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 > 真武
目錄
No. 1
  亦稱“玄武”。俗稱“真武大帝”。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諱玄字,因稱真武。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捲九:“朱雀、玄武、青竜、白虎,為四方之神。祥符間避聖祖諱,始改玄武......後興醴泉觀,得龜蛇。道士以為真武觀,繪其像為北方之神。被發、黑衣、仗劍,蹈龜蛇,從者執黑旗。自號奉祀益嚴,加號鎮天祐聖。”明瀋鯨《雙珠記.真武顯應》:“山中有真武廟,金殿壓雲,玉壇和月,誠是嶽宗靈宅。素聞此神感應,不免上去禮拜一番。”清梁間鉅《浪跡叢談.真一壇》:“吳道子所畫,係真武帝法身,氣象極莊嚴。”
  真武鎮地處揚州市東郊、江都市北部,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全鎮總面積75.41平方公裏,南北長9.6公裏,東西寬10公裏。耕地面積5.1萬畝,人口達6萬人,是江都市中心鎮之一。2006年,進入“全國千強鎮”行列。真武鎮在全市13個鄉鎮中,地位優勢、發展特色非常明顯。
  一是“交通要鎮”。真武鎮境內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國公路交通主動脈之一的京滬高速公路南北縱貫全鎮,並設立“江都·真武”出入道口,可在20分鐘內、10分鐘內分別到達寧通高速和揚溧高速公路,省道淮江公路傍鎮而過。驅車馳騁,到達上海僅需2小時,北京僅需8小時,南京僅需1小時,揚州僅需半小時。寧啓鐵路江都貨運站距真武僅15公裏,境內省級航道????邵河,南接長江,西連大運河,全方位構築了真武便捷暢通的交通優勢。
  二是“石油重鎮”。真武地下石油資源豐富,是江蘇油田的初創並發展建設的發源地,也是重要的石油生産基地。自1974年進駐開採,現已在境內設立鑽井、試采一廠等4個處級單位,下屬二級單位若幹,駐鎮油田幹部職工在1萬人左右。石油天然氣是該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目前,已有數傢耐火材料企業應用,經濟效益非常明顯。此外,還有獨特地熱地下溫泉資源,現已開採使用,出水溫度達75℃。日出水量達2000立方米,可供休閑産業和高科技農業等投資開發利用。
  三是“經濟大鎮”。圍繞江蘇省提出的“兩個率先”、“兩個提前”和市提出的“躋身百強、三年倍增、全面小康”的戰略發展要求,近年來真武鎮經濟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勢頭。2006年,實現三業總産值55億元。其中農業産值2.9億元,工業産值32.7億元,建築業施工産值13億元,三産增加值6.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13元。鎮內現有工業企業300多傢,其中規模列統企業30傢。歷經多年發展,已逐漸形成環保設備、耐火材料、玩具玩配、輕紡織造、電器電纜、船舶機械等六大工業支柱産業。真武境內氣候溫和,是典型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産資源豐富,糧食産量和生豬、奶牛、山羊、水産養殖規模均在全市名列前位。真武建築大軍遍布大江南北,年施工産值占全市十分之一。其中僅金鼎建安公司北京、上海、昆山三個工程處年施工産值就近10億元。三産業發展在全市鄉鎮中獨具特色。全鎮註册登記個體工商戶1000多戶,三産服務項目齊全,市場繁榮,貿易興盛,夜間排檔通宵營業,出租車輛24小時服務。
  四是文明美鎮。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製建設,全鎮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一九九六年,被評為“江蘇省示範小城鎮”。二OO四年,被評定為“揚州市環境優美小城鎮”,鎮村環境日益美化。現有集鎮面積4.2平方公裏,集鎮人口約2.6萬人。建設中的文明東路、採油南路以及振興南路的延伸,把集鎮的厚度擴大三分之一,將會吸引更多的商貿、居民進鎮興業,發展三産,繁榮市場。真武,正逐步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投資創業的熱土、安居落戶的福地。
近義詞
真武
真武社區
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