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學名:睡鼠
中文目名:嚙齒目
中文科名:睡鼠科
中文屬名:林睡鼠屬
中文俗名:林睡鼠
拉丁文名:dryomys nitedula
英文名:forest dormous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8 |
|
睡鼠——鼕眠時間最長的動物
嚙齒目的 1科。通稱睡鼠。因有鼕眠習性而得名。體型皆小,外形頗似鼠科動物,而多數種類的尾卻很像鬆鼠科的林棲種類;身體被覆厚而密的軟毛;尾長,多被以長毛;頭骨的聽泡膨大,內部被骨質膜分隔成幾個室;具20枚牙齒,每顆臼齒的咀嚼面均具有幾列橫嚮的琺琅質齒脊;沒有盲腸。
睡鼠是英國境內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動物,尾巴與身體差不多長。它們的壽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時間裏,都在睡覺。也就是說,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鼕季大約9個月時間裏,睡鼠都處於鼕眠的狀態。而即使不是在鼕眠的夏天裏,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間,纔出來到處活動,在有刺的樹枝上跳來跳去,覓食它們喜歡的漿果。
四川毛尾睡鼠為1985年報道的在中國四川省平武縣王朗保護區發現的一個新種。 |
|
共7屬15種,分佈較廣,西起英國,東到日本,即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中國有2屬2種: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別名林睡鼠,體長 8.5~12釐米,體型與姬鼠類相近;耳殼略短圓;尾長7.5~11.5釐米,尾軸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側毛較長,嚮兩側生長;頭部兩側從耳基部經眼到鼻各有1條黑色毛斑,體背和頭頂的毛從黃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體側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黃。分佈很廣,從意大利和瑞士嚮東一直分佈到中國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山地。 |
|
睡鼠 形态特征
體型中等。體長85-120mm,尾長60-113mm。體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帶黃色。體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淺黃或白色略帶淺黃色。體側面毛色界綫分明,尾扁而蓬鬆,尾污灰,較體背面略暗。尾端稍帶白色,足白色,眼眶黑色。分佈於新疆北部山區(阿勒泰、霍城、精河、瑪納斯、呼圖壁、昌吉、博格多山、尼勒剋、塔城)。主要生活於海拔3500m以上的混交林和闊葉林以及溝𠔌灌木叢中。在伊犁的霍城也進入果園。在尼勒剋的標本采自低山區中無林也無灌木的岩石坡上。主要營樹棲生活。以果實、種子、莖葉、嫩枝和芽為食,也食昆蟲和鳥卵。黃昏和夜間活動。在樹上營巢,巢呈球形,離地表0.25-12m。5-8月繁殖,通常每年1-2胎,以1胎居多,每胎3-7仔,以3-4仔居多。有鼕眠現象。 |
|
棲居於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山地溝𠔌灌叢。夜間和晨昏活動,善攀緣,能在樹枝上奔跑。在枝杈間營巢。食物有果實、樹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莖葉以及部分昆蟲,有時也吃小鳥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産3~4仔,最多達6~7仔。數量很少,經濟意義不大。 |
|
體型中等。體長85-120mm,尾長60-113mm。僅重30--100剋體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帶黃色。體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淺黃或白色略帶淺黃色。體側面毛色界綫分明,尾扁而蓬鬆,尾污灰,較體背面略暗。尾端稍帶白色,足白色,眼眶黑色。分佈於新疆北部山區(阿勒泰、霍城、精河、瑪納斯、呼圖壁、昌吉、博格多山、尼勒剋、塔城)。主要生活於海拔3500m以上的混交林和闊葉林以及溝𠔌灌木叢中。在伊犁的霍城也進入果園。在尼勒剋的標本采自低山區中無林也無灌木的岩石坡上。主要營樹棲生活。以果實、種子、莖葉、嫩枝和芽為食,也食昆蟲和鳥卵。黃昏和夜間活動。在樹上營巢,巢呈球形,離地表0.25-12m。5-8月繁殖,通常每年1-2胎,以1胎居多,每胎3-7仔,以3-4仔居多。有鼕眠現象。
生活習性
棲居於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山地溝𠔌灌叢。夜間和晨昏活動,善攀緣,能在樹枝上奔跑。在枝杈間營巢。食物有果實、樹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莖葉以及部分昆蟲,有時也吃小鳥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産3~4仔,最多達6~7仔。數量很少,經濟意義不大。 |
|
- : dormouse
- n.: dormice
- lat.: Myoxus gli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