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磷翅目
  鱗翅目lepidoptera (蝶,蛾)
  [經濟意義] 鱗翅目包括蝶類(蝴蝶)與蛾類,是昆蟲綱中的第二大目。鱗翅目幼蟲絶大多數取食顯花植物,其中許多是農林生産上的重要害蟲,具有極大的經濟重要性。許多鱗翅目成蟲能夠傳花授粉,傢蠶等蠶蛾科昆蟲是著名的産絲昆蟲,大量美麗多姿的蝴蝶與蛾類具有極大的藝術觀賞價值。
  [識別要點] 虹吸式口器,下唇須發達。體、翅密佈鱗片和毛,前、後翅一般有中室。幼蟲多足型,俗稱毛毛蟲,腹足有趾鈎。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虹吸口器鱗翅目,四翅膜質鱗片覆;蝶舞花間蛾撲火,幼蟲多足具趾鈎。
  [種類與分佈] 世界已知15萬種,其中蝶類約占10%,有近2萬種。我國已記載約1萬種,其中蝶類1300多種。
  [分類係統] 鱗翅目的分類係統經過許多變化,但目前究竟分幾個亞目仍有爭論,現將常用的幾個係統介紹如下:
  i、蝶與蛾
  蛾: (1)觸角非球桿狀, (2)夜間活動, (3)體止時兩翅呈屋脊狀,(4)被蛹
  蝶:(1)觸角球樣桿狀,(2)白天活動,(3)休止時兩翅直立背上,(4)垂蛹 (帶蛹)
  ii、大鱗翅類與小鱗翅類
  小鱗翅類: (1)翅展不超過25mm;(2)前翅臀脈2條,後翅臀脈3條;(3)後翅披針形,緣毛長
  鱗翅目lepidoptera (蝶,蛾)
  [經濟意義] 鱗翅目包括蝶類(蝴蝶)與蛾類,是昆蟲綱中的第二大目。鱗翅目幼蟲絶大多數取食顯花植物,其中許多是農林生産上的重要害蟲,具有極大的經濟重要性。許多鱗翅目成蟲能夠傳花授粉,傢蠶等蠶蛾科昆蟲是著名的産絲昆蟲,大量美麗多姿的蝴蝶與蛾類具有極大的藝術觀賞價值。
  [識別要點] 虹吸式口器,下唇須發達。體、翅密佈鱗片和毛,前、後翅一般有中室。幼蟲多足型,俗稱毛毛蟲,腹足有趾鈎。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虹吸口器鱗翅目,四翅膜質鱗片覆;蝶舞花間蛾撲火,幼蟲多足具趾鈎。
  [種類與分佈] 世界已知15萬種,其中蝶類約占10%,有近2萬種。我國已記載約1萬種,其中蝶類1300多種。
  [分類係統] 鱗翅目的分類係統經過許多變化,但目前究竟分幾個亞目仍有爭論,現將常用的幾個係統介紹如下:
  i、蝶與蛾
  蛾: (1)觸角非球桿狀, (2)夜間活動, (3)體止時兩翅呈屋脊狀,(4)被蛹
  蝶:(1)觸角球樣桿狀,(2)白天活動,(3)休止時兩翅直立背上,(4)垂蛹 (帶蛹)
  ii、大鱗翅類與小鱗翅類
  小鱗翅類: (1)翅展不超過25mm;(2)前翅臀脈2條,後翅臀脈3條;(3)後翅披針形,緣毛長過翅寬。
  大鱗翅類: (1)翅展超過25mm;(2)前翅臀脈1條,後翅臀脈2條;(3)後翅不為披針形, 緣毛短於翅寬。
  iii、同脈(軛翅)亞目與異脈(僵翅)亞目
  同脈(軛翅)亞目homoneura (jugatae): 前翅後緣有翅軛, 前後翅翅脈減少。
  異脈(僵翅)亞目heteroneura (frenatae): 連鎖器為翅僵或翅抱型, 後翅翅脈減少。
  iv、五個亞目係統
  (1)小翅蛾亞目(zeugloptera): 成蟲上顎發達,有尖齒
  (2)蝙蝠蛾亞目(exoporia): 下顎須微小或僅留痕跡,前後翅同脈翅展20mm以上。
  (3)毛頂蛾亞目(dacnynacha): 下顎須長,5節,前後翅同脈,15m以下
  中足脛節有1距--毛頂蛾科eriocraniidae
  中足脛節有2距--扇鱗蛾科mnesarchaeidae
  (4)單孔亞目(monotrysia): 産卵孔與交配孔合而為一, 翅膜具微刺。後翅翅脈減少。
  無眼罩;前翅有中室。穿孔蛾總科incurvarioidea
  微蛾總科 nepticuloidea: 産卵器正常,有眼罩;前翅無中室。
  (5)雙孔亞目(ditrysia): 産卵孔與交配孔分開, 翅膜無微刺。 後翅翅脈減少
  蝶類
  弄蝶總科(hesxerioidea): 觸角端部成鈎狀, 前翅經脈分離
  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 觸角端部不呈鈎狀, 前翅徑脈有合併。
  大蛾類
  尺蛾總科(gemetroidea): 聽器位於腹部
  夜蛾總科(noctuoidea): 聽器位於後胸
  天蛾總科(sphingoidea): 觸角中部逐漸加粗, 端尖而彎成鈎狀
  蠶蛾總科(bombycoidea): 無翅僵, 後翅肩區擴大
  錨紋蛾總科(calliduloidea): 無聽器, 有翅僵, 觸角正常
  分科與種類介紹請看“第四部分 色彩斑斕的蝶與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