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n jīng shuāi ruò shén jīng shuāi ruò |
神經係統機能失調的病,多由高級神經活動過度緊張引起,癥狀是頭疼、耳鳴、健忘、失眠、容易激動或疲勞等 |
一種神經活動機能失調的病,多由精神過度緊張引起 A kind of neural activity dysfunction disease, caused more by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
一種神經活動機能失調的病,多由精神過度緊張引起。大多數病人有頭昏、腦脹、焦慮、失眠、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贊》:“因為過於躐等躁進的緣故,在一高豫科一年畢業之後,我竟得了劇度的神經衰弱癥。” |
以喻心理脆弱 Yi Yu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
以喻心理脆弱。 茅盾 《夜讀偶記》三:“為的在‘衰世’,統治者沒有自信心,神經衰弱而過敏,不敢再聽那些反抗的聲音了。” |
|
神經衰弱是指由於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産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易於興奮又易於疲勞。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 |
|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於緊張狀態,超過神經係統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生神經衰弱。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製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人類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 ,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並不容易引起神經衰弱或衰竭。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後,雖然産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後就可以恢復,但是,強烈緊張狀態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産生神經衰弱。 |
|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製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製過程在人類種族的發展和個體發生上興奮過程發生的晚,因而是比較脆弱的,在高級神經活動過度緊張甚至失調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時(如;軀體其他疾病),它不僅容易受到損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損害,表現為興奮過程相對亢進即神經衰弱的早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自製能力減低,一些平時能夠控製不該流露出的情緒及情感反應會失控表現出來,如;易激惹、不穩定。興奮性釋放增加了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抑製規律紊亂。另外,由於內抑製過程的減弱,又使神經細胞恢復能力減低,造成神經細胞能量減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臨床上病人易興奮,衰竭的也就快。 |
|
一、神經衰弱的癥狀體癥
1.易興奮、易激惹。
2.腦力易疲乏,如看書學習稍久,則感頭脹、頭昏;註意力不集中。
3.頭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礙,多為入睡睏難,早醒,或醒後不易再入睡,多惡夢。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心動過速、出汗、厭食、便秘、腹瀉、月經失調、早泄。
6.繼發性疑病觀念。
二、神經衰弱病人臨床表現復雜,同時有多種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大類癥狀:
(1)腦力不足、精神倦怠
由於內抑製過程減弱,當受到內外刺激時,神經衰弱病人的神經細胞易興奮,能量消耗過多,長期如此,病人就表現為一係列衰弱癥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註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退。
(2)對內外刺激的敏感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往往可作為一種娛樂放鬆活動,但此時本病患者非但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眼睛在看電視,自己腦子常也在“放電影”。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而病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深為苦惱。此外還有的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綫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引以苦惱。
有的醫生認為,此時是因病人的“感覺閾”下降。所謂“感覺閾”就是我們身體所能感覺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體內部,時時有不同的刺激産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刺激我們的感覺器都能感受到。如刺激強度太弱,我們就無法感知。衹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我們的感受器感知,這種能使我們感受到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感覺閾”。人與某些動物之間就存在不同的感覺閾,比如對氣味的辨別,狗就比人類鼻子靈敏得多,某種氣味弱時,狗能辨出,人卻無法感知,說明狗對氣味的感覺閾要比人低得多,所以狗可當警察——警犬,是警務人員偵破案子的得力助手。
人與人之間對不同的刺激的感覺閾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神經衰弱患者的感覺閾下降,從而比正常人對刺激更為敏感。這是因為本病患者因神經內抑製減弱、興奮亢進,從而感覺閾下降,對體內、外的刺激,正常人感受不到的,他常感覺到了。如身體內部的胃腸蠕動、血管舒縮稍有變化,正常人是感覺不到的,神經衰弱病人能“準確”感知,“生動”描述,所以病人的臨床癥狀很多,繁雜無章。病人就診時往往是滔滔不絶,癥狀表現也可以是“百花齊放”,多種多樣,甚至是奇怪的。有的病人講“腸內有一股氣在上衝”,背心如有氣上衝,甚至還可描述氣走的綫路,似肉內有蟲子行走等,此時若能排除器質性病變,則都屬於感覺閾下降,神經過敏所引起的。
綜合諸多病人的癥狀,可歸納出神經過敏的特點:
①沒有器質性病變存在;
②病人對某個部位、某個癥狀越註意,痛苦就越明顯,倘若轉移其註意力,則明顯減輕甚至消除;
③病痛部位的分佈不一定符合解剖部位,而且位置也不固定,或會變動;
④病人敘述的癥狀多而雜,使人不得要領,講了大半天,最後還搞不懂他哪裏不舒服。
(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
內外環境中的刺激無疑是引起和影響人的情緒活動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為什麽面對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的反應卻不一樣?這是由於人是自然界中的最高級動物,對精神生活有自覺性,有極強的製約作用,當然這種製約作用因人而異,主要是由神經的內抑製所决定的。神經衰弱的病人,由於內抑製減弱,遇事(刺激)易興奮,從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往往表現為:
①易煩多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睏難,即使是容易解决的矛盾,正常人來說可能是“不屑一顧”的事,他總覺得睏難重重,無法解决,以至唉聲嘆氣,終日愁眉苦臉。倘若身體有些不適,更是擔心和緊張不安,如患者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其他不治之癥,這是一種疑病心理。有的醫生認為,40%的神經衰弱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的抑鬱心境。病人對已發生的事,過多地自責或怨恨別人,但本人不會有自殺的企圖或意念。
②易喜善怒
內抑製幫助我們冷靜地處理問題。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內抑製下降,從而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對各種刺激在未做出細緻的分析和鑒別之前就大怒或大喜,缺乏正常人所具備的忍耐性。表現情緒急躁,喜與別人爭吵,工作稍不順心,就對別人發脾氣。若碰到好消息,馬上就大喜過望、熱淚盈眶不能自製。
(4)緊張性疼痛
通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還表現為腰背、四肢肌肉痛。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的表現也往往很復雜,可以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鈍痛或刺痛。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緊張性疼痛表現繁多,但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
(5)失眠、多夢
睡眠是人腦最好的休息方式之一。一般來說,人生中有l/3左右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時,大腦皮質的皮質下部處於廣泛地抑製狀態,由腦幹中特定的中樞進行調節,使大腦進行內部的重組、整頓和恢復。
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大腦皮質的內抑製下降,神經易興奮,睡眠時不易引起廣泛的抑製擴散,難以入睡或不夠深沉,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後又難以再睡。長期如此,勢必形成頑固性失眠。失眠後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使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深感痛苦。到了晚上又擔心失眠。從而,因焦慮而失眠,由失眠而焦慮,互為因果,反復影響,終為神經衰弱的失眠癥。
神經衰弱的病人常訴“睡不着”,典型經過是:上床以前似乎頭昏欲睡,上床以後腦子靜不下來,思維活躍,浮想聯翩,因此心裏很焦急,愈急就愈睡不着,病人可能會試用各種方法使自己靜下來,或做其它放鬆試驗,但往往無效。此時,病人對周圍的各類聲、光刺激特別敏感,時鐘的嘀嗒聲、汽車的喇叭聲、腳步聲、別人的鼾聲、室外的燈光、音樂聲等,都會成為其失眠的理由,病人恨不得周圍不得有任何光綫和聲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靜的環境裏,病人也會有“理由”失眠,如自己的心跳也會煩得無法入睡,這樣折騰數小時才能入睡,不久,雞鳴天亮又該起床了。
本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對夢的研究漸漸深入。在實驗中,他們發現睡眠分為二種,即正相睡眠期和異相睡眠期。人在睡覺時,這兩種時期互相交替,每個周期約90—120分鐘,正相睡眠期又叫慢波睡眠期,是不會做夢的,異相睡眠期又叫快波睡眠期,衹有異相睡眠期纔會做夢。如果按成人每晚睡眠8小時計算,最多衹能做5—6次短時間的夢,總的做夢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不可能整夜都做夢。既然每個人每晚睡眠時都會做夢,但為什麽醒後,有時能夠回憶“夢”,有時卻不能呢?如果此人在異相睡眠時,即在做夢時被驚醒,他就能夠回憶自己的夢境,如果做夢當時不被驚醒,逐漸進入正相睡眠,夢境也就被遺忘,醒來也就記不起來了。
(6)心理生理障礙
有些神經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訴(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癥狀)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種,而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癥狀,如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陽萎、早泄、月經不調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癥狀掩蓋起來。
焦慮是許多病人的基本癥狀之一。焦慮可能是易於疲勞、記憶障礙、失眠的繼發癥狀。病人經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些危險而擔心煩惱。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的臨床表現是復雜的,通常認為最主要的表現是腦力不足、失眠、敏感、情緒波動等。 |
|
一、診斷依據
1.存在導致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
2.具有易感素質或性格特點。
3.臨床癥狀以易興奮,腦力易疲乏,頭痛,睡眠障礙,繼發焦慮等。
4.病程至少3個月,具有反復波動或遷延的特點,病情每次波動多與精神因素有關。
5.全面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精神檢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項檢查,確能排除其他軀體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
二、診斷標準:
1985年《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編委會在《神經癥臨床工作診斷標準》中重寫了神經癥的定義“神經癥指一組精神障礙,為各種軀體的或精神的不適感、強烈的內心衝突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所苦惱。其病理體驗常持續存在或反復出現,但缺乏任何可查明的器質性基礎;患者力圖擺脫,卻無能為力。”神經衰弱也符合上述特點,病人無器質性病變,常為失眠、腦力不足、情緒波動大等不能自主的癥狀所苦惱。但是神經衰弱的病人,沒有嚴重的行為紊亂,這與嚴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癥是有區別的。
我國新近的診斷標準介紹如下:
a:至少具備下列四組癥狀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神經衰弱。
a 衰弱癥狀:精神疲乏、腦力遲鈍、註意力難集中、記憶睏難、工作學習不能持久。
b 興奮癥狀:工作學習、用腦均可引起興奮,回憶及聯想增多,自己控製不住,可對聲光敏感,並且語言增多。
c 情緒癥狀:緊張、易激動、煩惱。
d 心理癥狀:緊張性疼痛(頭痛、腰背或肢體痛),睡眠障礙(如入睡睏難、多夢、易醒、醒後乏力),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心悸、多汗)。
b:病程遷延至少3個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動。休息後減輕,工作學習緊張則加重。
c:如伴有焦慮情緒往往是短暫的、輕微的,在整個病程中不占主導地位。
另外,在診斷時還應註意與其它疾病的鑒別,應排除疲勞綜合徵、應激綜合徵、軀體疼痛、藥物中毒、抑鬱癥、精神分裂癥、心理障礙等類似疾病。 |
|
一、治療原則
1.心理療法為主。 2.輔以藥物治療。 3.輔以物理或其他療法。
二、療效評價
1.近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消失,自覺良好;能恢復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 2.好轉: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消失;能從事腦力和體力活動。 3.未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無變化。
三、專傢提示
神經衰弱有被過濫診斷的傾嚮,因此神經衰弱滿天飛,而實際上是極少的。當一些患者被戴上神經衰弱而久治不愈時,需考慮有否將焦慮性神經癥、抑鬱性神經癥等誤診為神經衰弱之可能。因為象焦慮性神經癥及抑鬱性神經癥同樣具有神經衰弱的某些癥狀如失眠、疲勞、多夢、記憶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神經衰弱一般采用中西醫藥綜合性治療,以鎮靜安神及解釋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治療時使患者獲得充分休息,是治愈的最重要要素。
四、治療方法
神經衰弱癥狀繁多,且病程遷延,得病後短期內能藥到病除者甚少,雖現有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不少,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等,每種治療方法都各有所長,很難說其中的哪種方法效果最好。選擇治療方法一般都因人而異。有些病人聽人介紹說某藥物或某種方法治神經衰弱有神奇效果,便放棄了原本已取得一定療效的方法,盲目地更換成他人的方法,結果不僅不見有效,原先的療效可能也因此一並丟失了。
因此,治療神經衰弱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一旦方案既定,不宜隨意更動,見效後仍需作適當鞏固。以下是目前臨床上幾種常用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較常使用的有抗焦慮藥及抗抑鬱藥,這些藥對穩定病人焦慮煩躁或抑鬱情緒有明顯效果,其中抗焦慮藥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藥物有阿普唑侖、黛力新與氟西汀、帕羅西汀等。若部分病人自覺腦力遲鈍、記憶減退,可予服用小劑量腦代謝改善劑,如吡拉西坦、銀杏葉片等。
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神經衰弱多係心脾兩虛或陰虛火旺所致,治療時應按辨證施治原則,選擇不同的處方。此外,針灸、氣功、推拿、拔罐等傳統的中醫療法,對部分神經衰經也有一定療效,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心理治療:可以通過解釋、疏導等嚮病人介紹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愈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註意力集中於自身癥狀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療的信心。另外還可采用自我鬆弛訓練法,也有心理醫生采用催眠療法治療。
物理治療:有經絡導平治療、電磁場治療、腦功能保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
總之,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不少,最好能綜合使用,若能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更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治療】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配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裏、三陰交。
(二)治法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主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後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釐米範圍內按常規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狀叩打。手法同前。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療224例,結果治愈15例,顯效101例,有效10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7.4%。病程短者療效好,病程長者療效差[2,3]。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心、緣中、神門。
配穴:腎、皮質下、陽性反應物、內分泌、脾。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顯時加選配穴。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緑豆或冰片(預先製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於雙側穴上。然後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398例,結果臨床痊愈120例,顯效167例,有效93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5.4%[4~6]。
耳穴埋針
(一)取穴
主穴:心、腎、神門、枕、皮質下。
配穴:胃、肝、脾。
(二)治法
主穴均取,效不顯時,酌加配穴。嚴格消毒耳穴後,將撳釘形皮內針埋入,上以膠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以感到輕微疼痛、脹、發熱為佳。每次一側耳,雙耳交替。5~7天換埋針1次,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以埋針法治療191例,結果臨床痊愈84例,有效84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87.9%。臨床對比觀察發現,其療效優於服西藥者,且單側埋針與雙側同時埋針療效基本相同[7,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內中魁。
阿是穴位置:多位於兩耳根之上半部。
內中魁穴位置:手中指掌側正中綫,近指側節橫紋中點一穴,前後1分各一穴,左右共六穴。
(二)治法
先以耳穴探測儀或探測棒在耳根部仔細測出敏感點,做好標記。常規消毒後,用消毒彈簧刺針或三棱針迅速點刺,出血如緑豆大。每次衹刺一側,每日或隔日1次,兩耳交替。治療時間以上午或下午為佳,夜晚進行者效果較差。療效不顯者可加刺另一側之內中魁穴。5~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54例,顯效150例,有效8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93.7%。
體針加敷貼
(一)取穴
主穴:百會、四神聰。
配穴:涌泉。
(二)治法
主穴針剌 。先針百會,嚮前橫剌1寸,施快速均勻左右捻轉手法,持續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48小時。百會起針後,繼針四神聰,均嚮前橫剌1寸,以提插手法,輕、快、勻運針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24小時。出針後,再針百會如前法。如此,以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配穴,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黃粉、五味子粉適量混勻。每次3g用鮮竹瀝調成糊狀,均分兩份,集中塗於5cm×5cm大小的醫用膠布上。於每晚睡前分貼於左右涌泉穴,連續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重癥失眠患者168例,痊愈85例,有效69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91.7%。
神經衰弱患者的註意事項-神經衰弱註意營養
營養障礙時也會出現神經衰弱的一些癥狀。饑餓時人可以出現疲勞感、註意力渙散、行動遲緩、頭痛頭暈、嗜睡或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除食物以外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此外維生素 b、維生素 c的缺乏,水、????的攝人不足等等,都可以出現神經衰弱癥狀。大腦需要的營養物質,除了脂類、蛋白質、糖類、氧氣和水分以外,其他如維生素、鈣、磷、鉀、鎂以及微量元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神經衰弱患者在飲食療法方面應特別註意食用下列對腦有營養價值的食物。
富含脂類的食物:如肝、魚類、蛋黃、黃油、大豆、玉米、羊腦、豬腦、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豬肉、羊肉、牛肉、牛奶、雞、鴨、魚、蛋及豆製品等。
富含糖的食物:如白糖、紅糖、蜂蜜、甘蔗、蘿蔔、大米、面粉、紅薯、大棗、甜菜及水果等。
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pp(煙酸與煙酷胺)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酵母、肝、豆類、花生、小麥、胚芽、糙米、燕麥、玉米、小米、甘薯、棉籽油、捲心萊及海藻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般水果及蔬菜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腎髒與牡蠣、粗糧、豆製品、魚肉、菠菜、大白菜等。 |
|
防治神經衰弱,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對該病有正確的認識,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1:首先要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學會科學用腦,防止大腦過度疲勞。
2:根據每個人的體力、愛好,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打球、遊戲、體操等。
3: 進行必要的治療,如食療,針灸、理療和氣功等。 |
|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神經衰弱的患者可依照不同情況,選用以下食療方法調理。
肝火上升型癥狀心悸而煩、急躁易怒、失眠夢、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清肝瀉火、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薺菜、鼕瓜、苦瓜、竹筍、鮮藕、芹菜、雍菜、黃花菜、小麥、桑椹、梨、桃、葵花子、緑豆、桂圓、雞蛋、羊肉、鴨肉、烏骨雞、蜂蜜等。
氣血兩虛型癥狀心悸失眠、夢多易醒、頭暈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脈沉細弱。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黃豆及製品、大麥、鬍蘿蔔、南瓜、西紅柿、奶類、人參、鯉魚、桂魚、豬肝、豬肚、牛肉、羊心、兔肉、鴿蛋等。
心腎不交型癥狀心悸不寧、虛煩不眠、健忘、盜汗、腰酸膝軟、遺精、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滋陰清熱、通交心腎的食物,如:糯米、紅棗、百合、酸棗仁、枸杞、銀耳、鵝肉、豬肺、豬胰、鼕瓜、苦瓜、茄子、鯽魚等。
神經衰弱之成因衆多,病程較長,患者應解除煩惱,樹立信心,並根據各自體質積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應選用必要的藥物,對癥治療。
此外,還可選用以下食療保健驗方:
天麻燉雞
材料:母雞1衹(重約1500g),天麻15g,水發凍菇 50g,雞湯 500g,調料適量。
烹製方法:將天麻洗淨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min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薑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min,加入天麻片,再燜5min,勾芡,淋上雞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單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風,養血安神。
小技巧:偏方
1:睡前喝1杯熱糖水,使大腦皮層受到抑製,會很快入睡。
2.睡前喝1杯熱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3.睡前,將1匙食醋對入冷開水中飲用能助睡。
4.百合15剋,與粳米、糯米各50剋,共煮成粥,加適量冰糖食用。
5.鮮百合50剋,用清水浸一晝夜,與冰糖合炒食用。
6.取生熟棗各15剋,水煎去渣,用其汁將百合煮熟,連湯吃下。
7.可用鮮百合60-90剋與蜂蜜適量拌和,蒸熟,睡前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8.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於睡前30分鐘飲用。
9.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湯,有助眠功效。
10:用三七花泡水喝,安神有助於睡眠。
花生葉湯
取鮮花生葉適量,煎水取汗睡前服。7天為1療程,多見效於第2-3個療程中。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及心腎不交型患者。
蓮心湯
取蓮子心30枚,放????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連服10天。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心腎不交型患者。
酸棗仁湯
取酸棗50剋,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薏仁紅棗粥
取糯米、薏苡仁各50剋,紅棗10枚,加水共煨粥。日服2次,連服10天。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合歡葉湯
取合歡葉100剋,每晚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杞葉炒豬心
取豬心1個,洗淨切丁,枸杞葉150-200剋,用花生油按常法炒熟佐餐。適用於加氣血兩虛型神經衰弱,以及癲狂、精神分裂癥等。
五味子湯
取五味子15-20剋,水煎服。適用於神經衰弱。
二味豬腦湯
取豬腦1個,懷山藥50剋,枸杞15剋,洗淨後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食????、蔥、薑,煨熟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
拌豬腦
將豬腦100剋泡入清水中,剔除血筋洗淨,瀝水後加適量黃酒、蔥、薑,入屜用旺火蒸20分鐘左右取出,涼後加入芝麻油10剋,醬油、蒜泥各適量,拌勻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昏、乏力。
蓮子百合豬肉湯
取蓮子、百合各30剋,與瘦豬肉絲250剋加水共煨湯,肉熟後調味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心悸、失眠、頭昏、遺精等。
有此一說:吃豬蹄可治神經衰弱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由衆多的氨基酸組成,而其中每三個氨基酸中就有一個甘氨酸。食入豬蹄後,膠原蛋白在人體小腸中可被轉化為大量的甘氨酸,這些氨基酸不僅能在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製性遞質,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因此食用豬蹄有利於減輕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對焦慮及神經衰弱、失眠等有改善作用。人們還發現,有的人小腿麻木,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痙攣現象,常喝豬蹄湯也有一定的治療和緩解作用。
但應註意,因豬蹄油脂過多,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患者少食為宜,如素有痰濕陰滯、消化不良者也應慎用。 |
|
神經衰弱
(一)
【辨證】氣陰兩虛,虛熱內擾,心神失養。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安神。
【方名】百麥安神飲。
【組成】百合30剋,淮小麥30剋,蓮肉15剋,夜交藤15剋,大棗10剋,甘草6剋。
【用法】上藥以冷水浸泡半小時,加水至500毫升,煮沸20分鐘,濾汁,存入暖瓶內,不分次數,欲飲水時好取此藥液飲之。
【出處】路志正方。
(二)
【辨證】肝鬱氣滯,鬱久化火,熱憂心神。
【治法】清肝解鬱,養心安神。
【方劑】清肝寧心湯。
【組成】鈎藤15-30剋,丹參30剋,合歡皮12剋,生珍珠母20剋,夏枯草15剋,酸棗仁15剋,炙甘草3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鼓述憲方。
(三)
【辨證】陽不入陰,陰陽失調。
【治法】引陽入陰,交通陰陽。
【方名】加味半夏湯。
【組成】法半夏12剋,秫米(高梁米)30剋,夏枯草10剋,幹百合30剋,紫蘇葉10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曾紹裘方。
(四)
【辨證】心腎不交。
【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名】交泰飲。
【組成】黃連6剋,肉桂6剋,玄參10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彭憲彰方。 |
|
1.需要與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輔助檢查可與之鑒別;
2.精神分裂癥:精神分裂癥早期和緩解期可出現神經衰弱癥狀,但患者對其疾病抱無所謂態度無迫切求治要求並有相應的精神病性癥狀可資鑒別;
3.其他神經癥:神經衰弱癥狀也常見於焦慮癥、疑病癥、抑鬱性神經癥等,若患者有這類疾病的典型癥狀按等級鑒別診斷原則應首先診斷為其他類別的神經癥;
4.抑鬱癥:鑒別診斷常很睏難,特別是輕度抑鬱癥患者,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這是因為抑鬱癥患者常有失眠、疲乏、註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種軀體不適感。兩類癥狀類似,軀體檢查均無相應陽性體徵,如忽視檢查患者抑鬱情緒往往導致誤診。因此臨床上診斷神經衰弱時必須排除抑鬱癥。抑鬱癥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愉快感喪失,對日常生活興趣喪失,自責,自罪,常萌生消極自殺的意念。患者的癥狀可呈現晨重夜輕的節律性波動。早醒是抑鬱癥睡眠障礙的特點。抑鬱癥病程可有周期性緩解
5.慢性疲勞綜合癥:這是一組新近提出的以疲勞為主要表現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持續半年以上的綜合癥且未發現引起疲勞的內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熱、咽喉痛、淋巴結疼痛、肌無力、肌肉痛、關節痛、頭脹痛活動、持久性疲勞神經心理癥狀(如易激惹、健忘、註意力不集中、思維睏難抑鬱等)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過多或失眠)體格檢查發現有低熱(37.6℃-38.6℃)非滲出性咽炎及頸前後部或咽峽部淋巴結腫大觸痛。由於有低熱咽喉痛淋巴結增大及觸痛等客觀體徵因而有助於與神經衰弱鑒別 |
|
一、神經衰弱的癥狀體癥
1.易興奮、易激惹。
2.腦力易疲乏,如看書學習稍久,則感頭脹、頭昏;註意力不集中。
3.頭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礙,多為入睡睏難,早醒,或醒後不易再入睡,多惡夢。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心動過速、出汗、厭食、便秘、腹瀉、月經失調、早泄。
6.繼發性疑病觀念。
二、神經衰弱病人臨床表現復雜,同時有多種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大類癥狀:
(1)腦力不足、精神倦怠
由於內抑製過程減弱,當受到內外刺激時,神經衰弱病人的神經細胞易興奮,能量消耗過多,長期如此,病人就表現為一係列衰弱癥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註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退。
(2)對內外刺激的敏感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往往可作為一種娛樂放鬆活動,但此時本病患者非但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眼睛在看電視,自己腦子常也在“放電影”。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而病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深為苦惱。此外還有的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綫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引以苦惱。
有的醫生認為,此時是因病人的“感覺閾”下降。所謂“感覺閾”就是我們身體所能感覺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體內部,時時有不同的刺激産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刺激我們的感覺器都能感受到。如刺激強度太弱,我們就無法感知。衹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我們的感受器感知,這種能使我們感受到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感覺閾”。人與某些動物之間就存在不同的感覺閾,比如對氣味的辨別,狗就比人類鼻子靈敏得多,某種氣味弱時,狗能辨出,人卻無法感知,說明狗對氣味的感覺閾要比人低得多,所以狗可當警察——警犬,是警務人員偵破案子的得力助手。
綜合諸多病人的癥狀,可歸納出神經過敏的特點:
①沒有器質性病變存在;
②病人對某個部位、某個癥狀越註意,痛苦就越明顯,倘若轉移其註意力,則明顯減輕甚至消除;
③病痛部位的分佈不一定符合解剖部位,而且位置也不固定,或會變動;
④病人敘述的癥狀多而雜,使人不得要領,講了大半天,最後還搞不懂他哪裏不舒服。
(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
內外環境中的刺激無疑是引起和影響人的情緒活動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為什麽面對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的反應卻不一樣?這是由於人是自然界中的最高級動物,對精神生活有自覺性,有極強的製約作用,當然這種製約作用因人而異,主要是由神經的內抑製所决定的。神經衰弱的病人,由於內抑製減弱,遇事(刺激)易興奮,從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往往表現為:
①易煩多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睏難,即使是容易解决的矛盾,正常人來說可能是“不屑一顧”的事,他總覺得睏難重重,無法解决,以至唉聲嘆氣,終日愁眉苦臉。倘若身體有些不適,更是擔心和緊張不安,如患者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其他不治之癥,這是一種疑病心理。有的醫生認為,40%的神經衰弱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的抑鬱心境。病人對已發生的事,過多地自責或怨恨別人,但本人不會有自殺的企圖或意念。
②易喜善怒
內抑製幫助我們冷靜地處理問題。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內抑製下降,從而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對各種刺激在未做出細緻的分析和鑒別之前就大怒或大喜,缺乏正常人所具備的忍耐性。表現情緒急躁,喜與別人爭吵,工作稍不順心,就對別人發脾氣。若碰到好消息,馬上就大喜過望、熱淚盈眶不能自製。
(4)緊張性疼痛
通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還表現為腰背、四肢肌肉痛。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的表現也往往很復雜,可以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鈍痛或刺痛。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緊張性疼痛表現繁多,但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
(5)失眠、多夢
睡眠是人腦最好的休息方式之一。一般來說,人生中有l/3左右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時,大腦皮質的皮質下部處於廣泛地抑製狀態,由腦幹中特定的中樞進行調節,使大腦進行內部的重組、整頓和恢復。
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大腦皮質的內抑製下降,神經易興奮,睡眠時不易引起廣泛的抑製擴散,難以入睡或不夠深沉,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後又難以再睡。長期如此,勢必形成頑固性失眠。失眠後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使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深感痛苦。到了晚上又擔心失眠。從而,因焦慮而失眠,由失眠而焦慮,互為因果,反復影響,終為神經衰弱的失眠癥。
神經衰弱的病人常訴“睡不着”,典型經過是:上床以前似乎頭昏欲睡,上床以後腦子靜不下來,思維活躍,浮想聯翩,因此心裏很焦急,愈急就愈睡不着,病人可能會試用各種方法使自己靜下來,或做其它放鬆試驗,但往往無效。此時,病人對周圍的各類聲、光刺激特別敏感,時鐘的嘀嗒聲、汽車的喇叭聲、腳步聲、別人的鼾聲、室外的燈光、音樂聲等,都會成為其失眠的理由,病人恨不得周圍不得有任何光綫和聲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靜的環境裏,病人也會有“理由”失眠,如自己的心跳也會煩得無法入睡,這樣折騰數小時才能入睡,不久,雞鳴天亮又該起床了。
(6)心理生理障礙
有些神經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訴(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癥狀)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種,而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癥狀,如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癥狀掩蓋起來。
焦慮是許多病人的基本癥狀之一。焦慮可能是易於疲勞、記憶障礙、失眠的繼發癥狀。病人經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些危險而擔心煩惱。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的臨床表現是復雜的,通常認為最主要的表現是腦力不足、失眠、敏感、情緒波動等。
神經衰弱造成的生理失調的表現:
(1)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 心慌、胸悶、多汗、消化不良、月經失調;
(2)緊張性疼痛: 表現為 感到頭部緊壓感、頭部沉重感,頸項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3)睡眠障礙: 表現為 由於長期壓力,大腦皮質的內一直下降,神經易於興奮,因而引起睡眠障礙癥狀;
神經衰弱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
有一些患神經衰弱的病人嚮醫生咨詢:患神經衰弱多年,多方求醫療效不佳,是否會轉變成精神分裂癥?醫生會明確地告之:不會。
心理學專傢指出,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癥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二者不僅在臨床表現上有根本區別,而且其病因、治療方法、藥物應用、轉歸和預後等都不相同,在長期的臨床研究和觀察中,沒有發現神經衰弱發展或轉變成精神分裂癥。
精神衛生專傢在臨床研究中發現,確有個別精神分裂癥病人早期有“頭昏、頭痛、周身不適、情緒波動、多疑、失眠和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但是,精神分裂癥病人與真正的神經衰弱有本質的不同,前者對自己的疾病並不像後者那樣焦慮與重視,往往聽之任之,缺乏求治的主動性,而且,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情感反應明顯減退,對人冷淡、對工作不負責任、對親人缺乏應有的熱情。有些精神分裂癥病人還表現出奇特的觀念和行為,有令人難以理解的表現等等。
我國藥理學專傢提出,精神分裂癥有難治易復發的特點,所以治療要及時、係統和徹底,服藥要按時、按量,堅持不間斷。社會、家庭和醫生對病人的照顧要耐心、周到、合理。而神經衰弱的治療方法比較簡單,除了采用維生素B1和𠔌維素等藥物治療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以外, |
|
為了消除這些觀念及排除可能的器質性病變,需作心電圖、腦電圖、腦電地形圖、經顱多普勒、CT頭顱掃描等檢查 |
|
一、治療原則
1.心理療法為主。 2.輔以藥物治療。 3.輔以物理或其他療法。
二、療效評價
1.近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消失,自覺良好;能恢復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 2.好轉: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消失;能從事腦力和體力活動。 3.未愈: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基本無變化。
三、專傢提示
神經衰弱有被過濫診斷的傾嚮,因此神經衰弱滿天飛,而實際上是極少的。當一些患者被戴上神經衰弱而久治不愈時,需考慮有否將焦慮性神經癥、抑鬱性神經癥等誤診為神經衰弱之可能。因為象焦慮性神經癥及抑鬱性神經癥同樣具有神經衰弱的某些癥狀如失眠、疲勞、多夢、記憶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神經衰弱一般采用中西醫藥綜合性治療,以鎮靜安神及解釋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治療時使患者獲得充分休息,是治愈的最重要要素。
四、治療方法
神經衰弱癥狀繁多,且病程遷延,得病後短期內能藥到病除者甚少,雖現有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不少,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等,每種治療方法都各有所長,很難說其中的哪種方法效果最好。選擇治療方法一般都因人而異。有些病人聽人介紹說某藥物或某種方法治神經衰弱有神奇效果,便放棄了原本已取得一定療效的方法,盲目地更換成他人的方法,結果不僅不見有效,原先的療效可能也因此一並丟失了。
因此,治療神經衰弱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一旦方案既定,不宜隨意更動,見效後仍需作適當鞏固。以下是目前臨床上幾種常用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最新的舒眠解鬱組合階梯式療法;較常使用的有抗焦慮藥及抗抑鬱藥,這些藥對穩定病人焦慮煩躁或抑鬱情緒有明顯效果,其中抗焦慮藥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藥物有阿普唑侖、黛力新與氟西汀、帕羅西汀等。若部分病人自覺腦力遲鈍、記憶減退,可予服用小劑量腦代謝改善劑,如吡拉西坦、銀杏葉片等。
天麻素註射液治療神經衰弱有明顯的作用(丹彤或麯絡彤天麻素註射液)
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神經衰弱多係心脾兩虛或陰虛火旺所致,治療時應按辨證施治原則,選擇不同的處方。此外,針灸、氣功、推拿、拔罐等傳統的中醫療法,對部分神經衰經也有一定療效,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中藥治療:中醫藥治療神經衰弱、失眠有其獨到的見解,且療效顯著。傳統的以西藥治療失眠和抑鬱癥的方法,往往副作用大、容易上癮。中醫藥具有安眠抑鬱藥沒有的優點,即不會成癮,也不會産生依賴性。中醫藥學現代化也讓中醫藥在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癥領域大顯身手,通過精選天然名貴藥材,組合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的優秀方劑,有一大批高科技中醫藥成果在神經衰弱、失眠治療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如酸棗仁膠囊、 百合酸棗仁膠囊、九味神安膠囊等,加之采用心理行為治療方法,對解决失眠,提升睡眠質量,緩解頭疼、眩暈、疲憊等現象;舒解緊張、焦慮、抑鬱、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等不適癥狀,取得了十分滿意的療效。
心理治療:可以通過解釋、疏導等嚮病人介紹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愈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註意力集中於自身癥狀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療的信心。另外還可采用自我鬆弛訓練法,也有心理醫生采用催眠療法治療。
物理治療:有經絡導平治療、電磁場治療、腦功能保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
總之,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不少,最好能綜合使用,若能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更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治療】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配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裏、三陰交。
(二)治法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主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後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釐米範圍內按常規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狀叩打。手法同前。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療224例,結果治愈15例,顯效101例,有效10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7.4%。病程短者療效好,病程長者療效差[2,3]。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心、緣中、神門。
配穴:腎、皮質下、陽性反應物、內分泌、脾。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顯時加選配穴。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緑豆或冰片(預先製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於雙側穴上。然後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398例,結果臨床痊愈120例,顯效167例,有效93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5.4%[4~6]。
耳穴埋針
(一)取穴
主穴:心、腎、神門、枕、皮質下。
配穴:胃、肝、脾。
(二)治法
主穴均取,效不顯時,酌加配穴。嚴格消毒耳穴後,將撳釘形皮內針埋入,上以膠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以感到輕微疼痛、脹、發熱為佳。每次一側耳,雙耳交替。5~7天換埋針1次,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以埋針法治療191例,結果臨床痊愈84例,有效84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87.9%。臨床對比觀察發現,其療效優於服西藥者,且單側埋針與雙側同時埋針療效基本相同[7,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內中魁。
阿是穴位置:多位於兩耳根之上半部。
內中魁穴位置:手中指掌側正中綫,近指側節橫紋中點一穴,前後1分各一穴,左右共六穴。
(二)治法
先以耳穴探測儀或探測棒在耳根部仔細測出敏感點,做好標記。常規消毒後,用消毒彈簧刺針或三棱針迅速點刺,出血如緑豆大。每次衹刺一側,每日或隔日1次,兩耳交替。治療時間以上午或下午為佳,夜晚進行者效果較差。療效不顯者可加刺另一側之內中魁穴。5~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54例,顯效150例,有效8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93.7%。
體針加敷貼
(一)取穴
主穴:百會、四神聰。
配穴:涌泉。
(二)治法
主穴針剌 。先針百會,嚮前橫剌1寸,施快速均勻左右捻轉手法,持續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48小時。百會起針後,繼針四神聰,均嚮前橫剌1寸,以提插手法,輕、快、勻運針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24小時。出針後,再針百會如前法。如此,以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配穴,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黃粉、五味子粉適量混勻。每次3g用鮮竹瀝調成糊狀,均分兩份,集中塗於5cm×5cm大小的醫用膠布上。於每晚睡前分貼於左右涌泉穴,連續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重癥失眠患者168例,痊愈85例,有效69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91.7%。
腳底按摩服務從傳統走嚮現代,中醫診所、腳底按摩院、現代Spa、保健産品公司等,都給顧客(病人)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可見腳底按摩的盛行。
《黃帝內經》的《足心篇》中簡述腳無法入睡 抑鬱癥睏擾 多囊腎的神奇療法
聾啞耳鳴、頭痛新療法! 疤痕疙瘩、瘩痤瘡找中醫 底按摩原理:人體器官髒腑各部位在腳底都有反射區,用按摩刺激反射區,通過血液循環、神經傳導,能調節機能平衡,恢復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中醫理論記載,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腳根,其中以腳根為四根之本。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見腳對人體的重要性。
通過反射區作治療
理療師林育昕說,腳底按摩是一種保健方式,也有醫師通過按摩腳底反射區給病人進行身體治療。
他說:“腳踏地面,地心引力使血液無法回流,通過腳底按摩,刺激血液循環,讓血液回流上來,可強身健體。
“腳底和腳趾有千萬神經和血管,即使不是按摩反射區,衹是稍微按摩腳底,還是具有保健效用。”
在治療法上,腳底按摩以刺激腳底與腿側的點、綫、帶和區,不衹是純粹按摩腳底反射區,最終目的是達到舒經活絡,鬆弛神經。
按摩時,有人感覺疼痛,問題是出在按摩師或是病人身上?
他說:“通常,按摩時得讓病人感到舒服,如果病人感覺疼痛,把雙腳縮回來,就表示按摩的力道過大。
按摩時不該覺疼痛
“按摩師給心髒病患者做腳底按摩時得註意,不要讓病人感到疼痛,力道必須點到為止,讓病人舒服。病人喊痛,心髒負荷過大,血壓不正常,可能會有反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兩腳常因病情加劇而得鋸掉,關鍵就在足部末梢神經出現問題。患上糖尿病的病人,應經常接受腳底按摩,讓血液通達末梢神經。
腎髒病人也應多做腳底按摩。如果病人的肌肉已壞死或出現潰爛現象,就不適合進行腳底按摩。
腳底按摩對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例如經常失眠、體質虛弱者等,進行腳底按摩後,療效顯著。
不需要每天按摩
腳底按摩既然那麽好,可以每天進行按摩嗎?林育昕說:“病人(顧客)沒有必要每天來做腳底按摩,這反而會損傷肌肉。按摩一次後,肌肉得到鬆弛,血液得以循環,隔天還是有這方面的效用,可以隔兩天再來做。”
市面上銷售的腳底按摩器種類繁多,功能在足部的穴位提供刺激,作用包括促進血液循環、舒緩關節不適、手部僵硬,促進新陳代謝。
林育昕說,這些保健商品基本上都具有輔助作用,能達到鬆弛肌肉,使血液係統循環良好的療效。
他說:“不過使用者必須根據體質進行腳底按摩,時間也不應太長。”
神經衰弱患者的註意事項-神經衰弱註意營養
營養障礙時也會出現神經衰弱的一些癥狀。饑餓時人可以出現疲勞感、註意力渙散、行動遲緩、頭痛頭暈、嗜睡或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除食物以外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此外維生素 B、維生素 C的缺乏,水、????的攝人不足等等,都可以出現神經衰弱癥狀。大腦需要的營養物質,除了脂類、蛋白質、糖類、氧氣和水分以外,其他如維生素、鈣、磷、鉀、鎂以及微量元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神經衰弱患者在飲食療法方面應特別註意食用下列對腦有營養價值的食物。
富含脂類的食物:如肝、魚類、蛋黃、黃油、大豆、玉米、羊腦、豬腦、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豬肉、羊肉、牛肉、牛奶、雞、鴨、魚、蛋及豆製品等。
富含糖的食物:如白糖、紅糖、蜂蜜、甘蔗、蘿蔔、大米、面粉、紅薯、大棗、甜菜及水果等。
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PP(煙酸與煙酷胺)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酵母、肝、捲心萊及海藻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般水果及蔬菜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靈芝大麥治神經衰弱
靈芝10剋,大麥50剋。將靈芝剪碎加水,煎煮取汁。大麥磨碎,用靈芝汁煮,加白糖適量。可當早餐或夜宵食用,每日1次。(摘自7月26日《中國老年報》)
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腎髒與牡蠣、粗糧、豆製品、魚肉、菠菜、大白菜等。 神經衰弱是指患者精神活動長期過度緊張,導致大腦的興奮和抑製功能失調,屬於神經官能證的一種類型。中醫學認為該病屬於驚悸、不寐、健忘、眩暈、虛損等範疇。神經衰弱患者使用藥膳調理,就是按照中藥的性味功能與適宜的食物相結合,經過烹調製作後,使之與人體髒腑陰陽、氣血盛衰、寒熱虛實相匹配,從而達到治療神經衰弱的目的。
芹菜棗仁湯:鮮芹菜90剋,酸棗仁8剋,加適量水共煮為湯,棄去芹菜和酸棗仁渣飲湯。此為一日量,分中午飯後和晚上臨睡前兩次分服。這款藥膳有平肝清熱,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虛煩不眠、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血壓高時頭暈目眩等病證。
小麥黑豆夜交藤湯:小麥45剋,黑豆30剋,夜交藤10剋,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成湯,棄去小麥黑豆夜交藤藥渣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服。這款藥膳有滋養心腎,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心腎不交之失眠、心煩等證。
百合棗龜湯:龜肉50剋,百合15剋,紅棗10枚,調料適量。龜肉切塊,大棗去核,與百合共煮,加調味品,煮至龜肉熟爛即可,飲湯食肉。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食用。這款藥膳有滋陰養血,補心益腎的功效,適用於心腎陰虛所致失眠、心煩、心悸等證。
鮮花生葉湯:鮮花生葉15剋,赤小豆30剋,蜂蜜兩湯匙。將花生葉、赤小豆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為湯,拋棄花生葉,調入蜂蜜,飲湯食豆。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服。這款藥膳有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
蔥棗湯:大棗20枚,帶須蔥白兩根。將大棗洗淨用水泡發,帶須蔥白洗淨,切成寸段備用。將紅棗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再改用文火燉約20分鐘,加入帶須蔥白後繼續燉10分鐘即成,食棗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服食。這款藥膳有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證。
竜眼薑棗湯:竜眼肉10剋,生薑5片,大棗15枚。選用肉厚、片大、質細軟、油潤、色棕黃、半透明、味道濃甜的竜眼肉,鮮生薑洗淨颳去外皮,切片,大棗洗淨備用。把竜眼肉、生薑片、大棗一同放入鍋中,加水兩碗,煎煮成一小碗即可。棄去藥渣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用。這款藥膳有補血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中老年人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神經衰弱、貧血等證。
蓮子桂圓湯:蓮子(去芯)、茯苓、芡實各8剋,竜眼肉10剋,文火燉煮50分鐘,棄去藥渣,至煮成黏稠狀,再攪入紅塘,冷卻後飲湯,此為一日量,分兩次飲服。這款藥膳有補心健脾、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乏力肢倦、貧血、神經衰弱等證。
專傢稱,神經衰弱的主要表現就是病人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心情緊張難以放鬆,特別容易煩惱、激動或發脾氣,無法安心工作,受一點刺激都難以忍受。其早期徵兆包括入睡睏難,睡眠淺、多惡夢,甚至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頭昏腦脹,打不起精神,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甚至渾身疲乏、體力不支等。
一般認為,太極拳、氣功、按摩、健身走、慢跑、打乒乓球等都會有助於緩解神經衰弱。醫學實驗表明,神經衰弱患者每天做較長距離的散步(2~3公裏)有助於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過程,減輕血管活動失調的癥狀,如頭痛等。
專傢認為,神經衰弱患者體力較好者可參加短距離的拉練或旅行參觀,以轉移註意力、改善情緒、鍛煉體力。情緒較差、精神萎靡的患者適宜進行提高情緒的運動,如乒乓球、籃球、划船、跳繩、踢毽子等,或每天清晨到緑化地帶、樹林深處,或是陽臺、庭院進行深呼吸,這樣對調節神經大有裨益。臨床上見到許多神經衰弱患者就診最勤,服藥最認真,但癥狀消除不滿意,患者感到很苦惱;有的甚至怪罪於醫生把病診斷錯了,醫生也感到很棘手。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對該病的本質缺乏正確認識。因為神經衰弱的本質屬心因性疾病範疇,常有許多心理、社會因素存在。如果這些病因不去除,單純依賴藥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不能解决根本問題的。即或暫時有效,也是不能持久的。加之有的患者治病心切,急於求成,一味要求藥到病除,結果欲速則不達,這也是此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應該說,神經衰弱多為緩慢起病,病程一般較長,幾年或數十年不等。本病的癥狀可時輕時重,而病情的波動常與情緒變化有關。如果患者情緒較好,則病情明顯減輕;反之,則病情加重。因此對本病的治療首先應該尋找病因,進行心理治療,消除發病的精神因素,其次纔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綜合措施,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和體育鍛煉,神經衰弱的治療效果會是很好的。病程短者,在多數病例可在半年至2年內緩解;病程超過2年的,則治好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一些。有位青年人介紹自己治愈的經過,其主要經驗就是正確估計自己,正確對待疾病與挫折,發揮自己的優勢,剋服自己的弱點,振作精神,有計劃地定時參加體育鍛煉、學習、工作、訪友、娛樂,並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衹經過短短的2個多月的心理和生理調適,他的神經衰弱就完全被治愈了。
總之,衹要找到有經驗的醫生並製定科學的治療方法,且患者也有治好的信心,那
一年前,我患上了神經衰弱,耳鳴、頭暈、頭痛得厲害。雖經多方醫治,但收效不大。有個小姐妹介紹說,經常按摩雙耳,能治好這個病。我嘗試之後,想不到短短一個月就有效果。
具體做法是,先將雙手摩擦發熱,然後用雙手掌同時輕輕揉搓耳廓2至4分鐘,再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揉捏耳垂2至4分鐘,接着嚮下有節奏地反復牽拉耳垂40至50次,直到耳廓有熱脹感為止。此法每天堅持按摩5至8次,即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治療神經衰弱的功效。 |
|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神經衰弱的患者可依照不同情況,選用以下食療方法調理。
肝火上升型癥狀心悸而煩、急躁易怒、失眠夢、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清肝瀉火、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薺菜、鼕瓜、苦瓜、竹筍、鮮藕、芹菜、雍菜、黃花菜、小麥、桑椹、梨、桃、葵花子、緑豆、桂圓、雞蛋、羊肉、鴨肉、烏骨雞、蜂蜜等。
氣血兩虛型癥狀心悸失眠、夢多易醒、頭暈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脈沉細弱。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黃豆及製品、大麥、鬍蘿蔔、南瓜、西紅柿、奶類、人參、鯉魚、桂魚、豬肝、豬肚、牛肉、羊心、兔肉、鴿蛋等。
心腎不交型癥狀心悸不寧、虛煩不眠、健忘、盜汗、腰酸膝軟、遺精、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滋陰清熱、通交心腎的食物,如:糯米、紅棗、百合、酸棗仁、枸杞、銀耳、鵝肉、豬肺、豬胰、鼕瓜、苦瓜、茄子、鯽魚等。
神經衰弱之成因衆多,病程較長,患者應解除煩惱,樹立信心,並根據各自體質積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應選用必要的藥物,對癥治療。 |
|
(一)、發好蓮子200剋,京糕25剋,冰糖、香精適量。將蓮子放入碗內加冰糖上籠蒸爛,取出瀝淨糖水,倒人湯碗內,把京糕切成丁,放在蓮子上。在淨鍋內放冰糖、清水,使冰糖化開,再放入蒸蓮子糖水,燒開撤出浮沫,加香精,澆在蓮子上即成。本方健脾補腎,寧心安神,消食開胃,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心悸、虛煩、失眠等癥患者食用。
(二)、棗仁10剋,黃花菜20根。將棗、菜炒至半熟,搗碎研成細末,睡前1次服完。
本方疏肝健脾,寧心安神,適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神經衰弱。
(三)、幹蛤士蟆油25剋,菠菜100剋,海米50剋,另有精????、雞湯、味精、蔥薑汁適量。
將幹蛤士蟆油用溫水泡開,擇出黑綫洗淨,用開水氽一下撈出,切成小丁;將菠菜洗淨切段,放開水略燙一下;坐鍋,放雞湯,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蔥薑汁、精????燒開,撇淨浮沫,點味精,撒上菠菜即成。 |
|
秋天裏很多中老年人會出現體倦乏力的情況,有些人患上了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而且記憶力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中醫專傢陳建國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對治療神經衰弱很有好處。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幾片薄片泡水代茶飲,也可以泡酒喝,對於神經衰弱嚴重的病人可以嘗試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剋,五味子15剋,合歡皮15剋,菌靈芝30(先熬),酸棗仁15剋,茯神15剋,當歸15剋,熟地15剋,刺五加30剋,磁石40剋,水煎服。 服用一段時間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療失眠、降血壓、增強機體防禦能力等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種不同藥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但該藥有毒,易引起心腎功能損害。另外,陰虛火旺者忌用。
此外,還可選用以下食療保健驗方:
天麻燉雞
材料:母雞1衹(重約1500g),天麻15g,水發凍菇 50g,雞湯 500g,調料適量。
烹製方法:將天麻洗淨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min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薑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min,加入天麻片,再燜5min,勾芡,淋上雞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單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風,養血安神。
小技巧:偏方
1:睡前喝1杯熱糖水,使大腦皮層受到抑製,會很快入睡。
2.睡前喝1杯熱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3.睡前,將1匙食醋對入冷開水中飲用能助睡。
4.百合15剋,與粳米、糯米各50剋,共煮成粥,加適量冰糖食用。
5.鮮百合50剋,用清水浸一晝夜,與冰糖合炒食用。
6.取生熟棗各15剋,水煎去渣,用其汁將百合煮熟,連湯吃下。
7.可用鮮百合60-90剋與蜂蜜適量拌和,蒸熟,睡前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8.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於睡前30分鐘飲用。
9.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湯,有助眠功效。
10:用三七花泡水喝,安神有助於睡眠。
11.一杯酸奶,一個香蕉,每晚睡前食用。此方對半夜不能入睡的患者尤為有效,飲用後可使患者血糖升高,快速入睡。
12.啤酒半瓶,每晚睡前半小時飲,連飲數周,可着枕即睡,通宵熟睡。
13.牛奶煮蛋黃,可治“虛煩不眠”之癥,效果良好。
14.小米100剋,加水煮成粥,加白糖適量調服,睡前半小時進食1小碗,能使人迅速發睏、安眠入睡。
15.大棗、大米兩味同煮粥食用,每晚適量食用,催眠作用很好
花生葉湯
取鮮花生葉適量,煎水取汗睡前服。7天為1療程,多見效於第2-3個療程中。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及心腎不交型患者。
蓮心湯
取蓮子心30枚,放????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連服10天。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心腎不交型患者。
酸棗仁湯
取酸棗50剋,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薏仁紅棗粥
取糯米、薏苡仁各50剋,紅棗10枚,加水共煨粥。日服2次,連服10天。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合歡葉湯
取合歡葉100剋,每晚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杞葉炒豬心
取豬心1個,洗淨切丁,枸杞葉150-200剋,用花生油按常法炒熟佐餐。適用於加氣血兩虛型神經衰弱,以及癲狂、精神分裂癥等。
五味子湯
取五味子15-20剋,水煎服。適用於神經衰弱。
二味豬腦湯
取豬腦1個,懷山藥50剋,枸杞15剋,洗淨後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食????、蔥、薑,煨熟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
拌豬腦
將豬腦100剋泡入清水中,剔除血筋洗淨,瀝水後加適量黃酒、蔥、薑,入屜用旺火蒸20分鐘左右取出,涼後加入芝麻油10剋,醬油、蒜泥各適量,拌勻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昏、乏力。
蓮子百合豬肉湯
取蓮子、百合各30剋,與瘦豬肉絲250剋加水共煨湯,肉熟後調味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心悸、失眠、頭昏、遺精等。
核桃芝麻桑葉丸
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30g,共搗泥為丸,每丸重9g。一日2次,每服一丸。
神經衰弱患者的藥膳療
在祖國醫學寶庫中,有不少關於藥膳的論著,積纍了豐富的經驗,是一項寶貴的醫學遺産。數千年來為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保健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至今對不少慢性疾病的防治,仍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現就有關防治神經衰弱的藥膳配方介紹如下:
(1)桂圓紅棗粥:桂圓15剋、紅棗5~10枚和粳米100剋煮粥。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之功效。適用於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盜汗的患者。
(2)海參粥:海參適量、粳米或糯米100剋。先將海參浸透,洗幹淨,切片煮爛後,同米煮成稀粥。有補腎益精養血之功。適用於精血虧損、體質虛弱、腎虛尿頻的患者。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剋、蜂蜜適量和粳米50~100剋煮成稀粥。有潤腸通便、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單味棗仁(搗碎先煮)、蓮子等均可與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樣療效。
(4)枸杞粥:構把60剋、大米120剋。將構把洗淨,擇去雜質備用。將大米淘洗幹淨,下鍋煮至半熟,倒人構把一同煮熟即可。其特點是紅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補腎明目聰耳之功,對頭昏眼花耳鳴有效。
(5)小麥粥:由小麥、大棗、粳米組成,是一劑治療心氣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餾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補脾胃之功。小麥粥的煮製方法是:取小麥100剋,洗淨,放人適量水中,煮沸20~30分鐘後將小麥撈出,加入淘淨粳米100剋、去核大棗6枚,煮熟後食用。每日1~2次。連服5~6天。若於本粥中加入炒棗仁10剋,則安神效果更佳。
(6)百合粥:老年人體弱多病,心血不足,往往導致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健忘,心煩意亂,多愁善感,甚至整夜不能人睡。方用百合30剋,先用清水浸泡半日,去其苦味,再加大米50剋,共煮至米熟有清香氣味,加冰糖適量,早晚各服1次。失眠嚴重者,可衝服朱砂1剋,每日2次。百合內含有少量澱粉、脂肪、蛋白質、微量生物鹼(秋水仙鹼)。具有清熱養陰、潤肺安神的功能,是治療神經衰弱的強壯滋補有效藥物。
(7)糯米山藥蓮子粥:鮮淮山藥90(切片)、蓮子30剋、粳米250剋,共煮粥,加少許糖漬桂花,即可服食。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寧心安神之效。
有此一說:吃豬蹄可治神經衰弱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由衆多的氨基酸組成,而其中每三個氨基酸中就有一個甘氨酸。食入豬蹄後,膠原蛋白在人體小腸中可被轉化為大量的甘氨酸,這些氨基酸不僅能在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製性遞質,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因此食用豬蹄有利於減輕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對焦慮及神經衰弱、失眠等有改善作用。人們還發現,有的人小腿麻木,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痙攣現象,常喝豬蹄湯也有一定的治療和緩解作用。
但應註意,因豬蹄油脂過多,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患者少食為宜,如素有痰濕陰滯、消化不良者也應慎用。
氣質與神經衰弱的聯繫
這裏所指人的氣質,即指我們平常所說的“脾氣”。它表現在對客觀外界事物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蔽還是明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等。同時,氣質也受人的性格和世界觀的控製。由於人體的生理性格、世界觀等方面的不同,氣質也不完全一樣。古往今來,專傢們對人的氣質進行了大量觀察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氣質與神經衰弱之間有着較為密切的聯繫。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醫生把人的氣質分為四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以兩種基本神經過程,即興奮和抑製過程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作為標準,提出了四種神經類型:強而不均衡型、強而均衡惰性型、強而均衡靈活型和弱型。巴甫洛夫又根據第一信號係統和第二信號係統的關係,將人的氣質分為藝術型、思維型和中間型。我國古代醫生則根據一個人的動、靜程度把人的脾氣稟性分為五型:好動的為太陽型、少陽型,喜靜的為太陰型、少陰型,動靜適中的為陰陽平和型。
專傢們經過長期的、大量的觀察後發現,同樣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後,有的人患了神經衰弱,而有些則不患神經衰弱。說明氣質類型與神經衰弱的發生有關。一般認為,氣質類型中的膽汁質、抑鬱質、強而不均衡型、弱型、中間型,太陰型、少陰型的人易患神經衰弱。
一個人的氣質既受先天的素質特徵和後天的環境因素所影響,但氣質又具有可塑性,一個人的氣質類型並非一成不變。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可使萊一氣質類型變成另一氣質類型。由此可見,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影響使某個人的氣質類型發生轉變。但是,並不是說上面所談到的那些氣質類型的人都會患神經衰弱,衹是這些人較容易得神經衰弱而已,至於得與不得,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屬上述氣質類型的人也不必因此而憂心忡忡。
神經衰弱的氣功療法:
馬禮堂養氣功治療神經衰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六字訣(噓、呵、呼、夏,吹、嘻)做一遍 調節五臟六腑,洗髓金經中的百會運轉和神竜絞柱,各練習16遍,三個月之內必有奇效。 |
|
(1)通過心理咨詢,減輕心理負擔,堅定治愈本病的信心。
(2)通過呼吸控製法加以調節。呼吸法有:
①深呼吸法,做到深長緩慢,腹部上下起伏,註意體會呼吸時的聲音和軀體越來越鬆弛的感覺。
②嘆氣法,站立或坐着深嘆一口氣,然後讓新鮮空氣自然地進入肺部。
③拍打呼吸法,直立,兩手自然垂直,慢吸氣,後用兩手指尖或手掌輕敲打胸部各部位,呼氣時適當用力一點一點間歇地吐。
④交替呼吸法,即堵住一側鼻孔吸氣,換堵一側呼氣,反復10-30次。
(3)通過自我暗示法加以自我調節。比如在睡前,主要通過言語暗示,放鬆身體各部位。註意切勿速度過快或漫不經心。催眠的暗示語可以是:"我的全身輕鬆了,睏乏了……我的全身都充滿了倦意,手腳已無力動了,我很想睡了……我的眼睛已睜不開了,我真想閉上眼睡一覺了……我很快就會睡着了……濃濃的睡意籠罩了我,我要睡了,要深深地睡一覺了……我要睡了,我馬上就要熟睡了……"註意千萬別去想這暗示語是否有道理或有作用,衹要跟着做就行了。
(4)音樂治療。根據自己的癥狀情況和條件,選用一些古典式輕音樂麯,或清晨,或下午作業疲勞時,或入睡前,邊休息邊聽聽輕音樂(盡量不要用迪斯科之類樂麯),常有消除疲勞和緊張,減輕心理壓力及娛樂身心等一舉多得之效。需要提醒的是,聽音樂時間要合理,不要過長,同時音量也不要過重,否則,恰得其反。
⑸ 運動療法,根據自己的體力,每天適當的做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運動的程度,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體力運動,運動過後並不感到纍而是身心舒暢)
【神經衰弱的診斷與治療】(作者 王彪)
神經衰弱是一種以精神易興奮和易疲勞為特徵的神經癥,並表現出情緒、生理功能紊亂癥狀。
【臨床表現】一、精神易興奮與易疲勞:精神易興奮表現為回憶和聯想增多。精神易疲勞表現為精力缺乏、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二、情緒癥狀:情緒癥狀表現為易激惹、易煩惱和易緊張。三、心理生理癥狀:心理生理癥狀表現為緊張性疼痛(頭痛、肢體酸痛)和睡眠障礙。
【診斷】神經衰弱根據臨床表現診斷。
【治療】一、抗焦慮藥:氯硝西泮。二、抗抑鬱藥:帕羅西汀。
【我的主頁:CHN醫學資訊 http://hi.baidu.com/wbdoctor】 |
|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勞,常伴有情緒煩惱和一些心理生理癥狀的一種神經癥。 神經衰弱一詞最先由美國醫生(Beard 1868)提出,近年來又在分類中取消這一名詞。在我國和國際疾病分類中均保留神經衰弱這一診斷。目前,國際上有把神經衰弱的癥狀局限於容易疲勞為主要表現的傾嚮。 青壯年期發病較多,腦力工作者較常見。占門診就診神經癥患者的半數以上。 |
|
正常婦女,在經前期也會有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變,如乳房腫痛、腰痛、小腹脹、倦怠乏力、情緒急躁、易發脾氣等。但一般是可以自行控製的。個別婦女癥狀較為嚴重,醫學上稱為“經前期緊張癥”,需要服通知中藥治療,或進行內分泌檢查。
女性神經衰弱患者,月經前期,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黃體酮缺乏等影響,常可引起性激素間的不平衡,導致水、鈉瀦留,從而加重神經衰弱的癥狀,如煩悶、焦慮、急躁或悲傷、抑鬱、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等。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神經衰弱也可影響月經規律,因為月經是由丘腦和垂體控製和調節,而丘腦和垂體又受大腦皮質的管理。如大腦皮層功能障礙,就可以通過丘腦和垂體使月經發生紊亂。對於這類患者,往往是神經衰弱隨月經周期變化而起伏,治療上應同時兼顧,中醫治療神經衰弱,有時采用疏肝調經的方法,如逍遙散治療神經衰弱患者的月經失調,有較滿意的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易導致神經衰弱
多數患上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常常有神經衰弱癥狀,表現為精神差、記憶力減退、頭昏、失眠、抑鬱、情緒不穩定、疲乏等,這是什麽原因呢?一位男性科專傢解釋,精神因素是誘發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
原來,前列腺所處的部位在盆腔深部,這裏密佈神經,來自於前列腺炎的不適癥狀成為一種不良信號,不斷地傳嚮腦部,這些信號使腦神經細胞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中,導致神經功能降低。加上不少慢性前列腺病人對自己身上出現的許多癥狀十分緊張,在衆多因素交織影響下,神經衰弱等癥狀便接踵而來。
兒童也會神經衰弱 |
|
1、飲食要定時。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對於腸胃及整個身心都十分有利
2、不要過饑過飽,不要常吃冷食物,這樣會傷害脾胃
3、飲食要清淡,以平補為主,多食養心安神健腦的食物
4、註意勞逸結合,保證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本病的恢復很有幫助
心理矛盾——神經衰弱的患病危機
著名病理學家杜搏斯教授說過:“最健康的人是那些在婚姻、家庭及工作上能胜任,情緒愉快,充滿如意和滿足情緒的人。如果婚姻波折,在人際關係方面擺脫不了煩惱,覺得自己事業和前途渺茫,包袱沉重的人,將有最大的患病危機。”
這種患病危機除可能引起常見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壓、胃潰瘍之外,通常還可引起神經衰弱。
心理因素是引起神經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處於心理矛盾和衝突的人,如果本人存在神經衰弱的易患素質,就極有可能致病。 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充滿矛盾,矛盾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人的內在心理活動也是處於各種矛盾之中,美好的願望,生活的要求,崇高的理想,事業的追求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製,當這些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不相協調(不能滿足時),就産生了心理矛盾,人就可能表現出情緒抑鬱、心情不舒、煩躁等。産生心理矛盾的因素通常有:
(1)失戀或婚姻失敗;
(2)考試成績不佳,重大考試落榜;
(3)下崗、失業,畢業分配工作崗位不理想;
(4)子女就業、學習等問題;
(5)夫妻分居,性生活不和協;
(6)鄰里關係不協調;
(7)退休後生活單調;
(8)精神空虛,終日無所事事,缺乏生活樂趣和動力;
(9)被人歧視、冷落;
(10)經濟負擔太重;
(11)生活瑣事與人爭吵。 |
|
神經衰弱的中醫解讀
神經衰弱正如《靈樞·大惑論》所云:“衛氣不得人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靈樞·邪客篇》指出:“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行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不瞑。”可見,陰陽失和是神經衰弱的關鍵所在。中醫治療神經衰弱,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均有相關藥物及配方記載。中藥治療神經衰弱,較之西藥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從病理上進行根治。缺點在於,起效較慢,病人往往因為服用時間太長而中途放棄。中藥的研究以及市場化在國內一直是較為落後,一直到90年代都沒有一個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推嚮市場,直到2000年前後纔有中國醫科大研製的中藥助眠寶等療效較為顯著的中藥出現並嚮市場推廣。 |
|
神經衰弱的診斷有標準
如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記憶力減退,腦力遲鈍,學習工作中註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顯著減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勞感。對全身進行檢查,又無軀體疾病如肝炎等,也無腦器質性病變。
神經衰弱是一種功能障礙性病癥,臨床癥狀表現繁多,但要診斷本病,應具備以下五個特點:
(1)神經衰弱患者有顯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勞癥狀。
如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記憶力減退,腦力遲鈍,學習工作中註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顯著減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勞感。對全身進行檢查,又無軀體疾病如肝炎等,也無腦器質性病變。
(2)表現以下癥狀中的任何兩項:
①易興奮又易疲勞。
②情緒波動大,遇事容易激動,煩躁易怒,擔心和緊張不安。
③因情緒緊張引起緊張性頭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睏難,易驚醒,多夢。
(3)上述情況對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造成不良影響。
(4)病程在3個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經癥和精神病。
此外,在診斷神經衰弱時,要註意與其他可能造成類似神經衰弱癥候群的疾病相鑒別。如結核病、肝炎、風濕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常産生軀體和精神疲勞感,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因職業關係的化學性職業中毒,也常以神經衰弱癥狀群為早期癥狀;還有頭部的慢性炎癥,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炎等,也常出現神經衰弱的癥候群。所以應全面瞭解病史,認真進行體格檢查,結合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一般是可以鑒別的。
神經衰弱的典型癥狀
一、神經衰弱的癥狀體癥
1.易興奮、易激惹。
2.腦力易疲乏,如看書學習稍久,則感頭脹、頭昏;註意力不集中。
3.頭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礙,多為入睡睏難,早醒,或醒後不易再入睡,多惡夢。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心動過速、出汗、厭食、便秘、腹瀉、月經失調、早泄。
6.繼發性疑病觀念。
二、神經衰弱病人臨床表現復雜,同時有多種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大類癥狀:
(1)腦力不足、精神倦怠
由於內抑製過程減弱,當受到內外刺激時,神經衰弱病人的神經細胞易興奮,能量消耗過多,長期如此,病人就表現為一係列衰弱癥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註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退。
(2)對內外刺激的敏感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往往可作為一種娛樂放鬆活動,但此時本病患者非但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眼睛在看電視,自己腦子常也在“放電影”。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而病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深為苦惱。此外還有的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綫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引以苦惱。
有的醫生認為,此時是因病人的“感覺閾”下降。所謂“感覺閾”就是我們身體所能感覺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體內部,時時有不同的刺激産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刺激我們的感覺器都能感受到。如刺激強度太弱,我們就無法感知。衹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我們的感受器感知,這種能使我們感受到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感覺閾”。人與某些動物之間就存在不同的感覺閾,比如對氣味的辨別,狗就比人類鼻子靈敏得多,某種氣味弱時,狗能辨出,人卻無法感知,說明狗對氣味的感覺閾要比人低得多,所以狗可當警察——警犬,是警務人員偵破案子的得力助手。
綜合諸多病人的癥狀,可歸納出神經過敏的特點:
①沒有器質性病變存在;
②病人對某個部位、某個癥狀越註意,痛苦就越明顯,倘若轉移其註意力,則明顯減輕甚至消除;
③病痛部位的分佈不一定符合解剖部位,而且位置也不固定,或會變動;
④病人敘述的癥狀多而雜,使人不得要領,講了大半天,最後還搞不懂他哪裏不舒服。
(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
內外環境中的刺激無疑是引起和影響人的情緒活動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為什麽面對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的反應卻不一樣?這是由於人是自然界中的最高級動物,對精神生活有自覺性,有極強的製約作用,當然這種製約作用因人而異,主要是由神經的內抑製所决定的。神經衰弱的病人,由於內抑製減弱,遇事(刺激)易興奮,從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往往表現為:
①易煩多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睏難,即使是容易解决的矛盾,正常人來說可能是“不屑一顧”的事,他總覺得睏難重重,無法解决,以至唉聲嘆氣,終日愁眉苦臉。倘若身體有些不適,更是擔心和緊張不安,如患者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其他不治之癥,這是一種疑病心理。有的醫生認為,40%的神經衰弱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的抑鬱心境。病人對已發生的事,過多地自責或怨恨別人,但本人不會有自殺的企圖或意念。
②易喜善怒
內抑製幫助我們冷靜地處理問題。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內抑製下降,從而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對各種刺激在未做出細緻的分析和鑒別之前就大怒或大喜,缺乏正常人所具備的忍耐性。表現情緒急躁,喜與別人爭吵,工作稍不順心,就對別人發脾氣。若碰到好消息,馬上就大喜過望、熱淚盈眶不能自製。
(4)緊張性疼痛
通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還表現為腰背、四肢肌肉痛。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的表現也往往很復雜,可以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鈍痛或刺痛。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緊張性疼痛表現繁多,但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
(5)失眠、多夢
睡眠是人腦最好的休息方式之一。一般來說,人生中有l/3左右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時,大腦皮質的皮質下部處於廣泛地抑製狀態,由腦幹中特定的中樞進行調節,使大腦進行內部的重組、整頓和恢復。
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大腦皮質的內抑製下降,神經易興奮,睡眠時不易引起廣泛的抑製擴散,難以入睡或不夠深沉,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後又難以再睡。長期如此,勢必形成頑固性失眠。失眠後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使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深感痛苦。到了晚上又擔心失眠。從而,因焦慮而失眠,由失眠而焦慮,互為因果,反復影響,終為神經衰弱的失眠癥。
神經衰弱的病人常訴“睡不着”,典型經過是:上床以前似乎頭昏欲睡,上床以後腦子靜不下來,思維活躍,浮想聯翩,因此心裏很焦急,愈急就愈睡不着,病人可能會試用各種方法使自己靜下來,或做其它放鬆試驗,但往往無效。此時,病人對周圍的各類聲、光刺激特別敏感,時鐘的嘀嗒聲、汽車的喇叭聲、腳步聲、別人的鼾聲、室外的燈光、音樂聲等,都會成為其失眠的理由,病人恨不得周圍不得有任何光綫和聲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靜的環境裏,病人也會有“理由”失眠,如自己的心跳也會煩得無法入睡,這樣折騰數小時才能入睡,不久,雞鳴天亮又該起床了。
(6)心理生理障礙
有些神經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訴(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癥狀)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種,而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癥狀,如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癥狀掩蓋起來。
焦慮是許多病人的基本癥狀之一。焦慮可能是易於疲勞、記憶障礙、失眠的繼發癥狀。病人經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些危險而擔心煩惱。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的臨床表現是復雜的,通常認為最主要的表現是腦力不足、失眠、敏感、情緒波動等。
神經衰弱造成的生理失調的表現:
(1)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 心慌、胸悶、多汗、消化不良、月經失調;
(2)緊張性疼痛: 表現為 感到頭部緊壓感、頭部沉重感,頸項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3)睡眠障礙: 表現為 由於長期壓力,大腦皮質的內一直下降,神經易於興奮,因而引起睡眠障礙癥狀;
神經衰弱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
有一些患神經衰弱的病人嚮醫生咨詢:患神經衰弱多年,多方求醫療效不佳,是否會轉變成精神分裂癥?醫生會明確地告之:不會。
心理學專傢指出,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癥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二者不僅在臨床表現上有根本區別,而且其病因、治療方法、藥物應用、轉歸和預後等都不相同,在長期的臨床研究和觀察中,沒有發現神經衰弱發展或轉變成精神分裂癥。
精神衛生專傢在臨床研究中發現,確有個別精神分裂癥病人早期有“頭昏、頭痛、周身不適、情緒波動、多疑、失眠和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但是,精神分裂癥病人與真正的神經衰弱有本質的不同,前者對自己的疾病並不像後者那樣焦慮與重視,往往聽之任之,缺乏求治的主動性,而且,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情感反應明顯減退,對人冷淡、對工作不負責任、對親人缺乏應有的熱情。有些精神分裂癥病人還表現出奇特的觀念和行為,有令人難以理解的表現等等。
我國藥理學專傢提出,精神分裂癥有難治易復發的特點,所以治療要及時、係統和徹底,服藥要按時、按量,堅持不間斷。社會、家庭和醫生對病人的照顧要耐心、周到、合理。而神經衰弱的治療方法比較簡單,除了采用維生素B1和𠔌維素等藥物治療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以外, |
|
神經衰弱的原因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於緊張狀態,超過神經係統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生神經衰弱。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製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人類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 ,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並不容易引起神經衰弱或衰竭。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後,雖然産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後就可以恢復,但是,強烈緊張狀態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産生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的發病機理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製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製過程在人類種族的發展和個體發生上興奮過程發生的晚,因而是比較脆弱的,在高級神經活動過度緊張甚至失調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時(如;軀體其他疾病),它不僅容易受到損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損害,表現為興奮過程相對亢進即神經衰弱的早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自製能力減低,一些平時能夠控製不該流露出的情緒及情感反應會失控表現出來,如;易激惹、不穩定。興奮性釋放增加了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抑製規律紊亂。另外,由於內抑製過程的減弱,又使神經細胞恢復能力減低,造成神經細胞能量減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臨床上病人易興奮,衰竭的也就快。
神經衰弱對免疫係統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工作壓力大,心理負擔重,以及情緒緊張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專傢認為,這就是植物神經係統影響免疫係統的表現。當神經衰弱出現時,植物神經係統就會紊亂,進而免疫係統的功能就會紊亂,從而出現各種頑固性疾病。
神經衰弱導致的疾病比如:
1、慢性咽喉炎、口腔潰瘍
2、腸易激綜合癥、結腸炎、慢性胃炎
3、神經性頭痛、頭暈、頭昏、失眠 、多夢
4、抑鬱、焦慮、恐懼、強迫、疑病癥
5、多汗、虛汗、盜汗、怕冷、怕風
6、心髒神經官能癥、胃神經官能癥
7、脖子肌肉僵硬 、關節遊走性疼痛、幻肢痛
8、記憶差、反應遲鈍、神經衰弱
9、早泄癥、易感冒、免疫力低下
神經衰弱患者並不是有以上所有的癥狀,有的一種,有的兩種,有的幾種,不管有幾種,根源衹有一個:那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了免疫係統的功能紊亂。神經衰弱患者,如果癥狀較輕,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B1和𠔌維素等,有一定調節作用;若癥狀較重(比如出現了免疫係統疾病),神經免疫劑效果非常明顯。
神經衰弱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需要與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輔助檢查可與之鑒別;
2.精神分裂癥:精神分裂癥早期和緩解期可出現神經衰弱癥狀,但患者對其疾病抱無所謂態度無迫切求治要求並有相應的精神病性癥狀可資鑒別;
3.其他神經癥:神經衰弱癥狀也常見於焦慮癥、疑病癥、抑鬱性神經癥等,若患者有這類疾病的典型癥狀按等級鑒別診斷原則應首先診斷為其他類別的神經癥;
4.抑鬱癥:鑒別診斷常很睏難,特別是輕度抑鬱癥患者,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這是因為抑鬱癥患者常有失眠、疲乏、註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種軀體不適感。兩類癥狀類似,軀體檢查均無相應陽性體徵,如忽視檢查患者抑鬱情緒往往導致誤診。因此臨床上診斷神經衰弱時必須排除抑鬱癥。抑鬱癥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愉快感喪失,對日常生活興趣喪失,自責,自罪,常萌生消極自殺的意念。患者的癥狀可呈現晨重夜輕的節律性波動。早醒是抑鬱癥睡眠障礙的特點。抑鬱癥病程可有周期性緩解
5.慢性疲勞綜合癥:這是一組新近提出的以疲勞為主要表現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持續半年以上的綜合癥且未發現引起疲勞的內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熱、咽喉痛、淋巴結疼痛、肌無力、肌肉痛、關節痛、頭脹痛活動、持久性疲勞神經心理癥狀(如易激惹、健忘、註意力不集中、思維睏難抑鬱等)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過多或失眠)體格檢查發現有低熱(37.6℃-38.6℃)非滲出性咽炎及頸前後部或咽峽部淋巴結腫大觸痛。由於有低熱咽喉痛淋巴結增大及觸痛等客觀體徵因而有助於與神經衰弱鑒別 |
|
防治神經衰弱,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對該病有正確的認識,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1:首先要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學會科學用腦,防止大腦過度疲勞。
2:根據每個人的體力、愛好,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打球、遊戲、體操等。
3: 進行必要的治療,如食療,針灸、理療和氣功等。
中醫治療方法
(一)、發好蓮子200剋,京糕25剋,冰糖、香精適量。將蓮子放入碗內加冰糖上籠蒸爛,取出瀝淨糖水,倒人湯碗內,把京糕切成丁,放在蓮子上。在淨鍋內放冰糖、清水,使冰糖化開,再放入蒸蓮子糖水,燒開撤出浮沫,加香精,澆在蓮子上即成。本方健脾補腎,寧心安神,消食開胃,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心悸、虛煩、失眠等癥患者食用。
(二)、棗仁10剋,黃花菜20根。將棗、菜炒至半熟,搗碎研成細末,睡前1次服完。
本方疏肝健脾,寧心安神,適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神經衰弱。
(三)、幹蛤士蟆油25剋,菠菜100剋,海米50剋,另有精????、雞湯、味精、蔥薑汁適量。
將幹蛤士蟆油用溫水泡開,擇出黑綫洗淨,用開水氽一下撈出,切成小丁;將菠菜洗淨切段,放開水略燙一下;坐鍋,放雞湯,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蔥薑汁、精????燒開,撇淨浮沫,點味精,撒上菠菜即成。
神經衰弱喝點刺五加
秋天裏很多中老年人會出現體倦乏力的情況,有些人患上了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而且記憶力差。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中醫專傢陳建國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對治療神經衰弱很有好處。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幾片薄片泡水代茶飲,也可以泡酒喝,對於神經衰弱嚴重的病人可以嘗試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剋,五味子15剋,合歡皮15剋,菌靈芝30(先熬),酸棗仁15剋,茯神15剋,當歸15剋,熟地15剋,刺五加30剋,磁石40剋,水煎服。 服用一段時間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療失眠、降血壓、增強機體防禦能力等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種不同藥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但該藥有毒,易引起心腎功能損害。另外,陰虛火旺者忌用。 |
|
此外,還可選用食療保健驗方:
天麻燉雞
材料:母雞1衹(重約1500g),天麻15g,水發凍菇 50g,雞湯 500g,調料適量。
烹製方法:將天麻洗淨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min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薑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min,加入天麻片,再燜5min,勾芡,淋上雞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單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風,養血安神。
小技巧:偏方
1:睡前喝1杯熱糖水,使大腦皮層受到抑製,會很快入睡。
2.睡前喝1杯熱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催人入睡作用。
3.睡前,將1匙食醋對入冷開水中飲用能助睡。
4.百合15剋,與粳米、糯米各50剋,共煮成粥,加適量冰糖食用。
5.鮮百合50剋,用清水浸一晝夜,與冰糖合炒食用。
6.取生熟棗各15剋,水煎去渣,用其汁將百合煮熟,連湯吃下。
7.可用鮮百合60-90剋與蜂蜜適量拌和,蒸熟,睡前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8.取洋蔥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1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90ml,雞蛋1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於睡前30分鐘飲用。
9.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作用。使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睡前喝湯,有助眠功效。
10:用三七花泡水喝,安神有助於睡眠。
11.一杯酸奶,一個香蕉,每晚睡前食用。此方對半夜不能入睡的患者尤為有效,飲用後可使患者血糖升高,快速入睡。
12.啤酒半瓶,每晚睡前半小時飲,連飲數周,可着枕即睡,通宵熟睡。
13.牛奶煮蛋黃,可治“虛煩不眠”之癥,效果良好。
14.小米100剋,加水煮成粥,加白糖適量調服,睡前半小時進食1小碗,能使人迅速發睏、安眠入睡。
15.大棗、大米兩味同煮粥食用,每晚適量食用,催眠作用很好
花生葉湯
取鮮花生葉適量,煎水取汗睡前服。7天為1療程,多見效於第2-3個療程中。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及心腎不交型患者。
蓮心湯
取蓮子心30枚,放????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連服10天。適用於肝火上炎型、心腎不交型患者。
酸棗仁湯
取酸棗50剋,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薏仁紅棗粥
取糯米、薏苡仁各50剋,紅棗10枚,加水共煨粥。日服2次,連服10天。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合歡葉湯
取合歡葉100剋,每晚水煎。睡前服,7-10天為1療程。適用於心腎不交型患者。
杞葉炒豬心
取豬心1個,洗淨切丁,枸杞葉150-200剋,用花生油按常法炒熟佐餐。適用於加氣血兩虛型神經衰弱,以及癲狂、精神分裂癥等。
五味子湯
取五味子15-20剋,水煎服。適用於神經衰弱。
二味豬腦湯
取豬腦1個,懷山藥50剋,枸杞15剋,洗淨後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食????、蔥、薑,煨熟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
拌豬腦
將豬腦100剋泡入清水中,剔除血筋洗淨,瀝水後加適量黃酒、蔥、薑,入屜用旺火蒸20分鐘左右取出,涼後加入芝麻油10剋,醬油、蒜泥各適量,拌勻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昏、乏力。
蓮子百合豬肉湯
取蓮子、百合各30剋,與瘦豬肉絲250剋加水共煨湯,肉熟後調味即成。適用於神經衰弱。癥見心悸、失眠、頭昏、遺精等。
核桃芝麻桑葉丸
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30g,共搗泥為丸,每丸重9g。一日2次,每服一丸。
神經衰弱患者的藥膳療
在祖國醫學寶庫中,有不少關於藥膳的論著,積纍了豐富的經驗,是一項寶貴的醫學遺産。數千年來為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保健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至今對不少慢性疾病的防治,仍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現就有關防治神經衰弱的藥膳配方介紹如下:
(1)桂圓紅棗粥:桂圓15剋、紅棗5~10枚和粳米100剋煮粥。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之功效。適用於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盜汗的患者。
(2)海參粥:海參適量、粳米或糯米100剋。先將海參浸透,洗幹淨,切片煮爛後,同米煮成稀粥。有補腎益精養血之功。適用於精血虧損、體質虛弱、腎虛尿頻的患者。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剋、蜂蜜適量和粳米50~100剋煮成稀粥。有潤腸通便、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單味棗仁(搗碎先煮)、蓮子等均可與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樣療效。
(4)枸杞粥:構把60剋、大米120剋。將構把洗淨,擇去雜質備用。將大米淘洗幹淨,下鍋煮至半熟,倒人構把一同煮熟即可。其特點是紅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補腎明目聰耳之功,對頭昏眼花耳鳴有效。
(5)小麥粥:由小麥、大棗、粳米組成,是一劑治療心氣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餾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補脾胃之功。小麥粥的煮製方法是:取小麥100剋,洗淨,放人適量水中,煮沸20~30分鐘後將小麥撈出,加入淘淨粳米100剋、去核大棗6枚,煮熟後食用。每日1~2次。連服5~6天。若於本粥中加入炒棗仁10剋,則安神效果更佳。
(6)百合粥:老年人體弱多病,心血不足,往往導致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健忘,心煩意亂,多愁善感,甚至整夜不能人睡。方用百合30剋,先用清水浸泡半日,去其苦味,再加大米50剋,共煮至米熟有清香氣味,加冰糖適量,早晚各服1次。失眠嚴重者,可衝服朱砂1剋,每日2次。百合內含有少量澱粉、脂肪、蛋白質、微量生物鹼(秋水仙鹼)。具有清熱養陰、潤肺安神的功能,是治療神經衰弱的強壯滋補有效藥物。
(7)糯米山藥蓮子粥:鮮淮山藥90(切片)、蓮子30剋、粳米250剋,共煮粥,加少許糖漬桂花,即可服食。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寧心安神之效。
有此一說:吃豬蹄可治神經衰弱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由衆多的氨基酸組成,而其中每三個氨基酸中就有一個甘氨酸。食入豬蹄後,膠原蛋白在人體小腸中可被轉化為大量的甘氨酸,這些氨基酸不僅能在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製性遞質,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因此食用豬蹄有利於減輕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對焦慮及神經衰弱、失眠等有改善作用。人們還發現,有的人小腿麻木,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痙攣現象,常喝豬蹄湯也有一定的治療和緩解作用。
但應註意,因豬蹄油脂過多,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患者少食為宜,如素有痰濕陰滯、消化不良者也應慎用。
氣質與神經衰弱的聯繫
這裏所指人的氣質,即指我們平常所說的“脾氣”。它表現在對客觀外界事物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蔽還是明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等。同時,氣質也受人的性格和世界觀的控製。由於人體的生理性格、世界觀等方面的不同,氣質也不完全一樣。古往今來,專傢們對人的氣質進行了大量觀察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氣質與神經衰弱之間有着較為密切的聯繫。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醫生把人的氣質分為四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以兩種基本神經過程,即興奮和抑製過程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作為標準,提出了四種神經類型:強而不均衡型、強而均衡惰性型、強而均衡靈活型和弱型。巴甫洛夫又根據第一信號係統和第二信號係統的關係,將人的氣質分為藝術型、思維型和中間型。我國古代醫生則根據一個人的動、靜程度把人的脾氣稟性分為五型:好動的為太陽型、少陽型,喜靜的為太陰型、少陰型,動靜適中的為陰陽平和型。
專傢們經過長期的、大量的觀察後發現,同樣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後,有的人患了神經衰弱,而有些則不患神經衰弱。說明氣質類型與神經衰弱的發生有關。一般認為,氣質類型中的膽汁質、抑鬱質、強而不均衡型、弱型、中間型,太陰型、少陰型的人易患神經衰弱。
一個人的氣質既受先天的素質特徵和後天的環境因素所影響,但氣質又具有可塑性,一個人的氣質類型並非一成不變。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可使萊一氣質類型變成另一氣質類型。由此可見,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影響使某個人的氣質類型發生轉變。但是,並不是說上面所談到的那些氣質類型的人都會患神經衰弱,衹是這些人較容易得神經衰弱而已,至於得與不得,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屬上述氣質類型的人也不必因此而憂心忡忡。
神經衰弱的氣功療法:
馬禮堂養氣功治療神經衰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六字訣(噓、呵、呼、夏,吹、嘻)做一遍 調節五臟六腑,洗髓金經中的百會運轉和神竜絞柱,各練習16遍,三個月之內必有奇效。
神經衰弱的自我調節
(1)通過心理咨詢,減輕心理負擔,堅定治愈本病的信心。
(2)通過呼吸控製法加以調節。呼吸法有:
①深呼吸法,做到深長緩慢,腹部上下起伏,註意體會呼吸時的聲音和軀體越來越鬆弛的感覺。
②嘆氣法,站立或坐着深嘆一口氣,然後讓新鮮空氣自然地進入肺部。
③拍打呼吸法,直立,兩手自然垂直,慢吸氣,後用兩手指尖或手掌輕敲打胸部各部位,呼氣時適當用力一點一點間歇地吐。
④交替呼吸法,即堵住一側鼻孔吸氣,換堵一側呼氣,反復10-30次。
(3)通過自我暗示法加以自我調節。比如在睡前,主要通過言語暗示,放鬆身體各部位。註意切勿速度過快或漫不經心。催眠的暗示語可以是:"我的全身輕鬆了,睏乏了……我的全身都充滿了倦意,手腳已無力動了,我很想睡了……我的眼睛已睜不開了,我真想閉上眼睡一覺了……我很快就會睡着了……濃濃的睡意籠罩了我,我要睡了,要深深地睡一覺了……我要睡了,我馬上就要熟睡了……"註意千萬別去想這暗示語是否有道理或有作用,衹要跟着做就行了。
(4)音樂治療。根據自己的癥狀情況和條件,選用一些古典式輕音樂麯,或清晨,或下午作業疲勞時,或入睡前,邊休息邊聽聽輕音樂(盡量不要用迪斯科之類樂麯),常有消除疲勞和緊張,減輕心理壓力及娛樂身心等一舉多得之效。需要提醒的是,聽音樂時間要合理,不要過長,同時音量也不要過重,否則,恰得其反。
⑸ 運動療法,根據自己的體力,每天適當的做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運動的程度,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體力運動,運動過後並不感到纍而是身心舒暢)
【神經衰弱的診斷與治療】(作者 王彪)
神經衰弱是一種以精神易興奮和易疲勞為特徵的神經癥,並表現出情緒、生理功能紊亂癥狀。
【臨床表現】一、精神易興奮與易疲勞:精神易興奮表現為回憶和聯想增多。精神易疲勞表現為精力缺乏、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二、情緒癥狀:情緒癥狀表現為易激惹、易煩惱和易緊張。三、心理生理癥狀:心理生理癥狀表現為緊張性疼痛(頭痛、肢體酸痛)和睡眠障礙。
【診斷】神經衰弱根據臨床表現診斷。
【治療】一、抗焦慮藥:氯硝西泮。二、抗抑鬱藥:帕羅西汀。
【我的主頁:CHN醫學資訊 http://hi.baidu.com/wbdoctor】
神經衰弱癥的易發人群研究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勞,常伴有情緒煩惱和一些心理生理癥狀的一種神經癥。 神經衰弱一詞最先由美國醫生(Beard 1868)提出,近年來又在分類中取消這一名詞。在我國和國際疾病分類中均保留神經衰弱這一診斷。目前,國際上有把神經衰弱的癥狀局限於容易疲勞為主要表現的傾嚮。 青壯年期發病較多,腦力工作者較常見。占門診就診神經癥患者的半數以上。
神經衰弱和女性月經也有關係
正常婦女,在經前期也會有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變,如乳房腫痛、腰痛、小腹脹、倦怠乏力、情緒急躁、易發脾氣等。但一般是可以自行控製的。個別婦女癥狀較為嚴重,醫學上稱為“經前期緊張癥”,需要服通知中藥治療,或進行內分泌檢查。
女性神經衰弱患者,月經前期,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黃體酮缺乏等影響,常可引起性激素間的不平衡,導致水、鈉瀦留,從而加重神經衰弱的癥狀,如煩悶、焦慮、急躁或悲傷、抑鬱、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等。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神經衰弱也可影響月經規律,因為月經是由丘腦和垂體控製和調節,而丘腦和垂體又受大腦皮質的管理。如大腦皮層功能障礙,就可以通過丘腦和垂體使月經發生紊亂。對於這類患者,往往是神經衰弱隨月經周期變化而起伏,治療上應同時兼顧,中醫治療神經衰弱,有時采用疏肝調經的方法,如逍遙散治療神經衰弱患者的月經失調,有較滿意的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易導致神經衰弱
多數患上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常常有神經衰弱癥狀,表現為精神差、記憶力減退、頭昏、失眠、抑鬱、情緒不穩定、疲乏等,這是什麽原因呢?一位男性科專傢解釋,精神因素是誘發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
原來,前列腺所處的部位在盆腔深部,這裏密佈神經,來自於前列腺炎的不適癥狀成為一種不良信號,不斷地傳嚮腦部,這些信號使腦神經細胞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中,導致神經功能降低。加上不少慢性前列腺病人對自己身上出現的許多癥狀十分緊張,在衆多因素交織影響下,神經衰弱等癥狀便接踵而來。
飲食原則
1、飲食要定時。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對於腸胃及整個身心都十分有利
2、不要過饑過飽,不要常吃冷食物,這樣會傷害脾胃
3、飲食要清淡,以平補為主,多食養心安神健腦的食物
4、註意勞逸結合,保證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本病的恢復很有幫助
心理矛盾——神經衰弱的患病危機
著名病理學家杜搏斯教授說過:“最健康的人是那些在婚姻、家庭及工作上能胜任,情緒愉快,充滿如意和滿足情緒的人。如果婚姻波折,在人際關係方面擺脫不了煩惱,覺得自己事業和前途渺茫,包袱沉重的人,將有最大的患病危機。”
這種患病危機除可能引起常見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壓、胃潰瘍之外,通常還可引起神經衰弱。
心理因素是引起神經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處於心理矛盾和衝突的人,如果本人存在神經衰弱的易患素質,就極有可能致病。 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充滿矛盾,矛盾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人的內在心理活動也是處於各種矛盾之中,美好的願望,生活的要求,崇高的理想,事業的追求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製,當這些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不相協調(不能滿足時),就産生了心理矛盾,人就可能表現出情緒抑鬱、心情不舒、煩躁等。産生心理矛盾的因素通常有:
(1)失戀或婚姻失敗;
(2)考試成績不佳,重大考試落榜;
(3)下崗、失業,畢業分配工作崗位不理想;
(4)子女就業、學習等問題;
(5)夫妻分居,性生活不和協;
(6)鄰里關係不協調;
(7)退休後生活單調;
(8)精神空虛,終日無所事事,缺乏生活樂趣和動力;
(9)被人歧視、冷落;
(10)經濟負擔太重;
(11)生活瑣事與人爭吵。
長期休養也可患神經衰弱嗎?
在臨床上我們發現有些慢性病和腦外傷病人,在長期休養過程中,出現頭昏、頭痛、乏力等神經衰弱的癥狀。這是因為人的腦子好比一部機器,長久不用,也會生銹。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這些患者由於長期臥床,肢體活動過少,或不參加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學習,突然從緊張愉快而有秩序的工作、學習環境轉到枯燥的休養生活,遊手好閉,無所事事而精神空虛,容易形成以病為中心的不良心境。
如果腦子長期處於不良狀態中,不但不能增進腦的健康,反而越休養越衰弱,機體新陳代謝降低,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精神更為緊張,形成惡性循環,致使神經係統過度疲勞,功能失調,從而導致神經衰弱的發生。 |
|
以易於興奮和易於疲勞為主要特徵,伴有頭痛等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的一種神經癥。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神經係統活動過度緊張,腦力勞動的時間過長,不註意勞逸結合等。情感創傷、生活挫折、工作生活安排的雜亂無序以及居住環境的長期喧鬧等,也可致本證發生。該癥亦與某些個性特點如性格不開朗、膽怯、多慮、自卑、依賴性強等有一定關聯。腦力勞動者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興奮性增高(易激動、易煩躁、易傷感、回憶聯相增多,怕光、怕聲、怕冷、怕熱,常有軀體不適感、頭部緊箍感);衰弱性增高(疲憊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嗜睡、但睡後仍不解乏,註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睡眠障礙(入睡睏難或睡眠淺,多夢易醒);有的病人可有植物性神經機能紊亂的表現,出現心慌、多汗、厭食、腹脹、月經失調等癥狀。本癥起病大多徐緩,病程較長,但預後良好。心理治療是醫治神經衰弱的最主要和最基本方法,它重在強調病人在防治本病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必要時可輔以相應的藥物治療如安眠藥等。註意勞逸結合、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以及太極拳、氣功等,對防治神經衰弱頗有好處。 |
|
疾病名稱:
神經衰弱
疾病編碼:
300.501
歸屬係統:
神經係統
藥療方案:
有急性睡眠障礙的病人,除睡前用硝基安定10mg,或氯硝安定2—4mg外,白天尚可給予安定類藥物。慢性失眠者,不宜長期使用安定類或安眠酮類催眠藥物。可試用多慮平50—100mg,或阿米替林50一100mg,或泰爾登25一100mg,均每夜一次。
心理治療 解除病人顧慮,消除緊張情緒,樹立信心,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和醫生治療。
藥物治療:艾司唑侖(舒樂安定)1mg,每日3次,硝西泮(硝基安定)1~2mg,每日3次;阿普唑侖0.4mg,每日3次,丙咪嗪或多慮平25~50mg,每日3次;還可選用勞拉西泮(氯羥安定)、氯西泮(氟安定)、苯佐他明(太息定)等藥物。中藥治療:根據病情辨證施治,如補心丹、養血安神丸、人參歸脾丸、金匱腎氣丸、朱砂安神丸及北五味子酊等。
針灸和物理療法:針灸和耳針,電針針刺治療,也可用電興奮或直流電離子透入,或共鳴火花等治療。
勞動及鍛煉:根據個人情況及工作性質,選擇適宜的勞動和鍛煉,鬆弛精神緊張,調節生活節奏。 |
|
shenjing shuairuo
神經衰弱
neurasthenia
神經癥的一種。主要表現為腦力和體力不足而容易疲勞、容易激動,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頭昏、頭痛、失眠等,並伴有因此而産生的焦慮,病程一般較長。治療主要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解除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給予必要的對癥治療等。
|
|
- : mental illness that causes depression, tiredness and general physical weakness, nervosism, neuradynamia, brainfag, nervous breaksown
- n.: neurasthenia, neurasthenic, a nervous breakdown, nervous breakdown[prostration], nervous breakdown, with weak nerves, Beard's disease, weak condition of the nerves, causing tiredness, worry, dizziness, etc
|
|
- asthénie
|
|
|
|
神經衰弱癥 | 神經衰弱者 | 使神經衰弱 | 神經衰弱地 | 神經衰弱丸 | 患神經衰弱地 | 神經衰弱癥狀 | 戰時神經衰弱 | 神經衰弱治療53法 | 神經衰弱性頭痛 | 神經衰弱綜合徵 | 神經衰弱治療操 | 腦神經衰弱推拿 | 神經衰弱的治療 | 神經衰弱的原因 | 神經衰弱的預防 | 神經衰弱的診斷 | 神經衰弱的定義 | 中藥治療神經衰弱 | 神經衰弱中醫調治160問 | 神經衰弱按摩治療法 | 失眠神經衰弱平湖秋月 | 南京神經衰弱治療中心 | 神經衰弱的發病機理 | 神經衰弱的典型癥狀 | 神經衰弱的食療方法 | 失眠 神經衰弱 平湖秋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