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
目錄
基本信息
  定價:¥22.80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ISBN:7807281050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中文:中文
內容簡介
  知到,就能做到
  《知到做到》旨在改進人們的學習方法、提高人們的學習技能、幫助人們改正錯誤的學習習慣。
  《知到做到》是肯•布蘭佳商務暢銷書籍中一則傳統的教學寓言。一位著名作傢被人們所擁有的Know-How與其實際行動之間的鴻溝所睏擾,他發現每當人們應用Know-How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這裏說的Know-How,包括從書籍、研究和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以及所有好的建議與忠告,等等。
  書中指出人們無法完成從Know-How到行動的飛躍主要有三個原因:
  1.所擁有的Know-How過多—— 知識量超負荷
  2.消極性過重—— 不恰當的過濾係統
  3.壞習慣—— 不適當的學習方法
  《知到做到》這本書把先進的學習理論轉化成一個有趣的、情節發展迅速的故事。布蘭佳和他的戰友保羅•邁爾、迪剋•羅赫一起,通過布蘭佳著作中廣為人知的寓言形式,描述了一種直接、實用的方法,使人們能夠切實地將所擁有的Know-How轉化為行動。這個引人入勝的寓言故事教會讀者:
  • 怎樣避免知識過量。
  • 怎樣通過適量的學習掌握最多的信息。
  • 怎樣調整大腦的過濾係統,使自己能夠獲得比之前多100倍的知識。
  • 怎樣用已被大傢接受的思想來點燃創造力與智慧之光。
  • 令人歡欣鼓舞的發展怎樣引發知識的增長與行動的加快。
  • 人們怎樣通過不間斷的知識重溫與堅持不懈的探索,最終獲得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作者簡介
  肯•布蘭佳,享譽全球的世界級管理大師,他創辦了布蘭佳國際集團並親自擔任該集團的總裁。除了《一分鐘經理人》外,還有《共好》、《全速前進》、《擊掌為盟》、《顧客也瘋狂》、《一分鐘道歉》、《領導力藥片》等一係列國際暢銷書。他的最暢銷書籍《一分鐘經理人》已經銷售了1 300萬册,至今仍在全球暢銷書之內。肯•布蘭佳是領導能力領域的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傢、作傢和演說傢。
  肯•布蘭佳擅長將復雜、深奧的理論寓言化、簡單化、明晰化,他的作品和演講對組織、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活動産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保羅•J•邁爾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自我完善産業的著名先驅者和領導人,美國成功激勵學院的奠基人。
  迪剋•羅赫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動機論演說傢,著名的顧問和天才培訓師。
編輯推薦
  1.《一分鐘經理人》作者肯•布蘭佳最新力作。
  2.采用生動、簡明的寓言故事,講述有關學習方法、知識與行動的深刻道理。
  3.目前市場上同類書籍很少,布蘭佳的新作既是創新之作,又是權威經典,必然能夠得到國內讀者的廣泛歡迎。
  4.該書得到了作者、布蘭佳國際集團、美國成功激勵學院、出版社及版權代理機構的全力推薦。
目錄
  緻中國讀者
  51job推薦
  企業推薦
  專傢推薦
  讀者推薦
  前言
  第1章 問題
  第2章 缺失的一環
  第3章 重複的力量
  第4章 原因1:信息超載
  第5章 應用“少而精”哲學
  第6章 原因2:消極過濾
  第7章 積極聆聽
  第8章 使用緑燈思維
  第9章 原因3:缺少跟進
  第10章 強調積極面,幫助人們取得成功
  第11章 提供更多指導、支持和問責
  尾聲
  致谢
  關於作者
  肯·布蘭佳獲得的榮譽
  肯·布蘭佳集團獲得的榮譽
  肯·布蘭佳集團榮譽客戶
媒體評論
  肯·布蘭佳的商業及個人管理理念正影響着全球幾千傢知名企業和組織中的數千萬人,他們來自:
  IBM、蘋果電腦、惠普、康柏、愛立信、諾基亞、埃剋森石油、默剋、通用汽車、寶馬、本田、雪佛竜、輝瑞等。
  學習是一種個人行為,也是企業行為。《知道做到》強調以企業目標為導嚮的學習,從“能夠做到”的結果出發,強調好的學習習慣對執行的重要性。文章用字非常淺顯易懂,案例生動普遍,閱讀輕鬆,很有示範和啓發效用。
  ——甄榮輝前程無憂51job首席執行官
  《知道做到》這本書從根本上剖析了“知與行”之間存在的鴻溝。我認為可以將書中講到的三個問題,運用到提高個人和組織執行力的層面上,與其誇誇其談,不如有效行動。
  ——段鼕新浪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人們通常知道的往往是“道理”,而要真正做到卻需要“方法”,所以掌握如何做(How)比知道應該做什麽(What)更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在給大傢提供瞭解决問題的方法。
  ——高建華中國惠普公司前助理總裁及首席知識官
書摘插圖
  第1章 問題
  有一位成功的作傢,寫了一些簡單的真理。他寫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和其他人用一種更有效的方式管理和激勵身邊的人。
  所有讀過他的書的人都喜歡他的故事和他所傳達的信息。他的書大受歡迎,賣了成百上千萬本。但有個問題卻一直在睏擾着他。
  每當有人告訴他“我讀過你所有的書,真的非常喜歡它們”時,這個問題便開始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多年來,這位作傢的學習經歷讓他懂得,真正的學習一定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事實上,在他看來,學習本身就是一段從“知道”到“做到”的旅程。所以每當聽到有人表揚他的作品,並大談自己最喜歡的某個理念時,他通常會問:“這些知識和理念到底對你的行為方式産生了哪些影響呢?”
  大多數人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於是,他們最終常常會轉而談論另外一個理念,或是作傢創作的其他書,以此來轉換話題。
  這種類型的溝通最終讓作傢得出結論,一個人所知道的東西,他們從書本、錄音、錄像、研討班上學到的東西,與他們的實際做法(他們是如何應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之間存在着一條非常巨大的鴻溝。作傢意識到,時至今日,科技發展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所有人都可以輕鬆地接觸到大量知識,這就讓這種鴻溝變得尤為巨大了。他發現,人們往往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獲取新信息,而不是想辦法將自己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他的研討班上,作傢想盡辦法讓人們變成真正的學習者,能夠將自己想要教會他們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讀研究生時,作傢曾經從一位多年研究“學習問題”的教授那裏學到了三樣東西,在他的研討班裏,作傢督促所有人學會這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堅持記筆記。除非一個人能夠擁有一對照相機般的耳朵(這種人衹占人口總數的0.0001%),否則他根本不可能僅靠聽來完成整個學習過程。事實上,研討班結束30小時之後,那些僅靠聽來學習的人就能記得不到50%的內容。24小時之後,他們會忘記一半自己學過的東西。而1個月之後,他們所能記得的新知識就不到5%了。
  每次受邀在公司的年度會議上發表演講時,作傢都會強調這一點。他總是問大傢:“去年是誰為你們做的演講?”這時大傢就會大撓頭皮。
  “那位演說傢都說了什麽呢?”接着他又會問,這時聽衆就會絞盡腦汁去回憶,可他們真的記不起自己到底聽過了什麽。所以作傢總是強調前來參加研討班的學員一定要記筆記。
  作傢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督促學員們在24小時之內重讀筆記,總結那些讓自己“啊哈”一聲(即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譯者註)的東西,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理念。他建議他們將之清楚、整潔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或者把它們儲存在計算機裏。為什麽一定要清楚、整潔地記錄呢?因為他發現,在參加完研討班之後,大多數做了筆記的學員都會立刻把筆記歸檔,而不是復習。過了一段時間,當有人問:“你去參加過那個研討班了——到底說了些什麽啊?”這時他們就會打開自己的文件,左看右看,可他們甚至認不清自己的筆跡了。這樣的筆記毫無意義。
  最後,作傢督促學員們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別人。他建議,在結束培訓回到傢裏一個星期之內,他們最好能預定一間會議室,邀請自己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夥伴來待上半天時間,和他們分享自己從研討班上學到的那些讓自己“啊哈”一聲的東西。作傢知道,要想開始應用新知識,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把它傳授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