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蛙學名: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參差型亞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屬(rana) ,石蛙內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且有清熱解毒、滋補強身等功效,食用價值及醫用價值均非一般,是南方丘陵山區名貴的水産品之一.
石蛙棲息的洞穴一般為自然石洞或土洞,於繁殖季節時居石洞者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邊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這些洞口一般不大,較光滑,進出洞時不易擦傷體表。洞深一般為20~25釐米。洞底略低於洞口。
石蛙在傍晚時爬出洞穴,在山溪兩岸或山坡的木草叢中覓食、嬉戲,異常活躍。但其活動範圍一般不大。夜深時,便逐漸返回洞穴,天亮後很少在洞外發現其蹤跡。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潛伏在草叢、砂礫和石片空隙間,伺機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有水蛇、老鼠等敵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時,迅速退到洞內,或沉入水底。
石蛙的活動強弱與外界的環境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水溫水流等變化對其影響尤為明顯。適宜水溫為15~25℃,活動正常:水溫過低,活動較少,生長停滯,進行鼕眠,水溫過高則出現異常,甚至死亡。
石蛙在鼕季寒冷地都蟄伏起來,不吃不動,雙眼緊閉,對外界沒有反應,進行鼕眠,主要靠體內貯存的養分來進行極為微弱而緩慢的新陳代謝。根據觀察,一般在霜降後開始鼕眠,驚蟄時節,水溫高於12℃時,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鼕眠時,石蛙喜棲居於山溪的深水潭內或溪邊有泥土的洞穴內,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石蛙的視力較差,它衹能捕食活動着的活餌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邊也不攝取。當發現食物目標時,就猛然跳起,直撲食物對象,甩出帶粘液的舌頭把食物逮住,迅速捲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間,白天躲藏在洞穴裏。
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後便開始覓食。經解剖觀察,蝌蚪的腸中有植物碎屑、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以及硅藻、甲藻、金黃藻等。進行人工飼養時,可投喂一些蛋白質較高的餌料,如蛋黃、豆漿及魚粉等。
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至成蛙期,其食物範圍很廣,解剖觀察47衹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蠃蜆、蝦、蟹、雜魚、沙鰍,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石蛙的食物以動物性為主,其中又以昆蟲及其幼體占大多數(48.38%),解剖時發現有少量植物殘渣,可能係捕食時帶進而誤食的。
在1990年5~8月份解剖的47衹成蛙中,空腸胃,即腸胃飽滿度0級的12衹,占25.53%,飽滿度1~3級的11衹,占23.4%,飽滿度4~5級的24衹,占51.06%。有些樣本是在捕捉後的1~2天解剖的,原胃內的食物已經消化,因此空腸胃數所占的比例較大。通過解剖得知,石蛙胃容量較大。一般情況下,夜晚大量攝食,白天則進行消化吸收。 | | 石蛙養殖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養者吃盡苦頭。南方諸省近年來在石蛙人工飼養方面做過不少嘗試,但是真正成功並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長條件比較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把其生長規律弄清楚,很難養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來一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和經驗。
1.石蛙屬於流水生活型。常棲於山區水流較緩的小溪內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內,溪的兩岸植被豐富。它們很少離開水域,體色常與它們的居住環境相適應。第二性徵嚮着強烈地擁抱方式發展,雄性體大,前肢極為粗壯,婚刺也極發達,這些特點與繁殖特性有很大的關係,産卵時,雌雄必須將卵産在流水所衝擊的溪邊,交配時雄性強有力地擁抱着雌性,並藉助於腹部的棘加強雄性的固着力,使它們不為水流所衝散。石蛙具內聲囊,發聲低濁而大,雄性叫聲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聲相應。石蛙有群居和夜間覓食的習性,往往幾衹或幾十衹堆在一起共棲一處,在安靜適宜的環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覓食,夜間是活動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時活動較弱、平穩,在繁殖盛期,活動頻繁,具有鳴叫和抱對等行為。 石蛙喜食活動的動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動的食物,在自然狀態下,石蛙的食性廣泛,除昆蟲、蜈蚣、蜘蛛、馬陸、蝸牛、蠃、蜆、蚯蚓、蝦外還捕食蟹、雜魚、泥鰍、幼蛇和小型鳥類。不同地區的石蛙,由於環境所能提供的餌料不同食性亦有差異。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為其體重的9%,有時達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時取食溪邊水草或水底的水綿,它們使用角齒啃食,把柔軟的植物組織啃下來食用。蝌蚪所啃食種類有植物性的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硅藻、甲藻、金魚藻及植物碎屑;動物性有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等。有人還發現石蛙蝌蚪以颳起水中石塊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遊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葉或溪中的動物屍體為食。有時還嚙食死亡的同類。
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後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鼕眠,鼕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鼕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産於水流平緩淺水處,附着在石塊、水生植物體上,卵外的膠質膜遇水膨脹變厚,粘性強,相連成索狀或葡萄串狀,有時長達20釐米左右。卵的直徑一般為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根據水溫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後,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內的大石逢內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適宜的環境中,一般經50~78天的生長,變態成幼蛙。
2 石蛙的餌料
石蛙的餌料主要是蚯蚓、黃粉蟲、蠅蛆等。有關它們的養殖方法在很多書本上都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3 石蛙池的建設
野生石蛙常年棲息於陰涼的山溪水溝邊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環境要求水流充足,陰涼,潮濕,水質清新,喜群棲於石穴之中。生長發育、配種、繁衍後代長期處於野生狀態。
人工馴養石蛙,由野生變為傢養,生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石蛙進行人工飼養,對蛙池必須采取合理的設計,使蛙池既要近似於自然環境,又要便於人工管理。
3.1 養殖場址的選擇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製,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鼕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陽光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3.2 蛙池的規格要求
人工養殖石蛙一般采取精養,建池時應註意盡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喂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於飼養管理。
3.2.1 種蛙池
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水深0.1~0.15米,池內水陸面積比為3∶1,並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光綫陰暗,濕度保持80%,造就一個理想的石蛙棲息的生態環境,促其生長發育,從而提高産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積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釐米,水質清新,pH6~8,並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積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釐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3.2.4 幼蛙池
面積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釐米,水陸比2∶1,池內鋪設 3~5釐米的小石子,築有石穴,水質好,pH值6~7.5。
各類蛙池池形以長方形為好,池底略為傾斜,排水孔在最低處使池水能被徹底排幹,池內設水面、陸地、石穴、食臺等物,池上口設網蓋,以防蛙跳潛逃,敵害生物侵襲。進水管安裝在池的上邊,靠近網蓋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鹼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養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