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 tàn | 部首: | 石 | 總筆畫: | 14 | | 部外筆畫: | 9 | UTF-8: | E7 A2 B3 | UTF-16: | 78B3 | | UTF-32: | 000078B3 | GB 2312: | 4428 | GB 12345: | 4428 | | Big 5: | BAD2 | 倉頡: | MRUMF | 四角碼: | 1268.9 | | 一字全碼: | tan4shitan | 一字雙碼: | tasita | 一字單碼: | tst |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漢字層次: | 6 | 筆畫: | 一丿丨????一丨????丨一丿丶丿丿㇏ | | 筆順編號: | 13251252134334 | 筆順讀寫: | 橫撇竪折橫竪折竪橫撇捺撇撇捺 | 他人筆順: | 13251252134334 | | 部件組構: | 石(丆(一丿)口(冂(丨????)一))炭(山(丨凵(????丨))灰((一丿)火(丷(丶丿)人(丿㇏)))) | | |
|
|
|
|
碳 tàn 一種非金屬元素,無臭無味的固體。無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體碳有金剛石和石墨。冶鐵和煉鋼都需要焦碳。在工業上和醫藥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極為廣泛。 筆畫數:14; 部首:石; 筆順編號:13251252134334 |
|
碳 tàn 【名】 一種主要呈四價的非金屬元素,存在於自然界中(如以金剛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瀝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以及一切有機化合物的成分〖carbon〗——元素符號C 碳黑 tànhēi 〖carbonblack〗全部或主要由碳組成的各種膠狀的黑色物質的任何一種。通常由烴類化合物的部分燃燒而以煤煙製得 碳弧 tànhú 〖carbonarc〗在碳電極之間或一個碳電極和其他材料(如在用碳弧焊接時的母材)之間的電弧 碳弧燈 tànhúdēng 〖carbonarclamp〗一種弧光燈,電流在兩個純碳電極中流過,在一個或兩個電極上發生白熾效應,也有一些光來自電弧的發光 碳化物 tànhuàwù 〖carbide〗碳與較正電性的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tàn-shuǐhuàhéwù 〖carbohydrate〗一族由碳、氫和氧組成的中性化合物。包括糖、澱粉、葡萄糖、糖原、纖維素和戊聚糖,其中有一些為一切緑色植物所合成,或立即供生長用,或貯存起來供以後利用 碳素鋼 tànsùgāng 〖carbonsteel〗含有少量錳、磷、硅、硫等元素、含碳量低於1.7%的鋼,包括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 碳酸 tànsuān 〖carbonicacid〗一種弱的二元酸H2CO3,衹存在於溶液中,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與鹼反應形成碳酸???? |
|
碳〈名〉
一種主要呈四價的非金屬元素,存在於自然界中(如以金剛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瀝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以及一切有機化合物的成分
碳tàn化學元素之一。有三種同素異形體,即金剛石﹑石墨和非結晶碳。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很穏定。碳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成分,在工業上和醫藥上有廣泛的用途。 |
|
碳 tan
部首 石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4
碳
carbon;
碳
tàn
〈名〉
一種主要呈四價的非金屬元素,存在於自然界中(如以金剛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瀝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以及一切有機化合物的成分 [carbon]--元素符號c
碳黑
tànhēi
[carbon black] 全部或主要由碳組成的各種膠狀的黑色物質的任何一種。通常由烴類化合物的部分燃燒而以煤煙製得
碳弧
tànhú
[carbon arc] 在碳電極之間或一個碳電極和其他材料(如在用碳弧焊接時的母材)之間的電弧
碳弧燈
tànhúdēng
[carbon arc lamp] 一種弧光燈,電流在兩個純碳電極中流過,在一個或兩個電極上發生白熾效應,也有一些光來自電弧的發光
碳化物
tànhuàwù
[carbide] 碳與較正電性的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tàn-shuǐ huàhéwù
[carbohydrate] 一族由碳、氫和氧組成的中性化合物。包括糖、澱粉、葡萄糖、糖原、纖維素和戊聚糖,其中有一些為一切緑色植物所合成,或立即供生長用,或貯存起來供以後利用
碳素鋼
tànsùgāng
[carbon steel] 含有少量錳、磷、硅、硫等元素、含碳量低於1.7%的鋼,包括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
碳酸
tànsuān
[carbonic acid] 一種弱的二元酸h2co3,衹存在於溶液中,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與鹼反應形成碳酸????
碳
tàn ㄊㄢ╝
一種非金屬元素,無臭無味的固體。無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體碳有金剛石和石墨。冶鐵和煉鋼都需要焦碳。在工業上和醫藥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極為廣泛。
鄭碼glgu,u78b3,gbkccbc
筆畫數14,部首石,筆順編號13251252134334 |
|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它的化學符號是c,它的原子序數是6,電子構型為[he]2s22p2。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係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原子體積:(立方釐米/摩爾)
4.58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300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23
地殼中含量:(ppm)
480
拉丁語為carbonium,意為“煤,木炭”。漢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表固體非金屬元素的石字旁構成,從 炭字音。
性狀
碳單質通常是無臭無味的固體。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决於它的晶體結構,外觀、密度、熔點等各自不同。 碳的單質已知以多種同素異形體的形式存在:
石墨
莫氏硬度:石墨1-2 金剛石 10
金剛石
氧化態:
mainc-4, c+2, c+4
other
化學鍵能: (kj /mol)
c-h411
c-c348
c=c614
c≡c839
c=n615
c≡n891
c=o745
c≡o1074
熱導率: w/(m·k)
(graphite) 119-165
晶胞參數:
a = 246.4 pm
b = 246.4 pm
c = 671.1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電離能 (kj/ mol)
m - m+ 1086.2
m+ - m2+ 2352
m2+ - m3+ 4620
m3+ - m4+ 6222
m4+ - m5+ 37827
m5+ - m6+ 47270
富勒烯(fullerenes,也被稱為巴基球)
無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異形體,內部結構是石墨)
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
六方金剛石(lonsdaleite,與金剛石有相同的鍵型,但原子以六邊形排列,也被稱為六角金剛石)
趙石墨(chaoite,石墨與隕石碰撞時産生,具有六邊形圖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礦結構(schwarzite,由於有七邊形的出現,六邊形層被扭麯到“負麯率”鞍形中的假想結構)
纖維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長鏈而形成的纖維)
碳氣凝膠(carbon aerogels,密度極小的多孔結構,類似於熟知的硅氣凝膠)
碳納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網狀,有分形結構,密度是碳氣凝膠的百分之一,有鐵磁性)
最常見的兩種單質是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它們晶體結構和鍵型都不同。金剛石每個碳都是四面體4配位,類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個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無限個苯環稠合起來。
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有機溶劑。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種,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屬穩定型,其餘的均帶放射性,當中碳14的半衰期長達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時。
在地球的自然界裏,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則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兩種同位素豐度加權的平均值,一般計算時取12.01。
碳12是國際單位製中定義摩爾的尺度,以12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1摩爾。碳14由於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被廣泛用來測定古物的年代。
成鍵
碳原子一般是四價的,這就需要4個單電子,但是其基態衹有2個單電子,所以成鍵時總是要進行雜化。最常見的雜化方式是sp3雜化,4個價電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佈在4個軌道裏,屬於等性雜化。這種結構完全對稱,成鍵以後是穩定的σ鍵,而且沒有孤電子對的排斥,非常穩定。金剛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這種以此種雜化方式成鍵。烷烴的碳原子也屬於此類。
根據需要,碳原子也可以進行sp2或sp雜化。這兩種方式出現在成重鍵的情況下,未經雜化的p軌道垂直於雜化軌道,與鄰原子的p軌道成π鍵。烯烴中與雙鍵相連的碳原子為sp 2雜化。
由於sp2雜化可以使原子共面,當出現多個雙鍵時,垂直於分子平面的所有p軌道就有可能互相重疊形成共軛體係。苯是最典型的共軛體係,它已經失去了雙鍵的一些性質。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處於一個大的共軛體係中,每一個片層有一個。
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中,衹有以下化合物屬於無機物:
碳的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碳酸????、碳酸氫????、氰一係列擬鹵素及其擬鹵化物、擬鹵酸????:氰(cn)2、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由於碳原子形成的鍵都比較穩定,有機化合物中碳的個數、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種類、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隨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機物數量極其繁多這一現象,目前人類發現的化合物中有機物占絶大多數。有機物的性質與無機物大不相同,它們一般可燃、不易溶於水,反應機理復雜,現已形成一門獨立的分科 有機化學。
分佈
碳存在於自然界中(如以金剛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瀝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以及一切有機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027%。碳是占生物體幹重比例最多的一種元素。碳還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環於大氣層與平流層。
在大多數的天體及其大氣層中都存在有碳。
發現
金剛石和石墨史前人類就已經知道。 富勒烯則於1985年被發現,此後又發現了一係列排列方式不同的碳單質。
同位素碳14由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和塞繆爾·魯賓於1940年發現。
單質的精煉
金剛石
金剛石即鑽石可以找到集中的塊狀礦藏,開採出來時一般都有雜質。用另外的鑽石粉末將雜質削去,並打磨成形,即得成品。一般在切削、打磨過程中要損耗掉一半的質量。
石墨
用途
在工業上和醫藥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極為廣泛。
測量古物中碳14的含量,可以得知其年代,這叫做碳14斷代法。
石墨可以直接用作炭筆,也可以與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不同硬度的鉛芯。金剛石除了裝飾之外,還可使切削用具更鋒利。無定形碳由於具有極大的表面積,被用來吸收毒氣、廢氣。富勒烯和碳納米管則對納米技術極為有用。
碳是生鐵、熟鐵和鋼的成分之一,在生鐵中的質量分數為2%~4.3%,在鋼中的質量分數為0.03%~2%。
碳能在化學上自我結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業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體內大多數分子都含有碳元素。碳化合物一般從化石燃料中獲得,然後再分離並進一步合成出各種生産生活所需的産品,如乙烯、塑料等。
理化特性
總體特性
元素名稱:碳
元素符號:C
元素類型:非金屬
元素原子量:12.01
質子數:6
中子數:7
原子序數:6
所屬周期:2
所屬族數:IVA
電子層分佈:2-4
密度、硬度 密度為3.513 g/cm3(金剛石)、2.260 g/cm3(石墨)(20 ℃)、
0.5 (石墨)
10.0 (鑽石)
顔色和外表 黑色(石墨)
無色(鑽石)
地殼含量 無數據
原子屬性
原子量 12.0107 原子量單位
原子半徑(計算值) 70(67)pm
共價半徑 77 pm
範德華半徑 170 pm
電子構型 [氦]2s22p2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2,4
氧化價(氧化物) 4,3,2(弱酸性)
晶體結構 六方(石墨)
立方(鑽石)
物理屬性
物質狀態 固態(反磁性)
熔點 熔點約為3 550 ℃(金剛石)
沸點 沸點約為4 827 ℃(升華)
摩爾體積 5.29×10-6m3/mol
汽化熱 355.8 kj/mol(升華)
熔化熱 無數據(升華)
蒸氣壓 0 帕
聲速 18350 m/s
其他性質
電負性 2.55(鮑林標度)
比熱 710 j/(kg·k)
電導率 0.061×10-6/(米歐姆)
熱導率 129 w/(m·k)
第一電離能 1086.5 kj/mol
第二電離能 2352.6 kj/mol
第三電離能 4620.5 kj/mol
第四電離能 6222.7 kj/mol
第五電離能 37831 kj/mol
第六電離能 47277.0 kj/mol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産物
12c 98.9 % 穩定
13c 1.1 % 穩定
14c 微量 5730年β衰變 0.156 14n
在沒有特別註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是
國際標準基準單位單位和標準氣溫和氣壓
碳,原子序數6,原子量12.011。元素名來源拉丁文,願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佈很廣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如大理石等。
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决於它的晶體結構。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晶體結構不同,各有各的外觀、密度、熔點等。
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有機溶劑;不同高溫下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鹵素中衹有氟能與單質碳直接反應;在加熱下,單質碳較易被酸氧化;在高溫下,碳還能與許多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碳化物。 |
|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語為Carbonium,意為“煤,木炭”。漢字“碳”字由木炭的元素周期性質“炭”字加石字旁構成,從“炭”字音。
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係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鐵、熟鐵和鋼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學上自我結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業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體內大多數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化合物一般從化石燃料中獲得,然後再分離並進一步合成出各種生産生活所需的産品,如乙烯、塑料等。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如大理石等。 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决於它的晶體結構。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晶體結構不同,各有各的外觀、密度、熔點等。
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有機溶劑;不同高溫下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鹵素中衹有氟能與單質碳直接反應;在加熱下,單質碳較易被酸氧化;在高溫下,碳還能與許多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碳化物。碳具有還原性,在高溫下可以冶煉金屬。
化學符號:C
元素原子量:12.01
用途質子數:6
原子序數:6
周期:2
族:IVA
電子層分佈:2-4
原子體積: 4.58立方釐米/摩爾
原子半徑(計算值):70(67)pm
共價半徑:77 pm
範德華半徑: 170 pm
電子構型 :1s22s22p2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2,4
氧化價(氧化物): 4,3,2(弱酸性)
顔色和外表:黑色(石墨), 無色(金剛石)
物質狀態 :固態
物理屬性: 反磁性
熔點:約為3550 ℃(金剛石)
沸點:約為4827 ℃(升華)
摩爾體積 :5.29×10-6m3/mol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300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23
元素在地殼中含量:(ppm)4800
莫氏硬度:石墨1-2 ,金剛石 10
氧化態: 主要為-4,,C+2, C+4 (還有其他氧化態)
化學鍵能: (kJ /mol) C-H 411 C-C 348 C=C 614 C≡C 839 C=N 615 C≡N 891 C=O 745 C≡O 1074
晶胞參數: a = 246.4 pm b = 246.4 pm c = 671.1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電離能:(kJ/ mol) M - M+ 1086.2 M+ - M2+ 2352 M2+ - M3+ 4620 M3+ - M4+ 6222 M4+ - M5+ 37827 M5+ - M6+ 47270
單質密度:3.513 g/cm3(金剛石)、2.260 g/cm3(石墨,20 ℃)
電負性:2.55(鮑林標度)
比熱:710 J/(kg·K)
電導率:0.061×10-6/(米歐姆)
熱導率:129 W/(m·K) 第一電離能 1086.5 kJ/mol 第二電離能 2352.6 kJ/mol 第三電離能 4620.5 kJ/mol 第四電離能 6222.7 kJ/mol 第五電離能 37831 kJ/mol 第六電離能 47277.0 kJ/mol
成鍵:碳原子一般是四價的,這就需要4個單電子,但是其基態衹有2個單電子,所以成鍵時總是要進行雜化。最常見的雜化方式是sp3雜化,4個價電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佈在4個軌道裏,屬於等性雜化。這種結構完全對稱,成鍵以後是穩定的σ鍵,而且沒有孤電子對的排斥,非常穩定。金剛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這種以此種雜化方式成鍵。烷烴的碳原子也屬於此類。
根據需要,碳原子也可以進行sp2或sp雜化。這兩種方式出現在成重鍵的情況下,未經雜化的p軌道垂直於雜化軌道,與鄰原子的p軌道成π鍵。烯烴中與雙鍵相連的碳原子為sp 2雜化。 由於sp2雜化可以使原子共面,當出現多個雙鍵時,垂直於分子平面的所有p軌道就有可能互相重疊形成共軛體係。苯是最典型的共軛體係,它已經失去了雙鍵的一些性質。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處於一個大的共軛體係中,每一個片層有一個。 |
|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種,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屬穩定型,其餘的均帶放射性,當中碳14的半衰期長達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時。 在地球的自然界裏,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則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兩種同位素豐度加權的平均值,一般計算時取12.01。 碳12是國際單位製中定義摩爾的尺度,以12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1摩爾。碳14由於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被廣泛用來測定古物的年代。 |
|
最常見的兩種單質是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它們晶體結構和鍵型都不同。金剛石每個碳都是四面體4配位,類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個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無限個苯環稠合起來。
1. 金剛石(diamond)金剛石結構圖
最為堅固的一種碳結構,其中的碳原子以晶體結構的形式排列,每一個碳原子與另外四個碳原子緊密鍵合,成空間網狀結構,最終形成了一種硬度大、活性差的固體。
金剛石的熔點超過3500℃,相當於某些恆星表面溫度。
主要作用:裝飾品、切割金屬材料等
2.石墨(graphite)
石墨是一種深灰色有金屬光澤而不透明的細鱗片狀固體。質軟,有滑膩感,具有優良的導電性能。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層狀結構鍵合在一起,層與層衹見鍵合比較脆弱,因此層與層之間容易被滑動而分開。
主要作用:製作鉛筆,電極,電車纜綫等
3.富勒烯(fullerene,C60、C72等)
1985年由美國德剋薩斯州羅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
富勒烯中的碳原子是以球狀穹頂的結構鍵合在一起。
4.其他碳結構
六方金剛石(Lonsdaleite,與金剛石有相同的鍵型,但原子以六邊形排列,也被稱為六角金剛石)
石墨烯(graphene,即單層石墨)
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 具有典型的層狀中空結構特徵)
單斜超硬碳 (M-carbon,低溫後石墨高壓相,具有單斜結構,其硬度接近金剛石)
無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異形體,內部結構是石墨)
趙石墨(Chaoite,石墨與隕石碰撞時産生,具有六邊形圖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礦結構(Schwarzite,由於有七邊形的出現,六邊形層被扭麯到“負麯率”鞍形中的假想結構)
纖維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長鏈而形成的纖維)
碳氣凝膠(Carbon aerogels,密度極小的多孔結構,類似於熟知的硅氣凝膠)
碳納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網狀,有分形結構,密度是碳氣凝膠的百分之一,有鐵磁性)
六方金剛石單層石墨和碳納米管單斜超硬碳(M-碳) |
|
碳的化合物中,衹有以下化合物屬於無機物:
碳的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碳酸????、碳酸氫????、氰一係列擬鹵素及其擬鹵化物、擬鹵酸????:氰(CN)2、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由於碳原子形成的鍵都比較穩定,有機化合物中碳的個數、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種類、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隨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機物數量極其繁多這一現象,目前人類發現的化合物中有機物占絶大多數。
有機物的性質與無機物大不相同,它們一般可燃、不易溶於水,反應機理復雜,現已形成一門獨立的分科——有機化學。 分佈 碳存在於自然界中(如以金剛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瀝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以及一切有機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027%。碳是占生物體幹重比例最多的一種元素。碳還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環於大氣層與平流層。 在大多數的天體及其大氣層中都存在有碳。 |
|
金剛石和石墨史前人類就已經知道。
富勒烯則於1985年被發現,此後又發現了一係列排列方式不同的碳單質。
同位素碳14由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和塞繆爾·魯賓於1940年發現。
六角金剛石由美國科學家加利福德·榮迪爾和尤蘇拉·馬溫於1967年發現。
單斜超硬碳由美國科學家邦迪和卡斯伯於1967年實驗發現,其晶體結構由吉林大學李全博士和導師馬琰銘教授於2009年理論確定。 |
|
碳(石墨)纖維增強體(見碳纖維、石墨纖維)
earbon(graPhite)fibre
reinforeements
,、、z耽維增強體earbon(graphi
現inforcements用於復合材料中承受負荷,
田的磷纖始知五史纖俯
亡e)fibre
起增強作 |
|
碳(石墨)纖維及其織物
Carbon (Graphite) Fibre and Its Fabric
2. 3.4.混雜纖維織物〔44·川
碳纖維可以和其他增強纖維,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纖維、芳綸、熱塑性纖維(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醚酞
亞胺等)、玻璃纖維等製成混雜纖維織物。混雜方式可以
一種纖維作經紗,一種纖維作緯紗,也可以先將兩種纖維
製成混紗後編織。
2.4.製造方法
碳纖維織物的製造一般是通過各種型號的編織機編
織而成,可分為機織、針織、縫製、捲繞和辮織等睏〕。碳
纖維織物的製造也可先將碳纖維的前驅體預氧化纖維編
織成織物,然後在高溫炭化成碳纖維織物。碳纖維織物還
可以進一步製成活性碳纖維織物和碳纖維織物預浸料。
碳纖維織物組織結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碳纖維在復
合材料中的體積分數和排列方向[46幾。由於經、緯紗相互
交錯形成的交叉點降低了碳纖維在復合材料中的體積分
數,例如單嚮預浸帶的最佳體積分數為60%,平紋織物
為50%,而無捲麯織物通過減少經、緯紗的交叉點使其
體積分數也接近60%。
2.5.應用
碳纖維織物是復合材料的中間製品,如用於紡織結
構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樹脂轉移成型中的織物增
強體,也可以作為高溫隔熱材料、密封材料、發熱體材料、
吸附材料和結構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體育器材、建
築、水壩、石油化工等許多領域應用。
tan碳(石墨)纖維及其織物
第15
1.2.分類
碳纖維名稱、分類和規格至今國際上尚無統一標準,
通常按下述方法命名和分類:
(1)按製造方法不同,分為有機前驅體碳(石墨)
纖維和氣相生長碳(石墨)纖維兩大類。
(2)有機前驅體碳‘石墨)纖維類,按原料不同,
又可分為人造絲〔纖維素)基、聚丙烯臘(P AN)基、瀝
青基、酚醛基及其他有機纖維基碳(石墨)纖維。
(3)按熱處理溫度和氣氛介質不同,分為碳纖維
(800~1600℃,N:和HZ)、石墨纖維(2000~3000℃,N:
或Ar)和活性碳纖維(700~10o0C,水蒸汽或C02+NZ、
水蒸汽十O:或水蒸汽十COZ)。
(4)按力學性能不同,分通用級(GP)和高性能
(HP)兩大類。高性能又分標準型(如T一300)、高強型
(拉伸強度)3700~400oMPa)、高模型(拉伸模量異
39。~4OOGPa)、高強高模型和高強中模型等品種。
(5)按製品可分為超細短纖維(含晶須)、長絲(束
絲—l,3,6,12和32oK之分,每K由1000孔單絲
組成、單紗)、束絲短切纖維、織物(布、帶、繩)、編織
品〔三嚮及多嚮織物、圓筒管)及無紡布(無緯布、氈、
紙)等形態的碳(石墨)纖維增強體。
1.3.性能
碳和石墨纖維的性能如表1所示。碳纖維具有低密
度、高拉伸強度、高拉伸模量、耐高溫、耐化學腐蝕、抗
1碳和石.纖維的性能
┌──────── |
|
- n.: carbon, C
|
|
煤 炭精棒 |
|
材料 | 復合材料 | 航天 | 運動器材 | 化學 | 同位素 | 元素 | 繪畫 | 鉛筆 | 素描 | 化學結構 | 分析化學 | 材料學 | C60 | 工業 | 密封 | 化工原料 | 單質 | 生物學 | 微生物學 | 生物化學 | 營養物質 | 檢測 | 生命 | 更多結果... |
|
|
M碳 | 碳V | 碳棒 | 碳化 | 碳酸 | 碳黑 | 滲碳 | 脫碳 | 碳鋼 | 碳刷 | 碳源 | 碳族 | 的碳 | 增碳 | 碳鏈 | 碳鳥 | 含碳 | 碳盆 | 碳的 | 碳膠 | 止碳 | 碳酰 | 碳庫 | 積碳 | 碳稅 | 碳晶 | 碳烯 | 硅碳 | 碳幣 | 黒碳 | 碳匯 | 碳蛤 | 碳星 | 碳罐 | 碳疽 | 碳素 | 焦碳 | 碳粉 | 碳銨 | 碳纖 | 低碳 | 碳磚 | 碳帶 | 碳布 | 碳鐘 | 減碳 | 球碳 | 碳-14 | 碳雕 | 碳硫 | 碳硅 | 泥碳 | 草碳 | 碳五 | 純碳 | 氟碳 | 零碳 | 地碳 | 碳火 | 碳廠 | 碳極 | 竹碳 | 碳弧 | 高碳 | 藻碳 | 碳煙 | 碳序 | 東碳 | 碳腎 | 碳芯 | 碳膜 | 碳筆 | 無碳 | 碳水 | 碳氧 | 碳蠟 | 十碳 | 碳烤 | 碳炔 | 木碳 | 度碳 | 碳乃 | 碳燒 | 碳鍋 | 魯碳 | 碳剋 | 碳灰 | 甑碳 | 射碳 | 火碳 | 釕碳 | 鈀碳 | 施碳 | 芳碳 | 瓦碳 | 普碳 | 糖碳 | 碳勢 | 總碳 | 中碳 | 吸碳 | 餘碳 | 硬碳 | 溶碳 | 碳襯 | 碳比 | 碳糊 | 碳絲 | 降碳 | 去碳 | 碳礫 | 碳屏 | 碳板 | 測碳 | 摻碳 | 碳礦 | 碳粒 | 碳精 | 復碳 | 定碳 | 碳壩 | 電碳 | 碳蟲 | 碳坑 | 碳淵縣 | 碳酸銅 | 碳化爐 | 脫碳劑 | 碳化物 | 碳化硅 | 碳酸鈉 | 碳化鈣 | 碳硅石 | 碳酸???? | 碳酰氯 | 碳酸鈣 | 碳酸鉀 | 碳循環 | 碳纖維 | 碳酸鋰 | 碳酸水 | 碳酸銨 | 石碳酸 | 碳鏈酶 | 碳黴素 | 碳酸鍶 | 活性碳 | 滲碳器 | 增碳器 | 碳化器 | 碳酸皂 | 碳弧燈 | 脫碳的 | 低碳的 | 碳環的 | 碳酰基 | 碳化矽 | 使脫碳 | 滲碳於 | 使滲碳 | 燒碳人 | 含碳量 | 碳酸液 | 嗜碳菌屬 | 碳印法 | 含碳的 | 碳化的 | 使碳化 | 使成碳 | 碳酸的 | 碳質的 | 碳精棒 | 碳黑紙 | 氧化碳 | 氯氟碳 | 碳同化 | 碳固定 | 碳平衡 | 碳絲燈 | 碳酸酯 | 低碳鋼 | 碳恆星 | 生物碳 | 隕碳鐵 | 碳捕捉 | 碳14鑒定 | 碳強度 | 碳排量 | 碳-14法 | 氟碳醇 | 碳化率 | 碳興村 | 低碳族 | 低碳裝 | 碳信用 | 碳中立 | 碳化鋯 | 碳質砂 | 碳光板 | 碳債務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