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砂竜屬
目錄
No. 1
  砂竜屬 ammosaurus
概述
  砂竜屬(marsh, 1891) 是近蜥竜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早侏羅紀的北美洲。它約有4米長,但較其它蜥腳形亞目的恐竜細少。它可以雙足或四足行走,而且可能是雜食性的。
命名
  砂竜的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ammos”而來,意即“砂地”,是指發現它的砂岩及它所生活的環境。其下有一種,學名是“a. major”,這樣命名是因它較它原先被分類的近蜥竜大。著名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89年創造了這個種名。
  1891年,馬什為這種恐竜另開了一個砂竜屬;而在1892年,他為另一種恐竜(ammosaurus solus)命名,但科學家都認為這種恐竜其實是砂竜的異名。
分類
  砂竜與其他恐竜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的不清楚。它是蜥腳形亞目早期的成員,並與近蜥竜最為相近(有指砂竜其實是近蜥竜的異名)。不同的古生物學家認為近蜥竜可能是基礎原蜥腳下目恐竜,或是基礎蜥腳下目恐竜。
  馬什原先描述砂竜(ammosaurus major)為“anchisaurus major”,在兩年後則將它移入新創的屬中。然而一些研究卻指砂竜及近蜥竜是同一動物。其他科學家則建議保有這兩個屬,基於它們之間在盆骨及後肢的構造不同,而視它們為姊妹分類。
化石發現
  砂竜的化石原先是在美國康乃狄剋州的紐瓦剋超群中的波特蘭地層。這個地層保存著早侏羅紀的普連斯巴奇階至托阿爾階濕潤及乾燥季節的不毛環境,距今約為一億九千萬到一億七千六百萬年。
  首先發現的標本是在砂岩礦場中被發現,這些砂岩是用作建築南曼徹斯特大橋(south manchester bridge)。事實上,完模標本是由礦場工人所發現。不幸地它衹有骨骼的後半部,而前半部的骨骼經已被用作建橋之用。於1969年,這條橋被拆卸,而部份砂竜的化石亦被起回。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完整骨骼亦在康乃狄剋州被發現,但卻都是沒有頭顱骨。
  康乃狄剋州的砂竜
  砂竜屬化石亦有在北美洲的其它地方被發現,但未必一定是砂竜。
  亞利桑那州的納瓦霍砂岩是與波特蘭地層同一時期的地層,當中發現了很多原蜥腳下目的化石被認為是砂竜。但是,這些化石亦有可能是屬於南美洲的大椎竜。
  在加拿大的新斯科捨省,科學家從mccoy brook地層發掘出原蜥腳下目恐竜,估計是在早侏羅紀的海塔其階,約為兩億至一億九千七百萬年前。這個化石為這種恐竜的飲食提供了綫索。大量吞入肚內用作磨碎植物的胃石在下腹被發現,以及細少蜥蜴(clevosaurus)的頭顱骨。這顯示了這種恐竜是雜食性的,主要以植物及偶而一些肉類為食糧。但是,這些化石卻從未原全被描述或刊畫,而衹是暫時地稱為砂竜。更多的研究則有待確實這套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