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 三國 : 皇室中樞機構 > 相國
目錄
No. 1
  中國古代官名。春秋時齊景公設左、右相,相成為齊國卿大夫的世襲官職。以後其他諸侯國也有設置,或稱“相國”,或稱“相邦”,或稱“丞相”。秦國於秦惠王十年(前328)始設,以張儀為相。秦武王二年(前309)設左右丞相。惟楚國終戰國之世未設相位,仍以令尹為最高官職。秦有相國。漢初先置丞相,後改為相國,各諸侯王國亦設過相國,後改稱為相。金文都作“相邦”,文獻記載作“相國”,當是後人避漢高祖劉邦諱而改。東漢不設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職。東漢末,獻帝時始改司徒為丞相。唐以後,多用以作實際任宰相之職者的尊稱。明、清兩代則用以對內閣大學士的尊稱。
  從魏國魏文侯以李悝為相以後,列國紛紛開始設置“相”這個文官總長,以及“將”這個武官總長,文武開始分立。官分文武分散了大臣的權力,強化了君權。
中國歷史 Chinese history
  官名。春秋時齊景公設左、右相,相成為齊國卿大夫的世襲官職。以後其他諸侯國也有設置,或稱“相國”,或稱“相邦”,或稱“丞相”。衹有楚國不設相,以令尹為其國的最高執政官。秦有相國。漢初先置丞相,後改為相國,各諸侯王國亦設過相國,後改稱為相。東漢不設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職。東漢末,獻帝時始改司徒為丞相。唐以後,多用以作實際任宰相之職者的尊稱。明、清兩代則用以對內閣大學士的尊稱。
相關詞
人物春秋魯國韓國春秋戰國謀士歷史太尉
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