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ase
鹼基指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DNA和RNA的主要鹼基略有不同,其重要區別是:胸腺嘧啶是DNA的主要嘧啶鹼,在RNA中極少見;相反,尿嘧啶是RNA的主要嘧啶鹼,在DNA中則是稀有的。
除主要鹼基外,核酸中也有一些含量很少的稀有鹼基。稀有鹼基的結構多種多樣,多半是主要鹼基的甲基衍生物。tRNA往往含有較多的稀有鹼基,有的tRNA含有的稀有鹼基達到10%。嘌呤和嘧啶鹼基是近乎平面的分子,相對難溶於水:在約260納米的紫外光區有較強的吸收。
DNA是由四種鹼基組成的蠃旋結構
DNA(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出奇的簡單。DNA分子由兩條很長的糖鏈結構構成骨架,通過鹼基對結合在一起,就象梯子一樣。整個分子環繞自身中軸形成一個雙蠃旋。兩條鏈的空間是一定的,為2nm。
在形成穩定蠃旋結構的鹼基對中共有4種不同鹼基。根據它們英文名稱的首字母分別稱之為A(ADENINE 腺嘌呤)、T(THYMINE 胸腺嘧啶)、C(CYTOSINE 胞嘧啶)、G(GUANINE 鳥嘌呤),另有U(URACIL尿嘧啶)。DNA與RNA共有的鹼基是腺嘌呤、胞嘧啶和鳥嘌呤。胸腺嘧啶存在於DNA中,而尿嘧啶則存在於RNA中。每種鹼基分別與另一種鹼基的化學性質完全互補,嘌呤是雙環,嘧啶是單環,兩個嘧啶之間空間太大,而嘌呤之間空間不夠。這樣A總與T配對,G總與C配對。這四種化學"字母"沿DNA骨架排列。“字母”(鹼基)的一種獨特順序就構成一個"詞"(基因)。每個基因有幾百甚至幾萬個鹼基對。
嘌呤和嘧啶都有酮-烯醇式互變異構現象,一般生理pH條件下呈酮式。 AGCT(U)四種鹼基在DNA中的排列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有些核酸中含有修飾鹼基(或稀有鹼基),這些鹼基大多是在上述嘌呤或嘧啶鹼的不同部位甲基化(methylation)或進行其它的化學修飾而形成的衍生物。例如有些DNA分子中含有5-甲基胞嘧啶(m5C),5-羥甲基胞嘧啶(hm5C)。某些RNA分子中含有1-甲基腺嘌呤(m1A)、2,2-二甲基鳥嘌呤(m22G)和5,6-二氫尿嘧啶(DHU)等。
鹼基對
形成DNA、RNA單體以及編碼遺傳信息的化學結構。組成鹼基對的鹼基包括A、G、T、C、U。嚴格地說,鹼基對是一對相互匹配的鹼基(即A:T, G:C,A:U相互作用)被氫鍵連接起來。然而,它常被用來衡量DNA和RNA的長度(儘管RNA是單鏈)。它還與核苷酸互換使用,儘管後者是由一個五碳 糖、磷酸和一個鹼基組成。 | | - n.: base
| | 強鹼, 鹼 | | 分子生物學 | 基因 | dna | rna | 核酸 |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 百科大全 | 密碼子 | 剋裏剋 | tRNA | 立體化學原理 | 生物 | 化學 | 核苷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