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黴菌病(chromomycosis)是由幾種暗色真菌侵犯皮膚和皮下組織引起的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在我國以山東、河南、廣東等地多見。常見的致病菌有卡氏枝孢黴、裴氏着色黴和疣狀瓶黴。常在朽木和土壤中腐生,通過外傷等途徑進入人體,病情頑固遷延不愈可達數十年,造成肢體殘廢。
診斷要點:
1.病人常有外傷史,好發於四肢。
2.早期損害為丘疹或結節,逐漸融合成斑塊,表面增生呈疣狀或菜花狀。皮損周圍可有衛星狀損害,表面可見黑色小點及小膿瘍。
3.病程慢性,新舊損害交替存在,陳舊瘢痕可致淋巴回流障礙,形成象皮腫,影響肢體功能。
4.在損害分泌物和痂皮內可查到棕色厚壁孢子,真菌培養有暗色真菌生長。組織病理改變為慢性化膿性肉芽腫。在表皮微膿腫及多核巨細胞內可見棕色厚壁孢子。
治療要點:
1.伊麯康唑100~200mg/日,餐後立即口服,連續3個月以上,減量後維持用藥半年至一年。也可選用氟康唑口服或靜脈滴註,200~400mg/日,連續3個月,減量後維持用藥半年至一年。或酮康唑200mg/日與5-fc 1.5~2g/日配合應用,連續3 個月以上,註意毒副作用。
2.手術切除適用於局限的損害,面積較大者可考慮植皮。植皮前一般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1個月左右),再施行手術。
3.局部溫熱療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