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硝基苯; 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
CAS:98-95-3
英文名:nitrobenzene
無色或微黃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狀液體。(純淨應為無色,實驗室製硝基苯由於溶有硝酸分解産生的二氧化氮而有顔色,除雜方式:加氫氧化鈉溶液 分液)
分子式C6H5NO2(結構如圖)。分子量123.11。相對密度1.205(15/4℃)。熔點5.7℃。沸點210.9℃。閃點87.78℃。自燃點482.22℃。蒸氣密度4.25。蒸氣壓0.13kPa(1mmHg44.4℃)。難溶於水,密度比水大; 易溶於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熱會燃燒、爆炸。與硝酸反應劇烈。
實驗室製法:目的原理
主反應: Ar + HONO2 +H2SO4 ® Ar- NO2 + H2O
副反應: Ar- NO2+ HONO2 +H2SO4 ® Ar-(NO2)2+ H2O
儀器藥品
苯8.9ml (7.8g,0.1mol),硝酸(d = 1.40) 7.3ml (0.11mol),濃硫酸(d = 1.84) 10ml (0.18mol),10%碳酸鈉溶液,飽和食????水,無水氯化鈣。
過程步驟
在50ml圓底燒瓶上裝配一個二口連接管,正口配一溫度計,其水銀球離瓶底約5mm,側口裝配一回流冷凝管。也可以用一個二口燒瓶,正口裝配回流冷凝管,側口裝一溫度計,其水銀球離瓶底約5mm。在燒瓶中加入8.9ml苯。通過冷凝管上口,將已冷卻的混酸分多次加入苯中。每加一次後,必須充分振蕩燒瓶,使苯與混酸充分接觸,待反應物的溫度不再上升而趨於下降時,纔繼續加混酸(為什麽?)。反應物的溫度應保持在40~50℃之間,若超過50℃,可用冷水浴冷卻燒瓶。加料完畢後,把燒瓶放在水浴上加熱,約於10min內把水浴加熱到60℃(反應混合物的溫度為60~65℃)並保持30min,間歇地振蕩燒瓶。
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分液漏鬥中。靜置分層,分出酸層(哪一層?怎樣判斷和檢驗?),倒入指定回收瓶內。粗硝基苯先用等體積的冷水洗滌,再用10%碳酸鈉溶液洗滌,直到洗滌液不顯酸性。最後用水洗至中性(如何檢驗?)。分離出粗硝基苯,放在乾燥的小錐形瓶中,加入無水氯化鈣乾燥,間歇振蕩錐形瓶。
把澄清透明的硝基苯倒入30ml蒸餾燒瓶中,連接空氣冷凝管。在石棉網上加熱蒸餾,收集204~210℃的餾分。為了避免殘留在燒瓶中的二硝基苯在高溫下分解而引起爆炸,註意切勿將産物蒸幹。
産量:約9.5g。
純硝基苯為無色液體,具有苦杏仁氣味,沸點210.9℃,d20= 41.203。
註意事項
1.苯的硝化反應也可在三口燒瓶中進行。在100ml三口燒瓶中放入苯,在中間瓶口安裝攪拌棒,一個側口裝上冷凝管,另一側口插上溫度計,其水銀球要浸到液面下。開動攪拌器,從冷凝管上口分批加入已冷卻的混酸。其餘的步驟與用圓底燒瓶時一樣。全部藥品用量都加倍。
2.混酸配製法:在50ml錐形瓶中放入10ml濃硫酸,把錐形瓶置於冷水浴中,一邊不停地搖動錐形瓶,一邊將7.3ml硝酸慢慢地註入濃硫酸中。
3.苯的硝化反應為一放熱反應。在開始加入混酸時,硝化反應速率較小,每次加入的混酸量宜為0.5~1ml。隨着混酸的加入和硝基苯的生成,反應混合物中的苯的濃度逐漸降低,硝化反應的速率也隨之減小,故在加入後一半混酸時,每次可加入1.5~2ml。
4.用吸管吸取少許上層反應液,滴到飽和食????水中,當觀察到油珠下沉時,那就表示硝化反應已經完成。
5.硝基苯有毒,處理時須加小心。如果濺在皮膚上,可先用少量酒精洗擦,再用肥皂水洗淨。
6.如果使用工業濃硫酸,其中含有的少量汞????等雜質具有催化作用,使反應産物中含有微量的多硝基酚,如苦味酸和2,4-二硝基苯酚,它們的鹼溶液呈深黃色。應洗到鹼溶液幾近無色。
苯分子中一個氫原子被硝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 C6H5NO2 。純淨的硝基苯是無色油狀液體,工業品常因含雜質而顯淡黃色.這種情況類似於白磷,工業品的白磷因含雜質而顯淡黃色,所以工業上又把白磷叫黃磷,化學試劑有不同的純度,純的硝基苯就是無色液體了 ,且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氣味。熔點5.7℃,沸點210.8℃,相對密度1.2037(20/4℃)。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苯等。硝基是強鈍化基,硝基苯須在較強的條件下纔 發生親電 取代反應 , 生成 間位産物;有弱氧化作用,可用作氧化脫氫的氧化劑。硝基苯常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與苯反應製取。主要用於製取苯胺、聯苯胺、偶氮苯等。硝基苯毒性較強,吸入大量蒸氣或皮膚大量沾染,可引起急性中毒,使血紅蛋白氧化或絡合,血液變成深棕褐色,並引起頭痛、惡心、嘔吐等。
接觸機會
用於生産染料、香料、炸藥等有機合成工業。使用、裝卸、搬運原料的過程中有可能接觸。
侵入途徑
蒸氣能經肺吸收,也可經皮膚緩慢吸收。液體易經皮膚吸收。
毒理學簡介
人(男性)LDL0: 35 mg/kg。
大鼠吸入LC50: 556 ppm/4H。小鼠經口LD50: 590 mg/kg。兔經皮LDL0: 600 mg/kg。
硝基苯污染皮膚後的吸收率為2mg/cm2·h,其蒸氣可同時經皮膚和呼吸道吸收,在體內總滯留率可達80% 。硝基苯的轉化物主要為對氨基酚,還有少量間硝基酚與對硝基酚,和鄰與間氨基酚。生物轉化所産生的中間物質,其毒性常比其母體為強。硝基苯在體內經轉化後,水溶性較高的轉化物即可經腎髒排出體外,完成其解毒過程。
硝基苯的主要毒作用: a.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的作用:主要是硝基苯在體內生物轉化所産生的中間産物對氨基酚、間硝基酚等的作用。b.溶血作用:發生機製與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的毒性有密切關係。硝基苯進入人體後,經過轉化産生的中間物質,可使維持細胞膜正常功能的還原型𠔌胱甘肽減少,從而引起紅細胞破裂,發生溶血。c.肝髒損害:硝基苯可直接作用於肝細胞緻肝實質病變。引起中毒性肝病、肝髒脂肪變性。嚴重者可發生亞急性肝壞死。d.急性中毒者還有腎髒損害的表現,此種損害也可繼發於溶血。
IDLH: +200 ppm
臨床表現
毒物所引起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是急性中毒臨床表現的主要病理基礎。急性硝基苯中毒可在工作接觸時或工作後經幾小時的潛伏期發病。高鐵血紅蛋白達10%~15%時患者粘膜和皮膚開始出現紫紺。最初,口唇、指(趾)甲、面頰、耳殼等處呈藍褐色; 舌部的變化最明顯。高鐵血紅蛋白達30%以上時,其他神經係統癥狀隨着發生,頭部沉重感、頭暈、頭痛、耳鳴、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相繼出現。高鐵血紅蛋白升至50%時,可出現心悸、胸悶、氣急、步態蹣跚、惡心、嘔吐,甚至昏厥等。如高鐵血紅蛋白進一步增加到60%~70%時患者可發生休剋、心律失常、驚厥,以至昏迷。經及時搶救,一般可在24小時內意識恢復,脈搏和呼吸逐漸好轉,但頭昏、頭痛等可持續數天。血高鐵血紅蛋白的致死濃度在85%~90% 。
腎髒受到損害時,出現少尿、蛋白尿、血尿等癥狀,嚴重者可無尿。
血紅細胞出現赫恩滋小體的百分比高者,可出現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計數可於3~4天內迅速降低,但經積極治療,在1~2周後逐漸回升。
急性肝病常在中毒後2~3天左右出現肝髒腫大、壓痛、消化障礙、黃疸、肝功能異常。
急性硝基苯中毒的神經係統癥狀較明顯,中樞神經興奮癥狀出較早,嚴重者可有高熱,並有多汗、緩脈、初期血壓升高、瞳孔擴大等植物神經係統紊亂癥狀。
硝基苯對眼有輕度刺激性。對皮膚由於刺激或過敏可産生皮炎。
據短期內經皮膚吸收或吸入大量硝基苯的蒸氣的職業接觸史,以及出現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溶血性貧血或肝髒損害為主要病變的臨床表現,結合現場衛生學調查及空氣中硝基苯濃度測定資料,排除硫化血紅蛋白血癥、腸原性青紫癥、NADH-MHb還原酶缺乏癥、血紅蛋白M病、各種原睏的缺氧性紫紺癥等其他病因後,可診斷為急性硝基苯中毒。
處理
一般原則: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訊處,清除皮膚污染、嚴密觀察。
解毒方法: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治療是根據臨床表現及血高鐵血紅蛋白測定結果酌情應用美藍(每公斤體重1~2mg),參見 <急性化學物中毒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治療>。
嚴重溶血性貧血的治療:除輸血外,可給予糖皮質激素控製溶血,口服碳酸氫鈉等使尿鹼化,以預防血紅蛋白在腎小管凝聚。
對癥、支持療法:防止肝髒受損,早期給用"保肝"藥物; 缺氧者及時有效地吸氧。
特殊療法:嚴重持續時間長的病例可用透析療法。嚴重缺氧也可采用高壓氧治療。
標準
車間空氣衛生標準:中國MAC 1mg/m3; 美國ACGIH TWA-TLV 5mg/m3,STEL 10mg/m3;
中國職業病診斷國傢標準:職業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除外)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8788-88。
硝基苯中毒的現象和原因
人體內物質不斷發生氧化,即不斷的需要氧的供應。血液內的血紅蛋白即賦有輸送氧的使命。血紅蛋白是一種球蛋白與血紅素構成的結合蛋白質。球蛋白是一種含鹼性氨基酸較多的蛋白質,血紅素則是由四個吡咯環與一個Fe2+所構成的,其結構式如下:
吡咯
(見圖)
血紅素
當空氣被吸入肺部時血紅蛋白即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為帶氧血紅蛋白,但血紅蛋白分子中的Fe2+仍為二價,可見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不是氧化。帶氧血紅蛋白隨血液流到各組織時,將氧放出,以供物質氧化。帶氧血紅蛋白放出氧後變成血紅蛋白,回到肺部再繼續輸送氧氣。
吸入硝基苯後,由於硝基苯的氧化作用,使血紅蛋白變成氧化血紅蛋白(即高鐵血紅蛋白),大大阻止了血紅蛋白的輸送氧的作用,因而呈現呼吸急促和皮膚蒼白的現象。長久中毒以後,則會引起肝髒損壞等癥。 | | xiao jiben
硝基苯
nitrobenzene
□ 淺黃色有杏仁香味的可燃液體,沸點210.9°C,凝固點 5.85°C,有劇毒。 工業上絶大部分用於生産苯胺,此外也用於生産其他苯係中間體以及聚苯醚等。1834年,德國化學家E.密切利希首先用苯硝化法合成硝基苯。1856年英國辛普森公司、莫爾公司和尼科爾森公司開始生産硝基苯。這種生産硝基苯的傳統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衹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要,由間歇法改成了連續法,使這種方法更加完善。近年,又發展了絶熱硝化法。
間歇法是苯和混酸在鑄鐵硝化器中於50°C進行反應:
□混酸是由濃度為40%~75%的硝酸和95%的硫酸組成的,其中硝酸、硫酸和水的含量分別約為30%、60%和10%(質量)。混酸中硫酸的作用是促進硝化,防止氧化。混酸的用量衹要略高於理論量即可。因硝化反應劇烈放熱,需要進行有效的冷卻以免溫度失控引起爆炸,故對攪拌提出很高的要求,且衹能把混酸加到苯中。反應約持續數小時。此法選擇性達98%~99%,副産物是間二硝基苯。
連續硝化一般將三個帶攪拌的硝化器串聯在一起,分段逐步升溫。開始是35~40°C,然後升至50°C,最終反應溫度是55~60°C。加入的苯稍過量,以使硝酸得到充分利用並減少二硝基苯的生成。連續法的優點是硝化器的尺寸可顯著減小,硝酸的濃度也可適當降低。
絶熱硝化法可間歇或連續操作,反應熱可用於濃縮硫酸,副産物二硝基苯較少。
(裘元燾) | | - : nitrobenzol, mirbane
- n.: nitrobenzene
| | 二硝基苯 | 三硝基苯 | 硝基苯酚 | 六硝基苯 | 硝基苯胺 | 碘硝基苯 | 鄰硝基苯 | 硝基苯類 | 溴硝基苯 | 硝基苯肼 | 氯硝基苯 | 亞硝基苯 | 二硝基苯基 | 二硝基苯酚 | 三硝基苯酚 | 五氯硝基苯 | 對硝基苯胺 | 間硝基苯胺 | 鄰硝基苯酚 | 對氯硝基苯 | 硝基苯中毒 | 對硝基苯酚A | 間硝基苯酚 | 鄰氯硝基苯 | 對硝基苯腈 | 對二硝基苯 | 氟-4硝基苯酚 | 對硝基苯肼 | 對硝基苯酚 | 氯-2硝基苯胺 | 氟-3硝基苯胺 | 硝基苯乙酮 | 硝基苯硫酚 | 間溴硝基苯 | 二硝基苯肼 | 硝基苯砷酸 | 硝基苯硫氯 | 硝基苯甲酸 | 硝基苯甲醚 | 硝基苯甲腈 | 硝基苯甲醇 | 硝基苯磺酸 | 硝基苯胂酸 | 硝基苯乙酸 | 溴二硝基苯 | 乙基硝基苯 | 硝基苯二腈 | 硝基苯二胺 | 三硝基苯胺 | 間碘硝基苯 | 氟硝基苯碸 | 二亞硝基苯 | 二硝基苯醚 | 二硝基苯胺 | 二氯硝基苯 | 二氟硝基苯 | 對溴硝基苯 | 對氟硝基苯 | 對碘硝基苯 | 氘代硝基苯 | 氯硝基苯胺 | 間二硝基苯 | 間硝基苯肼 | 鄰碘硝基苯 | 三氯硝基苯 | 三氟硝基苯 | 氯硝基苯腈 | 氯氟硝基苯 | 氯二硝基苯 | 鄰溴硝基苯 | 鄰硝基苯胺 | 鄰氟硝基苯 | 對二硝基苯 | 四氯硝基苯 | 硝基苯乙烯 | 亞硝基苯胲 | 氟二硝基苯 | 均三硝基苯 | 二硝基苯酸 | 三硝基苯酚銨 | 鄰硝基苯甲酸 | 間硝基苯乙酮 | 間硝基苯甲醛 | 間硝基苯甲酸 | 鄰硝基苯甲醇 | 對硝基苯甲酸 | 間硝基苯甲醛A | 鄰硝基苯甲醛A | 對硝基苯乙醚 | 對硝基苯酚鈉 | 對硝基苯甲醛 | 間硝基苯甲醚 | 鄰硝基苯甲醚 | 鄰硝基苯甲醛 | 鄰硝基苯乙醚 | 氯-2硝基苯甲酸 | 溴-3硝基苯乙酮 | 氯-3硝基苯甲醚 | 硝基苯並三唑 | 對乙基硝基苯 | 對硝基苯酰基 | 對硝基苯乙酮 | 對硝基苯甲醚 | 對硝基苯乙腈 | 二硝基苯胺類 | 氨基-2硝基苯酚 | 二氯-2硝基苯胺 | 二甲-2硝基苯胺 | 硝基苯電導率 | 對硝基苯磺酸 | 三硝基苯酸鉀 | 鄰硝基苯乙酮 | 亞硝基苯胲鈮 | 溴硝基苯丙酮 | 乙酸硝基苯酯 | 溴硝基苯乙酮 | 硝基苯甲酰肼 | 硝基苯基丙酸 | 硝基苯甲酰胺 | 硝基苯基哌啶 | 三硝基苯甲酸 | 三硝基苯甲醚 | 硝基苯胺磺酸 | 雙硝基苯基脲 | 硝基苯磺酰氯 | 硝基苯並噻唑 | 硝基苯並咪唑 | 二硝基苯酚酞 | 二硝基苯甲醛 | 二硝基苯甲醚 | 二氯硝基苯腈 | 二氯硝基苯酚 | 二硝基苯酚鈉 | 甲酸硝基苯酯 | 甲基硝基苯胺 | 間硝基苯丙酮 | 二溴硝基苯胺 | 二硝基苯甲酸 | 氟硝基苯甲酸 | 二硝基苯基化 | 氨基硝基苯酚 | 硝基苯乙酸???? | 硝基苯磷酸酯 | 亞硝基苯胲銨 | 二氯硝基苯胺 | 二甲基硝基苯 | 二氟硝基苯胺 | 二氟二硝基苯 | 對亞硝基苯酚 | 氯硝基苯甲酸 | 氯硝基苯硼酸 | 鄰硝基苯乙腈 | 氯硝基苯乙腈 | 三硝基苯磺酸 | 間硝基苯硼酸 | 間硝基苯乙醚 | 間硝基苯甲醇 | 鄰硝基苯甲酚 | 鄰硝基苯酚鈉 | 三硝基苯二酚鉛 | 三硝基苯甲硝胺 | 重氮二硝基苯酚 | 對硝基苯磺酰氯 | 異氰酸對硝基苯 | 三硝基苯酚試紙 | 羥基-3硝基苯乙酸 | 甲基-3硝基苯甲醚 | 羥基-3硝基苯甲醛 | 羥基-3硝基苯甲酸 | 甲基-4硝基苯乙酸 | 羥基-4硝基苯甲酸 | 對硝基苯甲酰氯 | 對硝基苯磺酸鈉 | 對硝基苯甲酰胺 | 硝基苯肼????酸???? | 二硝基苯甲酰胺 | 二硝基苯甲酰氯 | 硝基苯甲酸甲酯 | 苯胺和硝基苯中毒 | 羥基-3二硝基苯甲醛 | 對硝基苯胺鄰磺酸 | 對硝基苯甲酸甲酯 | 硝甲銨基三硝基苯 | 硝甲銨基三硝基苯 |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 | 鄰硝基苯半乳糖苷 | 二硫雙硝基苯甲酸 | 鄰硝基苯岩藻糖苷 | 2,4-二硝基苯酚 | 4-氨基-2-硝基苯酚 | 4,5-二氯-2-硝基苯胺 | 4,5-二甲-2-硝基苯胺 | 4-氰-7-硝基苯呋咀 | 4-硝基苯磷酸酶 | 5,5'-二硫雙(2-硝基苯甲酸) | 4-羥基-3-硝基苯乙酸 | 對硝基苯甲醚CAS:100 | 對硝基苯磺酸鈉CAS:27215 | 對硝基苯甲醛CAS:555 | 對硝基苯甲酸甲酯CAS:619 |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