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管樂器,構造與長笛相同,比長笛短。 |
|
比普通長笛高一個八度的小型的尖聲笛子 |
|
古橫吹管樂器,竹製。《晉書·律歷志上》:“歌聲濁者,用長笛長律;歌聲清者,用短笛短律。” 宋 陳暘 《樂書》捲一四九:“今樂府所用短笛長尺有咫。” |
|
泛指短小的笛。 宋 雷震 《村晚》詩:“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劉半農 《回聲》詩:“他拿着支短笛,應着潺潺的流水聲,嗚嗚的吹着。” |
|
西洋管樂器名。 |
|
短笛,是縮小了的長笛。在意大利文中,“短笛”(flauto piccolo)一字意為小長笛。像長笛一樣,短笛通常定為C大調,比一般的長笛高了一個八度(令它們成為最高音的橫笛)。音域d2~c5。記譜與長笛相同,而實際發音高八度,為所有吹管樂器中的最高音樂器。音色尖銳,光輝明亮,穿透力極強。短笛的音樂是寫得比標準音高低一個八度。短笛的指法與長笛的一致,但聲音卻比長笛高了一個八度。很多交替的指法亦可能被用作調整它們特有的音高的頻率,因為通常很多都會走音了。在標準的C大調短笛的增加部分中,有D音的短笛音高,有時用來與降半音A一致,出色地用於意大利軍樂隊。由於是長笛傢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短笛在管弦樂中經常扮演陪襯的角色,雖然它裝飾性的功能重於旋律性,但短笛的獨奏也並非罕見。 |
|
短笛 (Piccolo)
樂器本調 : C 調
應用譜號 : 高音譜號, 不移調低八度記譜
實用音域 : c2--c5 (三個八度(8 pithces))
使用材質 : 普通型: 無縫鎳銀管、鎳銀笛頭,樹脂管身
專業型: 上等白果木管身、笛頭 |
|
音域短笛管長僅為長笛之半,在交響樂隊中多由第3長笛手兼用。短笛是長笛的變種樂器,是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通常由第二長笛手吹奏。由於音色尖銳,富於穿透力,有節制,審慎地使用可使整個樂隊的樂聲更加響亮、有力而輝煌。常用來表現勝利凱旋、熱烈歡舞或描寫暴風雨中的風聲呼嘯等。在配器上,無論規模多大的樂隊中,用一隻已足可擴展音域,增大縱深能力。對於銅管樂隊尤其重要。常用於歡欣鼓舞的熱烈場面。
很多協奏麯及獨奏麯是寫給短笛的,寫自著名作麯傢如佩爾西凱蒂(Persichetti)和維瓦爾第(Vivaldi)等。(可是維瓦爾第的協奏麯起初是寫給超高音舌簧八孔直笛的)。最早使用短笛的作品之一是貝多芬第五交響麯。三重木管樂器的管弦樂團典型地有兩個長笛與一個短笛或三個長笛與雙重短笛。不是所有的長笛演奏者都演奏短笛。儘管指法相同,運唇法及其他不同之處需要分開學習。此外,長笛演奏者因習慣按長笛那些較大的按鍵,當按短笛那些較小的按鍵時會感到睏難。
在演奏會的進行麯中,短笛可以是挺重要的。例如在約翰·菲利甫·叟沙的“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中就帶出了一場壯觀的短笛獨奏,打動了不同年齡的聽衆。
吹至第三個八度的音符時,就會開始愈來愈難,特別是輕聲地吹的時候。但是作麯傢們通常衹是會把高音域的作品寫給短笛。
短笛被認為是一種比較難吹出調子的樂器,因為它很小的尺寸令它很難完全地吹出調子來。當把短笛吹得走音的時候是很明顯的。 |
|
短笛可以是由木、金屬、塑膠或化合物構成。很多的短笛手發現木短笛的音色比金屬短笛的更圓潤。在更近代的時候,短笛亦由塑膠合成的材料構成。合成的短笛更耐用,並更適合軍樂,音色一般。大部分的職業短笛手認為短笛應衹由一種材料構成,避免短笛不一致的情況出現。 |
|
在歷史上短笛是沒有調的,但不是現在,且不會與橫笛混為一談,橫笛有更小的孔和更刺耳。傳統上,短笛是用來在瑞士的巴塞爾嘉年華上與巴塞爾鼓合奏的。 |
|
哈恰圖良(俄)《馬刀舞麯》,蘇薩(美)《星條旗永不落》第三樂段,泰剋(德)《舊友進行麯》第三樂段 |
|
- n.: piccol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