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斯托留斯
目錄
輝煌戰績
  至今殘疾人100米(10秒91)、200米(21秒58)和400米(46秒23)世界紀錄由他保持着。人們把這個人稱之為現實版“阿甘”、“刀鋒戰士”、“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無腿人”,甚至是殘奧會上的博爾特。
視頻尋處
  還是很有必要鄭重地介紹一下這位“刀鋒戰士”,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www.youtube.com網站上輸入Oscar Pistorius,就可以看到皮斯托瑞斯很多奔跑的畫面。
人物介紹
  奧斯卡·皮斯托留斯(又譯:奧斯卡·皮斯托瑞斯)於1986年11月22日出生於南非,他生下來就缺少腓骨和踝骨,出於對身體保護的需要,他不得不在11個月大時截掉膝蓋以下的腿部。這位留着短短的金色捲發的小夥子,從不認為自己屬於殘障者,因為體格正常的運動員能做到的,他“都能做到”。他曾經是名橄欖球和水球運動員,甚至拒絶把車停在殘疾人車位。皮斯托瑞斯的父母沒有把兒子自小當作傳統意義上的殘疾人來對待,引導他參與了大量運動實踐,“我從小就喜歡體育,嘗試過各種不同的運動項目,甚至像拳擊、水球等等。但最終發現自己在跑步上更有優勢。”奧斯卡說道。從在學校裏開始,奧斯卡就展示出了過人的運動天賦,教練、隊友都堅信他能不一般的成績。裝上假肢的皮斯托瑞斯在泳池裏是一流的水球運動員,在網球場上可以與健全人激烈較量,甚至還玩起了對抗異常激烈的英式橄欖球。五年前在一次橄欖球比賽中膝部受傷,在比賽中受傷的小皮開始進行跑步式康復,沒想到就此挖掘出短跑天賦來。皮斯托瑞斯放棄心愛的橄欖球,轉而參與田徑訓練。
  起跑瞬間誰承想走上跑道僅僅一年之後,17歲的皮斯托瑞斯穿着“豹式刀片式假肢”旋風般地成名。2004年,奧斯卡開始轉型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100米和200米的短距離跑步是他的主攻項目。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三周的專業訓練之後,奧斯卡就刷新了他所在的T43/44級別的200米世界記錄!短跑訓練不過2個月,他便在100米中跑出了11秒51的成績,將原12秒20的殘疾人世界紀錄遠遠甩在身後(目前殘疾人100m世界紀錄是他創造的10.91s)。同年,他就出戰了2004年雅典殘奧會,並取得100米銅牌和200米金牌。他被教練比喻為“沒有二擋的五速引擎”。
  獵豹假肢這款價值1.5萬英鎊的假肢産品,由冰島一傢知名殘障人器械公司“奧索”(ossur)研製。它由50~80層碳纖維構成,大約有8鎊重。為了更適於跑步,“腳跟”還添了一條耐剋跑鞋的鞋底。由於價格昂貴且難以控製,全球的使用者不到300人。
  這個超級跑者戴着也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假肢開始不滿足於在殘疾人世界裏競爭了,從2006年開始他神奇般地參與到健全人的比賽中,去年三月份,皮斯托瑞斯一舉奪得南非國內田徑錦標賽400米跑的銀牌,成績達到了46秒56,這一成績在英國田徑錦標賽中也可以列到前六名了。去年7月13日,在國際田聯的特許之下,他參加了黃金聯賽羅馬站的B級比賽中,他又以46秒90完成了比賽。這一速度,相當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女子奪冠成績。現年21歲的南非運動員小皮並不滿足於此。即將舉辦的北京奧運會是他的下一個目標,他希望在那裏與健全人一比高低。他當時的400米最好成績是46秒56,雖然距離43秒18的世界紀錄相去甚遠,相比個人參加奧運會的資格成績也慢了近1秒,但南非第二的排名,足以使他代表國傢隊參加4×400米的接力賽。
  刀鋒戰士
  輝煌出現爭議
   和國際田聯據理力爭關於皮斯托瑞斯的爭論沒有停止。《紐約時報》曾將皮斯托瑞斯形容為“遊走於健全人和殘疾人之間的人”,與那些穿着不斷更新的“鯊魚皮”參賽的遊泳選手或是日新月異的跑鞋徵戰的跑步選手不同,皮斯托瑞斯的義肢似乎已經遠遠超出“裝備”的定義,再加上神奇的賽事成績的積纍讓國際田聯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國際田聯或者其他現有的體育法律中找不到關於高科技裝備對於選手輔助能力的明確限定,在確保個體運動員的參賽權利和保證公平競爭的環境的兩難取捨中,國際田聯選擇了後者,法律則支持了前者。
  神奇的賽事成績的積纍讓國際田聯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是不是要允許皮斯托瑞斯就此開始正式參與健全人比賽。這給國際田聯出了道難題:那雙名為“獵豹(cheetah)”的跑步義肢,究竟是僅僅彌補殘障,還是會給使用者帶來優勢?對此國際田聯相當謹慎,去年11月特意撥出50000美元的特別經費委托科隆大學著名的布魯格曼教授研究腿上的“J”型刀鋒假肢是不是幫助皮斯托瑞斯獲得了比正常人更多的優勢,導致跑道上新的不公平。在為期兩天的測試中動用了12部高速攝影機、3D掃描器及其他各種科學分析儀器,深入剖析了皮斯托瑞斯的跑步過程以及他那一對價值1.5萬英鎊、由全碳素纖維和部分鈦合金製造的名為“飛豹”的義肢,此次測試是為了判斷穿上“獵豹”的皮斯托留斯是否和正常運動員一樣。作為該學院生物工程學研究所主任,他還聘請了6名短跑運動員參加對照實驗。 其中有兩項重要的實驗。一是皮斯托留斯在400米短跑中,配戴測量血液乳酸????水平的面罩,以此判斷耗氧能力是否正常。另一個是在12臺紅外綫相機和4架高速相機的監控下,100米的跑道上設置了4道壓力板,同時在皮斯托留斯的大腿和義肢安裝感應器。紅外綫相機能夠拍攝到每個角落的影像,高速相機則用於捕捉皮斯托留斯碰觸壓力板瞬間的慢動作。可惜小皮衹跑到80米就因膝蓋傷痛而停止。 最終給了國際田聯這樣的結論:
  第一:雖然跑步成績接近,但皮斯托瑞斯本身的體能狀況沒有其他選手突出;
  第二:到達相同速度時,皮斯托瑞斯比正常選手少支出25%的體能;
  第三:不管是從垂直的地面反作用力或是衝擊力來看,皮斯托瑞斯的假肢很明顯與正常小腿踝關節的生物機械作用機製不同;
  第四:就正嚮施力或反作用力而言,J形“飛豹”假肢超過正常踝關節的3倍;
  而除了以上這四點,其他運動學家們也沒有放棄對皮斯托瑞斯義肢的聲討,其中具代表性的觀點包括:由於沒有雙腿,皮斯托瑞斯的肌肉在奔跑中産生的乳酸比正常選手少,所以他不易感到疲勞;正常選手都是前200米速度更快,200米由於疲勞而速度減慢,但皮斯托瑞斯則剛好相反,他在後200米的速度無人能及……
  通過對“刀鋒跑者”奔跑錄像的細緻研究,得出結論說,皮斯托瑞斯因為假肢裝置確實受益良多,這也許是他成績驚人的主要原因,依據這樣的研究結果,國際田聯正式决定日後“刀鋒跑者”衹能專心參加殘疾人比賽了。
  基於這些觀點,國際田聯繼去年率先出臺“禁止運動員使用任何爆發力、帶輪或其他因素的技術設備參加比賽”的規定之後,又在今年一月,直接將矛頭指嚮皮斯托瑞斯,禁止他與正常選手同場比賽,理由當然是“違反公平競爭”,國際田聯發言人更直接表示:“如果皮斯托瑞斯可以參加正常比賽,那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背着翅膀來比賽了。”2008年1月,國際田聯以“其假肢令其比正常運動員多獲得百分之三十的動能優勢”為由,禁止他參加國際田聯認可的所有賽事,包括北京奧運會。
  這讓奧斯卡·皮斯托留斯懊惱不已:“它們一直是我的腿。我比其他人更刻苦訓練,吃得更飽、睡得更香,一睜開眼想的就是運動。我想這大概是我有些與衆不同的原因。”如此感人的話語博得了許多人的同情。刀鋒戰士國際田聯內部就有一種意見,雖然可能拿不到奬牌,但小皮在奧運場上現身,可以提供感人的勵志故事。西安大略大學運動倫理學家安吉拉·施耐德(AngelaSchneider)也提醒說:“如若否定一個人突破逆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奮鬥,則與奧林匹剋的基本精神相悖。”
  美國影星湯姆·漢剋斯也支持小皮。他計劃通過自己的製片公司,將這位南非青年的故事搬上熒幕。他的商業合夥人宣稱,這是一個同命運和官僚主義進行堅决抗爭的經典藍本,故事情節頗似《阿甘正傳》。
  然而,追根究底,這在本質上還是個科學問題。羅斯·塔剋就指責媒體把焦點集中於人權而非科學。他早在3年前就開始研究“獵豹”,並且是皮斯托留斯參加奧運會的堅决反對者。這位博士還收到過恐嚇電子郵件:“請把自己的小腿截斷試試?” 他認為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競技體育受到越來越多的幹擾。比如棒球運動員為眼睛做激光手術以增強視力,投手用取自身體其他部位的韌帶來做手肘重建手術。 “那麽運動員該是什麽樣子?該如何面對科技發展,才能在公平競賽和參賽權之間取得平衡?等到裝了義肢的運動員比四肢健康的運動員跑得更快,或者跳得更高時,運動的本質會改變嗎?”他大聲疾呼道。
  南非體育科學研究所的羅斯·塔剋(RossTucker)持有類似觀點。他還指出義肢的另一特性:從來不會感到疲憊。不同於木腿簡單的支撐功能,在體重壓力作用下,運動義肢會在接觸地面時彎麯,然後在換步時彈開,從而把運動員垂直施與跑道的壓力轉化成水平方向的動力。
  這也是小皮在最後一刻追上其他選手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由於肌肉開始疲憊,200米的速度應該遠不及前200米的速度。但“刀鋒飛人”恰好相反,據測算,他在後半程的速度無人能比,比對手快1秒34。
  對此,奧索公司的研發人員剋努特·萊希勒(KnutLechler)辯解說,人體的腿部肌肉本來就會伸縮並釋放能量,“獵豹”不過是對這些能量進行傳遞罷了。美國生理學家羅伯特·蓋利(RobertGaily)還計算出健全人每跑一步釋放的能量是使用義肢者的3倍。
  羅斯·塔剋反駁說,義肢對於肌肉伸縮屬於被動反應。通常情況下,正常人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以“主動”回應這種伸縮。李祥晨還補充說,對於要求速度耐力的短跑項目而言,運動員腿部的大肌肉群更為重要。至於皮斯托留斯所失去的腳掌肌肉,屬於相對次要的小肌肉群。
  有關小皮能否參加奧運會的另一焦點是步幅。因為義肢呈J型,人為增高了5~10釐米。這使一些人懷疑,他的步幅比正常人更大,從而導致速度加快。在研究了羅馬比賽的錄像後,國際田聯專傢埃利奧·洛卡泰利(ElioLocatelli)終結了這種猜想:“我們確認他的步幅是正常的:平均為2.31米。”
  皮斯托瑞斯奔跑肌肉發力與正常人區別不過,失去小腿難以保持平衡是個不爭的事實。普通人的足弓上分佈着數萬個傳感器,每一秒都傳來速度、平衡、傾斜度等信息,而小皮衹能在離地40釐米的高度上,通過義肢作用到他殘肢上的壓力來“感覺”跑道的情況。
  去年5月13日,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辦的“殘奧世界杯”中,他就因陰雨天氣造成的地面濕滑影響了成績。為此,國際田聯也擔心在奧運會上,皮斯托留斯萬一不慎跌倒,會影響其他運動員的正常發揮。
  義肢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起跑。正常情況下,短跑運動員起跑時身體前傾,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會保持30多米,腿部的全部力量轉化為嚮前的推動力,從而實現持續加速度。而義肢選手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在比賽伊始就保持直立。這也是400米跑成為皮斯托留斯強項的原因—起跑的劣勢會在較長距離中被大大削弱。
  作為國傢體育總局體育係統仿真試驗室的負責人,李祥晨表示並未研究過“獵豹”。他根據常識判斷,碳纖維會為運動員帶來諸多便利。這種復合材料具有強度大、密度小且彈力強等優點。 “見過遊樂園裏的神奇‘跳跳鞋’吧?道理差不多。”李祥晨解釋說,“好比蹬着彈簧跑步,能不快嗎?”李祥晨也反對皮斯托留斯參加奧運會。在他看來,這屬於明顯的藉助運動器械。但他同時指出,科技為運動帶來更多的優勢,尤其是近年來生物學、工程學和材料學在體育中日益廣泛的應用。李祥晨把賽場比作戰場,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這樣才能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剋精神。他坦言公平總是相對的。如果兩人成績相當,在比賽規則允許的情況下,比如穿上不同的跑鞋、服裝等等,是會導致成績的變化。
  知名科學倫理學家邱仁宗也反對皮斯托留斯參加健全人的競技。他認為這會導致比賽的不公。“除非找到一組使用‘獵豹’義肢的運動員。”他開玩笑說。
  各種議論讓决策者猶豫不决。國際奧委會允許各項運動主管機構自行製定參賽資格,目前總部設在摩納哥的國際田聯是主要决策機構。不過國際奧委會同時保留幹預權。例如,自2004年起,變性人就獲準參加奧運比賽。 (多年來,國際田聯一直在科學技術和公平競爭中尋找平衡。一方面禁止科學輔助器材,例如輪椅在馬拉鬆運動中的使用,以及興奮劑的服用等等;另一方面鼓勵科學訓練方法,比如允許運動員在諸如高壓氧艙之類的儀器裏休息,從而人為地提高氧氣攜帶能力。)
  對此皮斯托瑞斯和他的教練對於這些指控都予以了批駁,同時強調,“飛豹”並沒有給他帶來更多優勢,反而帶來諸多不便,比如遇上下雨,義肢與身體的連接就容易出現問題;他的起跑速度遠遠比不上正常選手,而且必須在起跑後花上30米距離來找到奔距節奏;他的膝蓋不能靈活彎麯,限製了力量的爆發。而皮斯托瑞斯更強調,他每天的訓練安排完全與高水平田徑運動員一樣。
  皮斯托瑞斯本人當然不願意就此放棄,他身後的贊助商也就是生産刀鋒假肢的冰島企業Ossur公司更不願意因為這項裁决而使自己的心血之作受到限製。總部設在紐約的Dewey & LeBoeuf律師事物所也自願為皮斯托瑞斯承擔上訴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所有工作。若想推翻國際田聯此前的裁决,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拿出新的科研結果證明科隆大學的判斷是錯誤的,過去的幾個月之中,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的科研人員重新研究了刀鋒跑者的錄像資料,得出的結果說,假肢裝置並沒有使皮斯托瑞斯獲益更多,反倒是對於膝部的支撐力要小於健全人,至於說為什麽他會在400米跑的後半程越跑越快,而健全人總是前半程更快,那是因為皮斯托瑞斯每一次的奔跑都要適應假肢裝置,因此越接近終點越可以實現“人肢合一”的狀況。
  人肢合一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最終接受了皮斯托瑞斯的解釋而不是國際田聯和一幫運動學家們的研究。2008年5月16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做出了一項裁决,取消了國際田聯今年一月做出的禁止皮斯托瑞斯使用義肢參加國際田聯各項國際比賽的資格,其中也包括了2008北京奧運會。但是國際田聯阻攔皮斯托瑞斯現身北京奧運的决心並沒有改變,看着四處徵戰的皮斯托瑞斯很難在男子400米的個人項目上達到奧運標準,他們將壓力拋給了南非田協。就在7月15日,國際田聯的常務秘書皮爾·韋斯公開嚮南非田協建議,希望他們不要讓皮斯托瑞斯出現在4×400米的接力隊中,理由是“出於安全考慮”。“憤怒的皮斯托瑞斯稱這是國際田聯阻攔他參加奧運會的”最後的也是絶望的嘗試“。
  國際田聯迅速做出回應,尊重法院裁决,允許“刀鋒跑者”今後正式參加健全人比賽,當然包括不到三個月之後的北京奧運會,前提是皮斯托瑞斯要達到奧運會參賽標準。客觀地講,當時400米跑對於皮斯托瑞斯是最為現實的選擇,當前此項比賽奧運參賽標準是45秒55,達標的最後時限是7月20日,而他的最好成績不過是46秒34,有將近1秒的差距。再加之最近幾個月因為忙於上訴,皮斯托瑞斯的訓練已經不很正規,達標的難度會非常大,但是他和教練已經表示將竭盡全力衝擊奧運夢想。南非田徑協會已經表示,即使皮斯托瑞斯沒有達標,也將考慮把他選入4X400米接力隊到北京參加奧運會,根據規程,一個協會可以為接力隊準備兩名候補選手,這也許就將是“刀鋒跑者”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最終角色。無論是否參加北京夏季奧運會,皮斯托瑞斯都將會來到北京,因為9月6日開始的殘奧會更是他揮灑自如的舞臺。
  一天之後,皮斯托瑞斯在他的最後一次機會———瑞士盧西恩田徑賽中跑出了個最好成績46秒25,距離北京奧運會的參賽標準差了0.7秒!兩天之後,南非田協宣佈皮斯托瑞斯不在4×400米接力名單中。
  國際田聯可以暫時安心,但皮斯托瑞斯的奧運之夢還將繼續,而爭論更不會就此停止。22歲的皮斯托瑞斯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4年之後的倫敦之行,與他一同準備的,也肯定少不了挪威的Ossur公司(註:皮斯托瑞斯的義肢生産商)。
  奧斯卡仍對自己的夢想念念不忘:“我有信心可以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並將為此繼續努力。”
  皮斯托瑞斯沒能跑進奧運會指定成績
  北京殘奧會上的輝煌戰績
  在北京殘奧會上,皮斯托瑞斯奪得100m(11秒17)、200m(21秒67)、400m(47秒49)比賽的三金。一個運動員的腕有多大,則要看賽後圍阻他的記者數,能被圍阻1個小時則是一般運動員所不能遇到的,奧運會上菲爾普斯、博爾特遇到過這“待遇”,而殘奧會上皮斯托瑞斯也享受過這“待遇”。
殘疾人靠輔助器械與正常人同場競技先例
  迄今為止存在3個先例:1904年,美國人喬治·艾塞爾(GeorgeEyser)在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穿着木質左腿獲得6枚體操金牌;80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半身麻痹患者乃羅利·菲爾霍(NeroliFairhall)為新西蘭贏得射箭金牌;本世紀初的悉尼奧運會,美國盲人運動員馬拉·魯尼恩(MarlaRunyan)參加了女子1500米的比賽。 但隨着殘疾人逐漸改變身體缺陷,相關規則越發難以製定。去年年初,獨腿運動員謝希·斯基巴(JeffSkiba)就穿着假肢,參加了美國國內的田徑大奬賽的跳高比賽。
  “刀鋒跑者”儘管十分神奇,但他不是第一位參與奧運會的殘疾人運動員。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射擊賽場上就曾經有了一位輪椅上的選手;四年前,南非奧運會遊泳隊裏有一位戴着假肢的參賽者。在北京奧運會中,他也不會是唯一一位出現在賽場的緻殘運動員,因為來自波蘭的乒乓球女選手帕爾迪卡小臂殘缺,她也將是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雙重參賽者。
戰績
  ◎2004年,雅典殘奧會100米銅牌、200米金牌
  北京殘奧會400m衝刺 ◎2005年,殘奧世界杯100米、200米金牌
  ◎2006年,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100米、200米和400米金牌
  ◎2007年,南非萊利銀行殘疾人運動會100米、200米、400米金牌
  ◎先後27次打破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殘疾人世界紀錄
衝奧歷程
  ◎2007年初,皮斯托瑞斯正式申請參加北京奧運會,這一申請引發了爭議。
  拐彎也照樣加速 ◎2007年3月,國際田聯緊急出臺政策,禁止運動員使用“任何刺激爆發力、帶輪、或其他因素”的技術設備。
  ◎2007年6月底,國際田聯宣佈將對皮斯托瑞斯的情況進行相關科學研究和試驗。
  ◎2007年7月,國際田聯宣佈,允許皮斯托瑞斯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2008年1月13日,國際田聯宣佈,皮斯托瑞斯沒有資格參加奧運會。
  ◎2008年5月16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推翻國際田聯的裁决。
  ◎2008年6月26日,南非田協推遲奧運選拔截止日期,以便皮斯托瑞斯獲得更多時間達到奧運參賽標準。
  ◎2008年7月2日,皮斯托瑞斯在米蘭田徑賽上的成績距離45秒55的400米奧運資格成績還有2秒。
  ◎2008年7月11日,皮斯托瑞斯在黃金聯賽羅馬站跑出46秒90,仍未達標。
  ◎2008年7月16日,皮斯托瑞斯在瑞士盧西恩田徑賽跑出46秒25,無緣奧運會個人項目。
  ◎2008年7月18日,南非田徑協會宣佈皮斯托瑞斯沒有入選4×400米奧運接力隊。
英文解釋
  1. :  hull Stowe Liusi