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直百五銖
目錄
三國時,蜀劉備所鑄貨幣的一種 Three Kingdoms, Shu Liu Bei Two Birds of a currency
  三國 時, 蜀 劉備 所鑄貨幣的一種。與直百錢價值相等。《隋書·食貨志》:“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直百五銖,五銖。” 彭信威 《中國貨幣史》第二章第一節:“ 劉蜀 有兩種直百錢;第一種是直百五銖,這大概就是 建安 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攻入成都時所鑄的。初鑄很厚重,每枚在八公分以上,後來漸薄。”參見“ 直百錢 ”。
No. 2
  直百五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
  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
No. 3
  直百五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
  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四字,寄廓直讀,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其時雖盛行董卓小錢及輕劣、剪邊五銖等,然直百五銖仍屬搜斂資財之虛值大錢。面、背有內外廓,多光背,常見水波、星號等紋飾;少數背銘篆書“為”字,以示鑄地益州犍為郡,係方孔圓錢中最早之記地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