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三明 > 石碧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石碧投訴電話三明市旅遊投訴電話:0598-826641682258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在寧化縣城西23公裏處,為禾口鄉的一個行政村,是古時由江西至福建、廣東的交通要道。唐初稱玉屏,唐中葉改為石璧,五代改“璧”為“壁”,其後又諧音成石碧。這裏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在歷史上客傢人大遷徙中,大多數南遷的客傢人都曾聚居此地,而後再陸續嚮外遷移。最多時,這裏居住過100多個姓氏的客傢人,因而被稱為“客傢搖籃”、“客傢中轉站”和“客傢祖地”。客傢是“客而傢焉”之意。客傢人原是中原漢族,為避戰亂,自東晉“五胡亂華”時開始第一次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後,又從皖、豫、鄂、贛的南遷第一站,遷至贛東南、閩西及粵東北邊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經過贛、閩交界的寧都、於都一帶,首先到達寧化,而後再遷往汀江流域和廣東梅縣等地。在以後年代的數次大遷徙中,最集中的聚居地也是寧化石碧。現海內外5000萬客屬後裔的族譜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寧化“石壁”住過的記載。據統計,客傢主要姓氏中,有109姓以上是從寧化(主要是石壁)播衍到海內外的。廣東梅州客傢聯誼會和梅州市方志辦編的《客傢姓氏淵源》(第一集)收錄34個姓氏,其中有29個姓的祖先是從寧化遷出的。《華聲報》報道,臺灣至少有60多個常見姓氏中的600多萬人口與石碧有關,其中300多萬人是客傢人,200多萬人是傳自石碧,又從閩南的南靖、平和、詔安、漳州等地遷往臺灣。這裏保留不少客傢遺跡,還保存着客傢人的語言和傳統風俗習慣。近年來接待海內外客傢宗親、學者1300多批,10多萬人次。有公路直達村口。
1石碧先生簡介 About 1 Mr. Shi Bi
  四川大學皮革化學與工程 教授 博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
  男, 1958年6月生,畢業於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係皮革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無黨派人士。現為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皮革化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皮革工程國傢專業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擔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常委理事、四川省皮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産化學化工學會理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皮革工業專傢組成員。2003年,獲四川省“創新人才奬”,2000年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聘為皮革科技顧問和專傢組成員,負責研究21世紀皮革工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成為我國該領域的第一個受聘學者。現已完成了18項國傢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發表論文144篇,其中28篇被SCI和EI收錄,出版專著3本,其“無鉻少鉻鞣法生産高檔山羊服裝革”成果,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奬,被10個企業采用,年直接經濟效益1500—2000萬元,其下一步研究工作被列入國傢863計劃;“橡碗栲膠分子降解—金屬絡合製造鞣劑”成果,獲國傢技術發明二等奬,被我國6個化工企業采用,已纍计實現産值2.5億元。
  石碧作為無黨派代表人物,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理事。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四川大學 學術委員會委員, “ 211工程”建設項目“生物質化學、皮革與環境保護”負責人、世界皮網專傢組總顧問。 2009年11月石碧當選為國際皮革化學家和工藝師協會聯合會主席。
  主要學術兼職:
  2002— 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
  200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輕紡)學科評議組成員
  2003— 國際皮革化學家及工藝師協會聯合會(IULTCS)執行委(北亞地區代表)
  1999—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皮革工業科技顧問
  2004—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工學科評審組成員
  1998— 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2— 中國林業學會林産化學化工學會理事
  2009—國際皮革化學家和工藝師協會聯合會主席
  Environ. Sci. Technol. , Ind. Eng.Chem.Res. , J.Chem.Tech. Biotechnol. 等期刊審稿人;《中國皮革》編審。
  列入人才計劃情況:
  國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 1994年);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994年);
  四川省跨世紀優秀青年科技帶頭人培養計劃(1995年);
  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995年);
  寶鋼優秀教師奬(1995年);
  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7年);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02年);
  教育部“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2000)。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
  主要科研方向: 製革化學;製革清潔技術;植物單寧化學;基於皮膠原的功能材料。
  近5年作為負責人承擔的主要科研課題:
  1.製革清潔生産技術,國傢 863課題(2001AA647020),2001-2003年,100萬元。
  2.製革、磷肥及煉油工業清潔生産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國傢 863課題(2003AA647020),2004-2005年,200萬元。
  3.天然産物和農副産品的化學改性及深加工利用,國傢傑出青年基金( 20325619),2004-2007年,100元。
  4.以聲化學為基礎的新製革化工過程研究,國傢自然科學基金( 20076029),2001-2003年,25萬元。
  5.具有生物活性的單寧化合物及其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 29872025),1999-2001年,13萬元。
  6.以聲化學為基礎的新型製革過程及實驗裝置研究,教育部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2000-00105),2001-2003年,12萬元。
  7.基於皮膠原的吸附材料製備及吸附過程,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200200610010), 2003-2005,6萬元。
  8.H 2 O 2 脫毛和高pH鉻鞣的機理及其串聯應用的工藝平衡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999061025),6萬元。
  9.超聲波強化製革污水治理效率的規律研究,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項目研究計劃, 2000-2002, 12萬元。
  10.植物芳香族物質加壓降解和加氫方法研究,四川省 重點 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01ZQ052-52),2001 -2003年, 7萬元。
  近5年的代表性專著和論文:
  1. 石碧 , 狄瑩 . 植物多酚 .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 2000
  2. 石碧 , 陸忠兵 . 製革清潔生産技術 . 北京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4
  近 5年代表性成果
  1.無鉻少鉻鞣法生産高檔山羊服裝革,國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 2000年
  2.高效益清潔化製革生産技術的研究與實施,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奬, 2000年
  3.水 解類和凝縮類栲膠化學改性製備精細化學品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奬,2000年7月
  4.緑色皮革化學品的研製和應用, 杜邦科技創新奬, 2000年
近義詞
石碧
石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