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國主義的對象是“國”,國的含義有兩種:一是祖國,二是國傢。祖國和國傢既有區別,又有聯繫。那麽,愛國究竟是愛祖國,還是愛國傢呢?為了弄清愛祖國和愛國傢的區別和聯繫,就要首先瞭解祖國和國傢。祖國應當是祖先開闢的生存之地,後經生生不息的傳宗接代繁衍至今而形成的“一片固定疆土”。因此,從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理念中,人們通常就把“一片固定疆土”稱之為祖國,並賦予這片疆土生生不息和傳宗接代的特殊含義予以崇拜、愛惜和捍衛。更具深意的是,人們又把祖國比喻為母親,而母親又恰恰是繁衍生命最直接的載體寓意。所以,“祖國啊母親”的比擬情感流露,就是人們對祖國熱愛的一種表現形式,通俗地講,愛祖國是一種沒有政治含義的人性本能主張。 |
|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啓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着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嚮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個又一個壯舉
改革開放, 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祖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世界上,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是最快的,我國綜合實力名列世界前列。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志着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的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隊成功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這是繼2005年1月中國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通過地面跋涉到達之後,再次成功登上南極“冰蓋之顛”。田徑世錦賽上,我國選手劉翔成為世界跨欄歷史上,唯一將世界紀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稱號集一身的傳奇明星,也結束了中國田徑八年在世界錦標賽上“零金牌”的尷尬,為我們的祖國贏得了榮耀。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
改革開放,使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衹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髒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緑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
|
祖國的內容是豐富而廣泛的,概括起來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一定的民族。一定的民族包括民族的構成、民族的歷史、民族的語言文字、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傳統等等。祖國是一些人的祖國,構成祖國的首要內容是一定的民族。沒有一定的民族,就無所謂誰的祖國。所以,一定的民族是祖國的最主要的內容。
第二,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國土疆域、河流湖泊、山川平原、礦藏資源、生態氣候等等。自然環境是一定的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一定的自然環境,人們就無法生存和發展,也就沒有祖國的存在。所以,自然環境是祖國的重要內容。
第三,社會條件。社會條件包括一定民族的社會制度、物質財富、精神財富。
總的來說,愛祖國就是愛自己出生的地方,那裏的人情習俗,那裏的山水土地,自然及人文環境等。
國傢:請參看國傢詞條 |
|
萊蒙托夫
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
連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戰勝。
無論是鮮血換來的光榮,
無論是充滿了高傲的虔信的寧靜,
無論是那遠古時代的神聖的傳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夢。
但我愛——我不知道為什麽——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靜 ,
它那隨風晃動的無盡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的洶涌的河水的奔騰;
我愛乘着車奔上那村落間的小路,
用緩慢的目光透過那蒼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間的宿地,迎接着
道路旁荒村中那點點顫抖的燈光;
我愛那野火冒起的輕煙,
草原上過夜的大隊車馬,
蒼黃的田野中小山頭上,
那兩棵閃着微光的白樺。
我懷着人所不知的快樂
望着堆滿𠔌物的打𠔌場,
覆蓋着稻草的農傢草房,
鑲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節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農人笑談中,
看着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
|
萊蒙托夫(1814~1841)Lermontov,Mikhail Iurievich 俄國詩人。1814年10月15日生於莫斯科一個小貴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於高加索。3歲喪母,在奔薩省外祖母的莊園度過童年。上中學時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課餘寫了近300首抒情詩和幾首長詩,絶大多數在生前沒有發表。1832年因參與反對保守派教授被迫離開大學,轉入聖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後到近郊驃騎兵團服役。1835年發表長詩《哈吉-阿勃列剋》,引起文壇註意。同年創作劇本《假面舞會》,表現一個勇於同上流社會對抗的悲劇人物。 |
|
《祖國》發表於1841年4月號的《祖國紀事》雜志。詩歌抒發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明確否定沙皇統治集團所宣揚的那種虛偽的甚至反動的愛國主義。代表保守的貴族地主階級利益的斯拉夫派詩人何米亞科夫曾經寫了題為“祖國”的詩發表於1839年,認為俄羅斯的偉大就在於俄羅斯人民的“溫順”和對東正教的“虔信”。萊蒙托夫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通過令人感動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寫,指明真正的愛國主義是同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詩歌發表後,別林斯基稱贊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詩”,杜勃羅留波夫認為詩人達到了“真實地、神聖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
詩歌把兩種愛國主義的觀點對照得十分鮮明,一種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深入人心的,一種是虛偽的、華而不實的、脫離人民的。詩人說,“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奇異”就表現為不同於統治階級的傳統說教;詩人的愛國熱情是經過自己的心靈對祖國的感受,又經過自己的頭腦對祖國的思考而形成的。這種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壓製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別的感情所能代替的:沙皇統治集團鎮壓國內外人民起義得來的“勝利”,那用鮮血換來的“光榮”,不能使詩人的心得到任何安慰;農奴主對農奴制度堅固長存的信念和對東正教的迷信,他們所謂的“高傲的虔信的寧靜”,也不能在詩人的心上激起任何希望的幻影;還有貴族民族主義者的復古傾嚮,他們虛構自己祖先的英雄業績,用遠古時代的神聖傳說來炫耀自己,詩人全都漠然置之,無動於衷。總之,諸如此類的虛假“愛國主義”都無法代替詩人對祖國的“奇異的愛情”。
經過鮮明、強烈的對照之後,詩人的彩筆轉嚮了對俄羅斯河山風景和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熱烈謳歌。“但我愛……,我愛……,我愛……”,詩人反復強調,抒寫,把自己熾熱的愛國感情融化在俄羅斯生活的動人畫捲之中。冷漠沉靜的草原,隨風晃動的森林,奔騰的激流,村間的小路,蒼黃的田野,閃光的白樺,蒼茫的夜色,顫抖的燈光,一幅幅俄羅斯自然風景的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或遠或近、流動變幻地映現在人們眼前,使人感到美不勝收。時代的陰影透過詩人靈敏的感覺與靈巧的詩筆,折光反射在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迷蒙、陰鬱的色彩。隨着人的主觀情感的外物化,客觀自然也就更加接近了人的感情和人的生活而顯得更加親切了。俄羅斯山河景物,是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環境,是同他們的生活不可分割的。詩人把它作為俄羅斯人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來加以謳歌,因此我們處處可以看到詩人及其人民活動於其間,看到詩人乘着馬車奔走在村間小路上,透過蒼茫的夜色尋找着宿地,看到大隊的車馬在草原上過夜,周圍燃起了野火,冒起了輕煙……
詩人熱愛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他以少有的喜悅和快樂來加以歌唱,表達他對祖國俄羅斯的熱愛。他畫出了俄羅斯人民生活的風俗畫。打𠔌場上堆滿了豐收的𠔌物,農傢的茅捨覆蓋着稻草,還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詩人無不感到親切和愉快;更有節日的夜晚,農人醉酒笑談,盡情舞蹈的場面,詩人“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滿懷興致,不知疲倦。詩人熱愛祖國人民,熱愛祖國人民的生活,包括他們的生活環境在內,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即詩人所說的“奇異的愛情”,而這“愛情”,遠比那些空洞虛偽的“愛國主義”來得深沉、厚重、真切得多。 |
|
- n.: motherland, fatherland, homeland, mother country, the old country, one's native [parent] soil, one's native country, one's native soil, native land
|
|
- n. patrie
|
|
老傢, 英國本土, 故鄉, 家乡 |
|
文學 | 現代詩 | 故事大全 | 情感表達 | 邊防 | 海軍 | 軍艦 | 中國 | 航空 | 臺灣 | 國防 | 驅逐艦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