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瞼板腺囊腫 |
|
| 眼科 |
|
| 霰粒腫 |
|
| 常為瞼板腺及其周圍組織炎癥後腺管阻塞造成的慢性肉芽腫性腺體增大。瞼板腺囊腫起病時有眼瞼水腫,腫脹並有刺激癥狀,和瞼腺炎可能不易區別.數日後上述癥狀消退,眼瞼衹留下無痛的,緩慢生長的圓形團塊,其表面的皮膚能鬆弛的推動,團塊可出現在眼瞼瞼板上,一般表現為瞼結膜下紅色或灰色團塊.當團塊發生在下瞼近內胔部時,應排除慢性淚囊炎。 |
|
| 瞼板腺囊腫是瞼板腺特發性無菌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癥,以往稱為霰粒腫。 |
|
| 多見於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與其瞼板腺分泌分泌功能旺盛有關。一般發生於上瞼,也可以上、下眼瞼或雙眼同時發生。病程進展緩慢。表現為眼瞼皮下圓形腫塊,大小不一。小的囊腫經仔細觸摸才能發現。圈套者可使皮膚隆起,但與皮膚無粘連。大的腫塊可壓迫眼球,産生散光而使視力下降。與腫塊對應的瞼結膜面,呈紫紅色或灰紅色的病竈。一般無疼痛感,腫塊也無明顯壓痛。一些患者開始時可有輕度炎癥表現和觸痛,但沒有瞼腺炎的急性炎癥的表現。小的囊腫可以自行吸收。但多數長期不變,或逐漸長大,質地變軟。也可自行破潰,排出膠樣內容物,在瞼結膜面形成肉芽腫。也可以在皮下形成暗紫紅色的肉芽組織。瞼板腺囊腫如有繼發感染,則形成急性化膿性炎癥,臨床表現與內瞼腺炎相同。 |
|
| 由於瞼板腺出口阻塞,腺體的分泌物瀦留在瞼板內,對周圍組織産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
|
| 根據患者無明顯疼痛、眼瞼硬結,可以診斷。對於復發性或老年人的瞼板腺囊腫,應將切除物進行病理檢查,以除外瞼板腺癌。 |
|
兒童及成年人均可發生本疾病,但常見於青少年。
小而無癥狀者采取保守療法,稍大者可采用熱敷、按摩或理療等方法,促使腫塊消散,但效果常不可靠;反復發作者可作自血療法;較大者須手術摘除。 |
|
疾病名稱:
瞼板腺囊腫
疾病編碼:
373.201
歸屬係統:
眼科
藥療方案:
大多數瞼板腺囊腫可在數月後消退。每日熱敷3次或4次,每次10~15分鐘可促進消退。若6周後仍不消退便有切開和颳除或瞼板腺囊腫內應用皮質類固醇(0.05~0.2ml雙醋麯安西竜,25mg/ml)的指徵。 |
|
- n.: chalazion
|
|
| 瞼板腺囊腫鑷 | 瞼板腺囊腫刀 | 瞼板腺囊腫颳匙 | | 瞼板腺囊腫切除術 | 瞼板腺囊腫颳除術 | 瞼板腺囊腫霰粒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