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劉昭禹 Liu Zhaoyu
千古海門石,移歸吟叟居。竅腥蛟出後,形瘦浪衝餘。 工語寧無玉,僧知忽有書。好期仙者叱,變化嚮庭隅。 | | 溶洞裏地面形狀像竹筍的地表形態。是洞頂含碳酸鈣的水滴落到洞底後,經水分蒸發,碳酸鈣沉澱而成。 | | 大致像一個倒轉鐘乳石的結晶質碳酸鈣的沉積,係重碳酸鈣飽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與鐘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 |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杜甫《石筍行》 | | 亦作“ 石筍 ”。 挺直的大石,其狀如筍,故名。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時 蜀 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 唐 範攄 《雲溪友議》捲一:“﹝ 王軒 ﹞題詩畢,俄見一女郎,振瓊璫,扶石筍,低回而謝。”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捲五:“ 成都 石筍,其狀與筍不類,乃纍疊數石成之。”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五:“今朝地稍平,石筍森森立。” | 石筍聯繫方式地址 Contact Address stalagmite | 石筍聯繫方式地址:泉州市區新門外晉江北岸的浮橋黃甲街的龜山之上。
郵編:362000石筍投訴電話泉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5-221620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石筍景區榮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筍門票價格10元石筍節慶活動(一)過春節,道恭喜。此外上元節(元宵)也是大節日,傢傢挂花燈,小孩提紙燈,歡宵達旦。
(二)清明節,春祭敬祖,掃墓燒紙錢,寄托對逝者的緬懷和哀思。
(三)五月節也就是端午節,這時是黃梅季節要過渡到暑天,傢傢戶戶都做粽,俗稱“補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鄉村,這一天要竜頭“採蓮”,村民們唱“嗦蓮”的採蓮歌,邊唱邊走,繞完全村,以此祈求豐收和健康。
(四)“七娘媽生”,即七夕,起源於“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這一天傢傢要擺紙轎、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媽,以求庇佑。
(五)普渡日,就是中元節。農歷七月十日起,歷時一個月,分鋪分區祭祖先、設宴席、演戲、請客,最後一日再燒燈,擺些菜碗,喜慶結束。
(六)中秋節,泉州人過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僅次於“上元”。這時秋高氣爽,又是收成季節,婦女們就買月餅,蒸煮甘薯、芋頭,小孩們則到處撿磚瓦片造塔仔,當月滿天心,傢人團聚賞月、吃餅、或搏“狀元”餅,而小孩子分到月餅後,就結伴去拜他們造的塔仔公。泉州城裏,這一夜,許多人都到江邊泛舟賞月,有的在江邊悠然地吹奏南麯,很有雅趣。
(七)九九重陽節,登高遠足,是一項很有詩意的活動。
(八)鼕至,就是鼕節。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雞、鴨、狗、豬、羊、牛六畜的模樣;在鄉村,還舉行隆重的鼕祭。
(九)做“年兜”。在除夕的前幾天,傢傢戶戶都“除塵”貼春聯,備辦年貨,蒸糕,還要送神。除夕當夜,傢人團聚點獨守歲,然後燃放鞭炮,送舊迎新。石筍開放時間8:00——17:00石筍最佳旅遊時間最佳旅遊季節一般為每年的4-11月。石筍特別提醒在石獅買東西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狠狠還價,無論是服裝還是小商品,衹要你是個還價高手,一定能淘到價廉物美的東西。到石獅購物一定不要忘記“貨比三傢”的古訓,這樣才能避免吃虧。石筍美食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國四大商港之一,與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到宋元時期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人員和文化交流也促進了中外飲食文化的交匯。歷代泉州廚師都善於利用豐富的物産烹飪別有風味的菜餚。
由於泉州具有獨特的閩南民俗文化,各種慶典禮儀繁多,婚喪喜慶、敬神祀祖、饋贈親友都少不了風味小點心。因而許多普通家庭都能製作百壽龜、白米龜、碗糕、鹼粽、芋果、元宵丸、桔紅糕、緑豆餅、嫩餅菜等日常小食點心,這些點心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味道清淡鮮美。石筍住宿泉州有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可以滿足不同遊客的住宿要求。
泉州酒店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中心,是泉州市唯一的四星級旅遊商務涉外酒店。提供吃、住、行、娛、購完整的商務。泉州華僑大廈聳立於泉州最繁華的百源清池畔。環境優雅、風景宜人,商業、銀行、外貿等機構近在咫尺,實為商務及旅遊之最佳選擇。
石筍購物泉州購物最有名的兩個地方是後城旅遊文化街和石獅市,另外,狀元街上有很多網吧和酒吧,也可以逛逛。後城旅遊文化街的建築群分佈在八卦溝兩旁,柳樹成蔭,小橋流水,環境很不錯,主要經營木雕、石雕、影雕、刺綉、玉器、陶瓷、紫砂工藝、竹編、宗教綉品、鐘錶、文房四寶、電子産品、畫廊、花燈製品、文體器材等。
石獅的貨品種類繁多,當地是“有街無處不經商”,熱門的購物商場包括僑鄉商業城、環球商場、華林廣場以及汽車站附近商店和大侖街小商品市場等。
石筍交通市內有到達石筍景區的旅遊專綫。石筍玩法參觀、旅遊、
古城泉州有個奇特的古跡,那就是遠近聞名的石筍.這奇特的石筍,位於泉州市區新門外晉江北岸的浮橋黃甲街的龜山之上.
石筍乃用五段圓柱體花崗岩雕琢壘疊而成,下段較粗,上段較細,末端略作尖錐狀,其狀如巨筍聳立,故俗稱石筍,其南為晉江下遊,滔滔江水從有筍旁邊迂回而過,奔瀉入海.因這段石筍之故,這段江水也別名筍江。而石筍西南側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的浮橋臨漳橋,也因此而別稱“石筍橋”。
石筍純由白色花崗岩經簡單加工而成,形狀古樸,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狀態.據《泉州府志》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連曾經“以私憤擊斷石筍”。由此可推知,北宋之時,此物早已有之.石筍自被高惠連擊斷之後,直至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纔補接復原.今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學者專傢考證分析,此奇特之石筍,很可能是原始部族圖騰崇拜的遺物,或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生殖器崇拜,與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正中兩根緑輝岩石柱上的“濕婆圖騰浮雕”上的生殖器圖案同一源流。如果此說能夠確立,那麽這枝石筍之雕製諒係唐代印度教傳入之時.如果石筍係原來居住泉南一帶的古百越人的圖騰崇拜物,則石筍雕製之年代更久遠。 | | 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錐體。飽含着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或從鐘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於水分蒸發,另一方面由於在洞穴裏有時溫度較高,水溶解CO2的量減小,所以,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纍就會自下嚮上生長的是石筍,從上往下生長的是石鐘乳。
石筍和石鐘乳是怎樣形成的?是碳酸鈣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裏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
洞頂的水在慢慢嚮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石鐘乳,洞底的形成石筍。
還有是因為由於地殼不斷運動,海水退去,出現了綿延不斷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這些露出來的石山,長期受雨水風霜衝刷,頂部變成刀山劍石狀了。石峰底座,由於地史時期地下水的長期溶蝕,河水的長期衝擊,漸漸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繼續被溶蝕擴大,而溶於水中的石灰岩溶液,從洞頂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進二氧化碳進一步擴散,同時溶液受蒸發作用,形成飽和,剩餘的碳酸氫鈣沉澱,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石鐘乳的形成,同石筍形成的過程是一樣的。衹不過石鐘乳從上往下長就是了。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纔長高一釐米,長一米,就是一萬年了。在地上長成一個尖錐體,很象竹筍,故名石筍。
江蘇石筍,産於江蘇省鎮江市黃山。《雲林石譜》石筍:其質挺然尖銳,或匾側有三兩面,紋理如刷絲,隱起石面,或得涮道,扣之或有聲,石色無定,間有四面備者。 | | - n.: stalagmite
| | 石筍村 石筍鎮 石筍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