用秋播,小苗越鼕在0度以上,這樣可以在春季開花。 栽培管理:福祿考宜生長在陽光衝足、氣候涼爽的環境條件下,這樣也無須用矮壯素來控製株形。當環境條件不理想,噴灑1-2次矮壯素可以防止徒長。栽培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株行距,防止擁擠而影響株形及産生病蟲害。植株矮生,枝葉被毛,因此澆水、施肥應避免玷污葉面,以防枝葉腐爛。整個生長發育期為10-14周,與盆的大小、光照條件以及育苗時間有關。
移植/上盆:福祿考小苗不耐移植,因此宜早不宜晚,而且盡量保持小苗的根係完好。常在出苗後4周內移植上盆,品種‘帕洛娜’宜采用10㎝左右的小盆,以及排水良好、疏鬆透氣的盆栽介質。
溫度調節:小苗出苗時的溫度較高,可在22度,移植上盆的初期最好能保持18℃,一旦根係伸長,可以降至15℃左右生長,這樣約9-10周可以開花。保持較低的溫度可以形成良好的株形,福祿考可以耐0℃左右的低溫,但其生育期相對較長。
栽培管理:福祿考宜生長在陽光充足、氣候涼爽的環境條件下,這樣也無須用矮壯素來控製株形。當環境條件不理想,噴灑1-2次矮壯素可以防止徒長。栽培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株行距,防止擁擠而影響株形及産生病蟲害。植株矮生,枝葉被毛,因此澆水、施肥應避免沾污葉面,以防枝葉腐爛。整個生長發育期為10-14周,與盆的大小、光照條件以及育苗時間有關。
用途:適宜於佈置花壇、花境,也可供春季室內觀賞和切花,它抗二氧化硫能力強,對氯氣也有一定的抗性。 |
|
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癥狀:主要危害葉、花梗、莖。葉片染病初期為圓形斑點,邊緣呈褐色環,略凸起漸嚮外擴展,有時病斑相互融合成片,使葉幹枯,而在莖部發病則形成長條斑,在花梗發病則導致花朵黃化萎凋。有時病斑出現黑色黴層。 防治: (1)控製介質及空氣濕度,不要過高,加強通風透光。可於定植時澆以2000倍多菌靈溶液預防; (2)發病初期以50%苯菌靈1500-2000倍全株噴施。 2.疫病 癥狀:此病於幼苗、成株均可發病,主莖和分枝病部初見水漬狀,後漸變深,植株輸導組織受損而植株枯死,有時出現倒伏。 防治: (1)控製栽培環境濕度,及通風透光,盡量以設施栽培,露地栽培宜避開雨季,或避免盆栽介質因雨水濺至莖、葉。 (2)栽培介質使用前應徹底消毒。 (3)移植後可以用甲基托布津1500倍或地特菌2000倍溶液澆灌,每10天一次。 (4)發病初期可以使用下列藥物噴施防治69%安剋錳鋅1500倍溶液、58%瑞毒黴錳鋅1000倍溶液、64%殺毒礬1500倍溶液、50%百菌清煙劑薫防,用量1000/畝。 3.細菌性斑點病(細菌性病害) 癥狀:發生於葉、花及莖。病斑中間灰褐色,呈長條狀,周圍褐色紋。有時濕度大時病斑出現白色液體。病斑間常融合成片,緻葉片枯黃死亡。莖部亦逐漸幹枯而死。 防治: (1)降低濕度,不要過度澆水,減少植株、葉片積水。 (2)增強植株抗性,培育壯苗,不宜過度施用氮肥,以使植株抗病性減弱。 (3)發病初期以硫酸鏈黴素2000-2500倍溶液全株噴施。
福祿考白斑病
【癥狀】
白斑病又稱斑枯病,是福祿考發生較普遍、危害較大的一種葉斑病。起初病害由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葉片上出現紅色水漬狀圓形斑點,直徑2-4毫米。後期呈暗褐色,病斑中央淺灰
【病原及發病規律】
該病由殼針孢屬的真菌所致。病菌在落葉上越鼕,藉風雨傳播。在生長季節,植株可多次受到侵染。雨後或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着生的小黑點內可擠出乳白色絲狀物,即病原菌的孢子。
【防治辦法】
1、加強栽培管理:當年秋季應精心摘除植株的病葉並徹底銷毀,以減少翌年的侵染源。栽培環境要通風良好,土壤濕度要適中,不宜過於或過濕。
2、藥劑防治:發病期間,可75噴灑%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噴灑1:0.5:200波爾多液。育苗時,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澆灌苗床土壤,消毒滅菌。
福祿考葉枯病
名稱:福祿考葉枯病
癥狀:該病主要特徵是植株下部葉片首先枯黃,並逐漸嚮上發展,直到整個枝條枯死。該病在老的植株上發生嚴重,但不影響實生苗和新生根的插條
病原及發病規律:福祿考葉枯病的病原是非生物因素,即這種病是一種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其原因是由於春季老莖萌發的新枝得不到足夠的水分供應,而使下層葉片首先枯萎死亡。
防治辦法:針對病因,春季老莖萌發新枝時,增加噴灌,提高土壤含水量及空氣濕度,以降低植株蒸騰作用,緩解病情,但一般不能恢復正常。
類別: 病害 |
|
錐花福祿考和叢生福祿考。錐花福祿考為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對生,披針形,上部葉有時抱莖。圓錐花序頂生,玫紫色,花徑約2.5cm。原産北美東部。叢生福祿考植株叢生成毯狀。葉片多而密集,鑽狀,花有柄,多數,徑約2cm,花冠裂片倒心形,有深凹。原産北美東部。
福祿考是佈置花壇、花境的良好材料,也適合盆栽觀賞 |
|
- n.: phlox
|
|
福祿考屬 | 叢生福祿考 | 宿根福祿考 | 用根福祿考 | 錐花福祿考 | 福祿考白粉病 | 福祿考莖綫蟲病 | 福祿考根結綫蟲病 | 福祿考滑刃綫蟲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